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晃简介(拓跋晃的死因)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2:37:49 浏览
1、拓跋晃的死因

另类劝谏,效果奇妙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拓跋涛时期的太子拓跋晃在征讨柔然中表现出众,皇帝命太子总管全国政务。手下有一忠厚正直的大臣古弼,认为上谷的皇家园林太大,请求减少一大半的面积,让贫民去采食果实。一日,入主见魏太子要报告此事。可是进去后见魏太子正与臣子刘树下围棋,根本不理睬他。看来此局不完,古弼只能静等。忠厚之人也有灵光乍现之时,古弼忽然站了起来,抓住刘树的头发,拉下坐床,捏他的耳朵,捶他的背。嘴里喊道:“朝廷不能办好事儿,实在都是你的罪过。”刘树自然一脸懵逼,聪明的魏太子连忙放下棋子说:“不听报告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何罪放下他。”古弼赶紧把事情报告给魏太子。太子欣然允许了他的建议。古弼随后为在皇帝面前无礼,脱帽赤脚请罪。良臣遇明君,两好合一好。就是再急,进谏也是要有策略的。

2、拓跋晃在位视频

云冈石窟大佛竟是这位皇帝。据说这尊大佛是北魏皇帝拓跋珪的真容。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著名的昙曜五窟之一。昙曜是印度高僧昙无谶的弟子。在北魏兼并了北凉之后归顺北魏。昙曜按照各代皇帝的身体特征建造,皇帝就是活着的如来,以此证明君权神授对组织有利。其中20窟的露天大佛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19窟的是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他也是第一个以汉民族的嫡长子。传统继承皇位的北魏皇帝,后来他又将皇位传给了。第18窟里的太武皇帝拓跋焘,因其曾大搞灭佛政策,所以让他身披布满小佛像的袈裟,站立千年以赎罪。17窟里的交脚菩萨应是拓跋焘的皇太子拓跋晃。因其早逝未能登基,故其形象为还未成佛的弥勒菩萨。底座也比其他五窟中的佛低了1米,不能与先辈皇帝们平等并列。第16窟里的具有古希腊神采的佛像。第16窟就是云风石窟的发起者文成帝拓跋了。关于每一窟到底对应的是哪个皇帝,学界仍有讨论。但昙曜五窟是北魏开国52位皇帝的真容应无疑义。

3、拓跋晃才24岁为什么有十几个儿子

北魏时期出了一个第一个封王的太监:宗爱,被册封为秦郡公。而他另一个“成就”更加骇人听闻。历史上,对历史有着重大贡献的宦官不在少数,诸如东汉时期的蔡伦,明朝郑和等。也有的臭名昭著,诸如明朝魏忠贤,王振等等。但是宗爱要比魏忠贤,王振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宗爱早年受宫刑成为太监,在太武帝出征的时候,太子拓跋晃负责监国理政,此前拓跋晃早就看不惯宗爱,随即开始查处宗爱的种种劣迹,宗爱心生恨意,在太武帝回朝之后,宗爱诬陷太子在监国理政期间意图谋反,太武帝随即将太子逼死。没过多久,太武帝后悔了,觉得对不起太子,想要立太子的长子拓跋濬为皇太孙,宗爱深知逼死太子的事情迟早会查到自己的身上,于是先下手为强,于正平二年(452年)弑杀太武帝。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是立谁为君就是个问题,有的支持年纪尚小的拓跋濬,有的支持太武帝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宗爱知道自己肯定不能让拓跋濬上位,但是自己又与东平王拓跋翰不对付,于是他准备扶持与他交好的南安王拓跋余为王。宗爱开始行动,用计将拥护拓跋濬、拓跋翰的人全部杀死,随后宗爱又在暗巷杀死拓跋翰,拥护拓跋余为帝,改年号为永平,至此,宗爱的仕途正可谓是顺风顺水。宗爱身居高职,专权跋扈,被他用户为帝的拓跋余也深为不安,想要剥削宗爱之权,宗爱知道后愤怒。宗爱自己知道被削弱是迟早的事儿,于是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在一个夜晚派自己的亲信将拓跋余杀死。拓跋余死后,朝中重臣拥护拓跋濬为帝,拓跋濬称帝之后,便诛杀宗爱及其同d,灭其三族。

4、拓跋晃儿子

崔浩是北魏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后却被灭九族,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五胡乱华时期,汉族士大夫投靠并辅佐胡人政权并不稀奇,在正统华夏政权统治空缺或者偏安的时候,士大夫人选择一个胡人政权,尤其是一个汉化比较深的胡人政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士族强大,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是世家大族在南朝很难跻身,又北方其他的士族呢,选择一个汉化比较高的胡人政权,反而能使得他们成为新政权的高门大姓,他们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也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会尽心竭力辅佐这个政权,这其中有名的就是王猛辅佐前秦,张宾辅佐前赵。崔浩辅佐北魏,这三个人里王猛与张宾皆得以善终。不得善终的就是崔浩。而崔浩之所以有如此结局,很大程度上和商鞅很像,都是因变法而有功于国而后被诛三族,而区别在于,商鞅被杀是因为造反,而崔浩被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写国史的时候,将鲜卑人他们祖辈父辈乱伦、忤逆、残虐,不光彩的历史记录在案,因此而被杀,崔浩是自己把送上了断头台。当然皇帝杀崔浩有为太子日后执政铺路之嫌。在灭佛的问题上,崔浩明胜暗败。但真正置他于死地的还是民族问题和汉化问题。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公元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12帝(指列入正史本纪),享国148年。崔浩权势太盛,得罪的人也太多了,性格过于孤傲,崔浩为政近四十年,为政越久,只会树敌越多。崔浩仗着皇帝的信任,骄横跋扈,行事从不顾及别人感受。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恨他的人肯定少不了,想置他于死地而博得政治利益的人太多了。所以以国史案为导火索,被迅速定罪族灭。不过仔细分析崔浩,此人善于谋事,不善谋己。崔浩几乎将朝野上下浩的敌人,不但有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鲜卑勋贵为政敌,还有大批因为崔浩灭佛而使他站到了几乎所有胡汉士庶的对立面,实际上崔浩他太把北魏当成自己的国家,意图将北魏进一步汉化,甚至恢复九品中正制,这就触动了北魏鲜卑族的核心利益。崔浩杀也就不足为奇,而且到了时候,几乎到了万人恨的地步,而且死前被人便溺。一代名臣如此下场确实是让人惋惜。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是崔浩的全盛时期,拓跋焘几乎对崔浩言听计从,而此时拓跋焘偏偏与太子拓跋晃不和,而这一切拓跋晃认为是崔浩从中挑拨,因此恨崔浩入骨。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这一标志性事件,预示着崔浩作用开始下降,而对此崔浩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崔浩自己还在此时还作个大死。这就是著名的“太武帝灭佛”。这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三武灭佛”中的第一“武”。而始作俑者就是崔浩那句:“取缔天下所有佛寺,杀尽沙门,尽毁佛像佛经”。崔浩灭佛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崔浩信奉道教,并拜天师寇谦之为师,同时,对佛教还很厌,也就是说,崔浩灭佛存有私心,但问题是,当时是北魏高层都信佛,这一举措无疑得罪了许多人。尤其是太子拓跋晃。国史之案,不过是崔浩被杀的导火索。崔浩之所以被杀就是得罪了太子,而拓跋焘为了政局的稳定,只能拿崔浩的脑袋换取与太子的和解。崔浩死后,对于中原士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毕竟牵连甚广。因此太武帝后悔了,这才有:“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但这就是说说而已,如果再来一次,他依旧会杀了崔浩。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5、为什么废掉拓跋晃

公元450年,崔浩因编写《国记》涉嫌讥讽皇族而被下狱,太子拓跋晃急忙派人将老师高允接进宫中,保护起来。第二天,拓跋晃对高允说:“待会儿皇上问话时,你按我说的去做,或可保你性命无忧。”然而,高允在见到拓跋焘时,并没有依太子之言回答,反而触怒了皇帝,差点丢了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公元439年十二月,太武帝拓跋焘命崔浩、高允、张伟等人续修国史。开始之前,拓跋焘一再叮嘱他们,国史一定要根据事实撰写,若不能秉笔直书,那这部国史也没有任何意义。按照这个要求,崔浩他们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其中就记载着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国史本就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他们这么做无可厚非,更不提,这也是皇帝的要求。然而,参与编写国史的人中,有两个人叫闵湛和郗标,他们平时就对崔浩极尽谄媚讨好之事,很得崔浩的欢心。在书写成之后,这二人就建议将国史刻在石碑上,并将其竖在郊外天坛的大路旁,任人观读,以此彰显自己的功德。可他们的做法,却是将拓跋氏早期的一些不愿为人所知的黑历史,也一并公开示人了。石碑树立之处,更是引来无数行人的围观议论。此事没过多久,就传到了拓跋焘的耳中,他大发雷霆,当即就命人将崔浩等编写史书之人下狱,审查罪状。高允也是修撰国史的人之一,属于应被逮捕之列。但他是太子的老师,在抓捕之前,太子提前得到消息,急忙派人将他接到东宫保护起来。这才有了前文那一幕。那么,高允又说了什么,才惹怒了拓跋焘差点被杀呢?太子见到拓跋焘之后,就替老师求情说:“我和高允相处多年,知道他是小心谨慎之人,且这次修撰国史,他地位低微,崔浩才是主事,请您赦免他的罪过吧!”拓跋焘没有回应太子,转而问高允:“国史果真都是崔浩所写吗?”面对拓跋焘的责问,高允并没有按照太子说的去做,而是如实回答:“不是,《太祖记》乃前著作郎邓渊所写,《先帝记》和《今记》为臣与崔浩一同所作。不过崔浩政务繁多,只负责总裁修订,至于具体注疏,臣所作多于崔浩。”拓跋焘听后大怒,说:“依你之言,你的罪过大于崔浩,我如何能留你生路!”太子急忙解释道:“天威严重,高允生性胆小,一时间被吓坏了,才胡言乱语。我以前问过他,他说全部都是崔浩写的!”拓跋焘问高允是否如太子所言,高允说:“陛下既然问了,臣自然如实对答,不敢胡说,因臣是殿下的老师,他想救臣一命,才如此说的。”高允的诚实,打动了拓跋焘,他对太子说:“这人如此正直,很少能有人做到如此地步,而他临死也不移其志,更是难得 ,像他这样据实以告知君主的,朕应该宽恕他。”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高允免罪后,又替其他参与编撰史书的人求情,使拓跋焘收回了,将涉案之人夷灭五族的命令,后仅崔浩被灭了五族,其余的人都只有本人被杀。此事过后,太子责备高允不知把握时机,见好就收,反而一再激怒皇上。高允却回答说:“史书本就应该按照事实编撰,这样才可以让今人观过往,让后人知今事。崔浩却辜负圣恩,让私欲蒙蔽了他的公正廉洁,他是罪有应得。但臣与崔浩同参一事,死生荣辱,义无独顾。多亏殿下仁慈,才得以幸免,违心苟活,却不是臣当初本意啊!”高允面对皇帝时,依然能据实已告,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他确实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同时也守住了自己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