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无能代表不了东北军人,东北军入关后改编为六个军,分别为49军,51军,53军,57军,63军,67军,其中67军在淞沪会战中全军打光番号撤销,53军在腾冲死伤过半整补,63军剩下三千人编入中央军,其余三个军建制也被打残,当年九一八撤入山海关的数十万东北子弟,胜利后北还的很少,可又有谁记的呢?现在世人只知道九一八不战而退,入关后的南征北战却鲜为人知,世人皆知九一八,不识抗日十四年!
2、51军历史简介1938年8月底,因为交通运输线被中国军队破坏,从安徽合肥方向赶来的日军第10师团的步兵部队,正通过乡间小路向六安进发。当时驻扎在六安的中国守军是国民革命军第51军,他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第51军下辖113师、114师,总计12000人左右。而第10师团是甲午战争后的1898年设立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军17个常备师团之一,装备精良,被日军视作现代化师团的样板。这支部队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投入到中国战场,下辖两个旅团8个联队,外加一支通信队以及拥有4个野战医院的卫生队,共计3万余人。由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守军只能通过破坏交通线来延缓敌人的进军速度。经过两天的战斗,1938年8月28日下午,日军陆续进入六安城,六安陷落。 #51军简介#
3、国军51军历史善于谋划军队是李宗仁带兵打仗的一大特点,然而大战当前,爱打小算盘的老蒋却将一堆“草台班子”杂牌军划到第五战区让他指挥。在第五战区,归李宗仁直接管辖的部队只有第三十一军,军长刘士毅,下辖一三一师、一三五师、一三八师。这个军是李宗仁在广西亲自征调成立的部队,团长以上干部多系北伐前后的班底,颇有作战经验,具有桂系部队的特点。虽然士兵多系新近入伍的农民子弟,缺乏训练,更缺少作战经验,但因为一直归李宗仁直接领导,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抗战开始后,三十一军奉调北上,在苏北海州驻防,以防日军登陆侵占苏北地区。其余的部队,则都是临时划归的杂牌军。第十二军和第五十五军,军长分别为孙桐萱、曹福林,是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所管辖的部队,驻扎在山东省境内。论训练和装备,远不如桂系军队,并且军纪不严,士兵自由散漫,在地方称王称霸。韩复榘原是冯玉祥嫡系,现在划归第五战区管辖,能否服从命令,拼死作战,李宗仁十分担忧。他还获悉,韩复榘曾暗地里派人到天津与日军联系,有妥协投降的企图。所以,李宗仁初到徐州上任时,曾亲自去济南会见韩复榘,为日后指挥这两个军作战做准备。第五十七军,军长缪澂流,下辖两个师,原为张学良管辖下的东北军,装备尚可,但战斗力较弱,驻守在苏北地区。第八十九军,军长韩德勤,下辖两个师,原非正规部队,是由江苏省保安队改编成立的,战斗力很差。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下辖两个师,原为东北军,有一定的作战经验,战斗力也较强,虽算不上劲旅,但在各军中可列为上乘,驻扎在青岛地区。第三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下辖5个团,原为西北军。军团作战能力有限,驻扎在江苏砀山地区。编制大,兵力少,是国民d部队的通病,第五战区的这7个军更是兵员少、装备差、派系多、人心乱。面对这样一支杂牌军,李宗仁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在回忆录中感慨道:“和当时参加上海作战的部队相比拟,这些部队实在是三四等的货色。”想当年,秦王为让大将王翦重新出山灭六国,爽快答应让他统兵60万,这几乎倾全国之兵。看来,蒋的气度比秦王小多了。不过,今天看来,这也不能完全怪蒋。《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那么深爱黛玉,气急时骂挂在脖子上的宝玉是“劳什子”,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要送给黛玉。枪杆子是带兵人的命根子,李宗仁与蒋嫌隙又这么深,蒋岂肯把王牌和精锐拨给他指挥?这倒罢了。问题在于,李宗仁已洞察到蒋更隐秘的用意:欲借全国军民团结一致、共赴国难之机,消灭非嫡系的“杂牌军”,排斥异己,保存实力。正如他后来在回忆时所评价的:“蒋先生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端低能,但其使用权谋,用诈术则天下第一。我和蒋先生共事数十年,对蒋先生的手法领教太多,所以他一举一动的用意何在,我均洞若观火。”对这些杂牌军,李宗仁怀着深深的同情:一方面,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与生存,必须与日军决一死战,以尽军人的天职;另一方面,又担心蒋不给补充给养,还以作战不力的名义治他们罪。大敌当前,不能让弟兄们流血又寒心啊!李宗仁深入各部队巡视,安抚军心,激励士气,与各路将领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并晓以利害,成功地将这个“草堂班子”聚拢在一起。正当徐州局面恢复正常的时候,传来了南京失守的噩耗。紧接着的一个月内,日军在南京城内大肆屠杀,30多万军民惨遭屠戮!刚刚趋于平静的徐州城,又变得惶恐不安起来。战事骤紧,李宗仁反倒从容不迫。他把准日军的脉搏:本来就不可一世,这回更骄狂无比。他深谙“骄兵必败”古训,定要抓住日军这一弱点,在津浦线上缜密布兵,充分运用数万哀兵的力量,给予日军以迎头痛击!作为公认的主战派代表人物。别看李宗仁在蒋桂战争中打不过老蒋,那是双方力量相差太悬殊。论治国用兵的才智,李宗仁并不在蒋之下。论治国,他早年雄踞八桂,军而不阀,全省励精图治,举国有口皆碑。论用兵,正如唐德刚在李宗仁口述、他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的序言中所说的:“如把国民d政权中数十员翎顶辉煌的“上将”,以传统所谓“将才”标准来排排队,则桂系这两位首领,实应分居第一二位。“小诸葛”白崇禧,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已数十年。不过纵是真诸葛当年亦不过是羽扇纶巾的戎幕之才。若论威镇三军之“主帅”的风范,则李宗仁还应居首位,非白参谋长所能企望也。抑有进者。论将兵、将将,则李氏的本领亦非他的上级蒋中正所能及。蒋公熟读《孙子》,细玩《国策》。驭人每重权谋;将兵时轻喜怒。在疆场之上率数万之众,亲冒矢石,冲锋陷阵,于攻惠州、打棉湖等小战役中,亦不失为一员猛将;然统大军百十万,转战千里,进攻退守,如在棋局之上,则蒋氏便不逮李、白远矣。”所以,在蒋心目中,他对李宗仁怀有复杂的情感,既有爱恨交织,也有瑜亮情结。危难时刻,他的决策清晰而坚定:只有李德邻(李宗仁)才能胜任第五战区司令官,也只有他才能撑起这个危局。
4、51军军长这名无名英雄,其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151师排长,姓名:李万祥,1946年入伍,汉族,吉林省大安市大来镇人。希望他的亲人能看到,为英雄魂归故土。抖音上看到的,就发发看。地址是巴马的那桃乡
5、解放后51军历史简介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留在关内主力,有二十多万人。部队番号5个军,计有:51军,军长于学忠,辖113师,115师,114师,118师。53军,军长万福麟,辖116师,119师,129师,130师。57军,军长缪征流,辖109师,111师,112师,120师。67军,军长王以哲,辖107师,108师,115师,117师。骑兵军,军长何柱国,辖骑3师,骑4师,骑6师,骑10师。另有2个炮兵旅,炮8旅,炮6旅。
6、国民党第51军抗日战争时期关内有十八万的东北军49军,53军,67军和51军(不是内地那种强制抓的壮丁,而是职业军人)在各大战场浴血奋战,能活着看到胜利的可能连五万都没有,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来自东北抗日武装血盟救国军军歌改编而来的,淞沪抗战东北军两个军被打残,淞沪抗战牺牲的高将领是东北军吴克仁将军(满洲乌雅氏)。尤其东北军67军,这支部队1.5万人在上海松江抵御日本10万人的进攻,成功完成了防守三天的任务。为掩护几十万人大部队撤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役67军中将军长吴克仁殉国,另有5位少将8位团长殉国。全军几乎全军覆灭。图片1是上海松江市民写给67军的。台儿庄战役,东北军51军血战日军第十三师团,歼敌两千,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当地老人回忆“于学忠的部队都很有种来,都是东北军,都是大个子。”
7、51军的军史1949年5月22日,国民d中将刘昌义去找石觉时,遇见了蒋纬国,蒋纬国说:“副座,我当连长时就认识你了,你是西北军的名将。现在我父亲有困难,你要多多帮忙啊!”南京解放后,国民d军兵败如山倒,纷纷向南逃窜。以汤恩伯为总司令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由南京迁至上海,与原有的以陈大庆为司令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合并办公。为了安置石觉,又成立了淞沪防卫司令部,以石觉为司令。至此,国民d军在上海总的作战指挥机构有了三个,机构重叠,系统混乱,但实际上完全由汤恩伯一人直接指挥。原有第一、第七绥靖区合并为一个司令部,也从常州撤至崇明岛。第一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刘昌义,率部来到上海,住在苏州河北岸的新亚饭店。刘昌义这个杂牌将领,虽有副司令名义,但仅仅是个空头中将,没有实权,每月领领薪水而已。刘昌义不满蒋介石,由来已久,早在1946年初,他由徐州来到上海,对外说是来找汤恩伯,实际是为了会晤李济深。李济深住在愚园路,两人见了面,谈得很投机。李济深指出,要打倒蒋介石,必须联合一切杂牌部队,如东北军、西北军、桂系和所有被排挤的人。凡是能够联合和团结的人,都要联合和团结,以壮大反蒋的力量。这时,李济深的行动已经受到特务的监视,出入有人盯梢,在上海没法展开工作,准备远走香港。刘昌义要求同行,李济深说:“你现在还有个副司令的官衔,设法掌握一些部队,伺机起义,其作用比去香港大得多。”1948年,李济深派亲信王葆真秘密约见刘昌义,具体商谈起义事宜,王葆真送了刘昌义八个大字:相机起义,迎接解放。刘昌义坚决地说:“请放心,只要弄到一点部队在手里,事情就好办了。”1949年2月24日,王葆真行踪暴露,不幸被淞沪警备司令部逮捕,关押于威海卫路特务的黑牢中。至此,刘昌义与王葆真的联系中断了,但王葆真所赠送他的八个大字,他牢牢记在心里。上海战役是1949年5月12日开始打响的。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以两个兵团10个军30个师及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近40万人,从四面八方围攻上海,很快占领了郊区的南翔、安亭、南汇、金山卫、南桥、青浦、松江等地。激战至23日,除吴淞口外,上海市区的周围已经全部解放,汤恩伯、陈大庆等人在匆忙中带领嫡系部队5万余人从吴淞口撤退,准备登舰逃跑。但对于留在上海市区的这些残兵败将怎么办呢?总得要有一个出来照料才好,于是想到杂牌部队的将领刘昌义。国民d第五十一军,原为东北军。4月28日在安徽境内的郎溪、广德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大半,军长王秉钺率领残部逃来上海重建。5月14日汤恩伯令其开往浦东,守备川沙地区,5月16日在白龙港地区再次被歼,军长王秉钺被俘。由白龙港逃回上海市区的败兵乱哄哄的,群龙无首,刘昌义认为这是一个取得兵权的好机会,就到蒲柏路去找汤恩伯,说:“五十一军没有军长,部队很乱,应该有人管啊!”汤恩伯沉思了一会儿,便对刘昌义说:“我委派你兼任五十一军军长。我了解你,你很能打仗,你帮维开(石觉的字)好好干。”刘昌义立即答应了下来。再到石觉家,在那里碰见了装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蒋纬国,蒋纬国夸赞了刘昌义一番,让其好好作战。5月23日下午,陈大庆在家里召集留在上海的一些将领举行会议,与会者个个都垂头丧气,刘昌义也去参加了。在会上,陈大庆任命刘昌义为淞沪警备副司令兼北兵团司令。陈大庆说:“奉汤总司令命令,决定于今晚将苏州河以南的七十五军、五十四军和浦东的三十七军全部撤至苏州河以北。大家以苏州河为屏障,一定可以固守一段时间,以待后援。”会后,陈大庆对刘昌义说:“我们把上海战场全部交给你了。我明天要到吴淞口去,协同指挥,汤总司令和石觉司令已经在那里了。”有了兵权,起义就有了资本。刘昌义随即到刘云昭家,想请他与李明扬一起赴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找解放军首长,请示怎样起义才好。但刘云昭年老力衰,不能前往,说:“联络的事情很简单,你叫个副官或参谋去找地下d员田云樵就可以了。”于是刘昌义派副官刘凤德过苏州河去找地下d或解放军的关系,但没有挂上钩。5月24日清晨,刘昌义把准备起义的行动告诉了五十一军军部的高级军官,并叫参谋长谭打电话,通知所属各军首长前来开会。但到会者为数寥寥,一二三军来了一个参谋长,二十一军来了一个参谋,三十七军军长万泽仁的后台硬得很,不听刘昌义的命令,一个人也没有来。后来才知道,一二三军军长顾希九、二十一军军长王克俊早已逃之夭夭了。24日,解放军势如破竹,第二十军攻占浦东市区,当晚该军主力即渡过黄浦江进入浦西市区。第二十七军占领了虹桥镇、龙华镇和龙华飞机场,又于晚间占领了梵皇渡车站及以南的铁路沿线。至25日凌晨,解放军占领了真如车站、真如国际电台、大场飞机场,并分别解放了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市民夹道欢迎,热烈欢迎解放军。在这种情况下,刘昌义的起义进程就不得不加快了。(【刘昌义起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