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的简介(孝廉的意思)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12:26:17 浏览
1、孝廉的意思

三国时100个人名读音及简介●荀彧的“彧”字,读作yù(玉)。(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265年)被赠为太尉。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陈祗的“祗”字, 读作zhī(之)。(?―258年),字奉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干预政事,操弄权柄。景耀元年(258年),陈祗去世,被追谥为“忠侯”。

2、孝廉手抄报

从举孝廉到科举制,浅谈唐代科举选才制度的规则和流程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的高追求,科举制度的诞生,便是寒门子弟出仕的途径。今天,就让我们来侃一侃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以及盛唐的科举选才又有怎样的流程和规则。说起科举制就不得不提举孝廉,完全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汉武帝大胆启用外戚,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同时推行孝子廉吏制度,即孝廉,由各个郡分别举荐当地孝廉参与考试,再由公府复试,通过后出仕。虽然本意是好的,但发展起来之后便被门阀大家钻了空子,皇权也就这么慢慢被门阀瓜分,在经过不断的改良后才出现了科举制的雏形。当然,科举制度真正成型还是在唐朝,因为不管是魏晋还是南北朝,考试的学子都得由公卿大臣或者郡守推荐,基本属于内定型选手参赛,自唐朝起才开创了允许全国学子自愿报名参加,为寒门子弟出仕提供了出路,这一点也是科举制的大特点,而在唐太宗李世明继位后,更是高度重视为国家选拔人才,扩大了学院的规模。那么,唐朝的选才规则和流程又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来看规则。选才规则限制大,光是选拔标准就能过滤一大波生员,尽管唐代的科举制是生员自愿参选,但朝廷毕竟是按照为官的标准开科选拔人才,由皇帝下派考官必须对生员的品行、才能以及年龄做全面的考察,品行是参与科举的重中之重,一旦查到生员有不端的行为,将会立刻被剥夺考试资格,十年寒窗化为泡影,终生入围无望。至于考生的的才能,熟读经史已经是基本的要求,虽然考试主要只有诗、文和经义三个科目,但难度却十分之高!其中诗和文,考的是生员的文学才华和素养,经义则是考生员的政治思想,要求严格。如果再算上后续追加的科目,足足有三位数之多!比如武则天继位后,开放了武举人制度,由兵部作为主考,生员参加的考试科目包含骑射、步射、举重、摔跤、马枪等多种项目,且对军事才能的要求也相当高;李隆基继位后,又增加了诗赋考试。同时科举对考生的年龄也有严格要求,低15岁,高35岁。其次再来看流程。相比起严格的规则限制,流程只能用严谨来形容,虽然基本就俩主要阶段——乡试和殿试。顾名思义,乡试就是在地方举行科举考试,生员只要符合考试前的一系列规则,便可以报名参加乡试,一般都是在春秋两季举办,科目通常为诗和文,只要通过了乡试,就代表仕途已经成功了一半。乡试的基本流程其实也很简单,生员通过检查进入贡院参加考试,考试期间吃喝拉撒都在一间小屋子里,交卷后由考官阅卷,共同评选一个当地的第一名,然后放榜通告,夺得头筹者便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是由皇帝当主考官亲自出题,考试内容基本是经义和文,当然对于考生而言压力是大的,入殿的检查可谓从头到脚,当然由于殿试压力更大,也会有生员出现失仪的状况,这种基本就为官无望了。如果能通过殿试,那就会获得进士头衔,由皇帝亲自勾选名单,进士自动升级为天子门生,前途无量。以上,便是唐代科举制的大致规则和流程了,对唐朝的政治和文和的影响是深远的,不管是士族还是寒门子弟,都有了出将入相的门路,比如唐文宗时期的宰相段文昌和王播都是出身寒门,而且穷的叮当响,十年寒窗路边讨饭,靠着科举夺得头筹,光宗耀祖。而且唐代的科举更加公平和透明化,实实在在为国家选人才,促进了文化和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当然带来的弊端也并不少。科举是柄双刃剑,一旦有了公平出仕的门路,很快便会卷起来,功名利禄成了首要追求,道德和品行反而成了次要,而且科举中的舞弊也是屡禁不止,导致寒门子弟被无法通过科举的行为越来越多,正可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所以渐渐的,科举制变成了封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越来越没有公平可言,明朝开创的八股文,直接限制了文化思想上的创新,以及如清朝和珅之流,借科举卖考题,让所谓的科举成为敛财的工具。正如商衍鎏先生所言:科举仅余糟粕在。

3、孝廉第牌匾

科举篇一说起高考,国人马上就想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似乎每个人都能很熟悉,毕竟,是施行了1000多年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有人以它为傲,认为它领先了西方好几百年,是一项重要的遴选文官公务员的制度;也有人对它恨之入骨,认为是裹脚布,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落后于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的罪魁祸首之一。实际上,对于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对于科举制的了解,也就是仅仅限于教科书上简短几句话而已;以及后来语文古文学知识的背诵:乡试、会试、殿试;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状元、榜眼、探花……如果往细了问,或者让我们对其他国家的人做一个5-10分钟,或20页的PPT,恐怕不是研究这个专业的,多数人都会面露难色。比如,唐朝、宋朝和明清的科举有何异同;比如,科举考试的范围(考纲)是什么?比如,乡试的题目是全国统一吗?比如,会试的各省名额是如何确定的?比如,会试的报名资格有限制吗?是人人都可以报名吗?……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这是我们(包括我)绝大多数人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这点上,我认为80%的问题是我们教育体系(制度/方式、中考、高考的问题);20%的原因是个人,是不是感兴趣,如果感兴趣,自己都会去找相关资料来阅读。我是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日本学者在日本被大轰炸之前就已经完稿的数据,关于中国科举的数据,主要是以清朝为基础,详细介绍以后,后又进行了拓展和总结。科举,即分科选举,是古代中国的高级官员选拔制度。古人总结科举制度源于汉,兴于隋,盛于唐,成于宋。科举肇始于西汉时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以及东汉时的孝廉等科。魏晋时开始推行九品官人法。进士科于隋朝大业年间设立常被视为科举制的开端,不过整个隋唐,进士科都不是科举的重点。之所以说科举兴于隋,是因为选择人才的标准从地方官的推荐转向了朝廷考试的成绩,以“才能优先”取代“德行优先”。宋代时,科举选才的权力终于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宋太祖(也有说武则天,但是那是真,没有形成制度)加入殿试环节,这在明清时成为定制。此时的进士科确立了经义、诗赋、策论三足鼎立的考试内容,糊名、誊录等防止弊端的手段也是在宋代出现。元代将科举考试正式确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此后明清承袭这一系列制度,科举制得以定型、完善。明清时代科举的程序如下:平民童生必须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即学校的入学考试)才能成为生员(秀才)。这一阶段考试属于学校教育,之后的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有了任官的资格,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进士,进士通过殿试确定排名。科举制度的特征:第一,科举考察的是考生的个人才能,是基于自荐的选拔,打破了贵族门阀对官场的垄断。第二,学校制度因科举的盛行而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第三,科举并未阻断其他举才的渠道,作为他荐制遗存的制科仍然延续;此外,还有任子、胥吏等出仕为官的方法。科举的内容,也跟目前的高考类似,在历史漫长的长河里,经过了多次改革,著名和影响深的王安石的改革,历史上苏轼、欧阳修、韩愈等都对科举有过不小的影响。我们后来熟知的科举,比如说进士,其实,仅仅是古代科举的一个科目:进士科。早比较重要的还有明经科、学究科等,后来,王安石改革(在他之前就有提议要改进),类似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提出,废除各科,独尊进士科。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后来还是被推行下去。学究等就彻底退出了全国“高考”科目,但是,地方上一直有学政/知县等想复辟,因为地方有在县试、府试、院试等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老学究后来的贬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跟这有关系。墨义就是默写,书面写出。如果要背诵经书,是不是很容易?答案是苦难。古代科举也是有考纲,有教材可以供考生们从小背诵:只要以科举作为目的,经书之学终都需要背诵。如果学习经书,十三经中除去《尔雅》,必须背诵六十二万字,具体统计如下:《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孝经刊误》:1,903字《周易》:24,107字《尚书》:25,700字《毛诗》:39,234字《左传》:196,845字《公羊传》:44,075字《穀梁传》:41,512字《周官》:45,806字《仪礼》:56,624字《礼记》:99,010字合计:621,206字(依据嘉庆元年版《读书分年日程》跋)想想这些诘屈聱牙的文言文,要会背、会写等多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4、孝廉简介

【《万善先资》之介绍,洗涤灵魂之良文(4)】冥主遵行(见《感应篇广疏》)钱塘郑圭,病,梦已故孝廉陆庸成来访,仪从盛于平时。问授何职,曰‘冥曹观政’,因出二书以赠,一《孝义图》,一《放生录》。郑曰:‘此《放生录》,莲池大师所刻也。公在冥府,何以得之?’陆云:‘冥主遇世间嘉言善行,随敕记录,且颁布遵行,惟恐人之不信也。君能奉行,病将痊矣。’寤而随觅二书玩之,即坚持杀戒,病果痊安。[按]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戒杀,仁也;戒杀书,与人共广其仁者也。独善者,其仁小;兼善者,其仁大。莲大师,儒家麟凤,敝屣科名,后舍俗出家,为法门砥柱,所以祈雨而甘霖速沛,居山而猛虎潜踪。则知《戒杀》一书,天且不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孝廉的简介#

5、哈孝廉简介

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就可以做官了。他初想求得的官职是洛阳令,按道理来说,他父亲是太尉,爷爷在皇宫里办差,这么雄厚的家族势力,弄个洛阳市苌是很轻松的,那为什么后来只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洛阳北部地区的治安长官呢?曹操举孝廉后,有了做官的资格,很多当时的管员都想借给曹操举荐官职的机会,向曹家示好,来结交曹嵩曹腾这两位权力场的重量级人物,这当中就有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司马防当时是东汉朝廷的尚书右丞,一个不大不小的400石的管员。司马防一共有8个儿子,他也许是想为自己的仕途和儿子们以后的仕途先铺铺路,也许是和桥玄一样认为曹操有济世安邦的潜质,他便私下里找曹操谈话,表达了自己想向朝廷推荐曹操做官的意向。曹操听司马防这么说,向他深鞠一躬说,承蒙建公提携,某虽有为国家除乱扫逆之心,奈何手中并无权力,我若能求得洛阳令一职,必将扫奸除恶振兴皇都,为朝廷分忧为洛阳人民谋福祉,扫除奸佞,稳固皇都。司马防闻听热血青年曹操这一番慷慨陈词,心里不禁一动,心想,天下的未来,人民的希望,或许就系在这个个子矮矮的年轻人身上。于是司马防便上书朝廷,向朝廷举荐曹操做洛阳令。当时选管的负责人之一是梁鹄,这个梁鹄他的升迁足迹也是挺奇葩的,他是靠字写得好当上大管的,这就跟后来明朝徐阶严嵩靠青词写得好深得嘉靖皇帝信赖一样。他是怎么当上这个负责选管的选部尚书了呢?当时的皇帝汉灵帝爱好书法,很多人都习练书法,希望能在这个领域为皇帝效力,当世之中,数师宜官字写得好,但他自矜,敝帚自珍,不愿意把练字心得传授给别人,每次他写完字之后,都毁掉书札,防止别人偷学。这个梁鹄呢也想学师宜官的字,但是苦于师宜官不肯教,也找不到字帖自己练,想来想去这怎么办呢?要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梁鹄脑袋一拍,想出了一条妙计。原来师宜官有个爱好,就是喝酒,文人嘛,总是和酒分不开的,而且经常喝醉,于是梁鹄就带了一坛好酒,说要与师宜官一起品尝,孝敬他的。师宜官没想到梁鹄心里有其他的小九九啊,加上梁鹄确实下了本钱,买的这酒醇香浓厚,不喝问着都让人垂涎三尺,师宜官举起盏来就停不下来,加上梁鹄一个劲儿的劝,这左一盏右一盏,给师宜官喝了个酩酊大醉。梁鹄见他喝醉了,就从他的桌案上窃走了不少他的手札,拿回去刻苦练习。随即靠着字好,管做到了选部尚书,再后来曹操评价梁鹄的书法水平,要胜过师宜官,看来喝大酒真的是误大事啊。梁鹄因为是负责选管的,所以司马防举荐曹操为洛阳令的奏章就转到了他这里,这个梁鹄,也是一根筋,他早对曹嵩的所作所为有所微词,认为他做到三公的职位,不是靠真本事,是靠着宫里的养父再加上花钱买管。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爸这样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司马防举荐曹操纯粹是为了巴结曹氏,洛阳市苌这个重要的担子可不能交给一个纨绔子弟。于是他大笔一挥,把曹操的官职从洛阳令改成了洛阳北部尉,发了下去。曹操一看,好好的市苌变成了工安分局局长,心想 得,就这吧,我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梁鹄对我阿瞒有误会,那也怨不得他,毕竟老爸在朝廷的名声也不怎么好,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在啥职位上都能干出光彩来。于是曹操便去上任洛阳北部尉,上来就打斯了违法乱纪的大太监蹇硕的叔叔,整肃京城治安,洛阳城治安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后来曹操平定兖州,迎献帝东都许昌,很多朝廷管员都跟着献帝到了许昌,梁鹄害怕曹操报复自己,跑到南边投靠了刘表,没想到刘表罔后刘琮也被曹操乜了。曹操平定荆州之后,专门找梁鹄,梁鹄心想这下完蛋了,没地儿跑了,就让人把自己绑起来,去谒见曹操。曹操确实有爱才容人之量,不仅没处置他,还给了他一个小管当。曹操经常把梁鹄的字钉在墙壁上临摹把玩,认为梁鹄字确实比师宜官写的好,魏国的宫殿题署,都是出自梁鹄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