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取自海晏河清之意。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水中角度拍摄)
2、北海公园的石坊船抄书打卡第二十五天~是落花依草也好,回风映雪也好,你总得从头至尾地看下来才有个感觉。正如同要行了才算船,砌死在那儿,哪怕是颐和园的石舫,也是呆板的。
3、石舫船介绍颐和园清晏舫俗称石舫,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舫身用巨石雕砌而成,通长36米,原有中式舱楼,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时改为洋式舱楼,并取“河清海晏”平安之意,简称“清晏舫”。#石坊船简介#
4、石坊船北京颐和园石舫(清晏舫),位于万寿山西岸边。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舫身用巨石雕砌而成,通长三十六米,原有中式舱楼,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慈禧重建时改为洋式舱楼。古代君与民常用舟与水来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乾隆皇帝下令修建永不沉没的石船,并写诗曰:“载舟昔喻有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用不沉的石舫象征国家政治安定,寄望统治稳固。但即使皇帝不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也不行,用石船,寓意老百姓的风再大水再深浪再高,也掀翻不了大清朝之船,但大清这条船只漂泊了276年,就被辛亥革命的水浪掀翻淹没了。#石坊船简介#
5、石船简介其实从石舫至国泰桥的海河沿线步行或海河游船夜游才是天津游的第一特色主题和精华!
6、北京石船介绍石舫、玉澜堂砖墙与慈禧、光绪拍摄于颐和园 2021-11-29/30颐和园石舫,取海晏河清之意,名清晏舫。中国文化讲究含蓄,古诗曰:野渡无人舟自横。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更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以石舫造景,并非颐和园独一家,佛山梁园、苏州狮子林、圆明园别有洞天等景区内皆有此景。圆明园别有洞天石舫现今遗址处还留有石舫的基座。颐和园石舫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全长36米的船体用巨石雕成,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石舫也称不系之舟,由舟船想到战舰,想到黄海战役,即甲午海战。甲午海战指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北部东港市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割地台湾的《中日马关条约》。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1894年为清光绪20年,光绪皇帝(1871-1908),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石舫与慈禧享乐、喜好有关,慈禧在颐和园不但有专门听戏的大戏楼德和园,还着意光绪将石舫中式舱楼改成了西式舱楼,以彩色玻璃为窗,雨天观景听雨。石舫在颐和园长廊西头,长廊的另一头是玉澜堂,玉澜堂是光绪的寝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在这里召见袁世凯密谋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日后夏季玉澜堂成了光绪软禁地。玉澜堂东、西、北三面的通道被堵死,四面门窗也被封堵,如今东西配殿内,仍能看到当年所砌的砖墙。戊戌变法10年后光绪抑郁而死,年仅37岁。玉澜堂门前有一对 “子母石”,冷眼相对,留给后人、游客评说。图6玉澜堂门前,图7、8东西配殿,图9西配殿霞芬室门后的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