义太和简介(义太和作品)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03:53:03 浏览
1、义太和作品

阜阳市界首,太和,临泉新卫星地图,长按可以查看高清图片。

2、

义聚永锅厂于民国19年(1930年)10月在蚌埠纬一路北段东侧筹建,占地3亩。筹建前,在徐州有崇信昌、义聚兴、同益公三家锅厂相互间展开竞争,崇信昌、义聚兴两家为增强实力,到蚌增办锅厂。除两家出钱购地、建房外,还合股集资7500块银元作开业资金,取名义聚永锅厂。民国20年,工厂支起化铁炉,设备、工具从徐州运来。是年3月,生产出第一口锅。该厂虽在简陋的条件下生产,但工艺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开工未及数月,遇淮河泛滥,水灾使沿淮民众灶毁锅碎,灾后民众对铁锅需求大增。义聚永铁锅由此销路大开,达涡阳、蒙城、太和、亳县、凤阳、定远、五河、寿县、怀远等十几个县。该厂所产铁锅锅身轻,传热快,没有砂眼,不易炸裂,附近各县的铁锅店都与其建立了业务关系。各地求购铁锅的铁货商人纷至沓来,锅厂日产达4000多张。民国27年沦陷后,工厂生产萧条,抗战胜利后有所好转。解放后,工厂生产蒸蒸日上,1954年实行了公私合营。上海益丰搪瓷总厂蚌埠联营厂市二轻局下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解放路7号,占地面积2.6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395平方米。该厂前身是民国20年开业的义聚永铁锅厂,1954年7月实行公私合营,称为公私合营义聚永锅厂。之后,该厂与中华铁工厂、裕丰翻砂厂等合并,至1956年改名蚌埠铁工厂(后更名为蚌埠机床厂),以生产农机具为主,也生产铁锅。1961年,为解决群众购锅难的问题,重新建立锅厂,并仍用义聚永锅厂厂名,定为国营企业,1964年更名为蚌埠锅厂。1984年,工厂与上海益丰搪瓷总厂联合,改称上海益丰搪瓷总厂蚌埠联营厂。1949年至198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06.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2.4万元,净值83.6万元,工业设备原值47.7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661千瓦。1985年,全厂职工247人,主要产品有张锅、耳锅、油条锅、平锅、鏊子及金钱牌铸铁搪瓷浴缸等。卫生用搪瓷制品年产量942吨,铁锅18万口,年工业产值208.7万元,产品销售税金35万元,销售利润39.5万元。#义太和简介#

3、

南阳自古即为南阳盆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明清以来,随着历史变迁,南阳虽然已不能称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城镇,但其地理位置突出,水陆交通通达,仍为南北交通的要地和豫、鄂、陕三省界上的重镇,素有“豫鄂要塞”、“中原咽喉”、“山陕屏障”之称。位于城东的白河舟辑往来不断,顺流可直下襄阳,北可到石桥而通陆路。河航运对城镇商业发展的作用很大,当时的白河四季皆可行船,京汉铁路修建以前,云、贵、川、康、两湖诸省的北运物资均可经长江、汉水、河而到南阳。因此,明清时期的南阳是豫西南商业重镇,陕西、山西、湖广、安徽、江浙、四川以及省内怀庆、泌阳、唐河、邓州等地的商人云集于此,贸易往来不断,商业兴旺发达。当时的南阳水运发达,为了满足沿河货物装卸的需要,河岸边的码头有很多,有大寨门、小寨门、永庆门、琉璃桥等。大寨门多卸竹木、食盐及笨重货物;小寨门以卸煤油、糖为主;永庆门多卸小件百货;琉璃桥运卸煤、柴、粮食、木材。清时,码头繁盛,在南关形成一条“新街”(今犹存)。清乾、嘉以后,山陕商人,河南怀庆商人、江浙商人多来宛经商,南阳商业日益繁荣。当时,为了管理各行各业,除本地商人组织了“行帮”(俗称本帮)外,来宛经商的怀庆、江浙商人,还组织有“怀帮”,可见当时外地商人数量之多。清中叶,南阳商人便将網缎、玉器、土布、棉花、生漆、山货、药材等运销沿海各省和国外销售,使宛城商业很是活跃。同治年间,外货也开始进入南阳。同治六年,市内天主教堂始用煤油点燃汽灯。同治九年,宛城市场出现有纱布带子、搪瓷、钟表、油漆、煤油等“洋货”,南阳成为当时河南省早出现外货的城市之一。至光绪年间,经营丝铜、京广杂货和外货的商号兴隆。特别是丝绸业开始大盛,著名的有“久成、“大丰”、“三和恒”、“义太和”等大丝绸庄行家,分布在南关大街、小东关、小西关一带。这些行庄均掌握有相当数量的织机,在上海、汉口、西安、开封设立有分庄,绸、给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及俄国、日本。由于丝绸业的发展,以经营丝绸为主的外地客商(来自湖南、汉口、上海、北京、张家口等地)来宛购货,有的转销国外,年销量达万匹之多。其它行、庄相继兴起,花布行、杂货行、皮毛行、粮行、等达百余家。清末至民国,当时的私营商业已经发展得不错,从业人员数万人。民国初年,英、美、日三国的“洋行”通过买办先后在宛城设立经销、代销、代购机构。从汉口将大批煤油、白糖、颜料,元钉、錯烛、卷烟、海味等运往宛城,转铕耻邻各县,又将宛属的粮食、棉花、油料、皮革等土特产品运往武汉,上海、九江等也转销海外。商业的繁荣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舍馆的兴建。清乾隆间,南阳典当、钱铺有七、八家。光绪以来,金融业开始经营裏据买卖,办理异地汇兑划拨,当时县城的当铺有二十余家之多。清末民初,钱庄发展到十四、五家。其中的“富有当”延续百余年,经营质押、典当与金银存放、兑换等业务,资产雄厚。会馆是外地在宛商人聚会之所。一般建筑宏伟,内祀神灵。当时各地商人聚集南阳,大兴会馆,主要有三江浙闽会馆和山陕会馆,为江浙、福建与山陕商人于清乾嘉年间所建,后作他用。其中山陕会馆,在南关新街,有房间,今地区土产公司和小铁路家属院。江浙会馆,在新夹道,有房间,今市法院家属院内。江浙会馆,在北关东拐街,有房间,今市中药厂院内。湖北会馆,在民主街,有房间,今民权街委员会和市豫剧团家属院内。在陆运不发达的当时,水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由此沿河的很多地方都发展得不错。清代南阳的兴盛是唐白河运发展的一个缩影。

4、

太极拳之深奥神秘之处就在于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中含相对相反之义,含柔刚、虚实、开合、黏走、吞吐、屈伸于其间,而未尝失其所以为太和,则阴阳相济,刚柔相乘,而变化生焉。变化者,吞吐蓄发之象也;变化者,动静开合之势也;变化者,虚实方圆之韵也;变化者,拳权刚柔之劲也。虚实渗透,黏走相生,刚柔既济,动静浑然,阴阳合德,是为阴阳互济。其体在劲,劲之为义有五,曰粘、曰连、曰黏、曰随、曰不丢顶。粘者,提上拔高,擎起彼动借彼力也;连者,贯也,不中断也;黏者,贴也,留恋缱绻,彼进我退,而彼退我进也;随者,从也,舍己从人也;不丢顶者,言不丢,不顶,不脱离,不抵抗,不占人先,不落人后,如粘如黏,而丢之不开,投之不脱也。能粘黏,则连随,是谓粘连黏随;能不丢顶,则能引化,是谓走。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黏走相生,进退相依。动静刚柔,变幻无定,奇正虚实,我不自己,能黏能走,知阴知阳,融会贯通,顺机随势,应付裕如,是谓懂劲。

5、

【老照片】1991年左右的安徽省阜阳地区太和县

6、

“北京有座太和殿,安徽有个太和县”,乍一听,很多人觉得太和县的名称来源于紫禁城的太和殿,实际上并非如此。太和原本是叫做泰和的,只不过后来由于抄写圣旨的人搞错了,才阴差阳错地由泰和变成了太和。在详解太和县名称变迁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太和县。太和县位于安徽西北部,属地级阜阳市管辖,2021年,太和县常住人口137万人左右。太和县历史较为悠久,古称鹿上、廪丘。早在秦朝之前,太和便已建城,宋朝宣和年间,改名泰和,此名一直沿用到元朝。明朝时,太和属南京凤阳府颍州,清朝雍正初年属亳州,后来颍州再次设府,太和复归颍州府。1948年,太和全境解放,太和县成立,次年改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9年,太和与界首合并,名为首太县,同年恢复原有太和县。那么,“泰和”如何阴差阳错变成了“太和”呢?很多人觉得,太和一词,表示太平祥和,而实际上太和一词来源颇为蹊跷。公元1265年,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年间,泰和县被撤销,40年之后,由于战乱减少,人口激增,复置太和县。也就是说,在泰和县撤销一段时间之后,重新设县,便改成了太和,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疑问,被撤销的是泰和县,为什么在同一地点同一城池,仅过了几十年重新设县的时候就改成了太和县呢?这就要看一下《元史》的记载了,从中华书局校对之后的版本来看,《成宗本纪》里确实写的是太和。这里有个事要提一下,相对于其他朝代史,《元史》可信度较高,这里只是说可信度较高,为什么呢?因为《元史》只用了一百多天就编纂完成,时间之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朝初立,急于完成正统地位的认证,还有就是,虽然元朝只有九十余年,但是《元史》绝不可能一百多天就能够完成,能写这么快,是因为其中大量照搬元朝宫廷记录,也就是说,直接把元朝朝廷自己写好的记录拿来改一改就行了。这就相当于,你给一个人写传记,写的时候发现这个人有日记,于是你拿来日记直接改一改就可以了。由于都是第一手资料,《元史》表现的元代史貌就更加有准确性。话说回来,从《元史》可以证明太和一名确实是元朝改的,而改其中一个字,目前大多数看法就是当时抄录公文的官员,一个无心之失,把“泰”写成了“太”,这种事,只要当时没发现,后来即便发现了也一时难以追改。除了这种说法,太和一名的来源还有另一种版本,说是朱元璋后人模仿紫禁城,在皖北建了一座小城,因“太和殿”取名“太和”。这种说法我是不信的,首先太和建城远在明朝之前,其次,即便模仿紫禁城,明朝的时候,永乐年间太和殿当时叫做奉天殿,嘉靖年间改为皇极殿,而太和殿这一名称直到清军入关之后,顺治二年才出现。也有人会说,朱元璋后人不可以在清朝,太和殿一名出现之后才建城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等同于无。清朝时期朱元璋的后代绝无可能拥有建城的能力,另外,明清时期太和县县志已经十分详细,随便一查就知道不可能。对于前面提到的第一种版本,我是较为相信的,但是仍旧持怀疑态度。找了许多地方都是这种说辞,却没有找到性的资料证明,如果哪位读者有比较的说法,不妨指出来,也让笔者学习一下,感谢。不过,不管太和一名来源如何,我都觉得这个名字更好听。“太”者,大也,是至高无极的意思,“和”是指均衡、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