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和班超是我小时候读历史书时喜欢的两个中国历史人物。到远方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将自己的豪言壮语付诸行动,并将其实现,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班超和他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不同,他不想记录历史,想在现实中有大作为,他的偶像是“勇者无惧,行者无疆”的曾出使西域的张骞。年轻时的班超就曾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1,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2,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来,班超真的做到了。他在西域一待就是三十一年。公元102年,即汉和帝永元十四年,71岁的班超返回洛阳,这年九月去世。这是多么传奇的一生。他一家子人又是多么的传奇!
2、班固爸爸是谁中华名赋集成北征赋(一)说明:班彪(3-54)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女辞赋家班婕妤之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之父。班彪生性沉静好古,建武十二年(36),汉光武帝招班彪以为司隶茂才,后为望都长。史称班彪既才高而好述作为通儒上才,《北征赋》为其代表作。
3、班固的亲人班固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原是京城官宦之家子弟,不料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一下子变为平民百姓,连生计都成了问题。他又是个上进心很强的人,决定完成父亲未竞的遗愿,撰写《汉书》。当时,史书之类的书籍是皇上才可以收藏拥有的,班固私自写书,就是犯了大忌,结果被人告发,马上被抓了起来,关进监狱。他的兄弟班超从塞外赶回来,替他上书皇上求情,说班固修史只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向司马迁、刘向、扬雄这些前辈学习,更是为了宣扬汉朝的功德。皇上一听,就很高兴,决定召见班固核实情况。班固就把自己的作品提交上去了,汉明帝看了之后,觉得他才华横溢,不但释放了他,而且为了表示对他的赞赏和鼓励,召他到京都皇家校书部供职,拜为“兰台令史”。班固之所以咸鱼翻身,这要归功于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征辟制。简单来说就是“上征下举”,即上级选拔,下级举荐。而上级选拔就是征辟,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如果说察举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那么征辟就是自上而下的选拔。对某些德高重、学识渊博的社会名流,皇帝绕开下面的官吏荐举,直接征召到朝廷,授予“博士”、“待诏”,相当于高级顾问。看来,汉时的国家公务员真是坑多萝卜少呀!只要有点特长在身,就可以去应征国家公务员,连全国统考都省了。
4、班固的父亲和妹妹是谁班固撰汉书浮雕。班固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研究史学,著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班固父亲简介#
5、班固家族简介稚少为黄门郎中常侍。稚,指的是班稚,班彪的父亲,班固、班超、班昭的爷爷。年少时就做中常侍,中常侍不是宦官吗?当宦官不是要净身吗?净身怎么生的班彪呢?难道是班稚当中常侍之前就生了班彪吗?可班彪是公元3年出生的。公园前1年,哀帝去世时,班稚已经从中常侍被贬为广平相了。时间对不上啊,班彪应该是班稚当广平相时候生的,不是做中常侍之前生的,这是不是就有两种可能?一是难道班稚做中常侍没有净身?和韦小宝一样?二是说班彪不是班稚的亲生儿子?有人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