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简介及他的妻子)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6:37:45 浏览
1、朱自清简介及他的妻子

如何看待朱自清在悼亡妻的文章里提新欢?1929年,朱自清发妻武仲谦因肺病去世,朱自清在痛苦之余,曾撰写《给亡妇》来悼念妻子。其发妻武仲谦出生于扬州名医世家,一个彻头彻尾的传统女子。包括她与朱自清的婚姻,也是受到父母之命的影响。好在,虽是包办婚姻,可武仲谦与朱自清的感情却是极好的,两人十二年中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不巧的是,朱自清的父亲却不是个“省油的灯”,朱自清与父亲关系不合且婚后常年在外学习,导致武仲谦在婆家一直受气,常常被公公气得独自在角落里抹泪。之后朱自清将她和孩子们接出来过,然而积劳成疾的妻子很快就病逝了。而朱自清那篇著名的《给亡妇》中,除了提到一些日常琐事外,还曾出现过一个特别的名字,那就是他的续弦陈竹隐。“我和隐今夏回去,本想到你坟上来;因为她病了没来成。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去世的母亲你!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你。”武仲谦去世后的一年,朱自清便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才女陈竹隐,本放言终生不复娶的他写下70多封情书追求“心中女神”,第二年两人订婚,第三年结婚。很多人替武仲谦感到不值,如今很难说朱自清到底有没有辜负武仲谦,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女人,千万不要一昧付出,否则就是苦了自己,成全了他人!

2、朱自清简介200字

满月的光.诗:朱自清曲:费一轩.好一片茫茫的月光,静悄悄躺在地上!枯树们的疏影荡漾出她们伶俐的模样。仿佛她所照临,都在这般伶伶俐俐地荡漾;一色内外清莹,再不见纤毫翳障。月啊!我愿永远浸在你的光明海里,长是和你一般雪亮!.【备注】(1)归家读诗,这首《满月的光》,创作于1919年12月6日,收载于《湖上:朱自清诗歌赏析》(李复威等编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5页、《中国新诗百年精选》(徐正华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14~15页。(2)赏析:光与影,是诗人善于捕捉的物象。在后来诗人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荷塘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于光中闻乐声,在静处觅动感,是诗人编织诗情常用的手法。望月兴怀,古已有之。唐代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宋代词人秦观又有“月迷津渡”的朦胧凄清,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多为诗人借作比兴感怀思乡的形象,寄托孤独情怀或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但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未用传统的比兴寄托手法,而仍是表达对光明的渴望。月光之静之亮,凭借枯树们的淡淡疏影映衬而出。“枯树”被拟人化作有着伶俐模样的姑娘;一个“荡漾”勾勒出了风吹枯树的树影轻摇的动感,可谓不著“风”字,却尽得“风流”。而纯洁的月光所及处,“内外清莹/再不见丝毫翳障”。这怎能不让渴望做一个纯洁青年的“我”萌生向往:“月啊!我愿永远浸在你的光明海里/长是和你一般雪亮!”——《湖上:朱自清诗歌赏析》(李复威等编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6页。(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4)叶圣陶: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5)诗人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男,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近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修完课程,于哲学系提前毕业。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有著作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其中《荷塘月色》《春》《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6)封面来自网络。(7)谱曲时间:2022.10.5。https://www.lizhi.fm/1361021/2967235746142228486?u=2521849026547979308#朱自清简介及#

3、朱自清简介及作品散文集

一天,朱自清下班回到家看到丰盛的饭菜都凉透了,他不由想起前妻的种种好,于是黑着脸背着现任妻子小声嘟囔:“真不是个贤妻良母!”不料正好被妻子陈竹隐听到,她瞬间怒火中烧,顺手抓起一只碗朝朱自清砸去。幸好朱自清闪得快,躲过了。当时陈竹隐气极了,她把锅碗瓢盆全都乱摔一通。朱自清默不作声,干脆一个人躲到房间里面。看到丈夫没反应,陈竹隐再也不想忍了,她对着紧闭的门咆哮道:“这几年,我忙里忙外地照顾你和你前妻的孩子,你倒好,在我面前念叨她的好,你帮我当成什么了?!”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有了大冲突。陈竹隐是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武仲谦因长期的辛苦劳作生病去世,走的时候才31岁。武仲谦的去世对朱自清打击很大,他不断反省,认为是自己的苛刻要求和对妻子的关心不够才导致了妻子的早逝,为此他还立誓永不续娶。但现实是沉重的,没有了武仲谦的生活,朱自清每天都过得鸡飞狗跳,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六个孩子,甚至小的孩子都没能留住。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武仲谦的不易以及自己无法承受这样的生活。于是在武仲谦去世仅一年,朱自清开始准备续弦,对方是一位26岁的才女,师从齐白石,名叫陈竹隐。朱自清对陈竹隐一见钟情,但一开始陈竹隐并没有看上朱自清,毕竟朱自清是一个带着5个孩子的鳏夫。但估计女人都无法拒绝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吧,陈竹隐也不例外。朱自清坚持给她写了71封情书,比如“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你给我力量。”就这样,朱自清一直写情书,写到第71封情书时,陈竹隐终于被打动了,她抛开世俗,勇敢接受朱自清,并成了5个孩子的后娘。婚后,陈竹隐甘愿放弃自己的事业,一直默默照顾着家庭。如果不是那次大争吵,大男子主义的朱自清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陈竹隐提出离婚后,朱自清这才慌了神,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开始弥补对妻子的亏欠。经过那次婚姻危机后,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不得不说,朱自清很幸运,他遇到两位如此贤惠坚韧的妻子,也正因此他才得以安心教书和做学问,写出一篇又一篇传世之作,其中不得不提得的就是《经典常谈》。《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西南联大多年中文教学的心血之作,这是他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而且,这本书已被教育部认定为八年级下册必读书目,是初中生语文的必读经典,也就是说这本书以后会人手一本,每个学生都要去读。更难得的是,书的末尾还附录了20853字的《唐诗三百首》解析,适合初中孩子们完成无障碍阅读。我们都知道,自小接触学习国学的孩子,不但三观正、谈吐不凡,眼光和格局都会很出众。但对于孩子来说,国学原文晦涩难懂,光背诵不理解是没有意义的,而《经典常谈》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朱自清先生作为引路人,用这本《经典常谈》为孩子们架起了跨过千百年历史和文化长河的桥梁。朱自清作为文学大师,他的遣词造句也十分具有智慧与美感。所以,这本《经典常谈》会成为教育部指定的必读书目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正值寒假时期,趁着快递还没停,强烈推荐您给孩子现在就入手这本《经典常谈》,利用寒假和大师畅谈,读读经典,比别人先一步,让孩子跑得更快更稳更远。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领悟古人智慧,熏陶真善美,启发和引导孩子走向更有见识和品质的人生。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只需一杯奶茶钱,但您送给孩子的不仅是一本书、一份新年礼物,更是一个好成绩、好修养和好未来。

4、朱自清的父亲生平简介

原配去世后,朱自清发誓永不再娶。但没多久他便对25岁的陈竹隐一见钟情,他连写70多封情书终于抱得美人归。婚后,陈竹隐却提出离婚。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与原配武钟谦虽然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但是两人的婚姻生活幸福。武仲谦是传统的中国女性,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她为朱自清和家庭任劳任怨,陪伴朱自清走过风风雨雨。朱自清不管到哪里,都把妻子带到身边,全家人一起生活。俩人的生活琐事,也被朱自清抱着爱意,悉数写成文章记录下来。原配武仲谦与朱自清一起生活了12年,共同生育了6个孩子。老六出生不久,武钟谦因病去世,没多久老六也夭折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朱自清当即晕倒过去,怀着对妻子的思念,朱自清发誓永不再娶。但是现实打败了他,朱自清一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各种琐事,让朱自清忙的焦头烂额,他太难了。朱自清的狼狈,让朋友们看在眼里,他们张罗着给他续弦。一年之后,朱自清经人介绍认识了齐白石的女弟子陈竹隐,朱自清对她一见钟情。与原配武仲谦不同,陈竹隐是个追求独立,有理性、有魅力的女性,她崇拜朱自清的才华,对朱自清也很有好感。但是一结婚就当后妈,还是5个孩子的,让陈竹隐很犹豫。为了追求陈竹隐,朱自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他给陈竹隐写情书,连续写了70多封,每一封都情真意切、文字优美。就这样,文艺女性陈竹隐被打动了,她嫁给了朱自清。为了照顾好家庭,陈竹隐辞去工作成了家庭主妇。五个孩子的衣食起居,数不完的琐事,让陈竹隐忙的不可开交,连跟朋友喝茶、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因为对朱自清的爱意,陈竹隐一直隐忍着,坏情绪也是自己慢慢消化掉。可是那天,陈竹隐却在在朱自清的日记本里,发现了让她伤心欲绝的事情,她产生了离婚的念头。在日记里,朱自清怀念原配武仲谦各种的好,甚至将陈竹隐与其作比较,言语间有些抱怨陈竹隐处理家事不如前妻。陈竹隐爆发了,自己的全心付出,对方竟然当作一文不值,这婚姻也没有继续的必要了。她向朱自清提出了离婚。陈竹隐离开,让朱自清幡然醒悟,他意识到陈竹隐的不容易,一个未婚女性一嫁给他就当五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他这才意识到陈竹隐为他付出了多少。朱自清向陈竹隐忏悔,俩人开诚布公的把内心的想法说给对方听,朱自清也对生活做了调整,他不再只忙于工作,他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妻子,与她一起照料孩子。和她一起散步,一起去听戏;虽然做得不多,但是陈竹隐心中得到了不少慰藉,对他的抱怨少了,更愿意支持他的工作。正是印证了老话“家和万事兴”,正是有了两任妻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朱自清才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研究中,终成为了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留下了很多知名著作,比如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春》《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在朱自清这些名篇中,有一本流传几十年的经典之作《经典常谈》,不得不重点提及!《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西南联大多年中文教学的心血之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普及国学。朱自清把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用白话文的方式进行表达解说,通俗易懂地娓娓道来,让小孩子也能一看就懂。他写的这本《经典常谈》,是引导读者深入国学的门径,它以十三部国学核心为主要内容,囊括了四书五经和诗词文赋,让读者可以通过书籍与大师们对话,在言谈中走进经典、品味经典。《经典常谈》书中的每一篇内容都很短小,朱自清先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清晰的思维逻辑,让那些枯燥难懂的历史和文学知识都变得生动有趣。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附录了《唐诗三百首》的解析,对这个选择,朱自清先生解释说,《唐诗三百首》在清代相当于小学生用书,但对于现代的孩子们来说,即使综合小学到大学所教授的《唐诗三百首》选篇,对于诗的解析也是远远不够的。如今,《经典常谈》成为八年级推荐名著阅读篇目,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惠。蕴藏着古代人文智慧的经典国学,不仅能让人增长知识、增进个人修养,还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美感,诗词的优雅文字和美妙韵律还会让人的身心得以放松。而朱自清作为文学大师,他自身的文学修养能让人更好地领会国学的美妙。《经典常谈》在市面上有诸多版本,戴建业教授和衡水中学中文科状元、北大学霸刘嘉森,都特别推荐果麦文化推出的《经典常谈》。这个版本增加了形象的图解和详细的注释,更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们更自觉、更轻松地进行阅读和欣赏。寒假在即,如果孩子下学期恰好进入初中二年级,推荐给孩子入手一本《经典常谈》,让孩子尽可能地了解历史文化、领悟古人智慧、熏陶真善美,启发和引导孩子走向更有见识的人生。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这本好书带回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品读经典。

5、朱自清简介及资料

1948年,吴晗拿着一份拒绝接受美国面粉的声明书,给一位50岁的教授签字,这位消瘦的教授,说了一句话:“宁愿活活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这位教 授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朱自清,朱自清出生于江苏海州,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上学都一路顺畅。18岁的时候就遵从父母之命,结了婚。就在婚后的第二年,朱自清的父亲因为一场风波丢了职务,家里也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加上婚后陆陆续续生下了6个孩子,经济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节俭。从清华毕业后的朱自清,成了全家的收入来源,此时的他压力之重,除了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之外,自己也有妻子和两个女儿需要抚养。在1925年的时候,27岁的朱自清在好友的介绍下,进了清华教书,生活总算开始稳定,但就在这稳步向上的生活里,又出现了让他难以招架的变数,因为积劳成疾,他的妻子得了严重的肺病,不久就去世了。悲痛中的朱自清,看着自己家里的5个孩子,更加地痛苦,一向不擅长家务的他,每天都辛苦,周围的好友想尽全力帮助他,便给他介绍了一位名叫陈竹隐的女孩。经过朝夕相处,两人并萌生了感情,陈竹隐也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并不介意朱自清有着5个子女,她和孩子们的感情也很不错。在之后他们订了婚,又举办了简单的婚礼,此后的生活两人彼此帮助支持,直到朱自清的去世。但是在抗战胜利以后,一场突发的案子打破了朱自清平静的生活,这场惨 案的主角就是他的挚友闻一多,闻一多相比朱自清来说更外放和热情,是个坚定的民 主主义战士及爱国人士。在“李闻惨案”后,朱自清也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民 主主义战士。其实在抗战之前,朱自清就患有胃病,由于生活不怎么规律,加上喜欢喝酒,病情时有发作。抗战爆发后,物质开始短缺,朱自清家中有8个孩子,生活越来越拮据,为了让孩子能吃饱,自己经常只吃个半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胃病开始经常发作。抗战结束后,内战又继而连三地爆发,那个时候粮食的好坏已经不能挑了,当时的朱自清胃溃疡已经很严重了,粗粮肯定不能吃了,只能吃细粮,而细粮在当时只有两种途径可以买到。一种是要么去hei市买,另一种就是接受当时美国提供的所谓“救济粮”。当时清华大学一批爱国教师起草了一份《百十师长严正声明》,表示为了中国人 民的尊严,断然拒绝接受美国具有收买性质的一切救济和施舍。当时有一些人拒绝在声明书上签字,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吴晗,就找到了朱自清,那天,朱自清躺在床上,残酷的胃病,已经让他没办法下床了,他躺在床上,看着老友吴晗走进来,和他说明了此行的来意。在看看家中8个孩子,如果拒绝签字,也不会遭受到社会的什么谴责,但朱自清毅然地扯过声明书,用颤抖的笔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天晚上,朱自清就在日记上记录了: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就在签名的当年,朱自清因为胃溃疡严重导致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在弥留之际,他还和夫人陈竹隐说,不论如何,都不要美国施舍的面粉。不得不感慨朱自清的爱国热情,这种家国利益和国家尊严永远排在个人之前,这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我的爱国之情,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朱自清简介及#

6、朱自清简介及代表作品

我讲的很全,他也得听啊。昨天临下课布置小楷作业,把朱自清和老舍的作者简介写一遍。然后随机提问四个学生我留了啥作业,都说我留了字词,我没有叫第五个,我默默的走了……

7、朱自清简介及作品介绍50字

1932年,28岁的陈竹隐嫁给了34岁的朱自清。为了新家庭,原本才华横溢的陈竹隐放弃自己的事业,做起了五个孩子的继母。但朱自清对陈竹隐并不满意,他日日怀念着的,是自己的亡妻武钟谦。陈竹隐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陈正新为人正直,对孩子的培养也尽心尽力。陈竹隐家中有兄弟姐妹12个,她是小的一个。虽然家境贫寒,但父亲还是坚持送孩子们去读书。16岁那年,陈竹隐的父母相继离世,陈竹隐从此外出求学,师从齐白石、萧子泉、寿石公等先生,擅长工笔画和昆曲。可能由于一心求学,陈竹隐一直没有交往男朋友。1930年,26岁的陈竹隐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朱自清。当时,朱自清的妻子武钟谦已经去世一年,为妻子的离世痛苦不已的朱自清,曾立下“终生不娶”这样的誓言。但看着家里无人看管的五个孩子(第六个孩子不到周岁时夭折了),工作原本就十分繁忙的朱自清身心俱疲。为了维持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只能强打精神来应对。朋友劝说朱自清,再结一次婚吧,就算为了孩子们,家里也需要一个女主人啊。朋友说得多了,朱自清逐渐动了重新娶妻的念头。但他也知道,自己带着五个孩子,有哪个姑娘能看得上自己?去见陈竹隐时,朱自清随便穿了一件又土又旧的衣服,就出门了。让朱自清万万没想到的是,陈竹隐不仅没有嫌弃他,反而十分同情他的不幸遭遇。陈竹隐自己有11个兄弟姐妹,对热闹的家庭氛围早已习惯。同时,陈竹隐因为有母亲和父亲相继病逝的不幸经历,所以更能理解朱自清的艰辛。她想,如果朱自清能有一个贤内助,那么他和孩子们的生活一定可以更幸福。两人相识后,朱自清和陈竹隐发现彼此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关于文学,关于艺术,关于戏曲,他们都能够默契交流,灵魂共振。1932年,陈竹隐和朱自清举行了婚礼,陈竹隐自此放弃绘画和昆曲,回归家庭,全力照顾起丈夫和五个孩子。但一位颇有见识的才女,真的甘心做家庭主妇吗?陈竹隐的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她同情几个失去了母爱的孩子,虽然自己还没有生育过,但她愿意把满腔真心拿出来,照顾几个孩子,让朱自清心无旁骛地忙工作。另一方面,陈竹隐又很难彻底接受“家庭主妇”这一新的人生角色。两种矛盾的心境缠绕着陈竹隐,使她越来越不像曾经那个快乐的自己。而朱自清在和陈竹隐结婚后,也做起了甩手掌柜,他希望陈竹隐像武钟谦一样,全力扛起家庭的重担。一次,朱自清回家后,发现饭还没做好,孩子们也在哭闹,一时怒上心头,抱怨了几句。陈竹隐十分委屈,和朱自清吵了起来。朱自清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武钟谦,他想:如果武钟谦还在的话,生活该多美满,武钟谦和自己结婚十多年,从未吵过一次架,而陈竹隐,比起武钟谦可差太多了。陈竹隐当然能够察觉到朱自清的情绪,她不想在劳累不堪的状态下,还被百般挑剔,冷静思考后,她对朱自清说:“我们离婚吧。”朱自清彻底慌了神。他这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本就不应该这样对比,陈竹隐放弃事业为自己的家庭付出,自己不知感谢,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的婚姻怎么可能长久呢?朱自清开始调整两人的相处方式,和陈竹隐一起做家务,业余时间陪伴陈竹隐外出散心,唱戏听曲。而陈竹隐看到朱自清的改变,也就放下了之前的委屈和烦闷。1933年,陈竹隐生下了一个男孩,同时,她一如既往地对朱自清的五个子女视如己出,把他们一一养大。1948年,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而去世,当时陈竹隐年仅45岁,她没有再婚,继续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抚养子女。朱自清的大儿子朱迈先1951年被错杀后,陈竹隐每月拿出自己微博工资中的一半,给朱迈先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维持生计,自己使用另一半,做自己和其他孩子的生活费。无论是武钟谦生的孩子,还是陈竹隐自己生的孩子,在陈竹隐的眼中,没有区别。1990年,86岁的陈竹隐在平静中走完了这一生。作为五个孩子的继母,她用半生的付出,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她的善良与美好,常驻世人的心间。【晴朗文史阁】能够娶到陈竹隐,是朱自清一生的福气。陈竹隐的善良和大爱,源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亲陈正新急公好义、乐于助人,教会了陈竹隐拥有侠义之心。父母恩爱一生,生死不离,教会了陈竹隐珍惜婚姻,不吝付出。父母在艰难的时期,也竭力培养孩子们读书,教会了陈竹隐相信知识的力量,她在做母亲后,也是全力培养家里所有的孩子,再艰难也不让孩子们辍学。当然,陈竹隐也不是一味付出,丢失自我,她也有自己的底线和追求,在婚姻遇到问题时,没有一味忍耐,而是积极沟通,及时将生活转回了正常的轨道,才有了日后的幸福和长远。婚姻从来不是依靠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就能长久的,不管是男同胞还是女同胞,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沟通和处理,千万不要一味积攒负面情绪。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睦,要靠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你怎么看?

8、朱自清匆匆简介

1948年6月,时任清华教授的朱自清每天都在苦恼:自己的工资如何养得起一家9口人?这时美国为了收买百姓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持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此时因为家里孩子多,妻子不得不在家做家庭主妇照顾孩子,朱自清只能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家庭开销。虽然清华教授的工资在那个时候并不算低,可战事连连,物价也不稳定,人口多的家庭,要想度日也挺艰难的。美国政府的举动,虽然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侮辱中国百姓,借中国人的钱去养美国人和日本人。作为有血性的中国人,朱自清当然不会向美国低头。当时朱自清虽然生活也过得艰难,自己还犯有很严重的胃病,但他还是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并告诫家里人也不许去买美国人的“便宜面粉。”1948年12月,朱自清先生临终前,还记挂着这件事,把妻子和孩子都叫到床前说:“要记住,不能买美国面粉!”一颗红心,一身傲骨,即使生活给他带上了更大的枷锁,他也不曾屈服。文人风骨,千古留香,虽然斯人已逝,但我们仍能从他的文字中窥见一二。上学时看他写的《背影》,不觉得有多好,现在为人父母后再看,才发觉这篇写父亲的文章有多透彻,他写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意和无能为力,这样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课本读物是当之无愧的。近听说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板块也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这本书共13篇,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诗经、论语等经典都是少不了的,但是由于古文比较晦涩难懂,很多人都是只懂其文,不懂其意。而《经典常谈》就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读懂经典而编著的。比如讲到《说文解字》,他会告诉你文字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比如讲到《战国策》,他会告诉你这个时期的发展由来,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讲到《诗经》,他会告诉你这种文体是怎么出现的,以及发展历程……每个章节的篇幅都不长,不会让你感到枯燥,但又能恰到好处地展现经典的文化底蕴。读这本书,就犹如立足于现实社会,和智慧古人对话,感受经典背后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这本书封面的设计也很有寓意,水墨人物画、富有生机的绿色封面,情境交融,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好的经典文化,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脾性和行为的,就比如今年一直很火的几位头部主播,在直播间里把诗、词、句随口道来,谦谦君子润如意,正是这种儒雅的、饱读诗书的气质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喜爱。《经典常谈》这样一本解读经典文化的书籍,无论是自读,还是送给孩子,都是一份很不错的新年礼物。点击下方链接,给自己和家人许下一个新年愿望,愿新的一年,能把经典中的真善美和高达明远的智慧加持到自身,获得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