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业简介(李敬业新消息)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10:00:19 浏览
1、李敬业新消息

分享一个成语故事《叱咤风云》在唐朝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专政,引起了一些大臣和宗室的不满。唐朝开国牙臣李劫(j)的孙子李敬业(即徐敬业)等人以匡复庐陵王为辞,从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为了扩大影响,发展队伍,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就请当时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写了一篇著名的讨武檄文,即《为徐敬业讨武氏檄》。骆宾王在檄文里,数说了武则天的罪状,号召皇亲国戚、大臣们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一齐起来讨伐武氏。他夸耀自己的力量强大时说:“斑马的嘶鸣,凛然如北风怒吼;宝剑的寒光,灿然如南斗明亮。怒气一冲,就使山岳崩塌,怒喝一声,就使风云变色。拿这样浩大的声势来制服敌人,没有不被摧垮的。”可是,徐敬业那些仓皇组成的队伍很快就被武则天的大军消灭了。

2、李敬业和徐敬业

649年,名将李勣带家人打猎,派13岁的孙子李敬业,去树林把野兽赶出来,孙子进林后,李勣就下令放火。家人惊呼:“您孙子还在林子里啊!”李勣无动于衷,见手下犹豫,走上前,夺来火把点着火。都说老子英雄儿狗熊,一代不如一代,哪怕古代的开国功臣也是一样。[微风]636年,在李勣获封英国公的前一年,他的第一个孙子李敬业出生了,这也是李勣的长子长孙。李敬业出生没多久,李勣就封了英国公,全家人因此都把这个小家伙看成李家的小福星。那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无论是李勣的同僚还是家中的长辈、仆人都对这个小祖宗千依百顺。李敬业也争气,小小年纪就表现得十分聪慧。李勣虽是武将,实则以计谋擅长,对于这个顽皮又聪明的孙子喜爱到了极点。而自己的大儿子李震,为人忠厚老实,实在不是守住家业的好人选。李勣对李敬业寄予厚望,他希望这个大孙子能继承家业,振兴李家,因此将李敬业带在身边,时时教导。李敬业也确实没有辜负李勣的栽培,是长安城里有名的“官三代”。打架是一把好手,打完了还让你挑不出他的错处,给李勣气得要死,不过心中还是隐隐的高兴,毕竟这也是聪明的一种嘛!就在这种鸡飞狗跳之中,李敬业慢慢长大了。649年,李敬业13岁,小小的孩童变成了少年了,李勣对他越来越重视,甚至亲自请人为李敬业看相。相师初见李敬业,心中一惊,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等李敬业走后,悄悄地告诉李勣。“此子虽然聪慧,但是脑后有反骨,有叛逆之相,日后恐怕会给李家带来灾难,国公三思啊。”李勣蒙了,自己如此疼爱的孙子,竟然不是个福星,而是个祸害?虽然李勣对李敬业宠爱,却也不愿以李家全族人的未来为赌注。犹豫良久,李勣决定带着家人去打猎,其中就包括李敬业。13岁的李敬业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仆从刚把林子里的野兽驱赶出来,他就冲进去了。身后的李勣看了看他的背影,沉默了一会。对仆人下令。“用火把点燃树林。”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指令,毕竟是英国公的亲孙子,英国公怎么会下令放火呢?李勣看着众人不敢相信的样子,又一次下令放火。可这次依然没人敢动手,李震反应过来了,自己的父亲要杀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情况?李震突然想起父亲近总念叨着李敬业面相不佳,难道就因为面相,就要杀了自己的儿子吗?他眼中含泪,对李勣说:“父亲,那是您的孙子啊!”李勣默不作声,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孙子呢?可是个人与家族相比,又怎么重地过家族呢?他避开了李震的视线,亲手接过仆人手中的火把,顿了顿,终究还是用火把点燃了林子。当时正处于夏秋之交,树叶的水分慢慢减少,碰到一点点火就呼啦啦地烧了起来。李震想要冲进去救儿子,被李勣命人拦住了。他感觉天旋地转,难道自己的儿子今日就要命丧于此了吗?谁都没有想到,李敬业竟然活着出来了。这个年仅13岁的少年,既聪明又狠心,他剖开了从小陪伴他长大的战马的肚子,躲了进去,成功在大火中活了下来。看着一脸血的李敬业,李勣震惊了,他觉得这是天意,天意不亡李敬业。如果他真的会给家族带来灾难,也是上天一定要降祸于李家,即便杀了李敬业,也会有第二个李敬业。李勣放弃了对孙子下手,但是他没有放弃对孙子的教育。他希望在自己的教导下,孙子能够避开叛逆的命运。因此格外重视对李敬业忠于李唐的培养。可是正是这份对李唐王室的忠心害了他。684年,李敬业已经为李唐江山效力多年,这年唐高宗驾崩,彻底没有人能够压制住皇后武则天了。李敬业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他和骆宾王等人为了匡扶李唐王室,聚集了一群人意图拥护李显上位。恼怒的武则天甚至下令掘了李勣的墓,让人用刀砍他的棺材。这场反叛仅仅两个月,就被武则天用30万大军镇压下来。李敬业也在兵败逃跑的过程中,被自己的部下所杀。整个李家因李敬业的反叛,直系子女被杀,旁系子弟再无上升之路。一直到二十年后,李显复位,李勣才又重新被安葬,李家子弟才再次走入朝堂之中,可惜再难有李勣当年之景。

3、李敬业怎样死的

唐朝仅次于李靖的名将李勣,在死后却遭到了掘坟砍棺的下场。作为三朝老臣,李勣战功卓著、出将入相,先后平定东突厥、薛延陀和高句丽,因功被封为英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死后陪葬昭陵,位列“武庙十哲”。李勣生前备受太宗、高宗、武后的器重,死后备极荣哀,但终还是落得个被掘墓挖尸的下场。684年,李勣的孙子李敬业谋反,被武则天很快镇压。武则天为了发泄愤怒,下令将李勣的坟墓摧毁,并且砍坏他的棺材,他的家族荣誉和财富也被褫夺一空。这个曾经在武后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功臣,终还是落了个曝尸荒野的结局。荣华富贵犹如黄粱一梦,他的下场比之当年的同僚、政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不分伯仲,都一样凄惨。

4、李敬业

683年,王方翼打残20万突厥骑兵,俘虏大小首领300余人,威震西域,却没得到赏赐。武则天:“表哥犯错误,贬到海南”,王方翼郁郁而终。王方翼,唐朝名将,是李渊妹妹同安公主的孙子。从辈分上看,王方翼与唐高宗李治平级,是表兄弟关系;王方翼大3岁,是表哥,也是武则天的表哥,即便关系不好。与皇室存在血缘关系,王方翼混得很不多,他在李世民时期担任宫廷侍卫,李治继位后,他开始参与军事战斗,主要打击对象是当时反叛的西部突厥。苏定方打击下,西突厥灭亡,贺鲁可汗被俘虏,但余部很快就卷土重来。他们不服从唐朝的“羁縻制度”,经常劫掠边境、西域,挑战大唐的威望。679年,裴行俭率30万兵马出征,王方翼、程务挺为前锋,与突厥主力在黑山决战。双方大战七场,唐军连战连捷,突厥再次落荒而逃,并接受招抚。黑山之战,突厥元气大伤,裴行俭班师回朝,王方翼则镇守西域,负责修筑弓月城,并处理西域附属国之间的纠纷。但是,突厥很快有了异心,继续闹事。682年,裴行俭病逝,高宗也奄奄一息,武则天专权,唐朝内部不稳。如此,突厥首领阿史那车簿啜再次发动叛乱,十个部落纷纷响应,劫掠西域各国,并围攻唐军。王方翼留下2千将士镇守弓月城,吸引突厥主力,本人亲率5千骑兵,杀向伊犁河畔,突袭对方大营。唐军突然杀来,突厥没有防备,被斩杀一千余人,物资损失殆尽。阿史那车簿啜闻讯,急忙返回伊犁河,三姓咽面也率10万人马来增援,一起杀向唐军。此时,突厥各部汇聚一块,号称20万,能战斗的精壮士兵,估计也有五六万,唐军明显处于劣势。突厥人多势众,王方翼没有硬拼,而是以智取胜。王方翼在热海设下埋伏,派骑兵去袭扰,引诱突厥追击;阿史那车簿啜欺负唐军人少,全军追击,在峡谷中被伏击,死伤数万,被迫撤兵。当晚,王方翼决定袭击敌军大营,谁知内部出了叛徒(唐军有突厥雇佣兵),突厥早有防备。双方正面厮杀,王方翼身先士卒,被箭雨射穿手臂。王方翼忍受剧痛,用刀斩断箭支,继续厮杀。夜色掩护下,唐军并不知道主帅受伤,只见王方翼不要命地拼杀,故而士气猛涨,突厥阵亡数千,双方各自撤退。夜袭受挫,王方翼知道内部有叛徒,便以召集军事会议为由,让突厥籍将领前来议事。王方翼肯定他们的功劳,当场许诺重赏,让他们出门去领钱,然后全部处死,一下子杀了70多人。没了内应,阿史那车簿啜得不到唐军情报,却收到使者送来的70多颗首级,不由胆战心惊。此时,大风狂吹,遮天蔽日,王方翼乘势猛攻,斩首叛军数千人。与此同时,王方翼派一支骑兵间道袭击三姓咽面,首领乌鹘溃逃,唐军擒获大小将领300余人,牛羊等牲畜十万头。多次打击下,突厥仅被斩首就七千余人,死伤达到数万,已经没了挑战大唐的本钱,西域各国得以保全,纷纷派遣使者到长安进贡。王方翼守住了西域,扬威域外,打出了大唐的名气。但是,王方翼是王皇后的堂兄,是武则天的敌人。李治死后,武则天为了大权独揽,登基继位,不断打击李唐皇族,以及忠于朝廷的大臣,许多人都被处死。王方翼讲义气,为人低调,但还是被武则天抓到把柄。683年,李绩的孙子李敬业率兵反抗武则天,程务挺卷入其中,被斩首示众,株连三族。王方翼跟程务挺是铁哥们,也逃不过劫难。武则天派人去王家,抓了王方翼,对其痛斥一顿,说他“忘恩负义”,做了对不起朝廷的事情,然后将其流放海南。王方翼已经63岁,不堪舟车劳顿,又备受压抑,郁郁而终。#李敬业简介#

5、李敬业后的结局

684年,58岁的骆宾王手持大刀,冲入阵中与唐军厮杀。前后波涛汹涌的大海,后有唐朝十万追兵,他只能奋力一搏,求得一线生机。结果,李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倒戈,砍下李敬业、骆宾王的首级,然后送去洛阳给武则天。与其他“初唐四杰”相比,骆宾王的进取心更强,更想建功立业,结局也更悲怆。王勃,山西龙门人,是“初唐四杰”之首,名气比骆宾王更大,主要是因为《滕王阁序》一文,奠定了他在文坛中的地位。早年王勃,聪慧过人,六岁时熟读四书五经,九岁时能指出史学家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写出《指瑕》十篇。仕途上,王勃不顺,两次被贬官,还差点丢了性命。起初,王勃充当太子李贤的幕僚,写作《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李显的斗鸡。唐高宗看到檄文,痛斥王勃,说他不务正业,并贬官。担任参军期间,曹达犯错误,王勃将其藏起来。后来,王勃担心事情暴露,连累自己,便杀了曹达,因而入狱,按律当斩。幸运的是,此时武则天正有喜,唐高宗大赦天下,王勃躲过了一劫。但是,因为这件事,王勃的父亲王福畴被贬官,去交趾当县令。对此,王勃难过,认为是自己害苦了父亲。675年,王勃从洛阳南下,准备去探望父亲,中途在南昌停留,写下《滕王阁序》一文。676年,王勃来到交趾,看到父亲的住处简陋,更是伤心难过。不久,王勃从交趾乘船回来,此时正是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慎跌落海中溺水,结束了一生。不过,《滕王阁序》名声在外,王勃也值了。卢照邻、杨炯,虽说是“初唐四杰”,但名气太小了。卢照邻,起初给当邓王李元裕当幕僚,后到四川担任官职,因沉迷于饮酒,身体落下很多毛病,后投身颍水而死。杨炯,唐朝县令,在任上累死了。骆宾王,浙江人,“初唐四杰”之一,名气没有王勃大,但他进取心更强,结果更悲怆。起初,骆宾王出任临海县丞,因犯事被罢免,闲赋在家,再也没有得到重用,貌似被朝廷给忘记了。683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独揽朝政大权,相继废除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有了称帝的打算。此时,大将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麾下兵马号称十万,让骆宾王看到了希望,他决定投奔李敬业。李敬业,原本姓徐,因爷爷徐世绩战功赫赫,李世民便授予他们家族姓李。唐朝初年,李靖、李绩被誉为双子星,唐朝一半的江山,都是他们打下来的。骆宾王看来,李绩这么能打,李敬业也不差。为了壮大气势,骆宾王写下《讨武曌檄》一文,痛斥武则天,号召天下兵马起来拥戴李敬业,捍卫大唐江山。檄文传到武则天那里,她不但没生气,还感叹骆宾王跟错了人。此时,骆宾王若是去洛阳,说不定武则天会重用他。《讨武曌檄》发布后,李敬业信心满满,麾下将士也更多,号称二十万。此时,谋士魏思温建议李敬业直奔洛阳,联手山东豪杰,一战定乾坤。可惜,李敬业没有爷爷李绩的谋略和眼光,他只想在江南一带发展。李敬业拒绝率兵北上,转而攻击常州、润州江宁,试图控制东南,这就不对了。李敬业起兵,是打着捍卫唐朝旗帜,如今不北上夺取洛阳,却想着在东南发展,岂不是让广大将士寒心吗?再则,武则天也可以从容调兵,全力应对义军。684年,李敬业被黑齿常之、李孝逸、魏元忠等击败。此时,李敬业想从海上逃亡,但唐军紧追不舍,他只继续战斗,但部下不乐意了。他们砍下李敬业、骆宾王的首级,然后投降唐军。《资治通鉴》记载:“其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及骆宾王首来降。”有些人则说,骆宾王没有死,他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司马光,宋代史学家,《资治通鉴》是他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司马光治学严谨,若没有证据,不会说骆宾王被杀。

6、历史人物李敬业简介

649年,名将李勣带家人打猎,派13岁的孙子李敬业,去树林把野兽赶出来,孙子进林后,李勣就下令放火。家人惊呼:“您孙子还在林子里啊!”李勣无动于衷。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让我们来接着往下看。李勣他的孙子名字叫做李敬业。李敬业可以说是他喜欢的一个孙子了,但是却不曾想,他竟然要将自己爱的孙子屠杀。这都是因为接头的一个算命的算出李敬业日后一定会让李家堕落。担心自己挣辛苦挣来的家业就此沦落,李勣只能设计将李敬业除掉。于是他借着外出打猎的时间,将李敬业引诱到了树林里,并放火烧了整片林子。李震身为李敬业的父亲,只能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将儿子杀害。李震看着父亲的火箭射进树林,他又没有办法去阻止父亲,只能看着悲剧发生。李震回想起李敬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是如此疼爱这个大孙子。现在竟然因为一个街头小贩算命所说的话要杀了他。李震不由的心里后怕。他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救儿子已经成了很渺茫的一件事情。李震蹲在地上痛哭,他不仅仅是为自己失去的儿子痛哭,更是因为父亲的狠心而痛哭。可是李敬业从小就跟着祖父,再加上他天生脑子就十分的活络,在发现自己已经逃不出这片森林之后,他立刻就想解决的办法。他看着自己的马儿,虽然他十分疼爱这匹马,但是为了自保,他只能将马杀害。李敬业就在马的肚子里躲过了一劫。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李敬业的福气并没有来到。虽说李敬业躲过了这一次祖父的屠杀,但是他后终究逃不过一死。李勣因为李敬业在那样的条件下都没有死掉,所以他终于放下了那个术士所说的话。他将自己的孙子细心的教导,可以说是从头到尾的去规定他的思想。他希望李敬业有一天不要因为背叛而让家族受到了屠戮。可是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教导,导致了李敬业后终究是走上了不归路。后来武则天自立为帝,深受李勣教导的李敬业,他的心里只认李唐江山,并不认武则天。所以李敬业和其他几位同僚一起造反,他们希望可以恢复李唐江山,将李显推上帝位。可是那时的武则天权力巨大,怎么可能会给李敬业机会呢?没过多久,李敬业和其他几位同僚都被抓住并且杀了。那时的武则天将所有的罪过牵连到了李勣身上。甚至武则天命令属下将他的坟墓挖开,鞭打他的棺材。即使这样,武则天也不消气,还将他的一切荣耀全部收回。李佳算是因为李敬业而没落了。但是后来李显重登地位之后,立刻为李家正名。所以李家算不上是因为李敬业而没落的。我倒觉得若不是因为有李敬业,誓死都要将李显推上地位的决心,甚至为他不惜谋反,那后来李家说不定也不会被重新的正名。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如果李敬业没有去谋反,那李家是不是依旧会得到武则天的重用呢?要知道后走到皇帝位置的是李显,而不是武则天。所以在我看来,李敬业这一步棋走的对,但是时机却不对。不过正是因为祖父对他的教导,所以他的脑子里深深的认为李唐江山才是正主,他誓死要效忠于李唐,而不是武则天。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但是江湖术士的话切不可听信,如果当初李敬业真的因为江湖术士的那一句话而死了,不知道李勣会不会后悔?但是后李家不是因为李敬业而没落的。只是因为李敬业的原因,李家没有得到重用。我反而觉得没有得到重用,相反是另一种的保全方式,在历史的帝王争夺的漩涡当中,又有谁能够全身而退呢?如果站对了队伍,那可能是一世的荣华,但如果站错了,那将背负着一世的骂名,甚至被抄家灭门。毕竟后登上王位的往往不是那个有希望的。有的时候很有可能是那个看着不起眼,没有什么人支持的人。但也有人一辈子只忠于一个主子。当自己的主子丧命以后,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扶持主子的孩子。但有的时候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因此丧命。

7、李敬业起兵谋反

大唐宰相李勣70岁了还挂帅出征,是宝刀未老?还是形势所逼?原来,李治微服私访李勣的太尉府,请他帮忙对付武则天,可李勣软硬不吃,就是不答应。李治急了,当即口宣提拔他的孙子李敬业为梓州刺史,李勣不得不答应,还同意了挂帅出征高句丽。为何李治提拔李敬业,李勣就答应了呢?这件事要从李敬业的长相说起!据史书记载,李敬业年幼时长相奇特,面带煞气,迥异常人。李勣为此十分担心,曾言“败我家门者,此子也”。为了不使家族灭于长孙李敬业之手,在他12岁的时候,李勣骗他去打猎,待他骑马进入树林,就放火烧林,意图灭绝后患。可是,李敬业很聪明,他竟把坐骑杀死,躲在马腹中避过此劫,让李勣错愕不已。既然老天让他逃过此劫,李勣也就没有再下手,而是严令他不许入仕。可是,很不幸的是,时任梓州刺史的儿子李震突然暴病身亡,李勣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悲伤。因为儿子没了,李勣也就同意已经30岁的长孙李敬业入了仕,但只许做个小小的文官。如今,唐高宗越级把李敬业提拔到四品,还担任其父李震的职务,很明显是“示恩”于李勣,希望他能感恩,帮自己对付武则天。可是,李勣却不这么想!为了不让家族败于长孙之手,李勣费尽心机不让李敬业入仕,甚至亲自动手要杀死他。可李治来这么一手,让他曾经做的一切全白费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挡不住,李勣决定赌一次,把家族的命运押上,再帮李治一次!按李勣的想法:既然孙儿的命运已被李治强行改变,自己当然也可以。李治微服前来,形同于把政治命运再次托付给了他,如果他能帮李治对付武则天、打下高句丽,这等功劳足以保住李家未来的荣华富贵!李勣答应出征高句丽,等同于答应帮李治对付武则天,李治很开心。第二天早朝,李治便宣布出征高句丽。有了李勣、刘仁轨两个宰相的赞同,众臣也没有异议。可是,李治刚回到后宫,就见武则天风风火火揣着大肚子走了过来,劈头就问:“陛下,出征高句丽之事怎么没和我商量呢?”李治不悦,推说是大臣动议。武则天意识到自己的口吻不对,连忙道歉,并劝说李治不要出征。武则天为何不同意李治出征高句丽呢?原因也简单:因为太子李弘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13、4岁的孩子每天病怏怏的,完全不像个少年人!为了让孩子好起来,武则天曾许愿三年不杀生。如今,李治又要出征高句丽,这不是大造杀孽吗?李治虽然疼爱太子李弘,但却不愿放弃出征高句丽的良机,便把泉男生的密信拿出来给武则天看。信中,泉男生口气卑微,自称甘愿为大唐天子驱使,只要能帮他杀了篡权的弟弟泉男产和泉男建!武则天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太子的病又牵挂着她的心,左右为难。李治告诉他此次出征挂帅的是李勣,武则天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又安了心。既然李勣都赞同出征高句丽,而且亲自挂帅,说明这场征伐战有赢无输;只是,已经70岁的李勣还能骑马射箭吗?李治让她安心养胎,其他事一切不用问,朝内自有他在。武则天将信将疑,只好继续养胎去了。且说李敬业从七品小官一下子跃至四品的梓州刺史,好不得意,立即走马上任。梓州是唐朝的大州,也是四川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过,当地的蛮民很不好打交道。李敬业上任后,听说当地有一支数千人的蛮民贼寇,经常掠夺当地百姓、商户。胆大的他竟然只带着两个愿意跟从的小吏,跑到贼寇的大营,亲自打开大门,对抱刀虎视的贼寇们说:“本官知道你们都是被迫落草为寇的,不打算惩罚你们,只抓为首的。本官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离开此地,留下来的就是贼首。”众贼面面相觑,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刀逃下山,其余人等也纷纷扔刀逃走。后,山上只剩下3个贼首,被李敬业命人打了几十棍,也给放走了。此事传到长安,李勣正准备出征,闻讯长叹:“如此冒险作为,非福是祸啊!”唐高宗却认为李敬业胆大心细,是国之栋梁,大加赏赐,引起了武则天的疑心。如果说把李敬业提拔为四品刺史,是为了奖励李勣70岁了还挂帅出征,那么,李治又花了大量财物奖励李敬业,是为了什么呢?只是解散贼寇,就如此大张旗鼓地奖励、还发露布于天下,那么,那些灭了敌国的大将不是应该封公封侯了?武则天虽然怀疑李治的举动,却没有多想,只认为是李治在笼络李勣,鼓励他打下高句丽。显然,她还不知道李治如此重奖李敬业是为了让李勣帮忙对付她!李勣挂帅东征,大唐朝堂高速运转起来,一切为战争让道。借着这个机会,李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宰相许敬宗年迈,李治明旨特许他不用上朝;宰相刘祥道年迈,李治暗示他告老还乡;宰相杨弘武和武则天走得近,李治就命他的好友刘仁轨策反之。短短几个月,趁着武则天养胎不问政事,李治就把她的势力清除了大半!当武则天终于醒悟过来,惜乎为时已晚了。连载【武则天大帝】12#李敬业简介#

8、李敬业人物简介

公元684年,李敬业在扬州发动兵变,杨炯堂弟杨神让也参与了这次兵变,却被武则天派兵迅速剿灭。而杨炯则受到牵连,被贬为四川参军,告别了在长安长达26年的安稳生活。比起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四人之中并不怎么耀眼,却也是初唐公认的四大神童之一。骆宾王、卢照邻、王勃三人大都是人生高开低走,而杨炯亦是如此,但杨炯的这一生并无跌宕起伏,郁郁不得志是他大的人生写照。当然,相较于初唐四杰中的其他三位来说,杨炯性格沉稳,所以他的这一生也算是比较顺风顺水。杨炯,字令明,华州华阴人,出生于公元650年,与王勃同年生,他们两人也是初唐四杰中比较年轻的。杨炯虽出身于唐朝的望族弘龙杨氏,虽杨氏一族有许多族人曾入朝为官,但杨炯的祖父和父亲,却都只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吾少贱"是杨炯对自己身世为露骨的评价。不过,杨炯毕竟身处这个儒学范围浓厚的大家庭之中,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范围与兴趣。因而杨炯自幼饱受家庭熏陶,天资聪颖,文采过人,九岁就已经通过了童子考试,成为了响当当的神童。杨炯十岁那年就参加了童子科举,并顺利通过科举,侍制弘文馆。所谓"侍制"就是等待皇帝授予官职,而此时的王勃还在苦读四书五经。不过,杨炯入仕时由于年纪过小,所以对仕途并没有多少强烈的愿望,反倒是在这段时间接触了不少文献典籍,让杨炯顿时眼界开阔。随着年纪的逐渐增长,杨炯入仕的愿望变得十分强烈。可整整十六年,杨炯都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官职上,一直没有任何起色。那时的杨炯十分渴望功成名就,却在无人问津的弘文馆无可奈何,只能将满腔热情诉诸于诗歌之中,先后写下了《青台赋》和《幽兰赋》,郁郁不得志之情油然而生。虽然杨炯暂时还没有获得官职,但这并不影响杨炯的才高八斗,所以杨炯依旧是充满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炯在弘文官当了十六年的侍读后,终于参加了京城的应制考试并顺利及第,并得到了九品秘书省校书郎。其实,"校书郎"平时的工作职责就是校对书籍,修订其中的错误。可此时的杨炯已然是三十岁了,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他来说,这份工作聊胜于无,对他的打击也是相当致命的,仕途坎坷,壮志难酬,恐怕是所有读书人为悲痛的了。此时正值吐蕃、突厥多次侵扰甘肃一带,杨炯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却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是初唐边塞诗的一座高峰,从未到过边塞的杨炯,更没有任何从军经历的杨炯,却写下了如此流传千古的佳作。在此诗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杨炯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势不可挡的阳刚之气,雄浑豪迈,已然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代表了无数大唐书生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声呐喊,唤醒了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令杨炯苦闷的是,杨氏家族的荣光他从未享受到,但家族的厄运却是他永远逃不过的。原来,杨炯31岁那年,终于是时来运转,被中书侍郎薛元超举荐为了太子詹事司直,并且充任崇文馆学士,仕途一片光明。可刚当了不到三年的官,杨炯的一个没有来往的族兄,却直接毁了杨炯的后半辈子。当时杨炯的堂兄弟杨神让参与了李敬业反对武则天的行动,杨炯也受到了牵连,被贬为了四川梓州司法参军,告别了在长安长达26年的安稳生活。也是在这一时期,年仅26岁的王勃不幸去世,杨炯对此悲痛不已,便将王勃编纂的诗文结成了文集,并为王勃的文集写了一篇序,来追思好友王勃。在梓州的四年时间里,杨炯兢兢业业,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等到工作期满后,终于得以调回长安。不过,苦难出诗人。再次归来的杨炯已然成为了一个毒舌,不再对权贵们卑躬屈膝,而是大肆对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冷嘲热讽,甚至直言他们都是些蠢笨的毛驴。至此,前途暗淡的杨炯,终于活成了一个率性而活的诗人,毫不在意祸从口出。当然,杨炯虽对那些阿谀奉承的官员十分不屑,但他还是愿意歌颂女皇武则天的丰功伟绩的。只可惜,口无遮拦的杨炯再一次又被贬了,贬到了盈川当了县令。在盈川任职期间,杨炯倒是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如修建九龙塘,亲自带领解决旱灾,甚至为了求雨不惜跳入井中,以身殉职。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父母官杨炯,还建立了杨侯祠奉祀,世代供奉,香火十分繁盛。至于,杨炯在盈川时治吏严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酷吏的说法,应该只是一种误读罢了。杨炯去世时年仅43岁,由于没有子嗣,死后便有弟弟安葬在了洛阳,好友宋之问为其编纂了文集。杨炯,终其一生也只是当了个小县令。但与初唐四杰中的其他三人相比,杨炯如此卑微的归宿,已经算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