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叶圣陶简介(叶圣陶的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16:45:03 浏览
1、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个书法大家,真草隶篆,样样精通,而且体现了很深的书法功力,他的书法和他的学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历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88年2月16日在病逝,享年94岁。向叶圣陶先生致敬!向叶圣陶先生的书法作品致敬!

2、叶圣陶简介及代表作品

1957年,叶圣陶发妻去世。弥留时含泪叮嘱:“我走了,一定要再找个女人照顾。”叶圣陶哭泣着,连连点头答应。然而,叶圣陶非但没续娶,反而盯着一张照片看了31年。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也是人教社的第一任社长。他曾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寓意为:“出口为语,下笔为文”。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由来。叶先生原名叶绍钧,父亲是一个帐房先生,家庭生活较为艰难,但是他为人聪明,勤奋好学 ,后来当了小学老师。因为参加同学的婚礼,写了一篇《贺新郎》,结果被一位叫做胡铮子的女士看到了。胡铮子欣赏,认为这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后来,通过侧面打听,知道了叶圣陶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是胡铮子认为这都不是主要的,所以就把自己的侄女胡墨 林介绍给了叶圣陶。胡墨林是北师大才女,长得漂亮,而且还不要彩礼,这让叶圣陶感到有些不太适应 ,仪式之后,看到坐在床上的胡墨林,叶圣陶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叶墨林倒是很大方,看出叶圣陶的顾虑,说:“婚姻的幸福并不需要太多的金钱。 ”二人结婚之前,只见过一面,也算是包办婚姻,但后来二人却过得十分的幸福, 按照胡墨林的说法,叶圣陶满足了所有女人对于丈夫的 梦想。二人婚后长期因为工作各居一方,书信就成为二人联系的纽带,叶圣陶后来回忆说,几十年了,依然很爱着对方,这种好是说不出来的,只感觉很合适。这种爱,拿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讲,就叫做“双向奔赴”,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胡墨林早逝,她千叮咛万嘱咐叶圣陶,一定要再找一个妻子,叶圣陶答应下来,但余下的几十年,再未婚配,对于他来说,看着妻子的照片就已经足够幸福了。二人生有三个儿女,分别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对于子女的教育,叶圣陶也是的高明。叶至善上了一个好的中学,但是管理的严厉,这和他活泼的性格不相符合,成绩也比较差, 后来,叶圣陶就想给儿子转学。这时夫妻二人罕见地出现了分歧, 胡墨林说,好不容易进了这样好的学校,如果转走,实在太可惜了。叶圣陶是这样回答妻子的,你想想,把一只活泼的鸟关在笼子里,它会开心吗?同样的,我们虽然是父母,但也要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他在这里不开心,倒不如换个环境试试,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想办法帮助他。后来,叶至善转到新学校后,成绩很快就上来了。叶圣陶对于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教育,不要往高深处说,那是没益处的,我以为教育,主要的就是五个字:“养成好习惯。”按照这个方法,三个子女都成才了。叶圣陶做人温文尔雅,做丈夫体贴入微,做父亲坚持原则,又注意灵活性,做教育部长,组织编写的教材成为经典。在这样的做人做事的理念熏陶出来的文学作品,也让人感动,相信,很多人还记得老先生的文章《爬山虎的脚》,也记得他写的儿歌《小小的船》,他的童话《稻草人》曾经让人陶醉。经典就是经典,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华,家有小孩子的朋友,不妨给自己的孩子来一本《稻草人》,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现在的中考高考,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考察了,的途径就是多读书,尤其是多读好书,这个习惯要从小抓起,就像叶圣陶所说的,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点击下面的【看一看】就可以下单了, 相信,买书还是买肉,对于有责任感的家长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呲牙][呲牙][呲牙]

3、叶圣陶作品简介

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小小的船》他的作者居然是叶圣陶老先生著作。

4、叶圣陶的详细简介

1916年,22岁的叶圣陶和23岁的胡墨林结婚,婚前他们一面都没见过,也没有任何书信往来。胡家更是一分钱彩礼都没要,就把她嫁了过去。但他们的婚姻让人意外。叶圣陶,我国著名作家,现代教育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我国首部教材的语文主编。他的感情故事,颇有传奇色彩。18岁那年,叶圣陶参加朋友婚礼,当场填了一阙《贺新郎》以表祝贺,被胡墨林的姑姑一眼相中,执意要给侄女做媒。叶家得知胡墨林是个知识女性,十分爽快得答应了这门婚事。但是,双方家长说定了之后,并没有安排见面,两人也没有任何书信往来,只是简单地交换了照片。说到他们交换的照片,那是相当地草率:照片上的叶圣陶穿着长衫,头发乱蓬蓬的;胡墨林的照片也好不到哪去,她穿着很肥大的衣服,显得整个人又矮又胖。但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两人都不以貌取人,看对眼了。1916年,叶圣陶与胡墨林在家人的安排下结婚了,当天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因为胡墨林父母双亡,抚养她的姑姑就替她做主,没有要彩礼。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叶圣陶总是笑称:自己娶了胡墨林是中了头彩一样幸运。两人志趣相投,结了婚后才开始恋爱,叶圣陶从1915年开始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尚公学校教书,胡墨林也在南通女子师范教书,那个年代交通不方便,他们没有办法经常见面,只能把思念诉诸书信。有一年,叶圣陶到北大任教,聘期两年,可是他只教了一个多月就请假回家。理由是妻子即将生产,要回家陪护。而后,叶圣陶辗转去了好几个城市工作,但他发现自己开始恋家了,在哪里都不安心。甚至1923年,郭绍虞极力邀请他去福州任教,叶圣陶答应了。却在临别时,怅怅然地写下了散文《将离》,将自己舍不得离家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毫不例外,熬到寒假,他又离职了。后来,他不愿意离家去其他城市工作,就算迫不得已一定得去,也是做不了多久就辞职回家。两人夫唱妇随,育有三个子女,叶圣陶不仅是个好丈夫,还是个好爸爸,别人出门交际应酬的时候,他就拿着照相机给妻子孩子拍照,捕捉他们所有的美好瞬间。1939年8月的一天,日军对乐山进行大轰炸。当时叶圣陶正在成都讲学,胡墨林和孩子们正在火海中挣扎,危急之际,大儿子叶至善拼命弄开了封死的后门,一家老少才得以冲出火海。叶圣陶听闻乐山被轰炸的消息,彻夜未眠,第二天他便回到乐山,找寻了一天才找到家人,失而复得让他这个堂堂男子汉当场痛哭流涕。轰炸过后,虽然他们家很多东西都没有了,但他们不畏惧苦难,一家人同心同力,生活得其乐融融。连朱自清都禁不住感叹:“他的家实在是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的,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这倒不假,用个不那么恰当的说法,叶圣陶有点妻宝男,比如他的日记里写道:“墨不在家,便觉异样,”“墨不在家,余则寂然无聊。”叶圣陶的日记里还有这样一句话:“1957年3月2日,永不忘此悲痛之日。”其实早在1954年,胡墨林就查出患的是“癌”,但他们全家上下都在瞒着,只想让她安心治病。恩爱41年,叶圣陶的爱妻胡墨林还是抵不过病魔,离他而去。妻子走后,他把她的照片放大了很多倍,放在显眼的位置,每天都能看见,仿佛从未离开过一样。他也不再续娶,就这样守着爱妻照片独身过了31年。每当妻子的忌日时,便会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上“墨逝世若干年矣”这句话。再后来,他也病倒了,后一次生病住院之前,他特地交待子女:“到母亲的忌日,你们无论哪一个去坟上看看吧……我就不去了。”@汀风语叶圣陶和胡墨林的爱情,始于不被看好的包办婚姻,却终于两人的用心经营。志趣相投,相互支持,哪怕在艰难的岁月中也携手共进,从不埋怨。他们的三个孩子在这么有爱的环境中成长,都成为了著名作家。一门数杰,让人敬佩。对此,你怎么看?

5、叶圣陶的详细资料

童年回忆惊奇之一:写童话的居然是文学大家,他就是叶圣陶。初知道叶圣陶这个名字,是因为一本《稻草人》,以及合集《叶圣陶童话》,因为同时读到的还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年幼的我很自然地将他们划上等号——是距离我们很久远的人。直到在课本上学到文章,才知道他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多年后,我早已在创作的路上摸索许久,当他的孙辈叶兆言出现在《我在岛屿读书》节目,回忆起叶圣陶,勾起关于童年的记忆,我忽然意识到,其实能写童话的,才是真正的大家。需要想象力,需要文字简练,需要在简练的同时有趣,需要在直白的同时有文学性……再翻看一次,才明白小时候看叶圣陶的文字为什么觉得美,连童话也能读出中式的美。因为他的童话不是译著,它们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不同,保留着中国文学独有的节奏和对仗的美感。“国王就叫人把这粒种子取来,种在一个白玉盆里。土是御花园里的,筛了又筛,总怕它还不够细。浇的水是用金缸盛着的,滤了又滤,总怕它还不够干净。”谁说经历了战火 ,参加过救亡的人,就一定会失去童心,变得沉重忧伤?变得失去生气?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一个通透澄明的人,永远都能与孩子对话。

6、叶圣陶简介20字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189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他在中学时代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学的三角、理化、历史、地理、国文、英文、经学、体操等课程都掌握得很好,考试成绩都为优等。他的业余爱好广泛,喜欢绘画、刻印、特别是喜好文学,为后来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奠定了基础。叶圣陶课余爱读古诗文、旧小说和外国文学作品,也喜欢南社诗人的诗,抄录了诗人胡石予的大量的诗作。课余他还喜欢读报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民立报》《民国报》《时事新报》等报刊他都经常阅读。叶圣陶课余还热心于文学社的组织工作。1908年,他在苏州草桥中学读二年级时,与同窗好友王伯祥、顾颉刚、吴宾若等组织了诗社,名叫“放社”,意在放言高歌,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政见。他也经常组织社员吟诗作诗、填词、对对子,每隔三五天轮流出题,各人参赛,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叶圣陶喜欢作诗,他的诗想象丰富,表达深细,在同学中堪称。他又乐于教别人作诗,所以大家“甘心推他做诗社的盟主”。中学三年级时,他还和同学创办了一个油印的文学刊物,自撰、自刻、自印。正是叶圣陶中学时代对文学的孜孜追求,他终于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下种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相。他的文笔朴实、冷隽、自然,语言凝练精致,因而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美称。叶圣陶的代表作品有《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主要作品收入《叶圣陶文集》中。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等职。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的叶圣陶简介#

7、简介叶圣陶

叶圣陶一生的情怀都是语文。说到语言教材,就会不由得想起叶圣陶先生。他是我国著名作家、编辑家和教育家。他一生都了倾注于语文教材的编辑和教育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开拓者。叶圣陶于1894年出生于苏州,他的原名叫叶绍钧,字秉臣。虽然小时候的他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但他后来却一直提倡白话文。叶对陶从17岁起,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了93岁。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天都没有间断过,写的日记一共有700万字。而那首著名的童谣《小小的船》更是他用心记在自己的日记中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首名为《小小时船》的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给每个人的童年带来了不少语言快乐。后来长大成人了,每每读到这首童谣或者是在哄孩子时念起了这首童谣时,几乎都会回忆起儿时和小伙伴们摇头晃脑,一起诵读这首童谣时的有趣快乐的景象。叶圣陶觉得童话是对儿童进行文字启蒙、文化启蒙的一个好手段。于是,在1917年,当他的一个在苏州用直小学当校长的同学,请他去那里教书时,他就有了编写课本的想法,也从此与编写教材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把一生都倾注于教材的编写工作之中。1931年,叶圣陶进了开明书店,在编辑《中学生》杂志期间,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编写了一套小学生《开明国语课本》。这套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的课本,由叶圣陶撰写课文,丰子恺绘制插图。这套课本上市后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通赞誉,尤其是在小学教师群体中反响更是热烈。他们说,原来的教材内容过于陈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孩子们一见就不喜欢。叶圣陶和丰子恺因此而受到了鼓舞,于是他们再次联手,又在1934年时完成了高等小学用的四册课本。对于编写教材这件事,叶圣陶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须是儿童文学,这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叶圣陶这套《开明国语课本》的特点是编写指导思想纯正,不是为了灌输知识、应付考试,而是从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出发,讲究科学性,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在“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度”的前提下,让学生不仅仅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提高思想素养、陶冶心灵。因此,课文内容都与儿童生活相适应,采用做游戏、讲故事、介绍见闻、思考辨析等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传授给孩子的思想全都渗透在课文里,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语文”这两个字的概念,是叶圣陶提出来的,以前都叫国文、国语。他说,说话就是语,写字就是文,所以叫语文。叶圣陶还说,教语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教语文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接受和表达。听说读写里头的听和读,就是接受,说和写就是表达。

8、叶圣陶介绍

【家长课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从旁协助。”说到底,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老师和家长都是协助者。那么应该如何协助孩子,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1、通过观察、谈心、沟通,让孩子了解学习目的。2、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阅读课外书等。3、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多表扬、多鼓励孩子。4、父母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更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5、家校有效配合、携手并行,为孩子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家是教育的根,父母是孩子的灯。”父母严格,孩子自律;父母努力,孩子上进;父母负责,孩子出色。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学校,也不是老师,而是父母。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豆米果乐园·悦享读书会】诚意出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