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辞赋简介(汉代辞赋的发展)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05:23:16 浏览
1、汉代辞赋的发展

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先生赋》和《大人之思》等。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美谈,被人们赞为“有凤来仪”、“金谷之恋”。 司马相如(前240年-前221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今四川成都附近)人。 西汉辞赋家,文学家。 曾任太中大夫、蜀郡太守等职。 他是“辞赋三大家”之一, 司马相如的一生中经历了西汉重要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出使西域和撰写《子虚经》。 虽然他一生都是在做官,但实际上他却一直都在为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1、他的父亲是谁?司马相如的父亲是汉宣帝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相如,其父亲司马谈曾任蜀郡太守,在当时有声望。 司马迁说:“相如、子乔皆以辞赋见称。” 西汉大儒王褒曾经说过:“汉家自有制度美,一代更比一代强。” 他对司马相如的评价是: 相如文虽不达,而好为《子虚经》,是学兼儒墨,而名重当时。 他在汉宣帝时做过太中大夫(相当于现在国家人事部部长),也曾经在汉武帝时期做过蜀郡太守。 因为他有文学天赋和才能,所以在西汉时期算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2、司马相如曾在蜀郡太守任上,如何“因文受禄”?司马相如在蜀郡太守任上,因为写了《子虚经》而受封为武城侯。 《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相如)因文受禄,而为郡守,以善属文著天下。” 司马相如的这一行为,从其身份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会写诗作文的文人,而是开始成为“文政”之臣。 武城是成都西南的一座小城;司马相如之所以能够担任武城侯的职务,是因为他在蜀郡太守任上时做得不错。 因此,他也得到了武帝的重用。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作诗作文时有文采,并且写出了一篇《子虚经》而获得武帝的赞赏。3、他为什么要给卓文君写《子虚经》?《子虚经》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论语》的精神和内涵。 但是,司马相如在这个时候已经写了一篇著名的《上林赋》,而且还把他自己在《子虚经》里面所写的那些关于汉武帝晚年生活的一些东西给抄了一遍。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司马相如其实一直都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做着一些准备。 其实,在《子虚经》里面司马相如写完以后,汉武帝也没有再给他很大的打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想要通过记载这些历史事件来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 而且,因为司马相如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所以还成为了汉武帝身边重要的助手。

2、汉代辞赋的发展轨迹

这个仆人写下一卷小楷,文征明彻底震惊了,原来此人大有来头,圈粉无数年轻人!前段时间,电视剧《周生如故》热播,剧中主人公南辰王周生辰和时宜,因为责任和身份,心悦彼此却不能将爱意宣之于口。于是时宜在南辰王府藏书阁上,和周生辰共同抄录的那一句“心愉于侧,色授魂与”,便是两人凄美而隐晦爱意的见证。“心愉于侧,色授魂与”。出自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千古大赋《上林赋》,这篇大赋,也是司马相如和妻子卓文君美好爱情的见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初遇之时,司马相如是家徒四壁但名声远扬的才子,卓文君是家中新寡。以古琴名曲《凤求凰》为媒,卓文君不顾礼教的束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和司马相如私奔,在当时为人所不齿,千年后,卓文君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两人的美满结局,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后来司马相如用一篇《子虚赋》成功征服了汉武帝刘彻,并且受到重用,终于扬眉吐气。《上林赋》就是《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本就辞采华美,有了两段美好爱情的点缀,直接圈粉无数年轻人,从此便有了“抄《上林赋》,得意中人”的说法。作为西汉大赋的必读名篇,历代读书人抄写《上林赋》的人不少,但是受大家喜爱的版本,竟然是文征明家的一个仆人写的。他写的《上林赋》还是写在明代仇英所绘的《上林图》后的题跋,其实力让文征明也大为吃惊,此人就是黄姬水。黄姬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仆人,他的父亲是明代远近闻名的学者黄省曾。黄姬水是被父亲放养,故意送到文征明府上侍候文征明的,为的就是向文征明学习书法,所以黄姬水受文征明的影响深,其书法面貌也不失文征明的温润典雅。除了文征明,黄姬水还广泛学习了祝允明、虞世南、王宠等众多书法家,博采众家之长。这一卷《上林赋》有王宠的疏淡,有虞世南的温润,也有祝允明的遒逸。其中点画无不潇洒流畅,笔意运转自如,其结体还带着王宠书法中明显的疏淡之气,一派天真自然的气象。《上林赋》一共有4184个字,但是文辞华丽不失典雅,用蝇头小楷细心临摹,几个小时下来反倒身心双畅。得意中人的虔诚与耐心,对有情人的真诚与细致反倒尽在其中。这卷《上林赋》现在藏于弗里尔美术馆,我们将其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期待您的喜欢。#汉代辞赋简介#

3、汉代辞赋发展现状

古人的浪漫之《凤求凰》《凤求凰》是汉代司马相如为求爱卓文君所作名赋。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卓文君,精通音律,而且文采出众,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司马相如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而卓文君,是汉代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从身世来看二人是天壤之别,似乎不会有太多的交集。实际上恰恰相反,二人因音乐相识,因才华结缘。卓王孙(卓文君父亲)为附庸风雅,巴结时任县令的王吉,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文采更是出众,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同样久慕司马相如之才,于是躲在帘后偷听,听出了琴中之求偶之意。两个人互相爱慕,互生情愫。可因为司马相如家贫,二人的事情收到了卓文君父亲的强烈阻挠。可卓文君是认定了司马相如,便与其私奔,并开酒铺赚钱。卓王孙知道之后还是爱护女儿,便同意了二人之事。从此二人不仅给后人留下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也留下了《凤求凰》这传世名篇。“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也是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中衍生出来成语。

4、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原因

抄书第四天[耶]《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icon创作的一篇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icon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后写天子悔过反思。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5、汉代的辞赋创作

蔡邕一生的经历。作为汉代后一位辞赋大家,蔡邕为后世留下了104篇巨著。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书法、天文、音乐方面均有卓越成就,堪称"男神"。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蔡邕的一生。蔡邕出生于公元133年,他的父亲是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的父亲,可见蔡家的文化底蕴深厚。蔡邕的家族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朝廷重臣,这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蔡邕的家世背景与普通家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蔡邕在胡广的教导下,年少时就精通经史,在辞赋和书法方面更是有着极高的造诣。除了才学,蔡邕还是一位大孝子,他的母亲病重时,他连续70多天没有睡过觉,衣不解带地照顾了母亲三年。在母亲去世后,蔡邕还在母亲的墓旁搭了一间小茅屋,守孝三年。这段时间,蔡邕的孝道感动了上天,据说有一只小兔子经常来"吊唁",墓旁的树木也都结成了连理枝,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蔡邕继承了家族的财产,与叔父和堂弟住在一起,财产不分你我,家庭关系和睦。这让蔡家的名声更加响亮。公元159年,蔡邕的才华得到了宦官徐璜的赏识,被征召入宫为宫廷乐师。蔡邕听说徐璜的名声不好,不愿与之为伍,但在县领导的催促下,他只能上路。到达偃师县后,蔡邕称自己有传染病,返回家中。

6、汉代辞赋发展演变历程

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估计不少人对这句话很是熟悉,尤其是上点年纪的中年人。这是一个酒的文案。它的妙处在将千古名赋“凤求凰”融入了进去。凤求凰是汉代辞赋名家,四川人司马相如所作。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一说蜀郡临邛人(今成都邛崃) ,一说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汉赋四大家”之一,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被誉为“赋圣”、“辞宗” 。《凤求凰》是司马相如为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所作的赋。全文为:其一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你看,穷小子司马相如见了富二代卓文君,是多么勇敢出击,大胆表白“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这句译为现代白话,就是“什么时候(你我)能成为交颈鸳鸯,一同翱翔?”事实上据说这曲《凤求凰》也当场折服了卓文君,这位二代富家女当夜就跟他私奔了。这首赋是《凤求凰》后被人谱曲,传唱千年。图1-11:卓文君、司马相如画像。图12:司马相如故里 牌坊,位于南充市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