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说,佛法中的相,指的是事物的表象,修持无相观,就是为了不被事物的表象愚弄,一旦能够体察到无相的真谛,我们就会认清表相绝非实相。你爱上了一朵云,云变成了雨,于是你在雨中哭泣,你以为失去了那朵云,如果你懂得深观,你在雨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云的存在。我们的悲伤,来自于执着于表相的一直在,驻留在过去的外貌中无法移动。当你修持了无相观,你就不会受制于过往的表相,而能够感受到事物的新貌。当你的亲人离去,佛陀也正在告诉你,你爱的人,一直都在,他的本性,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的。云变成了雨,雨变成了雪。当你来到一棵大树下,风拂耳际,那是你逝去的亲人或者爱人,在对你轻轻吟唱。深观之下,万事万物,没有消失,只有转化。
2、本性禅师一日,王阳明到杭州的一所寺庙中拜见一位禅师,想着参禅悟道。可是两人经过一番对话后,王阳明未被说动,禅师竟被王阳明说动,还俗回家了......王阳明十几岁就立下了壮志,要成为圣贤,当时听到这个理想后,他爹爹王华气得半死。但是王阳明并未灰心,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圣贤之路。他先是按照朱熹的说法,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可是格来格去,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于是他没事儿的时候经常往寺庙跑,寻找一些灵感。1501年,王阳明调到了刑部,当时全国大案频发,于是他也就整日出差办案,全国各地跑。这日来到了杭州,办案之余,他听说附近有一位禅师,修行高深,已经悟出生死,看破红尘,是各方僧人争相请教的大人物。于是,王大人预约了这位伟大的禅师,希望能够得到启示。可是听了禅师的悟道禅理,他失望了,这和他平时听得也差不多,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他觉得很无趣,渐渐了话也少了,禅师也感觉出了王大人的倦怠,也沉默不语了。双方都陷入了沉默,尴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王阳明忽然想起了什么。他问到:“有家吗?”禅师慢慢睁开了眼睛,答道:“有。”“家中还有什么人呀?”“母亲大人还在。““你想她吗?”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的回答,空空的大殿中又恢复了沉默,只听到两人的呼吸声。过了好久,禅师一声叹息:“怎能不想呢?”然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他觉得自己的这个问题实在不符合出家人和高级禅师的身份。王阳明看着这个满脸惭愧的人,郑重地说:“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丢人的,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呀!”禅师听到这句话,抬起头看着王阳明真诚的目光,然后低下头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庄重地向王大人行礼叩拜,感谢他的肺腑之言。第二日,这位禅师收拾行李,还俗回家探望年迈的母亲去了。主持一看,惊讶之余,也很生气,不知道这个王大人使了什么法术,一个求佛的人竟然将禅师劝回了家,要是王大人再待上几天,恐怕他的寺庙可能也要关门大吉了,于是他很客气地把王大人请出了庙门。王大人并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因为在这里,他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是有漏洞的。无论何时何地,人性都是不能被泯灭的。【参考资料】《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3、本性禅师的真实故事若离妄念则见真如。如果你听到有人讲法,告诉你妄念就是我现在有想法,有个妄念说所以要断想法。各位这样子的修法,知之皇厘,差之千里,完全错误。《六祖坛经》一直告诉我们不能断念,念不能断,因为真如能起念听得懂吗?所谓的无妄念不是不能想叫无安念,错了真如本性秉性而为,它一定可以起念。各位《六祖坛经》重要讲的一句话:宇宙的实相是真如能起念,就像真如能起心,能起心那个念怎么断?真读能起心,信能取心,心跟念有什么差别?心在起作用有些当下,这个叫念,心就是当下,念跟心有什么差别?无二无别,你的当下就是念。所以性起作用叫心,心起作用叫做念。当你知道有念你就知道你有心,不信别打喷嚏,当你知道你有心就知道你有什么.有自性,那就见性。可是你的起心动念就有见闻觉知而去染万物,在见间觉知里面被万物所左右所束缚。还有一个着相,你叫做凡夫心。如果真如能起念,这个念能起见闻觉知而不染万物,这叫做第一义。那个真如本性你就见本心,差别在这而已。听得懂不懂?各位如果清楚《六祖坛经》翻出来看就明白了。所以为什么六祖三次驳斥禅的意思?各位卧轮禅师,卧轮很有名,卧轮说了哪句话?他说:他说有伎俩,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不起心。菩提日日长六祖马上驳斥六祖说慧能无伎俩,什么叫无伎俩?大家都是如此,不断摆思想为什么?能起念为何要断百思想?各位断念头,断百思想是修行大障碍,你想事情却要压抑,这是不对的,就像瀑布从上面流下来,你强迫不让它流下去,这是错误的。各位听得懂不懂这个意思,所以慧能无伎俩,不断摆思想对境常起心。为什么对境常起心?我起心而不执着,万物一定对境起心。你看到红灯知道停,看到绿灯可知道,知道要走。对境常起心。《六祖坛经》实在太伟大了,告诉众生不要起分别,能法自性能起一切分别,可是不用分别想。什么叫不用,不要执着在分别。这就是真心常住用,叫做能分别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各位《六祖坛经》这是六祖的精神。所以各位真如起念,心、念的当下,就是真如,那是心回归真如,只要不执着这个念,所以六祖告诉我们,若离安念什么叫做妄念。妄念的意思是有念出来,可是我误解这个念是什么,那叫妄念。妄的意思叫做误认,我误认念是什么,那个叫安念。原来念就是我的心,我的心产生出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是不执着这个念,这个叫做正念,执着那个念,这个叫做妄念。若离安念真如,你能放下这个念,你看清楚了。心当下那个叫念,念凡所有念都是虚幻,没有一个真实的。你如果了解到这个,你不执着这个念,你可以有念。因为有念不会烦恼,是执着念才会烦恼。这样讲有道理吗?你现在有一个念头来,念头怎么会让你烦恼,是你执着这个念头,把这个念头再来解释,看不清在那纠缠不清,这个念头才会颊恼,不然念头怎么会让你烦恼呢?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不知道念头是虚幻你才会烦恼,知道是假的还要烦恼什么。所以如果若离妄念,不能执着念,你就见到真如。
4、本性禅师的老师弘治十四年(1501),王守仁调到了刑部(司法部),当时全国治安不好,犯罪率很高,大案要案频发,他便从此远离了办公室的坐班生活,开始到全国各地出差审案。但是审案之余,王大人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四处登山逛庙找和尚、道士聊天,因为他“格”来“格”去,总是“格”不出名堂,只好改读佛经道书,想找点儿灵感。不久之后,他到了杭州,在这里的一所寺庙中,他见到了一位禅师。据庙中的人介绍,这位禅师长期参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是各方僧人争相请教的对象。王守仁拜见了禅师,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可是他失望了,这位禅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与他谈论一些他早已熟知的佛经禅理,他慢慢地失去了兴趣。而禅师也渐渐无言,双方陷入了沉默。在这漫长的沉默之中,王守仁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开口发问,打破了沉寂。“有家吗?”禅师睁开了眼睛,答“有。”“家中尚有何人?”“母亲尚在。”“你想她吗?”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的回应,空荡荡的庙堂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了窗外凌厉的风声。良久之后,一声感叹终于响起:“怎能不想啊!”然后禅师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王守仁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严肃地说道:“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听到这句话的禅师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庄重地向王守仁行礼,告辞而去。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寺庙的主持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上门求佛的人竟然把自己的禅师劝回了家要让他再待上几天,只怕自己这里就要关门了,便连忙把王大人请出了庙门。王守仁并不生气,因为在这里,他终于领悟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5、本性禅师的故事有一个故事里讲,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世人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希望能得到她的护佑,为什么她手上也挂着一串念珠,她念谁的名号呢?佛印禅师说:“也是念观世音菩萨。”这回答让苏东坡就更不解了,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要念自己呢?佛印禅师解释道,因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多少人走进一座座寺庙,在佛前许愿。有的人求升官,有的人求发财,有的人求金榜题名,有的人求早生贵子,有的人求佛祖保佑平安……。这,管用吗?我们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有求于佛祖,可佛祖欠我们什么吗?我们捐1000元,求佛祖让我们挣100万,佛祖缺钱吗,佛祖会和我们做这样的交易吗?我们还要探究拜佛的真正含义。古来佛子在佛前烧香礼佛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达对佛祖的尊敬爱戴,再一是祈求佛法智慧,用佛法智慧开悟众生,为社会做奉献。“众生皆俱如来佛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是释迦牟利佛证道后,讲出的第一句说话。意思是说,我们众生本来就是佛,但因为有了妄想执着,而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觉悟、清净的意思)。故而求佛其实是求教佛陀如何找回自己的真心本性的方法,但终去修的,还是自己的心。可好多人拜佛不是为了求取佛法智慧,而是为了索取。这种出于一己之私的索取目的去求佛,是不可能成功的。佛法智慧的根本是完善自己,觉悟自己,善待众生,利益众生,是奉献而不是索取。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你就是你自己的佛,你和佛就差一步,那就是觉悟。《西游记》中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里追逐迷失,很是可惜。认识自己,净化自己,觉悟自己,完善自身,拥有慈悲和智慧,然后善待众生,利益众生,普度众生,你就和佛一样了。一个人整天在寺庙烧香,捐大把的钱,但如果自己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那样的拜佛毫无意义。一个人行善积德,善待众生,广结善缘,即使未去寺庙烧香拜佛,也会得到命运的眷顾,因为这才是佛法智慧教育众生的本意。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鸟儿从不担心自己会从树枝上掉下来,因为它有会飞翔的本领。有一句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人活一世,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来得简单明了。所以,求佛不如求己,你自己的前程要靠你自己去打拼,你自己的福报要靠你自己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