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简介(林木育种的方法)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7:17:13 浏览
1、林木育种的方法

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过程中实现零突破的大学。近日,多所高校官宣新增或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这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过程中,新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高校成为时代的新宠,令人瞩目,他们不仅实现了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而且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走在了前面。这些高校主要有:1、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组建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是在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重建的。此前,联合建设单位并没有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借此次重组契机,他们实现了零的突破。2、贵州大学。由贵州大学牵头、宋宝安院士领衔的“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这是贵州省迄今的学科类全国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平台的重大突破。3、深圳大学。深圳大学牵头的“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获批立项建设,这是深圳本土高校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被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代表了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在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进步,这也说明这些高校近些年进步幅度巨大。

2、林木育种方法有哪些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批准了113个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以及1个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介绍,除了棉花及番木瓜外,我国还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除此外,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小麦、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粮食和蔬菜,都不是转基因品种。转基因玉米真的全是进口的吗?蒙谁呢?早在2023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二)》中, 就有2个转基因玉米项目和1个转基因大豆项目。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陆续颁布13张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4张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其中,大北农和隆平高科及其参股企业杭州瑞丰生物各拥有4个玉米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1个大豆安全证书。中国种子集团有3个玉米安全证书。此外,中国林木种子集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均获批安全证书。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的这个问题,以前在网上已经看到过太多,可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无法判断。对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赵莎莎说:“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包括产生某些毒性作用、诱发过敏反应、出现营养失衡等。1、产生某些毒性作用:转基因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基因的导入,使得毒素蛋白发生过量表达,则有可能会产生各种毒素。如果长时间吃,就会对身体产生某些毒性作用,而出现恶心、呕吐、皮肤颜色发黑等不适。2、诱发过敏反应:转基因食品的某种基因在转化后,可能会对部分人群产生过敏反应,而出现皮疹或者诱发腹泻。3、出现营养失衡:转基因食品主要是经过基因重组而转化的产物,一般在转化的过程中,由于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则会导致食品本身的营养结构失衡,如果长期食用,则会影响机体营养的补充。除此之外,吃转基因食品还会产生耐药性或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对于用高科技育种手段而培育出的水稻、小麦等主粮种子,到底是不是转基因种子呢?恐怕根本就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当然,我们只知道老祖宗留下的老种子肯定是安全的,可是老种子还有吗?即便是有,可能现在也已经将要变成“仿种”而被禁种了,毕竟现在有农管了。

3、林木育种常用方法

包产到户前的公社和生产队我们宝坻县是1982年实行的包产到户,我们马家店人民公社当时的状况:农机公司、电影发映队、电话交换机房、铁工厂、粮库、烟斗厂、卫生院、兽医站、水泥管厂、供销合作社。(管辖22个自然村——马家店村、双王寺村、莲子营村、小套村、庄头村、王辛庄村、于辛庄村、乔辛庄村、庙辛庄村、艾各庄村,烧角村、南苑庄村、大兰各庄村、小兰庄村、左庄子村、小赵各庄村、果园村、西广林木村、东广林木村、小广林木村、闫各庄村、马各庄村。)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由6个生产小队组成,1、2队在津围公路东侧,3、4、5、6队在津围公路西侧。(78年改成12个即一分为二)每个队一辆12马力“金狮牌”手扶拖拉机,一台大型脱粒机,两部扬场机,一台电动半自动织布机,马车两到三挂,10马力立式柴油机一台,12马力“东风牌”柴油机一台。这些都是标配,其它的根据队里的经济情况自行安排。村里的副业:铸铁厂,实验田(负责育种、育苗),铁皮桶厂,棉花加工厂(弹花厂),烟花厂,铲板厂,车床厂,大车店,电瓶翻新厂。

4、林木育种的过程

应重视建设农田生态多样性林网基本农田也好,一般耕地也好,村庄也好,都要重视生态多样性林网建设。其好处是:一,她是农田的卫士。可以防风固沙。辽宁省建平县50年代森林复盖率只有2%,每年春天八级大风日刮40天,一个晚上农家后墙可以让沙土掩埋,牛犊子上房。经过几十年干部群众一齐努力,目前林木复盖率达30多%,风平水清,林茂粮丰。二,她是土地的母亲。每年的枯枝落叶飘落到田里,或是农民将这些生物材料及人畜排泄物作成堆肥就是好的作物粮食。三,她是本地原生物种基因库。野生豆科菊科禾本科…植物和菌类争相斗艳,不用人工栽培,只要掌握时令伸手可得多样美食,育种专家还可能找到宝贝和灵感。四,她是田间益鸟益虫居所。蜜蜂可以帮助作物授粉,蜘蛛可以粘住害虫,留鸟和候鸟可以驻留,都是人类帮手,生态生产力。国家对农田有林网标准,只是没有注重生态多样性。当前退林还耕正热,要让干部群众知道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的重要性,大胆发声,科学指导。我国建国后农村体制变动频繁,又加以粮为纲的强大力量,在60年代农田林木一度砍光,教训极为深刻。72年以后,国家提倡农田和村屯周边造林,房前屋后谁造谁有,…后来又有全国性的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让我国沙尘天气减少,城乡更加美丽和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坚持了多年,好处多多,一定要维护这项政策。农田林网要按多样性生态经济性提升标准。不要只栽杨树等一个树种,…。农田及村庄生态多样性林网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条件和载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的展现!

5、林木育种技术有哪些

每日一词 | 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通过引种、扩繁等手段将濒危野生动植物从原生地中转移到条件良好的人工可控环境或适宜生境来实施保护的方式。【延伸阅读】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宣布我国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水平显著提高,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就地保护的有效补充,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和恢复。具体有如下措施:逐步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加快重要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近年来在生物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实施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专项,完善生物资源收集收藏平台,建立种质资源创新平台、遗传资源衍生库和天然化合物转化平台,持续加强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项目,截至2020年底,形成了以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及其复份库为核心、10座中期库与43个种质圃为支撑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了199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为90%以上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建立了保种单位,长期保存作物种质资源52万余份、畜禽遗传资源96万份。建设99个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以及新疆、山东2个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国家分库,保存林木种质资源4.7万份。建设31个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和2个种质资源库,保存种子种苗1.2万多份。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对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并终实现放归自然。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呈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分别建立了三大保护种群,总数已突破8000只。此外,中国还针对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等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抢救性保护,112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延伸阅读作者: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魏强)

6、林木育种方法有几种

学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代表专业:林学院校层次:“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大学建设高校”地理位置:湖南省长沙市01今日院校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5年,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学校拥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品牌专业: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02今日专业林学农学-林学类-林学学制:4年学位:农学学士专业概况:林学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核心专业课: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学科要求:该专业对生物、化学科目要求较高,适合热爱林学,对林木培育、森林生态建设感兴趣的学生就读。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代表院校: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华大学#林木育种简介#

7、林木育种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花牡丹既好看又能榨油赚钱——浙江经视报道:科技催开“致富花”今年是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周年。2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科技特派员奔赴基层一线,为推动脱贫致富、产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四月,正逢百花开放的季节,许多新品种花卉不仅装点了大地,也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本期《创新浙江》栏目,就让我们在欣赏这些新品种花卉的同时,一起去领略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国花牡丹,以其雍容华贵而备受推崇,但是油用牡丹却鲜为人知。在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的实验田里,就有这么一片白色的油用牡丹,不仅观赏性强,而且花籽可以榨油,具备较好的综合效益。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所长 朱开元:油用牡丹是目前比较新兴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现在我们国内木本油料作物还是匮乏的,主要是油茶为主,油用牡丹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提到高档食用油,人们普遍会想到山茶油、橄榄油等。但在朱开元看来,牡丹籽油的表现更为出色,在它的有效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α-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一般的油品。据了解,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的专家团队面向产业需要,集聚力量,持续攻关,终于探索出避雨栽培、限根栽培、果园套种、山地栽培等多种模式,为油用牡丹在江南地区的栽培和大面积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油用牡丹“凤丹”在磐安、诸暨、浦江等地累计推广350余亩,经济效益显著。油用牡丹现在产量一般在我们本地种植的话,每亩能够做到200斤收籽,200斤籽的话,榨油出油率20%,一般油在40斤油左右,大概在200块钱左右一斤的批发价,可以达到8000块左右的一亩地的收益,所以在山地或者在我们山区发展油用牡丹还是蛮有前景的。未来,朱开元团队还将在提高油用牡丹的观赏性上加大研发的力度,让油用牡丹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说起油菜花,大家肯定会想到公路旁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而如今,黄色已不再是油菜花的标志色了,白色、橙色、粉红、紫红、黄绿......科技的助力让油菜花田变得多姿多彩。浙江大学设计育种创新团队油菜首席专家 周伟军: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油菜)进行相互之间的杂交,然后再进行一些(定向)选择。包括把(油菜种子)送到“天上”去过了,(结合)了航天的育种,目的就是进行(各种)筛选,我们田间的筛选,实验室里筛选,把一些产量、品质、抗性等能够符合一般油菜的这么一个方向来做。我们现在彩色油菜有几种颜色的,像刚才我讲的就是粉色的,还有橘黄的,还有黄绿的可以达到(一般油菜的产量)了,甚至比一般黄色的产量还要高一点,可以到350斤甚至到400斤(每亩)。品质的话,特别像一种白色的,含油量甚至可以到55%。一般的油菜我们现在到50%已经比较高了。这款由浙江大学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倾心打造的“七彩油菜”,位于德清县新安镇下舍省级粮食功能示范区,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除了观赏性强外,它的商品性也一点都不逊色。据了解,“七彩油菜”系列是周伟军团队将油菜与甘蓝、青菜、萝卜等诸多十字花科的农作物杂交,采用分子聚合育种等前沿技术培育而成,除了“有貌”,还很“有料”。同时,油菜根系能分泌多种有机酸,增加土壤中磷等多种元素含量,具有涵养土地、整治和保护环境等作用。目前,“七彩油菜”已广泛栽种植于宁波、温州和诸暨、萧山等地,不仅会提高第一产业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入,还会带动第二、三产业,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种创新团队负责人 李因刚:这株有一种特别的香味,类似这么多小苗,有几百棵,可能只有这一棵恰恰它有味道。像这株是我们四年前采来的,现在四年过去了,才刚刚达到开花的年龄,现在花苞在这里,我们才能观测它的性状,也就是说资源从野外收集回来,到能观测到它的性状。一般都要四年、五年以后,然后再经过几年的观测才能拿到品种,差不多十年以上,十年左右已经算是比较顺利的。正是这独特的味道让科研人员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团队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嫁接难题,把这株独特的樱花繁育了下来,由一个单株变成了一两百株。对于这个本土品种的研究、选育、栽培过程却持续了近十年。李因刚介绍,团队在选育过程中,一共收集了117份观赏樱花优株,其中还有些比较好的资源,比如有的花期比较早,有的香味比较淡雅的,科研人员正在潜心研究中。相信未来几年里,会有更多的乡土樱花品种走向市场,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想不到,每一朵“致富花”的背后都有科技力量的“加持”。相信,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产业、服务社会。来源: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浙江经视编辑:张琦转自“创新浙江”微信公众号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