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冯至(冯至相关资料)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6 12:51:46 浏览
1、冯至相关资料

人生必读的一百首诗歌 冯至的《蛇》,入选理由,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早期代表作,通过一幅叼着鲜花的蛇的画作展开丰富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赞美,但这首爱情诗又与别人不同,他通过人民厌恶的蛇的形象展开。新颖别致之至。一般人对蛇总是怀着厌恶、惧怕的心理,然而冯至笔下这“蛇”的形象,却使人感到亲切可爱。抒情主人公在当他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的时候,感到无比的寂寞;他将这寂寞比作一条长蛇,借蛇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我”对姑娘的深沉的爱恋。这比喻,给人以奇美之感。《蛇·冯至》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蛇》在艺术上兼具中外诗歌之长,它有中国古代诗歌的那种优美意境,而在表现方法上又创造性地融化了象征派诗的某些东西,例如重暗示,采用蛇、梦境、花朵这些近似象征性的形象等。由于这种择取是融化在作品之中,而不是模仿和生搬硬套,因而很难说某一部分是从那里受到启迪和薰陶。#简介冯至#

2、昭关冯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诗:冯 至曲:费一轩.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备注】(1)下午读诗,这首《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选自《十四行集》第十六首,亦选自《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境界高远,浩然旷达,读之一振精神,随之一振歌喉!(2)赏析:作者从人类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开始发问,构造诗篇:“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在此用我们、山巅、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忧愁是山坡上的一棵松树、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与万物共同存在。“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流水,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我们与万物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我们由万物而来,我们又化成了万物。于此,诗人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网摘)(3)诗人简介: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现代诗人、翻译家。被鲁迅誉为“中国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论著《杜甫传》等。(4)封面来自网络(有截取)。(5)谱曲时间:2022.7.6。【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冯至诗 费一轩曲)】在线收听_费一轩原创歌曲_荔枝#简介冯至#

3、表里的生物冯至简介

1941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冯至先生在散步时看,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几架飞机,想到古人的鹏鸟梦,突然灵感来袭,随口作出一首诗。没曾想,这些诗却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冯至先生是谁呢?他是我国杰出的诗人,曾获得国内外多项文学奖项,被鲁迅誉为“中国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其中,他在1941年创作的27首十四行诗,被大家广为传诵,也被视为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冯至先生写十四行诗,其实是从一个偶然开始的。那是1941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冯至先生在散步时看,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几架飞机,想到古人的鹏鸟梦,突然灵感来袭,随口作出一首诗。回到家后,冯至先生就把这首诗写了下来,发现刚好十四行。这就像一种缘分,此后,冯至先生便开始写十四行诗,并在1941年写了27首十四行诗,而这27首十四行诗,都收录在这本《十四行集》里。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和生活细微的事物息息相关,又饱含深情,让人动容。在写《鼠曲草》是时,先生这样说: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在写威尼斯时,先生这样说:一个寂寞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了朋友。在写鲁迅时,先生这样说:你走完了你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这一句又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又真挚,洋溢着一种如海浪般的感情,让人无法忽视。喜欢先生的诗,就像喜欢黑夜里的光。今天我把这束光送给你,希望你的世界,灿烂辉煌。文/梦晴空微蓝

4、冯至全集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喜欢,去成都“杜甫草堂”时特意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5、作者冯至

《昨日之歌》收录了冯至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五十余首诗歌。上卷收录《我是一条小河》《蛇》等48首抒情诗,受唐宋诗词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风格哀婉清丽;下卷收录4首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古代传说的长篇叙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独步”。冯至因其诗意象新颖,重视想象,情感内敛沉郁,充满浓重的古典审美趣味,被鲁迅称为“中国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6、冯至照片

《立斜阳集》收录冯至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回忆性散文及新诗。主要记录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30年代前半期德国的海德贝格、40年代前半期的昆明这三个作者“华年磨灭地”的城市和在那里结识的良师益友——杨晦、梁遇春、郁达夫,徐诗荃、梁岱宗等,记录昆明往事,记录与齐白石、永濑义郎及夫人永濑照子之间的文艺因缘。“当时只道是寻常”,许多往事一经回想便意味无穷,于是沉思往事立“斜阳”。另收录冯至先生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诗三十二首,表达对于时代的爱和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