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简介(元康之治)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6 12:57:57 浏览
1、元康之治

流风遗躅——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游记2085年前,西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一位皇亲贵胄凄然离开北方,南下豫章郡,他的名字叫刘贺。刘贺的人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四五岁成为昌邑王,十六七岁当皇帝,只当了27天就被权臣拉下宝座,还好,保住了性命,回到昌邑,软禁在家。11年后,汉宣帝下诏,让他南下豫章去当海昏侯。刘贺作了4年海昏侯,始终没有放弃重返京城的梦想。但他终没能踏出豫章一步,死在这里,葬在鄱阳湖畔。虽然刘贺在豫章过得愤懑绝望,但却给日后的南昌留下一大笔珍贵财富。2011年,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村民发现,有盗墓贼在盗挖附近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及时上报,使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主墓得以完整保存,揭开了海昏侯的神秘面纱。专家认为,刘贺墓葬能保存至今真是幸运。留下14.8米盗洞的盗墓者,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伙。不得不说他们很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失误了,“功亏一篑”。2016年10月9日,历经五年多时间,考古学家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数十枚马蹄金、麒趾金、两盒金饼;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等汉代珍贵文物1万余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均创中国汉墓考古之。刘贺的一生经历了王、帝、侯的起伏跌宕,史书上对其的评价是“荒淫无道”,而海昏侯墓的发掘让我们得以从史书之外,凭借出土文物,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其人其事和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进入造型别致新颖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不禁被馆内海量的文物深深吸引。这里有金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竹简木椟等多个品类,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马蹄金、麟趾金,珍贵的鎏金青铜编纽钟更是成套外展,一套14件纽钟大小不一、排列有序,前13件均有精美鎏金纹饰,再现西汉礼乐制度。看到那一大堆铜钱和金饼的时候,感觉很震撼,这不是简单的财富,而是一位壮志未酬的王侯,想要重返政治中心而不得的郁闷与痛苦。这些金饼,本是刘贺要献给汉宣帝刘询的贡品,但是汉宣帝告诉他不必每年进京参加祭典,表面上免去了刘贺进贡的负担,实际上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利与前途。对刘贺来说,如果能从侯变为豫章王,那他此生也是无憾了。然而,汉宣帝没给他这个机会,反而设局削掉了他的三千户食邑,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打击。在众多珍贵文物中,有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意。当打开墓主人的棺椁的时候,在墓主人腰间发现私人玉印,写有刘贺二字,之前对墓主人的种种猜测,“一印定局”。刘贺玉印的造型奇特,按理说,刘贺的印应当是螭虎纽,一眼望去却似乎是黑头蟾蜍。清洗后的玉印,露出真容,匐身回首,短尾疏翅,瞠目钩喙,眉耳毕现,专家认为,这枚印章造型为罕见的鸱鸮(chīxiāo)造型,也就是猫头鹰。鸱鸮在汉代被视为凶鸟,人们觉得这种凶鸟会带来恶运,甚至担心自己会折寿,是不吉利的,不应该做成私人印章。那么,刘贺为何要用鸮形刻印,为何要取那样匐伏的姿势,为何还要张开大嘴?这一奇异之举,是刘贺的创意,还是他人强为,不得而知。这一切只能留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了。#元康简介#

2、元康二年

元康十四年腊月初一宫中皇帝驾崩,朝野一片哀叹。谢君自即位以来一向勤政,虽然自元康十三年后屡有松懈,但有表世勤暗中帮衬,他病的又是时候自然没有引起太大的非议。谢军死后,黄长子谢荣登基,加封养母严贵好为太后嫡姐,谢芷字为康乐长公主。新帝年幼,严太后便顺从众臣所清垂帘辅政,次年改人证明,同年,韬光养晦必久的燕国公被严太后启用,亲人直上入朝拜相。这一年芷宁11岁,郑明初年的上仁杰,阎世勤带着芷宁再度踏入了交房店。芷宁还有些害怕这里,一路紧紧的牵着严时晴的我。严时晴一边安慰地一边带她来到交房店正殿,在严初季的排位前让芷宁行了里焚了香。严世勤看着那袅袅升起的青烟,有些伤感的对芷守说道命令一定要记着你的嫡母。她生前疼爱你,诗你很好很好,指您听话的行过礼,抬头出神的看着阎初季的排位,浅浅一笑,转头对严世琴说道母妃,你和母后其实不太一样,但字字心里明白,不管是母妃还是母后,其实都是一样的爱护字字,都是守宁的母亲。严世勤听了芷宁的话一时以色,他从来没有想过瞒了芷宁这么多年,其实这孩子心里什么都清楚。他伸手摸了摸芷宁幼嫩的脸庞,有些吃力的问道宁字:你还记得你母后吗?指您听了,起身走到袁世琴身旁紧紧的抱住了他,小声说道记不得许多了,只有一些模糊的片段能记得,母后每晚睡前都会慢慢的卸妆纪念,因为他知道我喜欢看他做这些。可是母妃不一样,到合欢店的第一晚,母妃卸妆就卸的很匆忙,因为我在床上看着母妃怕我等急了。严时晴心里一酸,连忙伸手将芷宁搂进了怀里。她感觉到,芷宁从背后紧紧的抓住了她的衣衫。母妃我知道您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不想让我受委屈,子宁懂事了,从今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的。严世琴听到指明的话,轻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温柔的说道:您,母妃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过母妃这一生大的愿望就是我们字宁能过您想过的生活,幸福美满平安顺遂。除此之外,母好别无所求。芷宁陷在严世素的怀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交房殿出来,末簪上前来禀报说燕国公夫人入宫来探望严世秦了。严世秦听闻便带着芷宁回到了合欢殿,与燕国公夫人见过礼后便让芷宁自己去玩耍了。严世琴坐下与燕国宫夫人寒暄了几句,闲聊起了家常,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就聊到了燕国公的几个孩子。阎世琴撑着脸塞,不经意的问道:早听说燕国宫有两个女儿,从前到没有细问过,不知两位姑娘今年都是什么年纪。燕国公夫人听了,忙宫颈的答道:回太后娘娘,是有两个女儿,着你今年六岁是臣妾所出。还有个二姑娘今年也是六岁。二姑娘是庶出,与她姐姐同一个月出生,生日只差了三天。阎世琴听闻此话一时动了心思,便追问道那与蓉儿差不多的年纪。两位姑娘叫什么名字?回娘娘,小女名叫颜哲柳,二姑娘叫颜妩婿。颜世情听了闫夫人的回话,不注地点头,连燕国公这两个名字起的实在好听,相得益彰。燕国公夫人不明就礼,也就顺着阎世秦的话应承了下来。当日燕国公夫人临走前,严世琴随口嘱咐道:先弟子私单薄指,您如今大了,容儿在宫中没有玩伴,成日里和宫女内室私混也不是办法。既然表家两个姑娘年岁相当,你明日便将他们二人送进宫来如何,陪陪哀家也陪陪陛下。燕国公夫人听闻此言自然喜不自胜,连忙叩头谢恩,可起身时却犹豫着说道:太后娘娘想你入宫自无不妥。可是这二姑娘非照却自动顽皮,怕是会让娘娘头疼。严世勒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知道她偏爱自己的女儿,却只是淡淡的敷衍道无妨。这个年纪的孩子哪个不顽皮的紧,飞絮若是活泼,说不定还正好能与蓉儿玩在一起。本宫就是看不得两姐妹从小便分开。燕国公夫人见颜世情这般说便再无法回绝,只能领了懿旨,回府去替两个女孩子难备。次日长安城中又是一夜大雪,银装素裹,可载着两位炎佳女孩子的轿车却如约而至,宽阔的涌道上,车者咿咿呀呀的留下了印记。可风一吹雪一下,所有的车痕都被无声的抹去。也许这深宫中下来便是如此,无论多少少女多少欢爱都无法消融。这重重积雪,严实琴站在殿前的长街上远远的看着,两个小女孩被工人从马车上抱下,二人容貌酷笑,身量相似都是一身火红的衣裙,让人分不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她身旁的幼弟谢荣,见到有两位小伙伴进攻,早已按捺不住心里的欣喜,拍手笑了起来。严世琴浅笑着看向谢荣,扶上了莫簪的手,与她亲身而已。到这两个小姑娘里,会再出一位谢氏的皇后。莫三听了此话并不觉得意外。袁世清早就说过,她要护芷宁一世周全,自然将来她离世后,芷宁不能没有一个掌权的妻子守护她。卓拔热国宫让颜哲刘与颜好,都不外乎是在给芷宁的幸福铺路。莫三笑着问颜实情,她更属于哪一位姑娘做谢荣的皇后?闫世琴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目光开始变得飘点,看向了远方。长街之下,两个小姑娘正踏着厚厚的积雪,吃力的向上攀登,两个人的眼睛都亮亮的闪着光,涌动着希望,又是一对岩石的姐妹,写旧的依旧是注定被忘却的故事。宫阙深阁宿雪了无痕。

3、元康软膏

《宋书·五行志二》卷31:晋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南风,贾后字也。白,晋行也。沙门,太子小名也。鲁,贾谧国也。言贾后将与谧为乱,以危太子;而赵王因衅咀嚼豪贤,以成篡夺也。是时愍怀颇失众望,卒以废黜,不得其死。#元康简介#

4、丁赤元康

地中犀犬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吴郡娄县有一个名叫怀瑶的人,他的家里忽然可以听见地下有隐隐约约的狗叫声。他仔细察看那发出声音的地方,发现地面有一个小洞,。大小如同蚯蚓洞。怀瑶用手杖捅那小洞,捅进去有几尺深,感觉里面确实有东西。于是,他就掘开地面,查看情况。结果,他挖到了两条小狗,一公一母,还没有睁开眼睛,但体形比平常的狗大。给它们喂奶,它们就吃了。左邻右舍都去围观这小狗。当地见多识广的老人说:“这应该叫做犀犬,得到它的人就可以发家致富。所以,你应该好好喂养它。”由于小狗眼睛还没有睁开,所以怀瑶就把它们放回到了洞里,还用石磨把洞盖好。过了一个晚上,他又搬开石磨去看,发现地面上完全没有留下洞的痕迹,不知道那对小狗去哪里了。又过了很多年,怀瑶家里也一直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祸福事件。到了晋元帝大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郡太守张懋听见书房里床下传来了狗叫声,去找却找不到。不久,那里的地面就裂开了,又出现了两只小狗。张懋把小狗取出喂养,结果不久都死了。后来,张懋被吴兴郡起兵造反的沈充杀害了。《尸子》写道:“地下有狗,名字叫地狼;地下有人,名字叫无伤。”《夏鼎志》写道:“挖掘土地而得到狗,这叫作贾;挖掘土地而得到猪,这叫作邪;挖掘土地而得到人,这叫作聚。”聚,就是无伤。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事物,不要认为它们是鬼神而感到奇怪。贾与地狼虽然名称不同,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淮南万毕术》写道:“上千岁的羊肝,变成地宰;癞蛤蟆得到蘑菇,就会终变成鹌鹑而死。”这都是因为元气变化、互相感应而变成的。

5、元康三年

公元298年,西晋元康八年,关中爆发大饥荒,庄稼颗粒无收。此时,在略阳、天水等六郡十几万的流民,一窝蜂地涌入蜀地。此时的蜀地,百姓生活安定,关中流民进入蜀地之后,也算是生活稳定了下来。在这群南下入蜀的流民当中,有一个氐族人李特,带着兄弟李庠、李流也随同流民入蜀。李特年轻的时候,在州郡担任过官员,善于骑射,也特别具有管理才能。在入蜀过程当中,他还经常接济其他流民,深受流民的爱戴,成为流民首领。不过好景不长,时任益州刺史的罗尚,却要把这些关中流民赶回关中。关中正闹着饥荒,死了很多人,流民们都不愿意返回关中。李特于是三番五次向官府求情,请求延期遣送流民回关中,以给条活路给这些南下入蜀讨生活的流民。李特还在绵竹收拢流民,聚集了两万多人。此时,李特派出使者前去找罗尚求情,可使者去到刺史驻地,却见到罗尚正在调动兵马磨刀霍霍,准备以武力进攻流民,驱赶流民回到关中。使者返回绵竹,赶紧把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李特。大家一听,官府这是不给流民活路了嘛?李特索性赶紧把流民组织起来,并且紧急武装起来,以准备抵挡官府的军队。果不其然,3万晋军杀到绵竹,直接就对李特这帮流民发起了进攻。李特率部以逸待劳,很快就击溃了晋军的进攻。流民击溃了晋军,大家都自知大事不妙,于是索性起义,推举李特为首领担任镇北大将军,以李流为镇东将军,李特整顿兵马,很快就夺下了广汉。李特所部,纪律严明,还打开粮仓,救济百姓,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毕竟西晋官府和晋军长期压迫蜀地百姓,蜀地百姓纷纷拥戴李特驱逐当地晋军。李特在随后的战斗当中战死,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这支武装继续战斗,并于公元304年夺取成都,称号成都王,开始建立政权。两年之后,李雄称帝,建立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政权,成为十六国政权其中之一。成汉政权传五主,立国四十四年,定都成都,公元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想要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推荐《一本书读懂中国史》这本书,本书收录了中国从上古到民国的各种丰富历史故事,让我们能通过一本书,就能领略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是一部让读者一读,就爱不释手的极简中国史。如果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购买。

6、元康年号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元康镇在修公路站的农民耕地,在耕地上种的树,为什么这两年不给农民钱了,这两年是国家没有发下来,还是发下来了,到填上不给农民了,希望国家工作人员看到了能帮帮农民查一下谢谢。

7、日本元康

老罗读秦汉史:宣帝何以中兴(皇帝改名)——他是首位为民改名的皇帝元康二年(前64年)夏五月,诏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宣帝,是武帝刘彻之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原名刘病已。“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因此早年坎坷,后因刘贺在位27日被废,在霍光等大臣推荐下即位。寻常人家改名,也是大事儿,更何况皇帝。皇帝改名,宣帝不是第一个。高祖,原本叫刘季。“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史记·高祖本纪》)按后来通行说法(包括张大可)高祖建国后,改名为刘邦。事实果真如此吗?按理,太史公距离高祖年代不远(高祖离世 前195,司马迁出生前145,相距50年),如果高祖改名,太史公应当知道。但奇怪的是,除了《高祖本纪》开头言“字季”,整部《史记》但凡提及刘季,或沛公、或汉王、或高祖,太史公压根没提及高祖改名为刘邦之事。班固修《汉书》,都没写西汉皇帝名讳,故我们无法得知。第一个出现高祖名讳为刘邦的是,东汉荀悦《两汉纪》“讳邦,字季”故而也有学者如韩兆琦,认为“讳邦者,后世史臣所拟耳”从《汉书》看,宣帝改名,是出于方便百姓考虑,毅然作出此举。果真如此,乃古代帝王第一人。对于宣帝改名之事,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如颜师古,他认为宣帝原先起名“病已”,是因为“夙遭屯难而多病苦”。后以为鄙,更改讳询。这种观点也有合理之处。就像《史记》称谓高祖的父母,永远是“太公”“刘媪”,不仅被告诉我们高祖的父亲名,更没告诉我们高祖母亲的姓。故也有学者认为他们当时都是下层百姓,或许姓名很是不雅,故而不表。其实上还有一位国君为百姓之利迁都,不惜牺牲自己。那就是邾文公,当时迁都前占卜,史官告诉他,迁都对百姓有利对国君不利。他说,如果对老百姓有利,也就是对我有利。上天生了百姓而设立国君,就是为了有利于他们。老百姓有利,我也在其中。于是不顾群臣劝阻,毅然迁都。结果同年五月邾文公离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老罗读《左传》:邾文公迁都一文)老罗他说,推荐好书,分享读书心得,畅聊中华五千年历史。如果您感兴趣,敬请关注老罗他说[作揖]

8、元康集团

元康二年,太后杨芷九族被灭,只剩下母亲庞氏。但没过多久,儿媳贾南风又派人来抓庞氏赐死。杨芷抱住她嚎啕大哭,又拼死跪倒在贾南风面前,剪去长发,不断磕头哀求道:“求求您,饶了臣妾母亲一条性命吧,饶了她吧。”贾南风丝毫不为所动。泰始元年,司马炎夺取曹魏天下,建立西晋,立世子妃杨艳为皇后。杨艳天生丽质,女工娴熟,秉性聪慧,司马炎对她十分宠爱,和她生了三子三女。其中大儿子司马轨早逝,司马炎就立次子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身体强壮,但智商不高,有人禀告他百姓遭灾,饿死了很多人,他竟然说:“那他们为什么不喝肉汤呢?”司马炎对这个儿子实在看不下去,想废掉他,改立小儿子为太子。但杨艳很反对,理由是:“自古都是立嫡立长,不可以乱了祖宗的法度。”因为杨艳的反对,司马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到了要立太子妃的时候,司马炎本来属意卫瓘的女儿。但贾允的妻子郭氏重金贿赂杨艳,想让自己的女儿贾南风成为太子妃。杨艳答应了,但司马炎并不乐意,他说:“卫瓘的女儿白皙美丽,卫家的的人贤惠多子。而贾家女儿矮小肤黑,贾家儿子少,人又善于嫉妒。”可杨艳但坚持说贾南风有美德,还密令太子太傅荀顗进言相劝,司马炎也就同意了。泰始十年,杨艳病危,她知道司马炎宠爱胡夫人,怕自己去世后危及太子的位置。临终前,杨艳把头枕在司马炎的膝盖上哭泣道:“我的堂妹杨芷美貌聪慧,如果我不在后您能立她为后,我就安心了。”司马炎流着泪答应了。杨艳去世后,司马炎下诏立杨芷为皇后。杨芷叔叔杨珧哭着上书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一门出二个皇后还能保全家族的,请求把我这份奏章藏到皇家寺庙,一旦那天来临,我杨家可以不灭门。”不过他吐槽也好,担忧也好,都没有用,18岁的杨芷还是顺利入驻中宫。杨芷青春正好,貌美如花,司马炎很喜欢她,杨芷为人也算贤淑,对后宫众人并不苛刻,还经常带她们采桑养蚕。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性情毒辣嫉妒,太子姬妾凡有怀孕的,都被她令人用戟击打腹部流产。司马炎知道后大怒,想废黜她。但杨芷想起姐姐临终前要她庇护太子和太子妃的嘱托,跪求司马炎,终使贾南风免于被罚。但同时她也严厉地训斥了贾南风,让她收敛。司马炎去世前,本来想立叔父司马亮辅政,但杨芷父亲杨骏却扣下遗诏,让杨芷奏请司马炎让自己辅政。司马炎也无力回天。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杨骏大权在握,排斥异己,d同伐异。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发动政变,以谋反罪名诛杀杨骏九族。在杨府被围期间,杨芷情急之下,在帛书上写下“救太傅者有赏”的字样,并派人用弓箭射到宫外求援。事情败露后,贾南风以此为由,逼司马衷下令让杨芷迁居永宁宫。司马衷虽说脑子不大灵光,但对姨母还是有感情的,他保留了杨芷太后的尊号,并特赦了她的母亲庞氏。可贾南风深恨杨芷,不久之后,又罗织罪名,想方设法要除去庞氏,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杨芷的哀求并没有换回母亲的性命,庞氏被除去后不久,她也被关到金墉城,又被断绝饮食,活活饿死,虚龄34岁。为了怕杨芷向司马炎告状,贾南风又命人在杨芷棺材上贴满灵符,想以此来压制她。随后,贾南风专权,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西晋灭亡。杨芷本人并没有太大恶行,房玄龄称她“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为什么结局如此悲惨呢?第一,姐姐杨艳的无知和自私。杨艳的思维很奇葩,明明司马衷不具备君主的才能,她非要他成为太子。如果仅仅是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那她还有个小儿子司马柬,为人聪明有胆识,又很有器量。而在司马衷太子妃的人选上,杨艳的自私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要知道,太子妃是将来的皇后,一国之母,却被她当作一件可以换来利益的小玩意,随便给了人。第二、司马炎后期的昏庸。司马炎称帝之初,励精图治,西晋也很强盛。但到了后期,他不但荒淫好色,性喜奢靡,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使得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为他死后的变乱埋下了祸根。因为杨芷的关系,他后期对杨骏十分信任,但这位不靠谱的老丈人徒有野心,而无才华与胆识,贾家与杨家的外戚之争导致了朝政的分崩离析。第三、杨芷本人的懦弱。杨芷是被按照一个好女儿、好妻子的模式培养的,若不入宫,她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但不幸的是,她偏偏被安排当皇后。贾南风失德,她一边求情一边训斥,让贾南风怀恨在心。父亲把持朝政,她没有阻止,父亲面临危机,她想出的方法简单又可笑,她不是坏人,但做的事偏偏都很幼稚。而皇后,可以机智,可以明哲保身,唯独不能幼稚。不能把握和驾驭权力的人非要进入权力漩涡,只能害人害己。世界总在迫使人选择,是生存下去,还是被淘汰。如果注定无法承受雨打风急,不如一开始就选择平淡宁静。我是@爱电影爱读书的猫 情感故事讲述者,985理工硕士,公职律师,理性文字讲感性故事,喜欢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