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灌简介(卫瓘与卫铄关系)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3:18:40 浏览
1、卫瓘与卫铄关系

你听过病死的,吓死的,笑死的……那么你听过有被“看死”的吗?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神人卫玠,他就是被“看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属于帅哥的时代,翩翩公子受到世人追捧。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卫玠,也是一个生活在晋朝的帅哥。卫玠,河东郡安县人,就是今天的山西夏县人,祖父和父亲都是朝中的大官。《三国演义》中诛杀邓艾父子的卫瓘就是卫玠的爷爷,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尚书朗,有名的书法家;堂姐卫铄(卫夫人),兰心慧质,也是书法家,所以说,这个卫玠卫公子可是个实打实的官二代啊。卫玠五岁那年,常常乘坐羊车到集市上去玩耍,凡是看到卫玠的人,无不称赞他为“玉人”。卫玠容貌帅气,风度翩翩,不仅让女人迷恋喜欢,连男人也心生嫉妒。卫玠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济,长得那也是风度翩翩,帅哥一位,可是在卫玠面前,他就被衬的黯然无光,以至于他绝从不跟卫玠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免得被外甥的颜值吊打。你别看卫玠帅就认为他只徒有其表,错,错,错!他不仅有学问,口才也的好,是当时有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 ,只要他一开口,便是妙语连珠。只是卫玠从小就体弱多病,他的母亲一直劝他不要多说话,所以卫玠只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才会发表一下言论。就是这样,凡事听过他言论的人也对他赞不绝口。世人称“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这“王家三子”即指有名的玄理“三王”:王澄、王玄、王济,都是当时久负盛名的才子。卫玠能力压三人,可见其才华。出身好,长的帅,口才还这么好,盛名在外的卫玠,只要出门,粉丝们必定前呼后拥,疯狂地向卫玠扔果子扔鲜花,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洛阳城的交通一度堵塞甚至瘫痪。永嘉四年,卫玠离开故都洛阳, 辗转去了当时的首都建康(南京)。没想到,首都的粉丝更加疯狂,听说卫玠来了,为了一睹他的绝世容颜,几乎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围观,人山人海,把卫玠围了个水泄不通。粉丝们的热情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可卫玠架不住体弱啊,本来就多日的舟车劳顿,这会被这么多人一围,气都喘不上。就这样,卫玠倒了下去,但是由于人群围得太密实,竟然错过了就医时间,卫玠就此一命呜呼!这就是“看杀卫玠”的典故由来。卫玠死时还很年轻,只有27岁,都说红颜薄命,美这对卫玠这样的男子也同样适用啊。有网友说,卫玠表面上是被粉丝们“看杀”的,归根结底呢,是被自己“帅死”的。 ​#卫灌简介#

2、三国卫瓘怎么读

《后汉书》记载中的司隶七郡分别是:1、河南尹,21城,208486户,101.0827万人。2、河内郡,18城,159770户,80.1558万人。豪门有:河内郡温县司马氏。3、河东郡,20城,93543户,50.0803万人。豪门有:河东卫氏。(卫瓘)司隶河东郡名将有关羽、徐晃、毌丘俭、贾逵、卫瓘五人。4、弘农郡,9城,46815户,19.9113万人。豪门有:弘农杨氏。(杨彪)5、京兆尹,10城,53299户,28.5574万人。豪门有:京兆杜氏(杜预)6、左冯翊,13城,37090户,14.5195万人。7、右扶风,15城,17352户,9.3091万人。豪门有:扶风马氏

3、卫瓘的读音

两晋时期政府对官员的优抚初探公元280年晋灭吴完成天下一统,晋武帝司马炎改元大赦,行优抚之政“赐天下爵,人五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逋债宿负皆勿收。除旧嫌,解禁锢,亡官失爵者悉复之”(见《晋书》帝纪第三) ,由此定下了两晋时期对官僚阶层优抚宽待的基调。一、两晋时期政府对官员优抚宽待的主要表现1、对降国亡官的优待政策封蜀汉亡国君主刘禅为安乐县公,封吴主孙皓为归命侯,其余追随到洛阳的降臣均予优待。2、大幅度提升国家公职人员薪资待遇晋朝的高官们不仅有食奉(基本工资),还有占田租金收入。据《晋书职官篇》记载“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太康二年,又给绢,春百匹,秋绢二百匹,绵二百斤。”3、举“孝廉”和九品中正制西晋时期主要通过皇帝以举“孝廉”为名征召世家良才入仕为官。东晋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选拔官员。实际上,就是皇帝承诺了世家官僚子弟有入仕特权。4、对有功大将的封赏和体恤将吏举措设立开国功臣爵位系列,封赏有功将领。对驻防将官的奔丧、通婚、阵亡和年老放归等有明确的帮扶政策。有晋一朝对官僚阶层的宠爱远不止上述几点,无论在经济和政治权利,子女接班就业,甚至在业余休闲福利待遇上,都给了高级公务员体贴照顾。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皇帝的司马氏为什么不惜国库,百般讨好整个官僚高层呢?二、晋朝司马氏行宽政优抚之策的原因探讨秦灭七国一统天下后加强中央集权,独尊皇权。汉统一天下后承袭秦制,并明令非刘姓不得称王,独尊宗亲。为什么司马氏统一天下后,愿意行宽政优抚之策、示好世族门阀“共治天下”?原因有三:1、化解各方矛盾和历史积怨的需要晋是在结束汉末分裂血腥征伐后形成的大一统帝国,这个表面一统的帝国内部却有各方长年征战累积仇恨的阴影并未完全释放,典型的案例就有庞会灭族关羽后人、卫瓘借田续杀邓艾父子以自保。所以司马炎统一天下,第一要务就是安抚各方,天下归心,要“除旧嫌,解禁锢”,以宽政推恩,消解各方仇恨,使各方和谐团结自己周围,为新朝廷出力。2、稳固司马氏政权的需要司马懿是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政权,所谓得国不正。而司马懿能逆风翻盘,并非仅是他的权谋,而是以曹爽为代表的宗亲大权独揽,对旧贵族势力排斥过度,导致以陈群为代表的世族门阀阶层普遍不满。司马懿能顺利取代曹魏,是各方纵容甚至乐见的结果。所以,司马氏掌权的根基并不牢固,需要笼络各方世族门阀势力,甚至出现了“王与马共治天下”传言。3、收缴兵权安稳军心的需要晋统一天下后,自然要收紧各地军队的管理权。司马家族一统天下之后,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系,并由王族子孙出任各级军事长官,天下兵权尽掌控在司马家族手中。司马氏篡魏掌权后,必然会礼遇被曹魏政权压抑的世族阶层,世族阶层实际是以血亲纽带结成的旧体制贵族集团。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群雄逐鹿,严重打击了旧贵族的统治,以曹操为代表士族新权贵崛起,而旧贵族是以前有封地的君子之后,他们重视血统传承。而士族新权贵大多为没落贵族或底层平民出身,凭军功上位,成为新权贵。他们更倾向于以才取士。曹操“唯才是举”的曹魏新贵政权长期压制了旧贵族世族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就是以司马氏族和颍川陈氏等结成旧贵族同盟,对曹魏新贵政权的复辟。所以晋朝对从旧贵族衍生出来的各地名门望族给予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就是为了谋求夯实联盟政治的基础。三、晋朝司马氏行宽政优抚之策的后果百姓苦于苛捐劳役和战乱。统一天下后司马氏行宽政抚民,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经济;以优厚待遇安抚官吏,有利于化解矛盾和积怨,有利于天下安定招徕人才等等,这些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要看到司马氏对高阶官员超高待遇、对世家门阀过于依赖,造成了三大恶果,大一统的两晋时期并未开创社会“大治”。1、削弱了中央集权国家权力受制于世家门阀,各家势力明争暗斗。两晋共计一百五十余年,皇位交替达十五次之多。自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又有东晋王敦、桓温、苏峻、桓玄作乱。国无宁日,百姓受罪,主要原因就是大一统的国家,缺乏强有力的皇权。2、坐大了特权阶层世家门阀共享天下,形成了庞大的特权利益集团,他们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并通过所谓的举“孝廉”和九品中正制,世袭相传,社会上层寻欢作乐,政治腐败。3、固化阶层加剧矛盾世袭特权阶层和平民阶层泾渭分明。平庸者充斥高位,怀才者有志难伸,各方矛盾激化。激化到什么程度呢?晋孝武帝司马曜试图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竟因一句嬉言,却被自己的妃子找人将他用被子给捂死了。两晋时期如果有什么特色或风骨的话,就是所谓的真名士自风流,实际是阶层固化的真实写照。一种名士风流属于世家子弟,天天风花雪月,朝笙夜宴,躺赢人生;而另一种名士风流则属于底层才俊,仕途难寻,只能在竹林深处醉酒躺平。

4、卫瓘

公元263年,司马昭看了邓艾奏折,大为恼火:你邓艾有什么资格封刘禅儿子为公爵,几时轮到你指手画脚?很快,司马昭指示监军卫瓘警告邓艾:"有什么事不要先斩后奏。"然而,邓艾缺乏政治敏感,他虽意识到司马昭的不满,仍执意为自己辩解说:"我秉承旨意授予他们官爵,安抚刚刚归附之人,这完全是一种权宜之计。如果坐等朝廷的命令,使者来往于路上,就得耗费许多时间。将在外,倘若可以安定社稷,独断专行也是可以的。"邓艾不辩解还好,越辩越黑。在司马昭看来,邓艾公然认为自己独断专行是对的,是想拥兵自重、要挟朝廷,有谋反之野心。事实上,真正想谋反的人不是邓艾,而是钟会。蜀国灭亡后,姜维被迫向钟会投降,钟会虽是平蜀名将,本质上是文人与清谈家,虽掌兵十万,兵营之中却没有人可以交谈,直到姜维到来。久而久之,钟会便把姜维视为知己。在姜维的怂恿下,钟会决心牢牢掌握自己命运:只要我有兵权,司马昭能奈我何?钟会想据蜀谋反,就必须先铲除邓艾。现在邓艾越权行事,精于权谋的钟会抓住这个机会,果断出手。很快,一封密信快马加鞭送到司马昭手中。这是钟会与卫瓘联名密奏的信,指控邓艾心怀不轨,意图谋反。司马昭本就防着邓艾,看到这封信,心中更是狐疑。钟会十分善于模仿他人的字迹。当时邓艾与钟会分管蜀地,邓艾占据成都,钟会占据剑阁以东之地。邓艾写给朝廷的书信,必定要经过钟会的辖区,钟会便以检查为由,扣下书信。钟会模仿邓艾的字迹,重写了一份,把信的内容都改了,字里行间充满狂妄傲慢。在钟会的挑拨下,司马昭判断:邓艾已经失控,必须先下手为强,将他逮捕押往京师。为了防患于未然,司马昭上了三道保险:第一道保险,命令钟会进军成都。邓艾手上有四万人马,钟会手上则有十万军队,优势明显。第二道保险,命令贾充率军进入斜谷道,作为钟会的援兵。第三道保险,司马昭亲自率领大军移师长安。这里有个细节,司马昭备了一辆囚车,显然要抓活的,并非要就地处决邓艾,然而钟会绝不能让邓艾活着离开蜀地,否则伪造书信的事就会被揭穿。于是他把抓捕邓艾的任务交给卫瓘,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邓艾一向讨厌卫瓘,若是一怒之下宰了他,自己就可兴兵诛杀邓艾。然而事与愿违,卫瓘不仅没死,还把邓艾逮捕了。钟会认为司马昭只怀疑邓艾谋反,绝不会怀疑到自己头上。但他错了,他同样上了司马昭的黑名单!司马昭不仅防着邓艾,同样防着钟会。钟会手握十万大军,要是趁机拥兵自立怎么办?司马昭毕竟是老江湖,他双管齐下,一面派心腹贾充挺进汉中,一面亲率大军西抵长安,以掌控全局。作为一个统治者,司马昭无时无刻都以怀疑的眼光打量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握有兵权的人,但他又得把这种怀疑心隐藏起来,不能让人发现。他派钟会捉拿邓艾,又遣贾充入汉中,明显是监视钟会,自己西进长安,则又是监视贾充。说白了,司马昭对谁也不放心。贾充也不傻,他直截了当问司马昭:"主公是不是怀疑钟会?"司马昭的回答很高明:"如今我派你前去,难道可以再怀疑你吗?"这个回答,足见司马昭深厚的统御功力。贾充问他是否怀疑钟会,并非关心钟会,而是关心自己:派去伐蜀的邓艾、钟会你都怀疑,今天我入川,我岂不是又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吗?司马昭太聪明了,一眼就看穿贾充的真实意图,故而给他打了一针安定剂:放心吧,我怀疑的人不是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司马昭给钟会写了一封信:"我担心邓艾拒捕,现已派遣贾充率领一万人驻扎乐城。我将亲率十万人马屯长安、近日即可与你相见。"钟会知道司马昭已怀疑他心有异志,但他绝不可能像邓艾那样束手就擒,他的想法是,蜀汉天险犹在,自己又有十万大军,大不了就当刘备第二!然而钟会毕竟只是个有小聪明的人,没有真正的大智慧,缺乏统御力。终,他信任的姜维利用他,他的部下反对他,以致众叛亲离,悲剧收场。而另一边,邓艾被卫瓘派去的护军田续杀死。代蜀之战结束一年后,钟会与邓艾两名主帅竟都死于非命,暴露出魏国内部权力斗争引发的矛盾。钟会本是司马昭的亲信,曾为司马氏立下汗马功劳。在第二次淮南之变后,魏帝诏令司马昭留守许昌,企图削其权力,正是钟会的及时警告,司马昭火速入京,掌控权力,避免了被架空的命运。作为一个为司马氏鞍前马后卖命的人,钟会终竟成为司马氏的敌人。权力场上人与人的关系微妙而善变,钟会的叛变,一方面出自野心,另一方面也是畏惧功高震主带来兔死狗烹的结局。与钟会相比,邓艾更值得怜悯。邓艾是三国后期出色的将领之一,为稳定魏国西疆做出杰出贡献,令姜维多次北伐无功而返。在伐蜀之战中,他以弱小之偏师完成史无前例的伟业,可谓一代名将。他的死,一方面是过于自信,沉醉于当川蜀太上皇,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另一方面是钟会、卫瓘等人的陷害。不过,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仍然是功高震主。

5、三国演义薛综与卫瓘的扮演者

公元264年,钟会派卫瓘先到成都抓捕邓艾,但钟会给卫瓘兵力少。当时邓艾在成都也是手握重兵,钟会想着卫瓘抓捕邓艾的时候,邓艾会拒捕,甚至杀掉卫瓘,然后借这件事给邓艾定罪。卫瓘本是钟会的监军,耳目众多,他暗地里知道钟会的意图,但作为下属,又不能抗拒命令。卫瓘只好硬着头皮去成都,卫瓘有意在深夜到达成都,刚到邓艾所统领的军中,就在全军传了一道檄文。卫瓘在檄文上声称:我是奉诏来抓捕邓艾的,其它人一概不追究,你们只要投向官军这一边,跟先前平蜀时一样,再加爵赏,如果胆敢不出,附逆邓艾,就要诛灭三族!檄文很快传了出去,等到鸡鸣时分,将领们都跑到卫瓘这里,只有邓艾帐内的人没有来。天亮后,军士们打开营门,卫瓘乘坐使者车,直接进入邓艾的大帐内,邓艾当时还在睡觉,于是卫瓘下令把邓艾父子抓起来,置于囚车中。邓艾属下的直系将领想要救出邓艾,整兵包围了卫瓘的营帐。卫瓘这人也是胆大,不带卫兵只身出来迎接,把带头的几个人带进军帐没,开始假装书写表章,说要向晋公申明,邓艾没有反心。带头的那几个相信了他,所以没有劫走邓艾。钟会到了成都,立即派人把邓艾押送到京师。事实上,钟会所忌惮的人,只有邓艾,现在邓艾父子已经被抓,钟会就独自统领蜀中大众,威震西部地区,有了这个形势,于是决心反叛。钟会跟姜维商议,姜维率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锋,自己率领大众跟随其后。他们俩合计着,到长安之后,命令骑兵从陆路走,步兵从水路走,顺流从渭水进入黄河,认为五日即可到达孟津,再与骑兵会合于洛阳,一时之间就能平定天下。恰在此时,钟会收到了晋公司马昭的信,信中说:怕邓艾不甘心接受惩处,现派遣中护军贾充率领骑兵一万人,直接进斜谷,驻扎在乐城,我亲自率十万人驻扎在长安,很快我们就可以相见。钟会接到书信大惊失色,叫来亲信之人对他们说:如果只是收伏邓艾,晋公知道我能独自办理,如今带来重兵,必定他已经觉察到我有变异,我们应当迅速发难。如果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就可得天下,如果不成功,还可以退保蜀汉,仍可作个刘备一样的人。钟会把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员还有过去的蜀国官吏,都请了来,在成都的朝堂为郭太后致哀,并假造了郭太后的遗诏,说让钟会起兵,废掉司马昭。钟会把遗诏向在坐所有人宣布,让大家议论之后,开始授官任职,又让所亲信之人代领诸军,把所请来的官员,都关在益州各官署的屋中,关闭了城门宫门,派重兵把守。本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只是中途卫瓘诈称病重,想出来住在外面的官舍。钟会相信他,对他丝毫没有防备……钟会对卫瓘就这么一个相信给他来了个大反转……参考《资治通鉴》评论本以为钟会是个王者,原来是个青铜!看看钟会和邓艾的计谋,多么的,好像稍微动一动,整个四海八荒都是他的了!可是他终究失算了,什么都不是他的,甚至他的小命也不是他的了!钟会失败关键的是识人不明!说起来,钟会好像十分强大,算计这个,算计那个!而他周围的人,其实都在算计他!首先就是姜维,钟会与姜维联合,实在不是好人选,虽然姜维有实力,但是姜维是诸葛亮弟子,一腔爱国志。钟会作为侵略者,姜维对他只有恨,哪有敬,姜维表面与他联合,实为不得已,以钟会的才智,应该能够察觉到这一点,可是他假装没有察觉,也不做任何防范措施,后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还有就是钟会对自己的上级晋公司马昭不太了解,他以为司马昭离得远,可以摆脱对他的控制,实在是大错特错。司马昭那是司马懿亲自调教出来的,其阴狠智谋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钟会跟这样的人玩心眼,他确实差了些,司马昭早就防着他这种想法了,他也没有察觉。再有就是卫瓘,钟会派卫瓘去给邓艾定罪,目的是让邓艾把他杀死,然后好出兵消灭邓艾占领成都。可是卫瓘却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这就跟不正常,虽说邓艾也抓来了,可是卫瓘是不应该再活着才对。钟会的心思全放在邓艾上,没有意识到卫瓘是司马昭的眼睛和耳朵,一个疏忽,给他来了个大反转,一切努力全都化成了泡影。总的来说,钟会的看人眼光和智谋还是不够,不足以支撑起他那么大的野心,其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对此,你怎么看?

6、卫灌实测数据

291年,西晋司空卫瓘被判处死刑。临斩前,卫瓘叹息道:“连钟会、邓艾这种狠角色都搞不定我,司马昭的儿媳妇居然能让我翻车!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事情是这个样子的。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率领18万大军伐蜀,同时安排了卫瓘做监军。魏军出征后不久,钟会率领的主力就被姜维堵在了剑阁。他久攻不下,心灰意冷,甚至想要退兵。邓艾却另辟蹊径,绕了几百里山路抵达江油,并先后攻克了绵竹和雒县,逼近成都!后主刘禅恐惧,立即派人请降。邓艾遂率军进入成都,蜀汉灭亡。蜀汉灭亡后,邓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擅自封官许愿,又派心腹封锁了蜀地的重要隘口。监军卫瓘与钟会不爽,他俩联名上书,声称邓艾形迹可疑,似乎有谋反之嫌。司马昭立即下令,让卫瓘带兵逮捕邓艾,将其押回洛阳受审。谁也没料到,这头刚搞定了邓艾,那头的钟会又反了!他与姜维合谋,以为郭太后治丧为名,将众将召集到蜀宫,然后突然掏出一份“遗诏”,声称太后要他起兵勤王,驱逐司马昭,并要求诸将签字画押!诸将震恐,谁也不肯签,钟会就把他们抓了起来。事后,钟会跟卫瓘商量,欲尽诛魏将。卫瓘当然不答应,还趁着上厕所的机会,派人把消息告诉了被关押的胡烈等人。胡烈添油加醋,说钟会想把大家都埋了,众皆惊悚,一触即发。第二天,钟会还想做做卫瓘的工作,卫瓘便大口吞饮盐水,接着呕吐不止,装出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钟会叫郎中给他看病,郎中也说卫瓘病重,怕是活不久了,钟会便放松了警惕。趁着这个机会,卫瓘赶紧传令各部,叫他们赶紧下手。次日中午,胡烈之子胡渊敲锣打鼓,鼓噪而出,众营兵士也乱乱哄哄的冲向蜀宫。将官们闻变,立即破门而出,与部下会和。混战中,姜维、钟会及其手下全部被杀。魏军又在成都大掠数日,姜维的家人、关羽的家人、车骑将军张翼、还刘禅的太子刘璿等通通遇害,直到卫瓘强行约束诸将,变乱方才熄灭。期间,邓艾的手下本来想追回囚车。但卫瓘担心自己陷害邓艾的阴谋败露,便派田续追至绵竹,抢先处死了邓艾父子。如此,魏国远征军的主帅皆亡,他一个监军反而成了平蜀的大功臣。回到洛阳后,卫瓘的功绩得到了司马昭的高度认可。之后,他先后出任镇西将军、镇东将军、征东大将军(西晋建立后)、征北大将军等要职。都督平州期间,他曾离间鲜卑各部,诱降乌桓王库贤,愁死了拓跋力微,为朝廷解除了边患。278年,卫瓘回到了洛阳,几年后便升任司空,加封太子少傅。他的四儿子卫宣还娶了晋武帝的女儿繁昌公主,真可谓一门富贵,风头无两!但从此之后,因为管不住嘴,卫瓘终于开始倒霉了。太子司马衷智力有缺陷,朝中人尽皆知,但无人敢提。但卫瓘不一祥,他以重臣自居,更担心社稷所托非人,就想冒着生命危险,给武帝提个醒。有一天,卫瓘假装醉酒,对武帝说:“臣有事禀报”。武帝问啥事?卫瓘却欲言又止,支支吾吾了半天,只好用手抚摸着御床说道:“此座可惜!”武帝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冷冷的说:“你是不是喝多了?”卫瓘吓得一哆嗦,从此再不敢言,但已经引起了武帝和太子妃贾南风的不满。另外就是卫瓘的倒霉儿子卫宣。此君生活放荡,当上驸马后也不知收敛,成天沉溺于酒色中流连忘返。正巧,武帝的老丈人杨骏与卫瓘不和,就以此为口实,安排了几个黄门太监一起告卫宣的黑状。武帝闻讯大怒,立即勒令二人离婚,卫瓘十分恐惧,只好请求告老还乡,武帝同意。杨骏又想把卫宣逮捕,交廷尉治罪,武帝不许。后来,武帝察觉到了杨骏的阴谋,又想叫二人复婚,但卫宣已经病死。290年,武帝病死,惠帝司马衷即位。杨骏起初大权独揽,不久后便被楚王司马纬攻杀。卫瓘再次入朝,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不久后,司马亮想撵走司马纬,便提议在京诸王赶紧回国。朝中无人敢应,只有卫瓘表示赞成,司马玮对其恨之入骨。皇后贾南风也想独霸朝堂,担心卫瓘挡自己的路,便授意司马纬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将其诛杀。司马玮立即率兵包围了司空府,卫瓘与九个子孙一同遇害,终年72岁。不久后,司马亮和司马纬也相继被贾后铲除……

7、卫瓘简介

原来以为读书是脑力活,年龄大了,觉得读书不仅是脑力活,还是体力活。坐着读书久了腰背疼。躺着读书久了,坐起来头晕眼花。今天下午看了三国时期邓艾、钟会、卫瓘三人传,不仅为英雄伤感,因没有看整部《三国志》,对这些英雄们处境不太清楚。各个都卓越贡献,可都心怀异志,各打各的算盘,有的算盘打的蛮大的。互相猜忌,互相嫉恨,钟会、卫瓘算计了邓艾,钟会下场凄惨,卫瓘多活了几年,算高寿71岁遭残害。邓艾67岁,钟会39岁。邓艾累及儿子,卫瓘大小九口人遇难。如我这样寡欲厚道之人真不理解他们都怎么想的。对卫瓘影响不好,作为司马氏派去监督邓艾和钟会的大官,没有息事宁人,化解矛盾,还顺水推舟,保全自己,对邓艾痛下毒手,酿成祸端。他们三人都是孤胆英雄,缺大格局。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