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性格简介(樊迟问稼典故)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8:20:25 浏览
1、樊迟问稼典故

文光读《论语》每天学一句(32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没出息的人啊!统治者讲究礼节,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恭敬;统治者注意办事合理,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讲究信用,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尽心用情。如果能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小孩来归附,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今天这段话有意思,以往呢大家找孔子都是学习为政、做人之类的事,这回樊迟来问了专业问题,怎么种地?孔子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之后批评,为什么呢?因为樊迟没什么错,但是他问的地方不对,孔子是研究什么的,樊迟都没弄清楚。后面孔子说了一个道理,统治者的作风可以直接影响到民众。为什么呢?因为统治者有至高的权力,民众不能不服从他,孔子总讲君子如何如何?君子在古代就是指有封地的封建主,他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只有一个大的至高权力在上才能使社会不乱,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巨大隐患,谁约束这统治者(君子)呢?孔子的解答就是礼,通过让统治者(君子)守礼,而让他明白拥有一颗仁义之心,过着充满仁德的生活状态,才是幸福的人生。(后续还有内容,不好通过,以后有机会再说)

2、樊迟性格

抄书打卡105天。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对仁也有不同的解释。他对樊迟所说的仁是一种生活姿态:平日容貌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对别忠心诚意。

3、樊迟性格特征

《选集》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樊 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见《选集》(第五卷第二五七页)里用了 “ 樊 迟 ”。樊迟,公元前五一五年生,卒年不详,姓樊,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樊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公元前四八四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讲述了樊迟向孔子请求学农业,被骂做“小人”的故事,批判孔子不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并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

4、樊迟的人物特点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樊迟在祭坛的地方问孔子说:怎么做才有德、除去私心、解决迷惑。孔子说:问的好。先做事后才想得,这不就是美德?善于发现自己的错并改正,不关心别人的的错,这样不就没有私心?一忿怒,就忘了自己,忘了亲人,这不就是惑?

5、论语中的樊迟

孔子生气了——《论语》新得四百一十一话说有一天,樊迟向老师请教怎样种庄稼,孔子不听则可,听了那脸一下子拉了多长,没好气地说:“我不如老农民,你问老农民去!”樊迟反应迟钝,没有看出老师不高兴来,居然接着问,您种地不行,那种菜呢?教教我种菜吧!可以想到孔子的脸拉的更长了,说:“你别问我,我不如老菜农,你问老菜农去!”樊迟讨了个没趣,低头耷拉脑地出去了。孔子仍然气哼哼地指着樊迟的后背说:“这小子,太特么庸俗了!”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稼,本义是种植谷物。圃,《说文》种菜曰圃。樊须,字子迟,所以也叫樊迟。小人,不是坏人的意思,而是相对君子而言,是指那种境界不高品行一般的俗人庸人。樊迟这个人出身贫困,打小以务农为生,虽然后来得到冉有的重用,并且推荐到孔子那里深造,学习如何为政,也就是学习当官,但是小时候饿肚子留下的印象太深,深知农业的重要,农民的不易,所谓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他希望能够改良种植技术,改良农民生活。在他眼里,老师一定是无所不知,所以才去请教。孔子小时候家境也不好,又是单亲,家庭条件恐怕还不如樊迟,农活应该也没有少干,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鄙事就是粗活的意思。从孔子这口气就能知道,他把种地这种靠力气吃饭的事看得很低贱,因为他的志向不是把地种好,做一个优秀的农民,而是治理国家,换句话说是做管农民的人。他对于农民、对于劳动者这种态度,一直被后世诟病甚至批判。甚至,有人认为,樊迟这是在揭孔子的短,因此孔子恼羞成怒。通常的解释,孔子生气是因为樊迟没有远大志向,有点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无论如何,反正孔子生气了。 网页链接 - 老魏的诗以及其他:不被看好的樊迟 ——《论语》人物之二十七 作为拥有三... - 今日头条

6、樊迟问仁解析

屁股决定脑袋——《论语》新得四百一十二孔子和樊迟的观点产生分歧,主流的看法是因为樊迟站位低,格局小,胸无大志。公平点说,是因为两个人的站位不同,造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樊迟毕竟摆脱贫困的时间不长,也没有真正进入上流社会,他还是底层思维,关注点还是底层人群的生存问题,说高点是民生问题。而孔子此时已经进入晚年,虽然没有实职,但是作为鲁国的退休高官,国际知名学者,归国后享受高级国事顾问待遇,早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一员,年少时的穷困记忆已经淡化,甚至被刻意屏蔽。他是站在上层管理者的角度,关注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是顶层设计的问题,是如何为政的问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在什么位置想什么事,所以樊迟有樊迟的想法,孔子有孔子的道理,说不上谁对谁错。后世还有人说樊迟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呢,说他是诸子百家里面农家的开创者。而孔子的道理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上,指的是在上位的人,也就是当官的。好,四声,喜欢。如是,像这样。襁,襁褓,包婴儿的被子。襁负其子,抱着他的孩子。孔子搬出了他的杀手锏——礼、义、信,礼就是规矩,义就是合宜,信就是讲究诚信。孔子的意思是说,只要上层重视礼,不做出圈的事,那百姓没有敢不敬畏的;只要上层重视义,办事合情合理,那百姓没有敢不服从的;只要上层重视信,说到做到,那百姓没有敢不真心拥护的。在上位的像这样做的话,四面八方的人就会拖家带口投奔过来,怎么还用得着学种地呢?有解释说“焉用稼”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种地”,这好像是指的“四方之民”。实际上,孔子这还是针对樊迟问稼说的,当领导只要做到礼义信,百姓自然就尊重、服从、拥护和跟随,根本不用靠学种地,种地那是“四方之民”的事。孔子一直倡导的是德政,是教化,这就要求以上率下,用上位者的德行影响百姓,引导民风,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所以为官的只要做到礼义信,自然就会民心所向。

7、樊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pǔ)。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qiǎng)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304【译文】樊迟问种庄稼。先生说:“我比不上老农。”问栽花。说:“我比不上老花匠。”樊迟退出后,先生说:“凡夫俗子啊,樊迟!居上位的讲究礼仪,那么老百姓没有谁不相敬相爱;居上位的行为合宜,那么老百姓没有谁不服从;居上位的讲信用,那么老百姓没有谁不老实本分。像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着小孩投奔,哪里需要种庄稼?”【新读】《尚书·无逸》篇云:“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人君在位,不可沉迷于逸乐。先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处在逸乐的境地,才会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栽花种粮本来是难不倒孔子的,他“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那他为什么不但不“循循善诱”,反而还骂樊迟“凡夫俗子”呢?诸位,了解什么事情不等于一定要亲自会做那些事情,栽花种粮是小学,是普通人做的事,而孔子要教樊迟养心治世之道,是大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孔子想教诲的是英才,培养的是“劳心”的“治人者”。“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身份尊贵之人不亲自做卑贱小事,身份卑微之人不能占据大功劳。“《春秋》之义,用贵治贱,用贤治不肖,不以乱治乱也。”为政者以身作则,重礼仪,行为当,讲信用,四面八方的人自然闻风而至,哪里需要亲自栽花种粮?!孔子也并没有瞧不起老农、老圃的意思。后世儒家王阳明甚至直言: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满街都是圣人。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但孔子弟子靠栽花种粮养家糊口,犹如北大才子亲自操刀卖猪肉一样不可思议。“多能鄙事”的孔老师,在栽花种粮上很谦虚,实际是对没有远大志向的樊迟太失望。教育要有理想,有情怀,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更应有诗和远方。“眼前的苟且”有时鄙陋不堪,“诗和远方”才能引领我们勇攀高峰。#樊迟性格简介#

8、樊迟品行

晨读《论语》(九十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冰火岛主人读后感曰:仁即“爱人”,知即“知人”,孔子真可谓一言看穿本质,一言道出本来。人的“仁”,不是“爱人”还有价值吗?人的“知”,不能知人还有意义吗?樊迟以“不知为不知”,而且不耻于向同学请教,樊迟可谓真知者也。韩愈作《师说》,后人读成了一般意义上对老师的尊重,其实是误读了。韩愈《师说》的核心观点,应该是不耻于向任何人请教,包括身份高于己的、与己相当的和不如己的,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夏善用案例教学法,面对樊迟的疑惑,以两个例子予以解答。子夏这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了。“举直错诸枉”,这是用人的导向问题。这个说起来掷地有声,可真在实践中比较难。主要难在众人对“直”的认定尺度不一,且有些人自我评价过于脱离实际状况。纵然如此,“举直错诸枉”还是应该大力提倡、全力维护、尽力落实。#樊迟性格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