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草圣”正宗的狂草吗?这字奔放不羁,蔡襄:怀素只配为仆唐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但要问这些明珠里面哪一颗闪亮,那一定就是李白,他是“饮中八仙”之一,常常在喝醉后诗兴大发,写下不少历史名作。但唐朝有一位书法家比李白还要潇洒,那就是张旭,人称“张癫”,也是“饮中八仙”之一,乃李白的“忘年之交”,二人经常一起喝酒,并在醉后挥毫泼墨。张旭醉后比李白还要“癫狂”,一杯酒下肚,便开始满地狂奔,尽情挥洒笔墨,酒醒后看见自己所书的狂草之作都极为惊奇,再怎么描摹也写不出那般狂肆之姿。唐代李颀也曾对他进行过描写,曰:“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张旭的母亲是虞世南外孙女,虞世南乃“二王”一脉正统传承,因此张旭也继承了“二王”笔法,他将王献之草书“一笔书”的纵逸之态放大。追求其中的迅疾之势,偏爱一气呵成,即便有中断之处,但气脉不断,如万马奔腾,气势丝毫不弱。张旭虽取学“二王”、张芝等人,但他在草书理论上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热爱自然与艺术之美,从自然万物中吸取灵感,将世间万物融于笔尖。与“二王”等人的今草相比,张旭的狂草,笔势潇洒不羁,字体姿态万千,犹如一首纸上“狂歌”。并且他常于醉中创作,笔势更为潇洒飘逸,追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境界,尽显狂放之态,饱含激情,这是王羲之秀美典雅的草书所不能比的。连北宋书法家蔡襄都称赞:“长史笔势,其妙入神,岂俗物可近。怀素处其侧,直有奴仆之态,况他人所可拟议”。张旭传世墨迹基本没有,拓本也极为稀少,比较经典的像《心经》、《断千字文》等,但这些作品篇幅较短,其草书《李青莲序》是保存为完整的一幅作品。《李青莲序》是张旭为好友李白而作,主要讲说了李白的生平事迹,乃张旭醉后所书,行笔潇洒灵动,字体排布错落有致,遵循法度,狂逸但不离规矩。跟随气息行笔,时而笔走龙蛇,连绵不断,时而如涓涓细流,轻灵静谧,蕴含自然的节奏感,用笔转化丰富多彩。张旭是唐代草书水平高的一位书法家,称得上“草圣”一名,被后世诸多书法大家临摹,唐文宗将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合称为“三绝”。此作篇幅长且完整,是研究张旭书法不可多得的圣品,其狂草精髓都蕴含此作中,可时常临摹,增强控笔能力,随其气韵通篇描摹。感受张旭狂草的精妙之处,与细微的笔法变化,深入学习狂草的章法布局与运笔走势,感受其中韵律与其思想理念,使自我草书更为精进,行笔更加自然流畅。经多方努力我们对张旭的《李青莲序》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艺术微喷设备,相对原作进行1:1还原,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张旭之简介#
2、张旭简介和代表作品释文: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临第一遍,有点紧张,感觉还好。
3、张旭有哪些故事简介30字他是书法界的“草神”,比“草圣”更高一筹,可惜没有真迹传世!当代的书法理论大家寇克让先生曾经用“草神”评价过一个人的草书,这个人的草书境界不足以用“草圣”来表达,他就是张旭。在书法史上关于张旭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只知道他出生于苏州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书法启蒙是跟随他的舅舅陆彦远所学,而陆彦远乃是大书法家陆柬之的父亲,陆柬之的“笔法”来自于他的舅舅虞世南,虞世南的师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从这一条书法脉络来看,张旭是真正得到了根正苗红的“二王”笔法的一个人,当然他的成就并不仅仅在于他的继承,更在于他的创新。寇克让之所以将张旭称之为“草神”也与这方面有关,张旭的字是真正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这种境界乃是书法高的天人合一的状态,也是晋人书风的高追求。所以后世之人对于张旭的评价极高,颜真卿认为他是书法史上“超绝古今”的一个人,在给怀素的信当中,他说: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这句话道出了张旭的书学理路,并且也认为他是真正的书学模范。在张旭的影响之后,邬彤、怀素、颜真卿诸人便卓然成家。大书法家韩愈更是把张旭的字剖析得鞭辟入里,他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这才是一个艺术家的气质,他的所感所想以及所有的外在情绪都能够通过书法来表达出来,当代有的人说书写与书写的内容无关,其实还是修为不到,不同的内容在书法家的笔下往往能够呈现出与内容本身相契合的状态。但是较为可惜的是,张旭的书法真迹到如今没有片纸传世,他存世的诸多书作也皆存疑,目前能够确认是他亲笔所写的刻本有《断千字文》、《心经》、《李青莲序》等作,而这寥寥数件作品当中,尤其以他写的这件《李青莲序》为完整。这“李青莲”就是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他与张旭、怀素都酷爱以你局,乃是著名的“饮中八仙”之一,并且极为热爱游历,可以说李白与张旭差了15岁,但两人可以说是忘年交了,既是“酒友”也是“驴友”。这件张旭的大草作品《李青莲序》据说是张旭送给李白的一幅字,此作写的超凡入圣,书法诡谲多半,笔法更是纵横恣肆,在深入“古法”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个性。对于当代学书之人,感受和体会“草神”张旭的高妙境界,临摹此作数遍,你对于草书的领悟将卓然于众人之上。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原,还原出跟原作细腻无二的作品,见此作如见真迹。欲购此“草圣”张旭的《李青莲序》,请点击下面“看一看”#张旭之简介#
4、张旭简介和历史资料草书四大家【张芝、张旭、怀素、王羲之王铎】书风鉴赏 第一期 —— 张芝 (冠军贴、今欲归帖、二月八日帖)张芝(?—约192年),字伯英,汉族,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
5、张旭事迹简介张旭(1947.12—)字旭之,河北深县人,生于北京,汉族。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文学系对外汉语专业主任。1966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与力学专业,“文革”期间,分配至河北省承德地区,从事过干部、教师等职业,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学习汉藏比较语言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担任天津商学院(今天津商业大学)语言教学部主任,其间曾赴韩国忠清大学讲学,后调入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今国际教育交流学院),1998—2003年担任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并担任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学科带头人,2004年赴日本神奈川大学讲学。2006年,受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聘请,组建对外汉语专业,并担任专业主任。曾任天津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张旭教授通英语,懂数学,学术兴趣广泛,曾在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指导下学习汉藏比较语言学和音韵学,与著名语言学家刘叔新先生亦师亦友,其学术思想深受邢、刘二位先生影响。1998—2003年,担任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2003—2007年,担任天津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汉办HSK审题专家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
6、张旭的故事简介张芝和张旭都被称为草圣,但是大家的疑惑是: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草圣?张芝的草圣之名是三国时期韦诞给的,韦诞又是三国时期一位数一数二的书法大家,因此,他赞誉张芝为草圣,大体上是专家对大师的崇拜、艳羡、激赏。应该能算得上“的论”!张芝的书法水平在当时属于,汉末到魏,张芝的书法贡献和书法艺术地位除了钟繇,可以说没有人能与其比肩,这一点也可以从王羲之的《书论》得到证实:“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连书圣王羲之都自觉不如,这个就很有说服力。张芝和他的弟弟张昶一个被誉为草圣,一个被誉为亚圣,可谓兄弟双子星,时人的评价也并非空虚来风和过誉。汉末赵壹在《非草书》里大势贬抑草书的练习者们,对张芝笃信正道予以了肯定褒扬,但对自矜其能还是颇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张芝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因为他是今草的始创者,也正是张旭拿手的狂草的始祖。在这个文化意义上来说,张芝被誉为草圣,名至实归。张旭是盛唐时期的书法大家,连颜真卿都崇拜的五体投地,甚至两次辞官来向张旭学书。在唐代,属于楷书法则走向极则的时代,张旭的草书据他自己的标榜来说,是笔笔有出处、有法度、有规则的。这大概是他的大话了。《肚痛帖》后三字到现在也是书法界的迷,没有人知道到底写的是什么,如果他的法度谨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神笔”!但总体上来看,线条的优美流畅、情感的酣畅淋漓、结构的准确还是在草书书法史上高标独致。他喜欢酒后创作,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这一点着实有行为主义的味道,西方那点把戏,其实我们的老祖先已经玩过了。他的书法与李白的诗歌以及裴旻的舞剑在唐代并称为“三绝”,舞剑咱没有影像资料,不知道有多曼妙,但李白的诗歌那真是仙人的诗歌,不是想学就能学来的。张旭有很多大咖级别的粉丝,像杜甫、韩愈、柳宗元、颜真卿等等,他的草圣之名被认可的范围广泛,在这一点上来说,群众基础广泛,胜过了张芝。但是我还是比较怀疑,因为,唐代人大致和今人有类似的地方,组个团、画个圈确实很容易出名。当代人动不动来个草书四人展,或者搞个某门七子,或者动用媒体大肆宣传,其真实性水平其实是有待商榷的。以古例今,大概那个时候也是那样!张芝张旭到底谁合适戴上“草圣”桂冠,我觉得应该是张芝。张芝在品德上纯正,日日沉溺于书法,是纯粹的艺术信徒,有官不做,不为名利,书法就会更纯粹。张旭狂放,他自己也是张芝的忠实粉丝,他字伯高,一字季明,而张芝字伯英,足以看出对张芝的崇拜。如若把张芝的艺术水平排列于他之上,估计他也不会生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