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噗简介(李璞)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2:41:23 浏览
1、李璞

穷人只有消费,富人持有资产,中产购买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有一句话(我)在很多场所里讲过这句话:穷人只有消费,富人持有资产,中产阶级购买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低收入人群其实无所谓的,他生活很幸福:我挣钱,我花钱,我每天就工作,刚刚好我也没有更高的欲望。所以穷人只有消费,中产阶级购买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也好理解,挣了点钱了嘚瑟了是吧,明明可以买个帕萨特,非要再买个宝马,开着出去拉风明明可以买个40平米的房子先住着,但是不行我要上杠杆。找全家人借钱,我再整个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我甚至愿意去租很贵的房子。你以为你持有的是资产,但其实这些东西都在导致你们家现金流流出,现金流流出就是负债。因为你根本就存不下本金去持有更多的资产。那为什么说富人持有资产?你发现富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他会选择资产是否在为我们家创造现金流。我买房子的目的一定不是持有这个房子到某一天卖掉它,而是我从买房到手第二天就出租他。当我持有的房产足够多,租金收益覆盖掉我的成本之后还有盈余,我就开始有了好的安全感。所以富人持有的是资产,包括富人买豪车,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显摆,有各种各样的一些其他的原因帮他节约成本。我接触的很多的高净值客户普遍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价值观兼容,认知高。他们其实是接受任何对他有利的方案的,他们没有好恶,他不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只要他觉得这个事情对我有利,我都愿意听一听,我都愿意去尝试做一做,因为他们是结果思维,只要对我有利都OK。·第二个特点高净值客户是有成本意识,而这个成本不仅是经济成本,或者经济成本是他们考量的后一环。他们认为能花钱办的事都不是事,他们更愿意去用钱买专业、节约决策成本、节约犯错成本。他更愿意花钱去买时间。你办这个事,可能三两天搞完了。我办这个事,可能要很长时间,浪费我的时间。为什么不把这个时间花在我的事业上或者我去休息?所以他们更愿意去通过借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方式来节约自己的成本。

2、

关于保险,法律偏向消费者更好还是供需双方平等更好?我很尊敬的一个老师李璞,就是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提到的那位!李璞老师在讲到香港保险的时候提到香港保险的坑。其中就包括,内地的法律法规更倾向于与保护消费者,而香港的法律是供需双方平等的对待。也就是说在内地,消费者起诉保险公司胜率是更大的,我看过很多案子的理赔结论,确实是如此,很多时候明明确实不该赔的,法院却判赔了。而在香港双方是平等的,这也就意味着法律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在中立的情况做出审判结论。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地的保险确实是要优于香港的保险。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内地的保险保费比香港更贵。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内地的法院子在审判时会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由此造成理赔率超标,而终这个成本是要加到每个人的保费上去的。举个例子,我们有1万人同时买一份重疾险,约定只要患重疾就能赔10万,而每年患病的概率是万分之三,也就是说只要准备30万就够了,分摊到每个人头上是30元,但这时候,有2个人患了病,并不在保险合同的理赔范畴之内,也要求要理赔,法院还判保险公司必须要赔,这就增加了保险的理赔支出,那么在下一年的保费中保险公司必须要把这个成本增加上去,那下一年的保费就变成了50元,那20元其实就是每个人替那两个人买的单。众所周知香港的保险定价比内地便宜,原因就在于香港保险管理更规范,拿投保来说,告知是严格的,不像内地保险代理人甚至为了成交保单还故意帮助客户隐瞒。其实我们只要在投保时做好健康告知,我们的的拒赔至少减少90%,理赔减少,我们的保费肯定就会降低。所以,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怎么选?1、保费贵一点,但是出现理赔纠纷诉讼时赢面比较大,但这也是不能的;2、保费便宜30%-40%,但是出现理赔纠纷时,法律公平对待。你会怎么选呢。

3、

为什么保险比银行、证券更安全?胡总,银行证券保险这三个品类在安全性上到底有什么区别?首先保险肯定比银行跟证券要更安全。人这一生中,无非就跨个几个周期。·一个叫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大概是三十年一轮,人生一辈子要过八十到一百岁,这辈子肯定要经历过三次的牛熊转换,而证券公司在经历这种牛熊转换的时候其实是不安全的。牛市好的时候赚很多钱,但转换到熊的时候有可能会血本无归,更何况一辈子要经历三次的牛熊转换。证券的正确的安全性在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是不行的。保险为什么在跨经济周期有它的优势?·首先保险公司是长期投资者,是一个逆周期的投资者,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是不是更愿意买保险?近很多人喜欢买保险,保险公司会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收到更多的保费,又在资产下跌的时候收的保费多,去抄底买一些资产。随着牛熊转换,熊转牛的时候资产价值要往上走。抄底获得的资产产生大大的资本利得,又会使得保险公司分红能力变强,给我的客户分红,客户是不是又会刺激他更愿意投保,这是一种好的逆周期的良性循环。所以在跨经济周期这个事情,保险优于证券。·正确来说跨生命周期,人这一辈子肯定是要走完的,走完以后钱一定是要传承的。银行其实在生命周期中安全性是 ok 的,这辈子只存钱大概率也没事,但是在跨生命周期传承的时候银行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例如都看过很多案例,终很多人银行里的钱是没有给到自己想给的人或者没有以想给的方式给到想给的人。跨生命周期,保险可以以受益人的方式按比例的,或者按自己个人意愿的去指向性传承给你想给的人。所以在跨生命周期这个过程中,它要有比银行更好的安全性的优势。当然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是,只有保险有跨越政治周期。我在二零零六年的时候参加保险行业五十年的成果展示的时候,在北京世纪坛办了一个展览。我看到过一张很有意思的保单,这个保单的被保险人是当年一个知名的黑帮老大杜月笙,杜月笙二几年的时候买过一张保单,受益人是孩子,后来他就逃离大陆然后在香港去世了。在60年代的时候他的后人曾经拿着保单找过人保想申请兑现。当时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的推敲。毕竟第一,这张保单是在国民d解放前他来监管下签发的。第二、这个人有一定的背景特殊要不要给他?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要给。为什么要给?因为保险跟银行证券不一样,银行证券是归属个人的权益。杜月笙的钱就是杜月笙的。杜月笙犯罪我当然要没收了,但是保险不是。保险是一个损失补偿的,他是对某个人生命价值的损失。而死亡或者重疾或者残疾吗?不管你是谁,你的去世都会对你的家人或者是你的后代有的损失。而我这张保单是赔这个损失的,不是所得不是获得,所以终的决定是赔给他,他的子女用这张保单的理赔款。在迪拜开了一个中餐馆,现在还在经营,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迪拜去吃他们家的饭,这就是保险这种资产它独有的特色。它是真的是安全,它不仅跨经济周期,跨生命周期,它还能跨政治周期。任何一届政府都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

4、

美金资产是否还值得投资?这两天直播间又有人问我欧佩克减产石油,美国是不是又要加息?其实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事件驱动的世界了。这个世界是由一些连续事件或者说是很多力量交织,就神仙打架。作为一个个体来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事情是逻辑,而不是某一个具体事件。应该怎么去操作?火热紧接着又封禁欧佩克减产石油。这些事情看似没有关系,但其实内在关系是深的。我给你捋一捋这个逻辑。硅谷银行,我们从硅谷银行这个事情开始讲起。首先美国的逻辑很简单,我之前不是印钱吗?我印钱印多了。而美国是一个消费驱动的国家,钱印完以后会直接驱动消费市场,这意味着通账是直接出现的。我钱变多了吗?而这个钱并没有流向房地产,而是流向了消费。所以美国的物价将会上涨。压通账的方法很简单,这个逻辑是清晰的。我做这个事情是完全逻辑驱动,没有任何的问题。市面上钱多,我加息把钱收回来,但问题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会产生一些连带的灾难。比如说国债就跌了。为啥?我之前买的国债利率低,现在利息变高了,我国债就会变高。那我是不是应该卖掉老国债买新国债,而我卖老国债是不是要导致国债市场供应大于需求。因为没人买老国债了吗?而供大于需就会导致价格的暴跌。那么国债跌了,卖方一定会变多,很多人就会去卖它。谁卖呢?主要是一些主权国家,别的国家卖美债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的逻辑不是你的逻辑,你的逻辑是印钱通账,我要加息。我的逻辑是咱俩关系不好了,俄罗斯为什么要持有你美国的国债?我象征性留一点点,保留你美国债主的身份。剩下的我清仓抛售。还有"投资杀跌"。很多国家像巴西,看着美国的国债往下跌,从投资行为来讲我是应该卖掉。这是一种投资行为,我并不是对你有意见,我就单纯想卖它。第三个日本去年卖了多的国债,2.400亿美金"本币贬值",我日元贬值了呀。我必须通过抛售我的美元储备来扛住我日元的汇率。所以你看各个国家各有各的想法,大英雄各有所思。所以都在抛国债。如果我在卖,美国不回购,这个国债就完蛋了,就没有信用了对吧?美国国债往市场上一抛,没有人接。终美国这个事情发现你们都卖,只能我接。于是美国必须回购美债。谁回购呢?美国的金融机构在回购,你去看一个数据,去年美国的国债几乎都是被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像保险公司,像美国的养老基金,像美国的各种银行,大量的回购,美国的国债而回购这个国债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市面上的国债是要花钱买的吗?同时由于国家进一步的暴跌,我资产也缩水,所以美国的金融机构就遭遇了一个双杀,这个双杀就暴雷了。暴雷的原因就是失去流动性了,我没钱了,我把钱都用来回购美债了。突发提款,我没钱,准备金又不足,后导致挤兑暴雷。应对这种情况。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向全世界收回流动性,把美元都要回来。怎么要回来?第一:继续印钱,是不是又会走回这个老路,这是不可以的对吧。有点悬。第三:查封资产。所有俄罗斯人在美国的资产。不讲道理,为什么查封?我需要钱我查封你。硅谷银行所有的账户爆雷,只管本国人的外国人的钱不管,干嘛我拿这个钱。解决我当下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就是全球查封资产。如果你的钱在美国就要注意了。第三:全球查税。"FATCA法案"启动向全世界的美国人和美国人在全球的资产进行查税。补充我的流动性不足,这才是它的底层的结构。所有的事情都能放到这个过程中去,找到他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是不是有人不希望美国国债坚挺,是不是有人想跟美元脱钩,我们要回到这个逻辑中去才能找到事情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很多高净值人群来看,目前要关心的事情就是:第一个,你的钱放在美国还是否安全?你是否要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的风险?因为美国在涨息、降息之间来回波动,这意味着全球资本市场也会因此而来回的波动,波动率会加大。你要不要考虑更安全一点的投资方式?这就是我要说的,世界不是单一事件,驱动型的世界,我们要考虑连续事件,要考虑底层逻辑。点赞+关注,从此不迷路。

5、

企业主家庭应该如何配置保险?中国区主席特许金融分析师李璞。企业主应该如何配置保险?·首先企业主也是人,就会有风险转移、支付转移的需求,这些基本的就不说了,分享几个找我咨询的企业主客户的保障方案。首先基础的就是去买断个人的债务。很多企业主包括我自己,肯定都有债务在身上,包括企业的债务、银行的、股东的借款或者是一些投资人的名股实债,再就是个人家庭的债务、房贷等等。假设企业主发生极端情况,债务并不会因为借债人的离开而消失,即使企业经营正常,但本该家人继承的企业股权或企业资产就会被拍卖,家里的房子甚至都可能断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相当于天塌下来两次,所以用寿险的保额来一次性买断债务就是对家庭负责的行为。比如一共有3000万的债务,那么就投保对应保额的寿险,举例子42岁一年交保费96万,保费拉长缴费7到10年就能撑起300万的保额,钱也不用交,解决债务问题。债务还清了或者65岁时账户里剩余1000多万随便花。如果用不着创业成功了,不需要这钱了,3000万保额直接留给孩子,在此之上是买断对家庭的收入贡献。很多企业主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方主外一方主内的,这种情况下配合默契,但这就会存在一个风险。经济支柱如果收入中断,无论因为什么情况中断,个人健康还是企业的经营状况波动,对家庭生活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冲击。保险在这个场景下的应用就会用年金险、险、两全保险,这一类具有储蓄功能的产品,以另一半为投/被保险人,投够5年,5年之后每年保险公司会给家人一笔确定的现金,公司经营的好不好放一边,家庭生活肯定是稳的。这样家庭成员们、老婆、孩子或者你老公孩子就会有安全感,企业主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打拼,家庭也会成为你的。后盾和港湾。·第二个应用场景就是隔离风险,比如瑞幸险。当年就因为瑞幸咖啡的事件进入到很多企业主的视野,包括雇主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等等都是转移支付功能。企业主还可以通过购买寿险建立免于债权人索赔的资产。在很多司法管辖区内,寿险的现金价值和保额赔付都是免于债权人索赔的。当然还有更高级的做法就是去建立保险金信托,风险隔离架构,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协助搭建。总之企业主的需求肯定比一般家庭要复杂,在配置保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如果你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私信我,链接到我们的专业团队为你提供参考意见。

6、

硅谷银行破产,亚洲储户存款清零。过去,许多人通过在中国赚钱,然后到美国消费和获取美国身份,让孩子接受美国教育。然而,这种做法如今存在风险。对于那些模棱两可、骑墙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被两边所排斥。如今,对于那些拥有大量资产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做出决定,要么移民国外,要么回到中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疫情期间,美国开启了印钞机,实施了“直升机撒钱”的政策,这种做法曾在20世纪70年代由弗里德曼提出。弗里德曼认为,刺激经济的佳方式是向纽约上空撒钱,这样居民就能消费。这种做法在过去很有效,但现在却导致了问题的集中爆发。由于疫情,各国都开始印钞。中国也不例外,但近几年中国政府已经很克制了,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这反而让我们有了机会。而美国不克制,遵循他们的经济学原理,导致了今天的问题。硅谷银行的遭遇与雷曼兄弟破产很相似。两周前,美国对硅谷银行的事件做出了终的回应。所有美国人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都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全额赔付,但非美国人在美国的资产却无法得到保障。我的一位朋友安慰自己说:“还在。”他说,虽然他无法取出存款,但他可以在网上查看,等待解决方案。我告诉他,如果这是解决方案,那就让我帮他建立一个网站,他可以在网站上看到价值500亿美元的存款。他回答说:“别担心,我知道这是纸。”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年二三月份开关之后,大量资金涌入香港和大陆的原因。我们不了解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