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记简介(佛国记有哪些内容)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16:58:51 浏览
1、佛国记有哪些内容

笈多王朝的第纳尔金币的发展公元399年,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佛经,游历30余国,收集了许多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公元413年归国。法显和尚著有《佛国记》,记载了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笈多王朝的盛世景象。公元409年前后,除了克什米尔及印度南边的一些小王国之外,旃陀罗·笈多二世差不多统一了全印度,其版图与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大体相当。此后,嚈哒人由西北入侵,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孙子塞建陀·笈多(公元455—467年在位)率兵抵抗,兵力不敌,国势日颓,民穷财尽,以致不得不依靠改革币制来维持军事开支。嚈哒人消灭了印度河上游的贵霜王朝残余势力。嚈哒国王头罗曼以犍陀罗为据点大举入侵印度。笈多王朝的地方长官们纷纷背叛,开始与嚈哒人结盟。嚈哒人在公元500年前后攻占朱木拿河及恒河流域,致使笈多王朝灭亡。笈多王朝从一个小国迅速扩张为地域广袤的大国,其货币制度是从占领地区继承而来的。笈多王朝的货币主要是第纳尔金币,但也有德拉克马银币在西部行省流通。笈多王朝的西部行省,原本是西萨特拉普王朝(公元35—405年)的领土。笈多王朝在西部行省制造和使用德拉克马银币。公元前80年,塞克人南迁,经波伦(BOLAN)山口进入印度半岛中西部,后北扩至西北部旁遮普、恒河流域。公元1世纪末,塞克人以索拉什特拉为中心建立了20多个塞克小王朝,统称为西萨特拉普王朝。西萨特拉普王朝实行银币和铜币并行的货币制度,没有制造金币。西萨特拉普王朝的货币,主要是1德拉克马银币,重量为2克左右。此外,西萨特拉普王朝还有查柯铜币。旃陀罗·笈多二世攻占了西萨特拉普之后,将其作为笈多王朝的西部行省,保持了当地的货币制度,继续发行1德拉克马银币。笈多王朝西部行省1德拉克马银币,公元415—455年生产,重量2.0克;正面图案是西萨特拉普国王头像;背面图案是展尾金翅鸟,周围婆罗米文“征服大地之王·鸠摩罗·笈多再降服上天”。此时,笈多王朝的国王是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儿子鸠摩罗·笈多。笈多王朝在西部行省发行1德拉克马银币,而其他地区发行的货币则主要是第纳尔金币。阎膏珍国王创建第纳尔金币制度之后,贵霜王朝的银币逐渐稀少,第纳尔金币成为主要货币,另外还有标准铜币。笈多王朝继承了贵霜王朝的货币制度,以第纳尔金币作为主要货币。笈多王朝的第纳尔金币重量7.9克,出土较多,质量整齐规范。笈多王朝继承贵霜王朝的金币制度,很少使用银币,原因不仅是受到贵霜王朝后期金币逐渐繁盛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拜占庭帝国金币逐渐繁盛的影响。笈多王朝所处的时期,是拜占庭帝国兴起及鼎盛时期。此时,拜占庭帝国国力强盛,货币制度稳定。拜占庭帝国实行索利多金币和米拉伦斯银币并行制度。索利多金币理论重量1/72罗马磅,米拉伦斯银币的理论重量也是1/72罗马磅,1枚索利多金币法定兑换18枚米拉伦斯银币。钱币金银比价1︰18,即1单位黄金兑换18单位白银。这个制度显然高估了金币的价值,使拜占庭帝国制造金币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制造银币则出现亏损。所以,拜占庭帝国的银币逐渐稀少,索利多金币成为主要货币。拜占庭帝国的钱币金银比价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向其他国家传导,影响着其他国家的钱币金银比价。于是,笈多王朝制造金币的利益,也像拜占庭帝国一样,比制造银币更加有利可图。结果是,笈多王朝的银币制造逐步减少,金币制造逐步增加。笈多王朝使用第纳尔金币作为主要货币,但是金币贵重,难以用作日常生活中的支付工具。所以,笈多王朝除了第纳尔金币,还需要有小额辅币。因此,笈多王朝除了大量制造第纳尔金币之外,还制造了铜币,作为辅币使用。笈多王朝标准铜币,公元376—415年生产,重量5.5克;正面图案是国王站像,身后一名矮人;背面是金翅鸟展翅图像,下方币文“室利·旃陀罗·笈多大王”。显然,这是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的铜币,正面图案中的矮人,应该是旃陀罗·笈多二世的继承人,背面币文中的“室利”是“圣”的意思。有人认为,刻印金翅鸟图案是西萨特拉普王朝钱币的风格。但是,我们看到,金翅鸟图案在沙摩陀罗·笈多1第纳尔金币上也有出现。并且,笈多王朝的铜币采用标准铜币,而不是查柯铜币。因此,笈多王朝的铜币不是继承西萨特拉普王朝的查柯铜币制度,而是继承贵霜王朝的标准铜币制度。在佛教中,金翅鸟又称“迦楼罗”,是天龙八部之一,终生以龙为食,是力量的象征。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笈多王朝的佛教正盛,金翅鸟是钱币上的常见图案。参考文献:金融博览2022年12期  石俊志《外国货币史漫谈之二十五:笈多王朝的第纳尔金币》

2、佛国记是怎么形成的

唐僧不是西天取经第一人(头条创作挑战赛)看过小说或电视剧《西游记》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唐僧是中国去西天取经的第一个人。其实经过历史考证,唐僧并不是西天取经第一人,真正赴西天取经的第一个人,是东晋高僧法显。法显和唐僧不是同时代人。法显是东晋时代人,他公元399年出发去西天取经,公元413年回国,历时14年。唐僧是唐代人,公元629年他出发赴西天取经,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9年。从时间上考证,法显去西天取经比唐僧早230年。法显是我们山西人,东晋时代,公元337年生于襄垣县龚家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他是第四胎,他父母所生的前三胎都未成人,先后因病夭折。因而法显出生后,贫穷的父母亲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珍惜和疼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岁那年,法显突然得了一场重病,郎中数日诊疗不见好转,束手无策之时只得告诉他父母准备料理后事。他父母无奈之下,只好抱着他跑到附近的宝丰寺摆供上香,叩头祈求佛主神灵给予保佑,也许是苍天有眼,也许是佛祖保佑,经过一段宝丰寺庙主持诵经超度,再加上父母细心照料呵护,法显的重病却奇迹般地痊愈了。父母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与佛祖有缘,也许更重要得是为了孩子能够活命,便含着眼泪,忍痛割爱,把法显送到了仙堂山的仙堂寺,让他出家当了小和尚。因法显当时还未成人,寺庙主持给他送了个小法号,叫“小沙弥”。在仙堂寺,法显在众僧的照料下慢慢长大,一面学佛,一面打杂,直到20岁时他才正式贩衣佛教,成为僧人。法显从3岁岀家,在仙堂寺庙内整整待了40多年。遁入佛门后,他遵守佛规,诚心参禅礼佛,自度修行。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僧人。由于早期佛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东晋时期,古长安的佛教活动兴盛,为了寻求佛学真理,法显50岁时便离开了仙堂寺,来到长安寻访名僧,拜师求学。在长安10年中,他研读经典,精心修法,诵经修心,成了众僧侣中的佼佼者。名声在当时的佛教界中广为传颂。同行们都称他是“比丘法显”。赞杨他是第二个孔老圣人。但法显在众多的赞誉声中并没有自我陶醉,故步自封。他在数十年佛法研习中,发现当时中国的佛学主要依靠口传,许多佛经支离破碎,差异很大。特别是佛法戒律更是缺失严重。影响了佛学的推广和发展。于是,在他62岁时,不顾亲朋好友和众僧侣的劝阻,带领11个同道之人走上了去古印度寻找真经的漫长之路。他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历时14年,游历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和佛学真经。11个同行之人,中途逃的逃,亡的亡,留的留,后只有他历经磨难,毅然决然,孤身一人,于公元413年回到了祖国。由于当时东晋末期,战乱不断,南北分裂,法显回国后,没能回到长安。碾转到了建康道场寺(今南京)住了五年。五年中他翻译出了佛法经典6部63卷。约记一万多言。其中以小乘佛教经书,小乘佛教戒律为多。有力地对当时的佛教革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他又移居到湖北荆州辛寺庙宇,在这里他写出了传世著作《佛国记》。书中记录了他西天取经所见所闻,他乡异国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一系列知识,为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改进中国佛教制度和传播打开了世界窗口。也许大家会问,法显是中国去西天取经第一人,贡献又这样杰出,为什么他的知名度没有唐僧大呢?用今天的话来讲,唐僧当时是受唐朝皇帝唐玄宗委派,前去古印度求法求经。是“公派出国”。官方一定会对他大力宣传,并且也会著书立说。再加上后期把唐僧西天取经的经历又和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写成了《西游记》。这样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就变成了神话传说。自然而然唐僧的知名度就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而法显虽然西天取经比唐僧早200多年,但他是民间组织,“自费出国”。又没有人把他的经历和神话结合起来,写成神话故事和传说,所以多少年来法显的名字默默无闻。民间大多数人只知道唐僧,而却不知法显才是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唐僧和法显历尽磨难去西天取经都为中国佛教的进步立下了丰功伟绩。我们都应该记住这两位高僧。特别是法显那种为了弘扬佛法,拯救天下苍生而坚韧不拔,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3、佛国记

每年来蓝毗尼花园的信徒络绎不绝。这里是令人向往的佛教圣园。印度心里当然有些不是滋味,因为这块土地当初是属古印度,只是在英殖民时期划出去给了尼泊尔。印度和尼泊尔双方为了这块土地多次争执不下,尼泊尔也毫不相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时间说法不一,大致在公元前五六百年之间。他出生于蓝毗尼,这里距尼泊首都加德满都280公里。蓝毗尼如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两千多年来,有无数佛教徒前来这里朝圣。早在1500多年前,中国高僧法显就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葱岭,经印度来到蓝毗尼,成为访尼外国人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近年在摩耶庙大殿的佛像下一米深处挖掘出了一块石板,据考证,该石板所在地方正是佛祖诞生的具体位置。公元 403 年,法显前往蓝毗尼朝圣,并写成了《佛国记》一书,书中记载了他在蓝毗尼的见闻,提到了佛陀诞生处的无忧树,以及摩耶王后沐浴的水池。大约公元 636 年,唐朝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也专程来到蓝毗尼朝敬。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也详细记载了蓝毗尼园当时的情景,书中提到已经枯萎的无忧树、王后沐浴的水池,以及附近的寺院古迹。1857 年,印度各地爆发了大规模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尼泊尔政府派兵支援英军镇压了印度的运动。后来,英国将靠近尼泊尔的一部分印度领土,划给了尼泊尔。由此,蓝毗尼也就这样被划了过来。恐怕佛祖也没有想到,两千多年后自己籍贯又改成了尼泊尔。根据出土文物证明,虽然佛祖诞生的故事过分神话,但释迦牟尼并非虚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1956年,全世界佛教徒举行了庆祝佛陀涅槃2500周年的活动,尼泊尔国王提出重建蓝毗尼花园的设想。得到了一些佛教国家的政府和佛教徒、世佛联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目前,中国、韩国、日本、越南、法国、德国、斯里兰卡等国家都在蓝毗尼园内修建了寺院,每一座都独具特色代表了本国的建筑风格。西寺院区的主要建筑有中华寺、韩国寺、越南寺、奥地利寺、法国寺、德国寺等。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中华寺。中华寺为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风格,建于1998年,寺内有大雄宝殿、禅房等建筑,里面的禅房还可供前来朝圣的信徒居住。中华寺的旁边是韩国寺,是典型的韩国建筑风格。东寺院区是小乘佛教的寺院,主要有缅甸寺、斯里兰卡寺、泰国寺、柬埔寨寺等。日本在蓝毗尼修建的佛教建筑不是寺院,而是一座白色的和平塔。蓝毗尼重要的佛教庆典,是一年一度的佛诞节,佛诞节在每年尼历一月下旬(公历5月)举行。节日期间,蓝毗尼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僧人们诵经祈祷、沐浴佛身,将佛像放在装饰华丽的木轮车上四处巡游。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长途跋涉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这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寺院住下。每天可以坐在菩提树下,荷花池畔,冥想静思……#佛国记简介#

4、佛国记上部

《佛国记》记载:法显西行求法所遇第一险阻——流沙河原文:度沙河。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幖帜耳。译文:跋涉流沙河即大沙漠地带。大沙漠中环境极其恶劣,有恶鬼出没和令人难适的热风,遇到者必死,无一人能够幸免。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走兽。极目望去,四远茫茫,唯有依据前行不幸者的枯骨,作为行进的标帜,否则,就无法确定行进的方向。 沙河:即流沙河,在甘肃的安西和新疆的哈密之间的大戈壁,那里热风弥漫、寸草不生。在学术界称之为"莫贺延迹",民间称之为"八百里大流沙"。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称其为"大流沙",记述:"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而65岁的法显面对这样子的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继续前行。我想正是因为他心中对佛法的信仰支撑着他,指引着他,也许佛陀也护佑着他吧。[谢谢]

5、佛国记原文

西天取经第一人东晋法显西行(399-413年)路线图其实,西天取经的第一人,不是唐玄奘,而是东晋时期的法显大师。法显俗姓龚,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法显兄弟四人,3岁的法显送到寺中做小沙弥。此后,他一心礼佛,勤学不止,成为当时有名的高僧。法显在钻研佛经过程中发现,传入中国的佛学经典有很多或残缺不全,或是释义不清,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清规戒律来规范其行为。于是他便萌生天竺求取经书的念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不顾65岁高龄,与同道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今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北上,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南越葱岭,经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到达天竺境界,又横穿尼泊尔南部,到达东天竺。法显等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停留3年,学梵语,抄经律,收集了《摩诃僧袛律》等多部佛教经典。后来,法显又独自游历南天竺,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今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两年。之后,搭船纵渡孟加拉湾,抵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那里,他求得了《弥沙塞律》等四部经典。东晋义熙八年(412年)农历八月,74岁的法显搭乘商船,从海路东归故国,于翌年五月携经书回到“东土”——青州广郡牢山(今山东省即墨县)。法显西行取经,途中穿越30余国,历时13年,带回梵本佛经12部,60余卷,上百万字,完成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归国后,法显立即着手翻译佛经。七年间,他共译出佛学经典6部63卷,计一万多言,对后世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又名《法显行传》。全书9500多字,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等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记述。该书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史料,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佛国记全集

看看法显,大愿已了,就退下,写下《佛国记》,您能找到活着的意义。真的觉得没有了活着的意义,就把写下《佛国记》这颗心也放下吧。

7、佛国记书籍

笈多王朝婆罗门教转化成印度教笈多王朝时期,在宗教方面也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发生:婆罗门教通过自身改变,逐渐演化成印度教,出现了印度教发展势头超过佛教的新局面。佛教在笈多帝国和南方国家依然是受到保护的,在西北印度、北印度和南印度一些地区还很昌盛。法显402年经过葱岭进入印度,游历二十余国,409年离印去锡兰。他的《佛国记》记述了这次西行求法的经历。据记载,当时在西北印度和北印度,佛教是相当流行的,有的地区小乘兴盛,有的地区大乘兴盛,有的地区则大、小乘并行。著名的佛教学者无著、世亲、陈那等也正是在这时写出了他们好的著作。规模宏大的那烂陀寺也是5世纪由笈多帝王鸠摩罗·笈多扩建,后来它发展为著名的佛教学术中心。笈多帝国时期留下的大量佛像和佛教建筑物,包括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等,也说明佛教的昌盛。然而,和贵霜帝国时期相比,佛教的发展势头已有所减弱。由于笈多帝国和南印度许多国家统治者信奉婆罗门教,也由于北路贸易衰退,商人对佛教的捐助减少,这一时期新建的佛塔、寺院等佛教建筑显然少于前一时期。法显记述的多半是旧景,他提到的新建筑不多。《薄伽梵歌》(形成年代说法多种多样)对祭祀也做了批判,指出它是婆罗门愚弄群众的卑劣手段。《薄伽梵歌》的流行,把对祭祀至上的批判也传播开来。这样,婆罗门教就在佛教、耆那教强有力的挑战面前,不声不响地进行着改革,逐渐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了印度教。其变化表现在:1.形成了主神崇拜和化身说。婆罗门教后期初步形成的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其地位此时期进一步得到巩固,特别是毗湿奴和湿婆,受到群众广泛的信仰,并由此形成了毗湿奴派和湿婆派,两派都以自己信奉的神为高主神。前者主要流行于北印度、东印度,后者主要流行于西印度、南印度。两大主神又被说成有众多化身或表现形式。按毗湿奴派的说法,毗湿奴神为拯救人类,不同时期以不同化身出现。《往世书》描绘毗湿奴有10个化身,即鱼、龟、野猪、人狮、侏儒、罗摩、持斧罗摩、克利希那、佛陀、迦尔基。把一些动物和史诗中的主人公罗摩、克利希那作为化身,表明较多居民崇拜的对象被容纳进来;把佛陀也作为化身之一,显然是争取佛教徒的一种手段。湿婆神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他通常的形象是戴着骷髅项圈,手持三股叉,也以林伽(男生殖器)形式接受崇拜,有时也表现为舞王。据说他来到人间是为了惩恶扬善,拯救世界。6世纪起,从湿婆派中又分出了一个派别叫性力派。它主张女神的性力是高神或高实在——梵显现出的积极活动方面,是宇宙万物创造和发展的动因,而男神则是非活动方面,只有男女神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这一派崇拜性力,有一系列神秘仪式,有的仪式公开。在它的影响下,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的配偶受到特别崇拜。梵天的配偶是娑罗室伐底(辩才天女),毗湿奴的配偶是拉克湿米(繁荣女神)。湿婆的配偶有各种表现形式:帕尔瓦蒂(雪山神女)、迦里(时母)、杜尔迦(难近母)等。性力派在孟加拉也很流行,东印度土著居民崇拜生育繁殖的女神,性力派正是吸收民间崇拜因素的结果。这样,就形成了印度教的三大派。此外,印度教崇拜的神还有很多,包括甘奈希(象头神)、主神的坐骑、其他神如太阳神、月神、风神,等等。对母牛、神猴的崇拜盛行。恒河也成了圣水,神话说它是从毗湿奴足下流出的。贝纳勒斯、阿拉哈巴德都成了圣地。2.和婆罗门教不一样,《吠陀》虽然仍被视为经典,但它在宗教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已被《薄伽梵歌》和《往世书》取代。《薄伽梵歌》被毗湿奴派看做是主要经典。《往世书》则受到两派尊重。《薄伽梵歌》强调个人获得终解脱有三条道路可循,即业道,指严格奉行达摩、羯摩,有为而不追求结果。证悟,指通过一定的修持亲证梵;虔信,指对神的信爱、皈依。它把内心信仰提到和业道、证悟同样的位置,强调只要虔诚信神就可接近神,同样是解脱的一条道路。按照这种主张,敬神主要靠内心信仰,不需要复杂的祭祀仪式。从此,在印度教内祭祀少了,开始盛行偶像崇拜,它被认为是虔敬神的重要方式。与此相联系,这一时期开始有了简单的印度教神庙。3.首陀罗的宗教地位有所改进。允许听诵史诗、《往世书》,能崇拜克利希那,允许在家内举行宗教仪式。这是为了稳住广大农民、手工业者,阻止他们改信佛教。不过贱民的宗教和社会地位没有任何改变。《佛国记》记载道:“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情况和以前一样。新的改变还通过化身说、强调女神崇拜等更多地容纳、吸收了各地民间宗教因素。它的松散性、包容性、适应性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这样,印度教的兴起就有了客观条件,具备了和佛教、耆那教抗争的能力。印度教在笈多王朝时只是奠定根基,进一步的形成和发展属于以后的几个世纪。

8、佛国记解读

中国古代佛徒僧侣西行求法的文化之路,起始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之后。在众多西天取经的僧侣中,唐朝和尚玄奘民间知晓率高,主要原因一是《西游记》传播广泛,二是存世证据多,佛学研究成果大。但他却不是西天取经第一人,于他之前还有法显和朱士行。朱士行的取经之行要比玄奘早300多年。玄奘(602—664年),原名陈炜,13岁出家,取法号玄奘。贞观3年,29岁的玄奘请求出国,未得准许,后决定私逃。当年8月离开长安,经秦州、兰州、凉州、瓜州,过玉门关,渡大沙漠,历经西域诸国,游历了今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历时17年。其中,在印度游历学习时间长,达14年之久。在印度期间,玄奘在著名的那兰陀寺就学于佛学戒贤法师。公元642年,玄奘应邀出席在戒日王都曲女城举办的经术辩论大会。在来自18个国家参加辩论大会的6000多名佛教僧侣和其他宗教徒中,玄奘受请为大会主持人。据说在18天的经术辩论大会上,玄奘所提出的论点、观点,没有任何僧徒提出异议,使他成为全印度事实上知名的学者。公元644年,玄奘离开印度,回到中国,次年正月抵达长安,带回佛经657部。回国后,玄奘于长安、洛阳集结众多高僧、学者,组织和主持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历经19年,翻译佛经74部1335卷1300多万字。不仅如此,玄奘还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专门用于收藏佛经,还把《老子》和印度失传多年的佛经《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到印度。随后,奉太宗皇帝旨意,将他游历求学时期在110个国家、地区、城邦的经历见闻,撰写成《大唐西域记》,为盛唐时期中外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法显(334—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名僧,本姓龚。3岁度为沙弥,10岁父母相继去世,20岁受大戒(佛教界一种仪式)。隆安3年(399年),已经65岁高龄的法显,毅然决定远赴天竺国(古代印度)寻求戒律,改变中国佛经翻译滞后,戒律经典缺乏的状况。法显一行从长安出发,经张掖,出敦煌,渡流沙,越葱岭,足迹遍布天竺各地,到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后赴狮子国,于东晋义熙8年(412年)回国。法显取经之行历时14年,游历30余国。在他回国后到临终前的7年多时间里,潜心从事经典翻译,共译出经典6部63卷,还将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传记文学作品《历游天竺记传》(又名《佛国记》)。《佛国记》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信风和航船的详细描述和系统记载,成为中国早的航海记录。朱士行(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魏国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少时出家,依法受戒后,矢志诚笃,潜心研佛。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佛教译本是《大般若波罗宝多经》,朱士行在讲经时,发现译本脉络不清,删减过多,读起来不是很通顺,缺乏原著作的精妙,便发愿寻找原本来弥补这一不足。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5年(260年),朱士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辗转到达大乘经典的集中地于阗(今新疆和田)。几番周折后, 他果然找到了《放光般若》的梵本,共90章60多万字,并决心誊抄带回。所说,朱士行抄好经文准备东归时,遇到了麻烦。当地的小乘派僧人认为,《放光般若》不是正宗的佛教经典,由汉僧传到内地,将会惑乱佛法,引发信徒信奉傍门左道。于阗国王偏听偏信,下令将经文扣留。朱士行十分焦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提出烧经为证,放手一搏。如果火不焚经,就证明是真经,就允许带到中国本土。国王应允后,朱士行当众点火焚经。不出所料,果然火不燃经,国王及大臣们十分惊异,只好答应将经送出。晋武帝太康3年(282年),他的弟子弗如檀将经送回洛阳。10年后,才由无叉罗和竺叔兰等人翻译出来,后经多次考订,才校为定本。而朱士行本人则终生留在了西域,80岁病逝。相传,朱士行病逝后,人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柴薪燃尽而尸体完好无损。正当众人惊异之际,一位高僧双手合十,念咒道:“你若真得道,身体亦当会灭,不必作此惊世之举。”咒语刚一念完,朱士行的尸体便应声而碎。这就是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区的“金刚不坏之身”的典故取经之路线南瞻部洲大唐国—蛇盘山鹰愁涧—黑风山黑风洞—黄风岭—流沙河—黑松林—乌鸡国—车迟国—通天河—西梁女儿国—毒敌山琵琶洞—小雷音寺—小儿国—玉华州—豹头山虎口洞—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全平府慈云寺—旻天县—青龙山玄英洞—舍卫国布金寺—百脚山—铜台府—地灵县华光行院—玉真观—灵山大雷音寺。#佛国记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