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诗经简介(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教材分析)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22:20:46 浏览
1、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教材分析

推荐一套《诗经古义复原版》每天一首诗,与2500年前的古人相遇,生活从此充满诗意。鲁迅曾说,“《诗经》——先民之生活,历史的痕。”305首诗,所承载的内容,远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它是君王的“治国良方”,秦始皇、李世民用它治世理政;它是文人的灵感源泉,李白、杜甫、苏轼从中借鉴作诗;它是历代学子的必读教科书,孔子用它传业授道;它是植物图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引据于它.......时至今日,它仍然被认定是中国文学的源头。金庸写小说,从中找灵感。王国维、梁思成、林徽因、琼瑶、屠呦呦......用它取名。

2、学习诗经的好教材

学习的目的——《论语》新得四百一十三《诗经》被我们当作文学作品学习与欣赏,而在孔子那个时代,《诗经》可是本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孔子总结了七大作用,叫做“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可以作为谈资助兴,可以了解风土人情,可以用于社会交往,可以针砭时政发泄不满,小可以孝敬父母,大可以服务国家,不济还可以作为启蒙教材,认识认识花草鱼虫什么的。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也就是不会几句《诗经》那就没法开口说话。由此可见,那时候学《诗经》是要用的,不像现在,仅仅是闲着没事吟诵几句显摆显摆自己有学问。孔子办学搞的是职业教育,不是学术研究,教学目的很明确也很务实。他提倡学以致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亦,同样、又。奚,什么。以,用。把《诗经》背的滚瓜烂熟,交给他点政务却搞不明白,派他出使吧也不能应对,背的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这是举例说明,一定也是有感而发。从古至今,有多少读死书死读书的人,书本知识一大堆,实践能力却很差,甚至还有农业专家分不清韭菜麦苗的笑话,典型的理论脱离实际。很多人认为,孔子搞的就是形而上,什么仁啊礼啊信的,什么德行啦民风的,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多人都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还是权力变现更实实在在。因此,孔子虽然满腹治国理政的才学,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后是无功而返,那真是“亦奚以为”! #教材诗经简介#

3、诗经目录讲解

什么是“四书五经”?[微风][玫瑰]“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九部著作的合称,一向被儒家学派奉为经典。其中,“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证,儒家早奉行的经典书目还有一部《乐经》,和其他“五经”合称“六经”,但是这本著作后来失传了,所以就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五经”。[微风][玫瑰]公元前136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宣布废黜百家思想,而只有儒家学派拥有合法地位。这让儒家学派得到了空前大发展,也为儒家学派思想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微风][玫瑰]到了南宋时期,一代大儒朱熹将“四书五经”整理成为系统书目,并使用了“四书五经”的综合称谓,使其成为后世儒家子弟的“教科书”。[微风][玫瑰]朱熹建议,“四书”的阅读顺序应该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后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微风]《大学》早只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将其单独称“书”,并置于“四书”之首,认为《大学》是学习儒学的入门读物。[微风]《中庸》和《大学》的来源相同,一般被认为是《论语》的精要所在。[微风]《论语》是儒家著作的重中之重,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且内容精练,语言规范。[微风]《孟子》也被朱熹编入“四书”之列。明朝以后,《孟子》一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被抬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学术地位。[玫瑰]《周易》,又称为《易经》或《易》,自古有“群经之首”的称谓。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根本。该经书相传为伏羲所作,初只有八卦,周文王衍生出六十四卦,并加注了简单的卦辞,后孔子著成“十翼”,进一步阐述了《易经》的内容。[玫瑰]《尚书》,又称为《书》或《书经》,从汉朝开始被称为《尚书》,是我国早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上至尧舜下到春秋中期这段时间的历史。司马迁认为此书的编者为孔子。[玫瑰]《诗经》,又称为《诗》或《诗三百》。该经书共收录诗歌三百余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早的诗歌汇编集录。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考证,《诗经》的编者为孔子。我们常说的“饱读诗书”,其中的“诗书”就是《尚书》和巜诗经》。[玫瑰]《礼记》,又被称为《礼》,是从战国到秦汉的儒家思想的汇总,根据编者不同分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就是我们常见的《礼记》。“大戴”为西汉理学家戴德,“小戴”是他的侄子。[玫瑰]《春秋》,又称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古文》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著者一般被认为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春秋》一书本来并非儒学著作,但朱熹将其编入《四书五经》,后来又成为科考选材,所以它逐渐被奉为儒家经典。

4、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经

苏培干《诗经译注》。古汉语专家谭希仲谈。苏培干老师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熟悉的,也是我的好朋友。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我和他来到柳州师专任教,他任科主任也就是现在的习主任。我是一般老师和他共事,当时他负责古代文学的教学,负责古代汉语的教学。这两本教材都没有完整的课本,老师上课全部是靠老师编写教材,刻印教材供应学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古代汉语译注这本书是在这种情况下萌发了编写的动机。当时苏老师身为系领导,他既要进行教学又有组织老师编写教材,当时任务是很繁重的,当我们也深感到这个工作有意义,于是大家沉下心来把工作做得更好。对着这本书编写的有动机。苏老师当时在一没有教材,二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完全靠着自己的灵感,靠着自己的勤奋,逐渐的把这本书写成了初稿。但是还不满意,他退休了以后花了好长的时段时间继续编写。一直到12年以后这本书才开始露面,这是产生的经过。第二这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以教学为原则,方便青年人阅读这本书。其中的专题部分专业部分基本上设置的比较少,但也因为这样子是深受了当时青年人,特别青年学生的一种喜爱。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就萌生了出书的地方。至于他的编写原则,他编写的内容,编写的一些具体做法因为在前言里面都有说明的,所以在序言里面都要免的。后是读者对象定为青年人,他们青年学生和诗经的爱好者。希望他们能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所收益,有助于他们对诗经的进一步研究。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心里也满足了。

5、诗经二首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读《论语新绎》get到一个知识点: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弟子,学习的教材原来是“六艺”。“六艺”是什么呢,就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诗》是《诗经》,《书》是《尚书》,都是有很深奥的学问,且文献较多,学习起来困难。现代人研习“六艺”的人不多,甚至能把“六艺”中的一个研习透辙就很厉害了。我曾经想学一学《易》,找了本现代人解读的书,仍然是理解不了,很难入门。并且社会上有一些人在开易学课堂,是有名气的大师,收费还挺贵的。我总想着有一点入门了可以去买大师们的课程,可是找了几本书,连入门都难,渐渐没有信心了。孔子是周朝研究“六艺”的伟大的学者,他也是杰出的教育学家,但是他的七十多位弟子中,也只有少数弟子把“六艺”学到家了。由此可见,“六艺”学起来相当艰难,耗时费力,花费许多年都无法穷尽其理。我刚刚升起来的想研习“六艺”的小火花,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悄然熄灭了。我得先活下来,根本拿不出精力,去摸这个大工程。孔子的帐下弟子,有很多显贵和巨商,我喜欢子贡,他是做国际商业集团的,有钱,也对孔子照顾的多。孔子老年都是靠子贡照料,且孔子死后也是子贡守陵三年。以孔子的高度,做个圣人就可以了,他后面也不怎么想出来做官了,于是为研究“六艺”提供了充足的精力。读《论语新绎》,深知许多国学精典,是需要大师来解读的。如果没有大师帮助解读,我们很难理解其中的真义和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