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简介1(范仲淹简介及古诗)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6 02:20:18 浏览
1、范仲淹简介及古诗

《西南联大诗词课》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文学随笔集,作者范仲淹以西南联大的教育为主线,通过对教育者、学生、校园、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描写,全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面貌。本书共分为七章,每章都是以一个课程名称为主题展开讲述,如“入门-古诗词常识”、“如何读诗与表演艺术”等,其中不仅有对于历史人物的介绍,还能够从中窥探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认识和见解。同时,在书中还穿插了范仲淹自己的一些诗词创作和讲课感悟,以及对于文学批评的见解,使得整个书籍更具有丰富性和性。书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此时正是国家危机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建立和兴起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力量,所以该书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文学史,还能够看到时代的风景和精神面貌。总之,《西南联大诗词课》是一本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魅力的书籍,适合各类爱好文学的读者阅读,尤其是那些对于近现代文学发展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刻的哲理、优美的词藻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早在唐代,中国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这些作品以其音律优美、思想深邃、意境高远而闻名于世。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如《将进酒》、《星月夜行》、《赤壁怀古》等,成为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代表之一。宋代则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词人和词作。宋詞以其婉约清丽、自然流畅、浪漫优美的风格,深受人们的欢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的作品,如《水调歌头》、《青玉案·元夕》、《如梦令》等,成为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又一代表。中国古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内涵,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的表达。它们以诗意和歌唱的形式,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描绘和反思,传递着关于人生、爱情、友情、家国、世道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古诗词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古诗词也常被用来表示心情、表达思想、祝福祈愿、赞美美景等等。总之,中国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哲理,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美丽而难以忘怀的文化遗产。

2、范仲淹的妻子简介

苏幕遮(宋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1:黯乡魂:心神因怀念家乡而悲伤。注释2:追旅思:羁旅的愁思纠缠不清。 追,纠缠不清,纠结不断。诗意:本词是范仲淹抒写乡思离恨的名篇之作。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动人的秋景更映衬出客愁的幽深绵长。作者简介:范仲淹(989_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直言敢谏,力主改革,是庆历新政的倡导者。颇有文才,工于诗文,其词或婉约绮丽或刚健清新,气势挥洒,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对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的词作有重要的影响。#范仲淹简介1#

3、范仲淹儿子简介

雄才辈出的湖南临湘张尚阳家族张尚阳家族出了26个进士,四位宰相。临湘张尚阳家族辉煌无比!张尚阳(1011-1078),出生于今天的湖南省临湘市聂市镇老街南端张家门碧峰潭。父亲张实万,康熙年间《临湘县志》载:“张实万其父汉杰公,以往役武昌,道经岳阳,携实万公维舟湘湄,览胜探奇,爱碧潭山水清秀,筑室而侨”。另据乾隆四十六年《碧潭张氏宗谱》载:“及后唐灭梁,汉杰公亦自杀以殉,子三:长实英、次实盖、季实万。实英公于后周广顺二年中王溥榜进士,拜秋官给事中;实盖公举孝廉,皆任龙舟;实万公晦迹韬光,雅意山水,于后唐长兴二年,曲南郡江陵迁徙居临湘县碧峰潭”。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张实万是张汉杰的第三个儿子,在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在随其父去武昌赴任途中,路过岳阳黄盖湖畔的碧峰潭,被这里的奇异山水所吸引,留了下来,还有可能是五代时期兵荒马乱,他无心做官,隐居于此。张实万生有三子:长子张尚祖,宋真宗咸平五年王曾榜进士,是临湘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仁宗庆历时任河南东京府尹,累官至节度使平章军国事(位同宰相);次子张尚宗,宋真宗参政鲁宗道之婿,赠郎中太史;三子张尚阳,少年时代在家乡入学乡塾,攻读经史,后来,随在朝为官的哥哥赴京深造,拜太史鲁宗道为师,这鲁大师本是张尚祖二哥的岳父,所以对张尚阳教授课业也是不遗余力,加之张尚阳聪慧好学,先前基础扎实,又求知若渴,很快学业锐进,一时声震京城。张尚阳因此被仁宗皇帝看中,挑选为附马。张尚阳父亲实万公嫡裔中出了26位进士(宋代15位,明代11位),有的叔侄同榜,有的兄弟同榜,实属绝无仅有。这其中,出了四位宰相(张尚祖、张治、张居正、张瑞图),一位哲学家(张载),一位书画家(张瑞图),堪称“中国进士第一门”。戴新武、李子俊所著《中华进士第一门》一书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引起海内外张氏后裔的广泛关注。仁宗皇帝三次诰封张家制命仁宗皇帝封紫金鱼袋大夫张实万诰:制曰:朕之弱息,配君贤子,虽曰人缘,实乃天合。今封君之子为都尉,敕建宅第于京师,以遂实家之好。而翁姑之亲,人伦之至,不有封号何以崇本孝思之道乎!特褒封君为紫金鱼袋大夫,赐以紫袍金带“三品”,任封君之妻为夫人,赐以霞服云、裙珠冠金翠。同享富贵,永乐太和。君其体之,服兹宠命。敕命 庆历五年十月初五日 之宝宋仁宗皇帝谕祭紫金鱼袋大夫张实万文朕以儿女之故得谐伉俪,未挹觏公之眉,仅观觏公之子,譬之善绘,或肖人衣冠,亦庶几人之神髓。嗟嗟闻,公髯而泽,颐而美,益削勃谷无峻,营垒有客剥啄。振衣倒履,调谑於楸枰,放浪于山水,选胜酣歌,递进箸七。周族之缓急,而问里之疮痍予长氏有言:人富而仁义附焉,似足征公之素履……特遣礼官祭以牲醴,敕葬吉地,称朕旨意,呜呼!有灵尚享!宋皇佑二年(1050)庚寅十月十五日在这篇长祭文中,仁宗皇帝对亲家的为人处世高度评价,可谓情深意重。据《临湘县志》载,仁宗皇帝特命朝廷礼官徐通来到临湘祭拜,董襄葬事,立神道,碑有翁仲,石兽列墓前。制命 仁宗皇帝敕赠特进同平章事张尚祖诰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临泣环宇。仪隆特重平。褒嘉夹辅,枫宸勋高。莫先於崇奖。匪惟夸绩,用以劝贤尔。天章阁侍制河南东京府尹,特进同平章事张尚祖。才追倚马,诗压人头。历升龙图,声名洋溢海甸,累官京辅,德政垂流要荒。深契朕心。宁忘宏命,敬展仙阳之休爰镯圭璋之誉。於戏?龙章凤诏之贲,远绍先灵,焚黄葵告之颁,诏兹来许,益励尔身,以副朕意。敕命 至和二年三月初一 之宝张尚阳与范仲淹驻防西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其职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吧。皇上命29岁的张尚阳以附马都尉随往,相当于以参谋长的身份协助范仲淹主持西北防务。当时,对于西夏的侵扰,朝廷大多数官员主张出兵征讨。而宋夏交战多年,宋军每战必败。原因就在“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续资治通鉴长篇》卷204)。范、张等人根据这种分析,力排众议,上书仁宗皇帝,主张采取防御为主、攻守结合的战略。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作为屏障,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骑射的当地百姓补充军队,招还流民兴垦营田,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朝廷采纳范、张的主张后,宋朝的防御力量大为增强,西夏军队无可奈何,同意接受招抚政策,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达成了庆历议和,避免了战争的发生。张实万的墓地在今临湘市聂市镇荆圣村炮铺组八屋后山上,至今保存完好,墓碑上面宋仁宗所撰祭文清晰可见。1992年11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湘鄂等地张氏后人一直把张实万的后裔。#范仲淹简介1#

4、范仲淹简介代表作

——范仲淹的家教家风(1)认祖归宗沈德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进而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好家庭,好家训,好家风,这些家族传承千年,代不乏人。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彪炳史册的人物——范仲淹和他的家教家风。范仲淹(989——1052),名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慈善家。历任广德州司理参军、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开封知府、绍兴知州、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同僚诬谤,数度被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著名的《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灵乌赋》中“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等等,成为千古名句。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先生祠堂记》),他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流光溢彩的明星,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巍峨挺拔的丰碑。范仲淹二岁而孤,后随母亲谢氏改嫁长山(山东省邹平县)朱文翰,于是改名换姓,姓朱名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说进士及第后被派到广德州(安徽省广德市)任司理参军。天禧元年(1017)年,朱说迁文林郎(从八品),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安徽省亳州市)。时年29岁的他,决意认祖归宗。此事并不简单,首先要征得朝廷的许可。朱说上表朝廷,提出要复姓更名。在《乞归姓表》中,他引用唐人郑准代荆南节度使郭禹(原名成汭)所上《归姓表》中的句子:“名非霸越,浮舟难效于陶朱。志在投秦,出境遂称于张禄。”陶朱即越国范蠡,张禄是魏人范睢,二人都是范姓的先贤,都曾因故改名换姓。朱说引用范蠡和范睢的故事,一方面表达了认祖归宗的合理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志在天下的雄心壮志,朝廷当即应允。据说范仲淹认祖归宗还受到苏州范氏宗族的阻挠,范仲淹做出“止欲还本姓,他无所觊”的承诺之后,才得到家族的接纳。朱文瀚病逝是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的事,而范仲淹认祖归宗发生在天禧元年(1017),因此不存在范仲淹拆散母亲与继父婚姻的问题。虽然,范仲淹知道自己身世之后毅然离家游学,含辛茹苦求取功名,继父过世之后又马上将母亲从朱家接出来供养,并破除阻碍认祖、复姓、归宗,说明了他对传统礼法的重视。范母过世(1026年)之后,范仲淹既没有将她葬入范氏祖茔(苏州),也没有归葬长山朱氏,而是在洛阳南郊(伊川县)万安山下另辟坟茔葬母。此举很有远见,日后范仲淹和他的子孙都随母亲葬在洛阳,既尽了人子之孝道,又避免了谢氏(身适两家)身份的尴尬。于情于理,这都是对范母好的安排。图片拍摄于广德太极洞2021 09 01于合肥亳州路

5、范仲淹的作者简介

1026年,范仲淹的母亲病故,风水先生指着一块光秃秃的地告诉他:“这块地风水不好,下葬在这,会断子绝孙的”,不料,范仲淹想了想却说:“那就选这里”。范仲淹一个讲孝悌之人,与母亲谢夫人相依为命,为啥母亲死后范仲淹却要把她葬在“绝地”?这不是要让她断子绝孙,大逆不道吗?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病逝。母亲谢夫人带着他改嫁山东淄州长史朱文翰,他也跟着改名为朱说。继父家有5个儿女,范仲淹到来后排行老6,一家人仅靠继父一人的俸禄过日子,并不富裕。日子虽然清贫,但继父视范仲淹如己出,无论到哪里任职,总是带着范仲淹。走南闯北的这20多年的时间里,他看着继父当官为民办事,也看到了平常百姓生活的疾苦。继父不仅教范仲淹读书,还教他做人做事,可以说是范仲淹的启蒙老师。范仲淹23岁时,继父年事已高,想着孩子长大了,有些事不能再瞒着他。继父把范仲淹叫到身旁,告诉他道:“儿子啊,有件事得让你知道,你的生父是范墉,曾在地方为官;你的名字叫范仲淹,你家范氏先祖也曾在朝中为官”他这才知道了自己是范氏子孙。他辞别母亲和继父,前往南都应天府求学。立志要像继父和先祖一样:“为官一任,济苍生,安黎元”。划粥断齑,数年寒窗苦读,27岁那年考中了进士,官居九品。有了朝廷俸禄,范仲淹回到家中拜过继父,也把年老母亲接来奉养。初入仕途的范仲淹,想着当丞相或做良医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认为人的职业无贵与贱,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1026年,范仲淹的母亲病故,他悲痛欲绝,辞去官职回家守孝。想起母亲操劳一生,作为继弦,死后既不能葬到范氏家族墓地,也不得入土朱氏家族墓地,心中一阵凄凉。想着母亲辛苦一辈子,自己得好好给她找块风水好的地给下葬。他请来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自己也一起上山选墓地。一路上,风水先生就给范仲淹介绍:“风水好的墓地明堂要宽,靠山要硬,左有青龙,右有白虎相护”。“墓地选得好,后世家业兴旺,代代兴盛”。俩人边走边聊,这时,风水先生指着右边光秃秃的山地给范仲淹看:“大人,你看这块地,寸草不生,后无靠依之山,前被大山压顶,是万剑穿心之地,这种地就是“绝户地”,葬在此地,以后会断子绝孙的。”范仲淹一愣,“绝户地”,那要是别人不知,下葬于此,那不是绝了后人?略一思忖了,他对风水先生说:“就选这里吧,把风水好的地留给其他人”。听到这话,风水先生险些惊掉了下巴,连连摆手道“大人,使不得,使不得啊!”范仲淹平静的说:“我把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黎民百姓葬而不幸,我又怎么会快乐呢?”就这样,谢夫人安葬在应天府宁陵县,后来,范氏子孙也多葬于此。守孝期结束后,复出为官。1035年,担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宅居住。当时一位有名的风水先生得知后对他说:“这块地风水好,在这里修建宅院,必定子孙兴旺,荣华富贵。”范仲淹听后却说:“只我一家荣华富贵,不如建个学堂,让大家一起荣华富贵。”随后,他在这块地上修建了书院,请名师教学,先后培养出38名状元,100多名院士。范仲淹在任期间,刚正不阿,力推新政,修建范公堤,赈济灾民,办学堂,兴教育,一生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心里永远装着百姓民生。1052年范仲淹在调任途中,因病与世长辞,享年64岁。范仲淹的四个儿子都在朝中为官,也传承父亲廉洁亲民的作风。就连清朝开国名臣范文程也是他的后代。在范仲淹的教育影响下,子子孙孙延续至现在已是37代。范家并没有因谢夫人葬“绝地”而断子绝孙。正所谓风水在人,不在地。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好的风水在人心,人心好一心为别人,死了埋哪里都是好风水,反之埋再好的风水地也没用。

6、范仲淹简介

北宋曾三次兴办学校,即庆历兴学、熙宁新学和崇宁学。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它们分别是范仲淹在中仁宗时期主持的庆历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主持的熙宁新学以及蔡京在宋南京时期主持的崇宁学。这三次兴学都推动了北宋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它们对宋朝的文教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三次兴学都促进了北宋教育事业的极大发展,是北宋文教政策的重要基石。关注我,带你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