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范畴简介(审美范畴电影)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8:21:43 浏览
1、审美范畴电影

太玄大讲堂:美什么是美?美是,只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食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知。判断应用的过程是美学属性,它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主要的等几个基本范畴。喜剧具有讽刺揶揄滑稽机智,幽默怪诞荒诞等此范畴。虽然人们都能感受到美并且能够识别美,但是在回答究竟什么是美的问题时答案却千差万别。总结前人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下列几种:新柏拉图派定义美是完善,美是愉快。经验主义的定义:美是关系。启蒙主义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德国古典美学定义:美是生活差你雪夫斯基等等。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的研究,后来则侧重于社会美的研究,对美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

2、审美范畴及特征

刘玉伯(笔名寒风)。几十年笔耕不辍,他坚持秉承传统,又在书法艺术审美中进行着创造。因为“象”是中国书法产生审美的依据。这个“象”使中国文字具有了耐人寻味与生俱来的生命美感,并且顺理成章进入艺术创造的范畴。“书,心画也”。《问神》里这简短的四个字,就是书法的本质。而刘玉伯先生自觉的意识和高度,使他从传统书法艺术中脱胎,在“象”和“意”上下功夫,他淡于甚至蔑视书道上的“法”,而钟爱于“意。他基于广博的学识,它融合哲学,文学,儒,释,道的合流,在创作上显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读先生的书法和绘画,感受颇深,受启发大……

3、审美范畴悲剧

北宋时期的“清”思想是如何形成?它又有着哪些历史源流?“清”,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就其发展轨迹而言,该范畴初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后逐渐演变为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及审美理想并在具体的时代语境中由于主体创作特征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来探讨,北宋时期“清”思想的形成和历史源流。一.秦汉时期伯夷是当时有名的清直之士,《孟子》中说道:“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在《论语》中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认为二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在乱世之时仍能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孟子认为他是圣人之中的清正之士。侧重于对政事、人物的评价,是这一时期作为政治范畴、道德的“清”范畴的应有之义,以善为美的美学思想决定着清的价值归宿。一般认为,先秦道家哲学是尚清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道家对“清”的阐述与儒家相异,庄子云:“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庄子·天地》)又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庄子·刻意》)由此可见,道家常以水喻道,将水的“清”与“深”与道的自然本性相喻,“清”即是“道”的本体特征,“清”寄托了道家老庄对大道之美的追求。“道”无为而生万物,“无为”的“道”是无功利、无目的、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它所效法的只是作为“道”的根本法则和根本性质的“自然”。保持清静自然之心是把握“道”的前提,“清”是具备“道”的精神或达到“道”的境界的事物所共同拥有的特性。儒道两家皆以“道”为核心观念,但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六朝美学中“清”的概念应是源自道家之“道”的观念。而从强调“道”的本体性到注重“道”的实践性,将“清”从一个道家哲学和美学的概念,演变为一个普遍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畴,则完成于魏晋玄学阶段,实现了由道“清”-人“清”-文“清”的思维逻辑的推衍过程。确实,两汉时期的“清”范畴侧重于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价值属性,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于人物的品评都表明了这一点。二.秦汉以后到了魏晋时期,随着玄学之风的兴起,士人对人物品藻的兴趣变得浓厚起来,崇尚“清”美成为时人的自觉审美意识。正是在人物品藻由侧重道德价值属性向注重审美属性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作为审美范畴的“清”得以生成。可以说,“清”真正成为一个美学范畴正是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的“清”已经被有意识地纳入社会文化审美视野中。审美意识的觉醒在士人身上表现为对主体风神“清”趣的崇尚,对“清”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形成尚“清”的审美价值取向。“清”被广泛地用来品评人物、山水赏会、诗歌创作、文学评论,甚至在其他艺术领域中也处处显露出“清”的独特魅力与内涵。中晚唐时期,前期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转向了清雅人格的追求,在社会动乱与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士人心境由入世转为出世,心境趋向清幽平淡,对于“清”美崇尚由此转向心性的探讨。三.宋朝“清”思想的形成发展到北宋,“清”既是这一时期审美风格的体现,也是宋人在心性修养和超然人格方面追求的理想境界,“清”在宋人这里形成了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唐以来的社会动乱、文化裂变与道德秩序的崩坏,促成主体精神的觉醒以及主体生存依据的重构,这是崇尚“清”美形成的思想文化根基。“清”代表着北宋士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倾向和主体情感。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崛起,士人与文人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在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士大夫们才能以一颗艺术之心进行纯粹的审美赏析,在世俗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栖息之地。对于“清”美的追求正是在这一情绪之下获得了合法性依据,也赢得了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认可,形成了所谓的文人阶层和文人情趣。笔者观点进而言之,北宋对于“清”美的崇尚已经转向心性的修养,北宋对于“清”的赏析正是这种心境的玩味。如此一来,“清”以其拒斥污浊、远离尘俗、超越自我的独特属性,与北宋文人士大夫摒弃尘俗喧嚣的现实态度,以及渴望超越现实、追求超俗境界的审美理想刚好契合,故而“清”也就成为了北宋文人士大夫所向往的理想审美境界。参考文献:[1][宋]欧阳修.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2][宋]苏轼.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宋]周敦颐.陈克明点校.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4][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5]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审美范畴简介#

4、审美的概念

摄影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技术是操作层面,艺术属审美范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摄影、书法、绘画,形式不一,但同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大致相同,所以身为作家,我不担心自己在摄影方面,审美情趣会出偏差。问题是,摄影技术是一门科学,如何驾驭一台相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趣?这需要我不断去探索。只有解决了技术问题,才谈得上创作。所以我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将在练习按快门的技术,根本谈不上创作,结果网友们说我谦虚了。其实我是实话实说。#审美范畴简介#

5、审美范畴解释

看艺术“三性”,再谈审美一一艺术审美讨论(四)“纵观历史,关于艺术的观念,可以总结出艺术具有的技术性、审美性和形式性的特征。”这篇文章中继续说:“从艺术涉及的对象看,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接受者是社会各阶层人士。艺术表现的客观对象是社会和自然。艺术创作活动的结果是艺术品。”拫据这段描述,我再补充谈谈艺术的审美问题。“所谓审美,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这是百度百科给“审美”的一般定义。我们再回到艺术审美上,艺术创作完成的作品属于客观事物,我们称它为审美客体,也可称审美对象。作品公诸社会后,社会上的阅读者就是审美的主体。阅读者也称“艺术的接受者”。“艺术的接受者是社会各阶层人士”,通俗地说就是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可见,人民群众是审美的主体。艺术作品显示的技术性和形式性,属于艺术审美的内容,但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把艺术的性质定为“......属社会意识形态性质”的主要依据,是作品所呈现的社会文化特征。文艺作品有“四种美”,其中的“文化美”是艺术品共有的文化特征。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技术性和形式性,专业性比较强,应该说专业人员对其评判会更全面一些,更准确一些。有的艺术家,过分地看重艺术的技术性和形式性,认为群众艺术水平低,不喜欢听取群众的意见,这是不对的。首先,作品呈现的文化美属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在这方面的评判标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流中,乃至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认知,每个正常的人都处在同一个认知的“等高线”上。实践证明,多数人的见解比少数人的见解更接近真理。中华文明中的艺术审美,尽管有个别人由于自己的认知错误,说过“丑到深处,就是美到深处”和“宁丑勿巧”的话,但艺术审美的主流一直没变。如《三字经》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诸多作品,都是歌颂正义与善美。有句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故事的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总之在我国的文化中,“艺术审美”一直是主流。西方文艺与东方不同,西方文艺早期也是审美的,自从1857年波德莱尔发表了他的《恶之花》以后,审丑被逐步纳入了艺术创作,与审美並行。有人说“可以从丑中体会到美”,有人说这叫“以真为美”。社会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丑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个“真”字的含义里的确包含着美和丑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我也听到过有的中国人说:“你们认为我不对。我说得是真话!写的故事可以找到真实的例证。”但问题是,人说话办事都是有目的性的。颂扬美是对丑的批判,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先进文化,赞扬丑则相反。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面对许多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他们创造的人间奇迹这些真事不去宣传,专找不好的事编故事,这难道是正确的吗?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在波德莱尔活着的时候,被称为“疯子”,駡声一片。他死后为什么又被称为“天才”,他的文艺审丑思想又被西方社会接受了呢?后来的实践说明,西方的霸权主义者,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总是宣传好的方面,甚至把坏的也说成是好的。同时又把文艺创作中的审丑思想向别人宣传,並用名誉和奖金鼓劢那些抹黑自己国家的人,把别国的个别问题说成是普遍问题,把执行中的个别问题说成是制度本身的问题,以颠复别国政权,掠夺人家的财富。如同对待前苏联那样。如果不把审丑引入艺术创作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我不希望我们的同志被艺术的武器击中。艺术审美是艺术创作的一面镜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艺术创作的方向。张培增2023.07.12

6、审美范畴作品

生活美学视域下宋代耀州窑陶瓷审美研究引言:苏珊·费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是当今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她认为,这个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人们的审美趣味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为一体。事实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人们一直将美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陶瓷制作方面,耀州窑是具有1400多年制瓷历史的北方青瓷。宋代造就了十里窑厂的辉煌景象,形成了自北而南的青瓷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取之自然,用之生活”的造型特征宋代耀州窑陶瓷以其多变的纹饰、端庄秀丽的造型和精美琢玉的刻花技艺而闻名。在制作耀州窑陶瓷时,工匠们以自然万物作为灵感来源。将自然元素作为纹饰灵活运用于器型,以达到自然与实用的结合,这也是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耀州窑陶瓷的造型和纹饰尊重自然。注重器物的实用性,依照器型施饰,使器物美观大方,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种“取之自然,用之生活”的美学特征。使得耀州窑陶瓷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更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使用需求的实用陶瓷器皿。二:耀州窑陶瓷“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易经•系辞上》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这句话初的意思是指圣人应该准备好天下的物品,制造出天下有用的器物,以造福天下为己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备物致用”、“物以致用”、“物尽其用”的观念逐渐成为制造者所坚守的宝贵准则。在耀州窑的设计中。“物以致用”的理念是核心,多以生活器型为主,使“致用”的范围发展到大化,从能用发展为好用、适用、常用。细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美学方式。在宋代耀州窑的设计理念中,“物以致用”并非仅指器物的功能性设计。更在于如何将更完善的功能性与更优美的形式结合起来,掌握“美”与“用”的平衡尺度。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耀州窑制作陶瓷器皿的追求。既要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又要注重器物的审美价值,使器物能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好陪伴。三:耀州窑陶瓷“制器尚象”的造型理念耀州窑陶瓷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美,尊重自然、追求自然,成为主流。无论是实用器、礼器,还是赏玩器,耀州窑陶瓷的造型都是对自然界物象的模仿。这种“象”是对天地万物形象的映射,是具体的、显现的、变化的。在不同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下,“制器”即造物,以“尚象”为特征。耀州窑陶瓷的设计理念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追求自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模仿和创造,实现了抽象与具象、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四:“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装饰特征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雅”与“俗”是一套相对立的品评标准。在《诗经》中,“雅”指的是正统、规范,是精英文化的审美核心。相反,“俗”则表示不雅,不符合规范。从现存纹饰的情况来看,耀州窑在北宋时期的装饰纹样就有200多种,比其他窑口要丰富得多。耀州窑的纹样涵盖了动植物、人物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亦雅亦俗的装饰特征。具体来说,耀州窑的纹饰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而是潜藏着深刻的意义和情感。这种纹饰的丰富性和内涵性,使得耀州窑在北宋时期成为了瓷器制作的佼佼者。总结:耀州窑陶瓷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炉火不灭,是因为它始终将陶瓷与生活、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耀州窑陶瓷的“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理念始终是传承与发展的源头活水。其装饰特征的“雅俗共赏,兼容并蓄”与造型特征的“取之自然,用之生活”为当今耀州窑陶瓷保持自身特色提供了设计参考。耀州窑陶瓷激活了宋代耀州窑陶瓷中的生活美学资源,使其在当下重获生机与活力。宋代耀州窑陶瓷生活美学在跨文化的视域中呈现的是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与生活情趣。参考文献:1.刘悦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一一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5): 144-151.LIU Y D.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46(5): 144-151.2.高黎.制器尚象一耀州密青瓷造物及语境的新表达[J]美术观察,2022(2): 144-145GAO L.Art Observation,2022(2):144-145.3.FENG QLIU Y Q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17,33(4): 239-240.4.朱烈鹏,黄倩梅.明代体育题材陶瓷婴戏纹饰的艺术特征及社会表达[J].陶瓷学报,2019,40(2):26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