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猎人在森林中发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他赤裸身体,吃橡果和树根:这个孩子不会说话,只会用嗓子发出咕咕哝哝的声音;他不会用手开门,他的手只是用来走路和爬树;尽管被反复训练,他的智力还不如一个3岁孩子....这就是世界著名的“狼孩”。由于脱离人类社会,狼孩丧失了许多人类的基本特征,因为他错过了幼儿成长与学习的“敏感期”。“儿童成长的敏感期”这一概念,是伟大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提出的。所谓敏感期,是在0~6岁这个成长过程中,儿童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某个时间段内,他会突然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或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表现出一种狂热的状态,直到他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敏感度下降或被人为地阻止,这股动力才会消失。顺利通过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因此,有些教育家将敏感期也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而儿童的发展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就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这种缺憾有大有小,而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将会很难弥补。即便能够弥补,也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见,敏感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经验证明,在各个敏感期,如果儿童受到干扰或阻碍,不能正常使用他们身体的各种功能,相关的功能就会丧失。这就好比,不能正常地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使用鼻子,鼻子就会丧失正常的嗅觉能力;不能自由地使用双手,儿童的手就会笨拙。而伴随着一些功能的关闭,势必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我们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什么是起跑线?0-6岁的科学育儿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敏感期的科学过度,才是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方法。如果你也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欢迎你关注我的0-6岁儿童25个敏感期的专栏,它会帮助你掌握儿童25个敏感期的特征、错误引导的危害和正确的引导方法。
2、狼孩这本书讲的什么关键时期狼孩的故事:1920年印度两个狼孩刚被人类发现送入孤儿院时,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狼带到洞里去的。这时的她们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吃生肉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大的阿玛拉在入院第二年去世。小的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活到17岁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这个事例告诉人们,环境对人的影响大。同时,也告诉人们,孩子关键期的重要性,错过几乎无可弥补。人类的两个孩子,身体健全,因学说话学走路的关键期没有接触到人类的语言和行为刺激,神经细胞没有进一步发展,到后面萎缩再补救时为时已晚。重视孩子的关键期,关键期关键帮助!#狼孩书简介#
3、狼孩这本书怎么介绍《狼图腾》曾火热一时,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新鲜的观点,就是我们可能更多地是狼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不管狼对我们是否真有那么大的影响,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北方很多游牧民族确实受到了狼以及“狼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历史也加入了很多对狼的情愫,狼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朋友、祖先甚至信仰。曾在我国盛行一时的突厥族,就自居为“狼的传人”《周书·突厥传》及《北史》都记载了一件事:突厥在发展过程中曾遭敌国灭族,仅存一小男孩,被母狼所救,母狼把他抚育大并与之交合,生了十个男孩,这十个小男孩后长大成人,繁衍生息,其中一支生活便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号“突厥”。“狼母孕子”的传说在很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例子,比如罗马也有“狼孩”的传说,匈奴、乌孙都有这方面的传说。不管这些传说真实性如何,它们确实反映了这些民族以狼为图腾的原始信仰,希望借狼的勇猛、集体精神、生命力顽强等特征来保佑自己的民族能够生息繁衍。《隋书》和《北史》中就记载突厥的首领阿史那,“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其本”,而阿史那的“史那”两字则是蒙古语中“狼”的译音,所以“阿史那”翻译作“忠义的狼”或“高贵的狼”,由此可见狼对于突厥的影响力。蒙古也是狼的故乡。但蒙古有时不直呼狼为“狼”,而是叫做“黄狗”,《蒙古秘史》中就把黄狗比作“日月之光”。更甚者,把狼看成是天狗下凡,《乌护汗史诗》就记载了乌护汗接受蓝色天狗指引,克敌制胜的故事。于是,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地球、蓝色的蒙古、和蓝色的狼,共同构成了蒙古人思维中世界之四蓝、人间之四联。总之,北方游牧民族多自称“狼的传人”主要源自于他们的原始信仰,他们把狼看作是他们的祖先、他们的图腾、他们的护身符。这种信仰跟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中原民族就不常把狼作为自己的图腾,而代之以龙、凤、麒麟这种带有一定想象因素、能够给人带来福报的瑞兽。
4、狼孩传奇一书内容简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经常在晚上看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更随在几只狼后面。不久,狼被人类捕获杀死,随后,猎人在深林中的狼窝里发现两个“怪物”,是两个裸体的人类女孩。大的年龄大概七八岁,小的约两岁的样子。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孤儿院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第二年阿玛拉就死了,卡玛拉活到了1929年。这件事在印度轰动一时,就是著名的“狼孩”事件。孤儿院的院长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他和妻子一起如何努力把这两个被狼抚养的女孩转化为人的经过,此书于1947年出版。像这种野兽抚育人类的事例还不止一件1875年时,著名的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记载了多起关于野兽抚育孩子的事例,1344年在德国,人们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也发现了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1672年在伊朗发现了绵羊哺育的小孩。离我们近的是,1978年伊拉克《笛子报》第339期报道: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现一个曾在猴群中生活过的男孩,这个男孩是四年前被布隆迪附近村民发现的。被发现时,他全身赤裸、用四肢爬行、附近的村民都被吓了一跳。之后,村民们将他抓住,并送到一家精神病医院,医院给他取名“约翰”,男孩被发现时大概8岁左右,估计是被人类遗弃,在深林中被猴子抚养长大。后来,在人类的矫正中,“约翰”学会了两脚行走,有了简单的思维, 又回归到人类社会,但一直不能用语言沟通。“狼孩”的事实,说明照顾幼小,并不是人类独有,动物也具备这种能力,这种天赋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世界,只是我们远比动物更高级。行为活动、思维、语言都是后天实践塑造创造、学习的,如若从小生活在兽类环境,人也会变得和它们一样,这种环境下思维和语言功能就会丧失。#狼孩书简介#
5、狼孩传奇书本今早刷视频看到的一段话:你可能不知道,比疫情更可怕的危机已经来临,现在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其实这才是一场长期的战役。疫情影响下所有人足不出户,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是天堂,终于可以不用上班工作了,但其实潜移默化的正在影响着很多人。在这期间沉迷手机,熬夜打游戏,刷短视频,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玩手机这种快乐已经让人陷入碎片化的精神泥潭中,当你无法自拔时,低级的快乐正在一步一步的托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人不愿意吃苦,点外卖、网购、打游戏,甚至一躺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种消磨人意志的精神鸦片,会很快摧毁我们。毁掉一个人快的方式就是不断的纵容,让人感觉到安逸、舒服。我们如果想要过得更好,就要克服这种甜蜜的精神陷阱,识破贪图安逸背后的危机,从被动吃苦变成主动吃苦。这些吃苦包含了太多,学习的苦,体力的苦,脑力的苦,寂寞的苦,自律的苦。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疫情,那我们就改变自己,不要在疫情这段时间白白荒废了本应该更优秀的自己。@好学狼孩其实疫情期间,我们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比如每天坚持睡前读20分钟书,每天坚持跑步10分钟,每天坚持写日记。也许短期内看不见变化,但能将这些微小的习惯坚持下去不就是变化吗?当有一天发现自己说话比之前更有逻辑,能侃侃而谈;发现自己肚子上的赘肉终于没有了,精神状态也变得好很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比之前更深刻了,每天都能有同的发现和收获。这些变化带来的感受,一定比玩手机获得的短期快乐,要更加幸福!我们一起共勉,改变自己。[奋斗][奋斗][奋斗]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讨论、转发![比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