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作家简介(汪曾祺与年轻作家)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10:56:01 浏览
1、汪曾祺与年轻作家

汪曾祺七十岁生日,写了一首《书怀》:悠悠七十犹耽酒,唯觉登山步履迟。书画萧萧余宿墨,文章淡淡忆儿时。也写书评也作序,不开风气不为师。假我十年闲粥饭,未知留得几囊诗。汪曾祺说,我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人们便把我归于“悠闲作家”一类。其实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我喜欢写作,写作让我充实,令我快乐。写成之后,觉得不错,提刀却立,四顾踌躇,此乐非局外人所能想象。但是一个人不能从早写到晚,那样就成了一架写作机器,总得找点事情消遣消遣,通常说,得有点业余爱好。汪曾祺说,我年轻时爱唱戏,爱吹笛子,现在老了,只能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我的字是有些基本功的。早从描红模子开始,红模底子是欧字,可以让孩子略窥笔意,知道字是不可以乱写的。十一二岁开始临帖,父亲说:“你好写写魏碑,这样字才有骨力。”写魏碑用笔沉着,不能浮滑,使我终身受益。我平日写字,都是写行书。为武夷山一招待所写过一副对子: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字颇清秀,似明朝人书。我画画,没有真正的师承。我父亲是个画家,画写意花卉,我小时爱看他画画,看他怎样布局,画花头,定枝梗,布叶,钩筋,收拾,题款,盖印。这样,我对用墨、用水、用色,略有领会。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随意性。我的画,遣兴而已,只能自己玩玩,送人是不够格的。近请人刻一闲章——“只可自怡悦”,用以押角,是实在话。我的画其实没有什么看头,只是因为是作家的画,比较别致而已。做菜,必须自己买菜。提一菜筐,逛逛菜市,比空着手遛弯儿要“好白相”。我不爱逛百货商场,却爱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想炒一盘雪里蕻冬笋,菜市场冬笋卖完了,却有新到的荷兰豌豆,只好临时“改戏”。做菜,也是一种轻量运动。洗菜,切菜,炒菜,都得站着(没有坐着炒菜的),这样对成天伏案的人,可以改换一下身体的姿势,是有好处的。汪曾祺有个老年朋友,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他的生活简单。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汪曾祺跟他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汪老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汪老说,这是一个活庄子。汪曾祺成名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写的很多文章,尤其是声名日隆的散文,描述的都是老年人生活。老年人气血两虚,无论写字作画,少有慷慨悲歌之志,多蓄闲淡放逸之情。他深知此理,所以告诫广大青年,不要学他。年轻就要气盛,就要骄狂,不盛不狂不是年轻人。就像这位“活庄子”,每天除了吃炸酱面,就是坐着马扎看大街,一看一天,天天如此。这是典型的老年人生活,其实跟庄子关系不大。汪曾祺的文字很美,但又很难说清那是怎样一种独特的美。他的文字是汉语的骄傲。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韵味,简约明快,直指人心。细品才能知其妙处,“能给读者心灵的滋润”。汪曾祺说:我以为语言好是俗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青年作家还是要多读书,特别是古文。雅俗文白,宋人以俗为雅,今人大雅若俗。能把文言和口语糅合起来,浓淡适度,迹,才有嚼头。汪曾祺被誉为“当代苏东坡”,可惜成名太晚。中国文人身上具有的气息,他都有。若干年后,人们会把他和苏东坡、归有光、张岱、袁枚等人一起来看。汪曾祺身上的这些气息,当代作家中许多人是没有的,不管他写了多少小说,获了多少文学奖。汪曾祺自称沈从文的“得意高徒”,“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一代文狐,文章圣手。”他的文章“比几个大师都有深度,有思想,有才气。”这套《汪曾祺文集》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2、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

1997年春天,77岁的汪曾祺因肝癌住院。一天,他特别想喝茶,可医生只准他用茶水沾沾嘴唇。汪曾祺对小女儿说:“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谁曾想,这成了他临终前后一句话。人间玩够了,他走了。汪曾祺带着遗憾去了另一个世界。可他的人,他的文,在人心浮躁的当下越发受到读者的喜爱。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他眼中,世间忧愁苦恼皆可用美食来化解。失恋的时候,他躲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躺了两天两夜不出门。房东怕他做傻事,好友熙却用一句话轻松搞定。熙说:“走,吃米线去!”汪曾祺一听有好吃的,瞬时从床上爬起来。一碗米线下肚,他早把失恋的痛苦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汪曾祺曾夸下海口说什么都能吃。西南联大一同学知道他不吃苦瓜,故意点了三道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这要换成别人,要么推脱不吃,要么火气飙升,汪曾祺却全吃了。他还由此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其实,汪曾祺对美食的热爱不只局限于会吃、懂吃,他还会做。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汪曾祺是妥妥的家庭煮夫。无论是逛菜市,还是系起围裙做饭,他都乐在其中。儿子汪朗说父亲留给他深的印象,就是做好饭后,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吃饭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平实而温馨。一次,作家聂华苓到汪曾祺家做客。汪曾祺做了一道大煮干丝,这位美女作家不仅吃得过瘾,还把汤喝了个一干二净。恩师沈从文谈起汪曾祺时,不无自豪地说:“重要还是态度,宠辱不惊!”汪曾祺给大家的印象是有趣、好玩儿、可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几度遭遇人生的狂风暴雨。他3岁丧母,离开西南联大时拿不到毕业证,过了一阵穷困潦倒的日子。结婚后,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子女尚小,他却无端卷入特殊的历史浪潮。可历经坎坷与磨难,他依然带着一脸笑意说:“生活是很好玩儿的,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他将自己对草木的钟情,对美食的热爱,对故人往事的怀念,写成了散文集《人间有味》《人间草木》《人间邂逅》《人间有趣》。这其中更包含着汪曾祺自身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智慧。如果你想在喧嚣的时代,寻一份清静与温暖,过一种慢节奏的生活,不妨读一读他的作品。有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看不到商品卡可退出重进,或到我的头条号主页“橱窗”中购买。

3、作家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晚年的时候经常被儿女欺负,可他从来都是默不作声,只有在喝酒的时候才说:“你们可对我客气点,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人。”在外界,汪曾祺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画家和书法家,在家中,这位大文豪却毫无“家庭地位”可言。他不是威严地坐在家中饭来张口,而是系着围裙忙前忙后,变着花样为一家人做饭。儿女们见他都不叫爸爸,而是直呼他为“老头儿”,不管孩子如何闹,汪曾祺都不恼不怒,反倒说:“有人情味的家庭就应该没大没小。”汪曾祺喜欢画画,有一次他的小外孙女闯进书房,拿起一张荷花图就开始批评起来:“这画的什么啊!”边说边用小手在上面乱涂乱画,又是添水,又是添青蛙。那是汪曾祺十分得意的一副作品,看着被外孙女毁于一旦,汪曾祺在一旁看着,非但没有制止,还跟外孙女一块画了起来。后来,汪曾祺将这幅画特意收藏了起来,作为和外孙女美好回忆的见证。早年间,汪曾祺一家住在妻子单位分的房子里,房子很小,只能放下一张书桌。这张书桌妻子要用,孩子学习也要用,汪曾祺写作也要用。为了节省占用书桌时间,汪曾祺练就了一项技能,每次准备写东西,汪曾祺都会先坐在沙发上打腹稿,等文章构思差不多了,然后坐在书桌前,提起笔一气呵成地写完。一次汪曾祺突然来了灵感,脑海中才思泉涌,但儿子却在书房写作业,汪曾祺急得只能在房间外转。女儿看到后说:“老头儿,又憋什么蛋呢?”汪曾祺笑着回复:“嘿嘿,这回可是个大蛋。”因为太过于平易近人,家里人总爱拿他开玩笑,而他从来都是逆来顺受的。一次喝完酒他忍不住说:“你们得对我好点,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人。”的确,在妻子和儿女的眼里,汪曾祺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八十年代,汪曾祺在文坛大火,这也是他的家人不曾想到的。在他们眼中,汪曾祺就是普通的丈夫、慈祥的父亲,甚至于他热爱的写作,汪曾祺在家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在意,他每天关注的重点,就是一家人的生活。无论境遇如何变化,他都能把一家人的生活设计得温馨幸福、乐趣无穷。汪曾祺学识广博,兴趣广泛,他爱好书画,乐谈医道,热爱民间文艺,对于美食更是毕生的嗜好。一花一草,在汪曾祺眼里都可以成为乐趣无穷,给生活增添乐趣的玩意儿。他曾说:“人总要爱着什么,活着才有意义。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人间烟火气,抚凡人心。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里,难得的是保持我们内心的安宁。为大家推荐汪曾祺的散文集,认识汪曾祺是人生一大乐事,喜欢的朋友不妨一读,跟随汪老一起,感受生活的乐趣。

4、作家汪曾祺名著

人要会找乐子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5、汪曾祺小说作品简介

只要打开书中午在书店,拿起喜欢的作家汪曾祺的书。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汪曾祺的小说读起来的感觉,如同看一幅风俗画,如果给这些风俗画加上一些修饰词,那么是清新隽永、生趣盎然。有个汪曾祺写作的真实小故事,我记住很多年。汪曾祺的一生都被房子所困扰。汪曾祺很爱创作,几乎是逮着机会便开始创作,但当时房子实在是太小,他没有自己的书房,只能等女儿上班后进入她的房间开始创作。女儿快上班时,汪曾祺便守候在女儿房间门口,只等女儿推门出来,便迫不及待地进去,全身心投入他的创作之中。有人曾用这个取笑他,说他是“等着下蛋的公鸡”。汪曾祺听后,豁然一笑道:“我的确是憋了好多鸡蛋等着下。”这些天看到很多枪杀、情杀的恶性事件,让人揪心痛心。但是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生活,开关在自己手里,在书里。只要打开书,就可以把恶性事件过滤掉,留在心里的都是美好。

6、汪曾祺作家视频

“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不仅散文写得好,对小说的创作同样很有见地。在《人生如寄:汪曾祺经典作品集》中,精选了汪曾祺先生从1940年起发表的短篇小说。这是一套有收藏价值的文集。整体来看,共6册。虽然书中描绘的是平凡的小人物,但直白的文字反而揭露了世间百态,能够牵动思绪,甚至无法释怀。《大淖事记》以女性故事为主题,讲述了挑夫的女儿巧云、银匠的女儿侯菊、年轻守寡的顺子妈、生怕儿子被抢走的小陈妈、因结婚而忐忑不安的宁宁在内的女性生活。《匹夫》是散文体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思考、讽刺、观察。我喜欢的是书后的“拟故事集”,对《聊斋》故事的改编和重写很有新意,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鉴赏家》聚焦风土人情,是对故乡的深情书写。在这里,有互为知音季匋民和叶三,有堪称礼俗大全的吕虎臣,有一边吃黄油烙饼一边流泪的萧胜,还有爱收藏老物件儿的傅玉涛。《受戒》以人性为主题,却又不多加批判。比如,一派天真的小和尚明海,只是因为从小确定要出家,所以受了戒。然而,英子的出现,又改变了他的人生。《八千岁》是对人生的客观描述。无论是生不逢时的高北溟,还是精神顶年幼儿的老鲁,亦或者是靠八千钱起家的八千岁,都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异禀》聚焦市井人物,用以小见大的形式,展现了时代的悄然变化:记忆里的鸡鸭名家,对店铺精心呵护的戴车匠、看似脆弱实则坚韧的侉奶奶、乐于助人的王淡人先生、收字纸的老白……“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读懂了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烟火气儿,就等于拥有了有温度的人生。仔细想一想,其实生活是很有趣的。 #汪曾祺作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