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家族——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家族!但是可惜的是,其后人善终者少,大多被诛杀并夷灭三族。诸葛家族出名的几位代表人物当属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以及诸葛恪四人。他们的先祖都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诸葛瑾、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汉末为兖州泰山郡丞,他们的叔父诸葛玄更是官至豫章太守。不过随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不断,诸葛瑾几兄弟不得不各奔东西,各自打拼前程,至三国鼎立时几兄弟已各为其主,并已逐步成长为各自阵营中的重臣良将。诸葛瑾自建安五年(200年),为躲避中原战乱而进入江东。后经友人推荐效力于孙吴,逐渐成为东吴重臣,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获封宛陵侯。赤乌四年(241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被杀后,在襄阳城西的隆中隐居。经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并终身追随刘备,官至蜀汉丞相、益州牧,为蜀汉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因积劳成疾,终在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诸葛诞为诸葛瑾、诸葛亮的堂兄弟,曹魏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受封高平侯。司马昭专权后,起兵于寿春进行讨伐,258年战败被杀,夷灭三族。诸葛恪为诸葛瑾长子,东吴名将、权臣,官至丞相、大将军、受封太傅、阳都侯。诸葛恪年轻时才思敏捷,后期刚愎自用,不得人心,终中孙峻和吴主孙亮之计,在宴会上遭砍杀并被夷灭三族,时年五十一岁。诸葛珪生三子,分别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诸葛瑾也生三子,分别是诸葛恪、诸葛乔、诸葛融,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诸葛恪被杀时幸免。诸葛亮生一子诸葛瞻,养子诸葛乔。诸葛恪生三子,分别是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其中长子被诸葛恪自己毒死,其余二子被孙峻诛杀。诸葛瞻生二子,诸葛尚与诸葛京,诸葛尚与其父诸葛瞻一同战死于绵竹,诸葛京后内迁至河东,官至西晋江州刺史。诸葛家族到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诸葛诞这一辈,四兄弟中诸葛瑾辅佐吴主孙权,诸葛亮、诸葛均躬身刘备及刘禅、诸葛诞仕于曹魏。诸葛瑾的后人几乎都受诸葛恪牵连,被夷灭三族,诸葛乔早年过继给诸葛亮幸免于难,得以承继香火。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战死于绵竹,只剩幼子诸葛京。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兵败被杀且被夷灭三族,其子诸葛靓投奔东吴。三国时期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诸葛诞四兄弟中,发展得好的是诸葛亮,官至蜀汉丞相,并被刘禅尊称为相父,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次是诸葛瑾,官至东吴大将军、豫州牧,东吴重臣。诸葛均的才能应该比较一般,官位只能做到蜀汉的长水校尉。诸葛诞在曹魏发展得也不错,官至征东大将军、司空,是镇守一方、手握兵权的大将。他们四兄弟的儿辈们,在三国鼎立期间,发展得好的要数诸葛瑾这一脉,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官至东吴太傅,一度成为东吴权臣,可惜后期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被另一权臣孙峻用计杀害并被夷灭三族,终结局也是惨的。经此,诸葛瑾后人几乎被杀尽,好在诸葛瑾次子诸葛乔早年过继给诸葛亮,不在东吴,不然就真绝嗣了。不过从此诸葛瑾的后人也就几乎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后世少有史书记载。诸葛亮这一支人员本来就比较单薄,加上诸葛亮老来得子,长子诸葛瞻出生于227年,而228年至234年间,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估计连跟儿子见面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言传身教了。到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诸葛瞻年仅7岁,还是个懵懂小孩。可惜了诸葛亮的一身本领没有能够传授给自己的儿子,以致于后来绵竹之战时,诸葛瞻及儿子诸葛尚被邓艾轻松战败,并双双被杀。好在诸葛亮的另一个孙子诸葛京(诸葛瞻次子)在西晋仕途还比较顺,官至江州刺史,已算是对诸葛武侯的一个慰藉吧!而在三国末期、两晋期间,他们的后人发展得好、结局好的,当属诸葛诞这一支。首先,诸葛诞的两个女儿分别嫁了两个好丈夫,其长女嫁给司马懿的第三子司马伷,东晋开国皇帝是他的亲孙子;次女嫁给了东汉司徒王允从孙、魏太尉王凌之子王广。其次,诸葛诞兵败被杀后,其子诸葛靓投奔了东吴,历任右将军、大司马,吴国灭亡后得以善终,他的几个儿子后来在西晋也都做了大官。
2、司马伷帝号1、夏朝、夏禹: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2、商朝、商汤:即成汤,商朝开国君主3、西周、周武王姬发: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4、东周、周平王姬宜臼: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5、秦朝、秦始皇嬴政: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个称皇帝的君主6、西汉、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7、新朝、汉新帝王莽:中国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8、东汉、汉光武帝刘秀: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9、曹魏、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10、蜀汉、汉昭烈帝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其为先主11、东吴、吴大帝孙权: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统帅12、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13、东晋、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14、南朝宋、宋武帝刘裕: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15、南朝齐、齐高帝萧道成:南朝齐的开国皇帝16、南朝梁、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开国皇帝,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17、南朝陈、陈武帝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年18、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母为献明皇后贺氏19、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宜王元壹之子,东魏国君20、西魏、西魏文帝元宝炬:鲜卑族。西魏开国皇帝21、北齐、齐文宣帝高洋:北齐开国皇帝神武帝高欢嫡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22、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北周开国君主23、隋朝、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24、唐朝、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25、武周、武后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26、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27、南宋、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28、辽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国)的创建者29、金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朝开国皇帝30、西夏、夏景帝李元昊:西夏王朝开国皇帝31、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32、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33、清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清朝第一位称帝的君主
3、司马伷与司马炎关系西晋伐吴路线图。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渡江作战行动,地诠释了北方统一南方的佳过程。279年冬,晋武帝司马炎采用羊祜生前建议,发兵20万,由贾充任总指挥,分六路大举攻吴:第一路:指挥司马伷。路线任务:从下邳到达建业北岸,威逼吴国国都。第二路:指挥王浑。路线任务:从寿春进军横江渡,占领北岸渡口,待王濬水军到,合攻建业。第三路:指挥王戎。路线任务:从安城进军武昌,攻克沿江重镇。第四路:指挥胡奋。路线任务:从新野进军夏口,目标也是占领沿江重镇,为王濬水军护航,同时防止吴军切断后勤补给线。第五路:指挥杜预。从襄阳进军江陵,为王濬水军出三峡打开通道,然后南下攻长沙,渡湘江、灵渠、漓江,平定交州。第六路:指挥王濬。水军从巴蜀(265年魏已灭蜀)顺江东下,目标直捣建业。280年3月,吴国投降,三国归晋。265年魏国灭蜀,西晋代魏之后,并没有立即伐吴,而是精心准备了14年。可见,西晋吸取了曹魏的教训,忌惮吴国水军,用十多年时间,休养生息,安抚民心,大力建造水军,终灭掉吴国,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4、司马伷妻子魏明帝曹睿执政初期,借着宗室三杰夏侯尚、曹休、曹真排着队早逝的东风,司马懿和满宠分别掌控了曹魏东西两线的兵权,成为了那些年对抗诸葛亮和孙权连年动兵的帝国双璧。但孙十万那刻在基因里的脑瘫战斗力如何能和丞相相提并论,满宠也借着一次次的对吴战绩而名声大噪,战功累计差一点就成为了曹魏建国以来的第一位万户侯。所以这一时期,与东线气定神闲的满宠相比,在丞相面前从未讨到什么便宜的司马懿,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染指东线兵权的。至曹睿病逝,司马懿受命回到中央,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明升太傅,暗分兵权,逐步架空司马懿,并顺手将司马懿腾出来的太尉一职,赏给了与司马懿几乎前后脚回到洛阳的满宠,东线兵权由满宠当年的副手、扬州刺史王凌执掌。这位仁兄,出身太原王氏,门楣和年龄比司马懿还大,领兵能力也尚可,况且自丞相死后,十万同志也已心灰意冷,终身再未亲征合肥。由王凌坐镇淮南,司马懿也不可能染指东线,况且这十年里,司马懿自身在与曹爽的交锋中连连失分,看上去几乎已输光了所有筹码。至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绝地反击,一击便彻底摧毁曹爽集团,彻底掌控整个朝政。此时司马懿已经71岁高龄,但他仍然用生命中后的两年半,尽可能的为司马师铺平道路,这其中就包括以谋反罪名清除了老大哥王凌,提拔三子司马伷的岳父、此时看上去还很乖的扬州刺史诸葛诞接任都督扬州,并任用远征辽东时的老部下胡遵都督青徐,算是初步将东线两大都督区抓在了手中。完成到这一步,油尽灯枯的司马懿也只有无可奈何的踏上了归天之路。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在这以后淮南还是爆发了两次大规模叛乱,并且还为此搭上了他钟意的继承人司马师的性命,老狐狸若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心疼得捶胸顿足,后悔没有早点对东线兵权下手。终,淮南的乱局,恰是在他那个不看好的二儿子司马昭的手里才得到了完全平定。诸葛诞之乱后,司马昭任用王基、陈骞、石苞等一批由司马家一手提拔起来的中生代将领坐镇淮南,在他们的接力镇抚下,才使得司马家完成了对淮南的完全掌控。
5、司马伷小说早在太和年间,诸葛诞就跟一批狐朋狗友结成了“浮华d“,正始年间,“浮华d“全变成司马家族的政敌,可诸葛诞却没打算在曹爽一棵树上吊死,他把长女嫁给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正因为此,他才躲过了后来的一系列政治劫难,并成为迄今健在的“浮华d“成员。琅邪诸葛氏门风素以谨慎著称,而诸葛诞的性格不单单是谨慎,更是谨小慎微,从他豢养死士的行为来看,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悲观主义情怀跟他族兄诸葛瑾、诸葛亮甚为相似。在前两任淮南都督;王淩和毌丘俭发动叛乱时,诸葛诞均站在司马家族一边,可是,诸葛诞知道自己有黑历史,且永远成不了司马家族的亲信嫡系,于是,他在支持司马家族的同时,也对司马家族处处提防。出于这个原因,他才豢养大批死士,又时不时拿防御吴国做借口扩充军队、修筑城池。诸葛诞可疑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司马昭的警觉。这天,诸葛诞迎来一位客人,这人面色黝黑,长相丑陋,正是魏国功臣贾逵之子贾充。“贾大人远道至此,一路上辛苦了。“诸葛诞身为扬州都督,位居二品征东将军,而贾充只是司马昭府中一介幕僚,二人论品阶要差上好几个档次,可诸葛诞对贾充却丝毫不敢怠慢。“大将军(司马昭)派我来慰劳军队。“贾充陈明来意,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说辞,他的真实目的,则是奉司马昭之命前来试探诸葛诞政治立场的。在晋朝野史《魏末传》中记载,诸葛诞与贾充推杯换盏之际,贾充看似不经意地说了句极敏感的话:“洛阳的士大夫都期待再次看到禅让盛况,不知道您对此怎么想?“言罢,他死死地盯着诸葛诞的双眼。诸葛诞举着酒樽的手就这样悬空停住了,他缓缓说道:“你还算是大魏忠臣贾逵的儿子吗?倘若皇室有难,我当为社稷而死!“以上这段对话的可信度颇值得怀疑。若论对魏室的忠诚,诸葛诞似乎不能跟他的前两任王淩和毌丘俭相提并论。再加上诸葛诞带有家族传承的谨慎性格,他对司马昭的亲信贾充袒露心迹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排除掉《魏末传》中值得商榷的部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诸葛诞切实察觉到司马昭对他的怀疑,他意识到,危险越来越近了。公元257年,司马家族的坚定政治盟友司空卢毓去世。卢毓祖籍范阳,其家族称为范阳卢氏,这也是一个显赫了数百年的豪门望族。等讲到晋朝时,我们还会再次看到范阳卢氏的故事。卢毓的死让司空的位子空了出来。贾充向司马昭提议趁机让诸葛诞做司空。诸葛诞一旦入了朝,也就彻底和扬州军权说拜拜了,这是解除他兵权的佳手段。“恐怕诸葛诞不会老老实实放弃兵权吧……“司马昭沉吟未决。“我感觉诸葛诞有谋反征兆。如果他现在行动为祸尚小,如果置之不理日后必酿成更大祸患。““有道理。“司马昭接受了贾充的建议,宣诸葛诞入朝。钟会听闻此消息,斩钉截铁地断言:“诸葛诞必反!“司马昭点了点头:“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会来,诏书已发出,追不回来了。“几天后,诸葛诞接到了诏书。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论资排辈,我做三公怎么说都该排在王昶后面。“前文讲过,魏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州刺史多是州都督的储官。例如,郭淮由雍州刺史晋升雍凉都督,郭淮死后,陈泰由雍州刺史晋升雍凉都督……以上事迹均秉承这一惯例。如果诸葛诞入朝,大的得利者无疑是扬州刺史乐。诸葛诞判断:这肯定是乐想取代自己成为扬州都督,所以从中搞的小动作。这时候,他已经做好谋反的准备,便当即率数千死士冲进乐府邸,将乐斩杀。先前,他和扬州刺史文钦关系不睦,这回又跟扬州刺史乐闹出了人命,由此可以看出,诸葛诞颇忌惮自己被下级取而代之,这个性格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诸葛诞杀死乐后给朝廷上了一封奏表:“乐图谋不轨被臣诛杀,若朝廷信任臣,臣还是魏臣,若朝廷不信任臣,臣即是吴臣!“这相当于谋反宣言。他之所以这么底气十足,是因为他早就征募十五六万军队,又囤积了足以支撑一年的军粮。然而,他没有像毌丘俭那样挺近洛阳,而是选择固守寿春城。诸葛诞无须等待朝廷的答复,他马上给吴国发出请降书,并把幼子诸葛靓送往江东建邺充当人质。一方面,他向吴国宣誓效忠,希望吴国能出兵支援;另一方面,他想到万一战败,总能给儿子留下条生路。就这样,诸葛诞目送诸葛靓渐行渐远,直至淡出视线之外,随后,他转身入城,开始了整军备战。#司马伷简介#
6、司马伷是什么时候去了南方地下有知,司马懿破口大骂:“贾充小儿,还我江山来”。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的努力,被贾充毁于一旦,中原也沦为胡族的天下。239年,司马懿装疯卖傻,骗了曹爽10年,暗中积蓄力量。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关闭洛阳城门,对着洛河发誓:“曹爽放下武器,可以荣华富贵”。“洛水之盟”就是个笑话,诚信无从谈起,司马懿杀了曹爽,夷灭三族。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在司马懿病逝后掌权,成为曹魏的实际首领,为司马炎篡权做了准备。曹魏的江山,被司马懿家族精心策划篡夺,三代人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了。可惜的是,贾充毁了这一切,晋朝成为短命王朝,且伦常淡薄,无人敢言“忠”,与他关系很大。贾充,曹魏大将贾逵的儿子,贾逵对曹魏忠心耿耿。贾充为了家族利益,选择支持司马师、司马昭,并成为他们夺取曹魏江山的帮凶。255年,司马师病重,贾充镇守许昌,控制军队,为了司马昭接管权力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旋即,贾充出面劝说诸葛诞:“司马公想禅让代魏,你也支持吧。”诸葛诞大骂:“你爸爸是忠臣,为国家拼杀一生,你为什么这么无耻。司马昭若是敢乱来,我一定起兵勤王,血战到底。”258年,司马昭率兵讨伐诸葛诞,贾充献计,采取堡垒战术,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贾充留守淮南,处理政务,稳定司马氏的后方。260年,皇帝曹髦不甘受辱,率数百人攻杀司马昭。皇帝亲自出马,司马昭的亲兵纷纷溃逃,不敢跟皇帝交战,包括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都躲得远远的。曹髦以帝王气质震慑了士兵,司马昭困守在府上。此时,贾充出面,改变了这一切,他力劝成济:“司马公养你们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还犹豫什么呢?”成济本不想拼杀,无奈贾充言语刺激,一再催促,便壮了胆。成济手持长矛刺向曹髦,兵刃从后背出来,皇帝就这么倒在血泊之中,横尸街头。敢这么赤裸裸杀皇帝,在当时而言确实不可思议,舆论压力很大。曹髦是君,司马昭、贾充、成济都是臣,即便想要取代曹魏,也要走流程,自圆其说。曹髦被杀,司马昭尴尬至极,只能把成济当替罪羊。成济则爬上屋顶,破口大骂司马昭过河拆桥,被乱箭射死。朝臣建议杀了贾充,以平民愤,司马昭不答应。公开杀害皇帝的结果,就是西晋建立后不敢言“忠”,也无法让大臣对自己表示忠诚。后来,贾南风专权,八王之乱,西晋血雨腥风,包括首席大臣张华在内的元勋,没有一人出来拯救危局,都学会自保。东晋时期,门阀控制朝政,大臣都是为了家族利益,而不在乎朝廷利益。西晋与东晋的历史,都缺少“忠臣”,与贾充杀了曹髦不无关系。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贾充担任尚书,位极人臣。280年,贾充督师江南,消灭东吴,威望达到了极点。但是,司马炎对贾充不放心,一直想让他远离洛阳,前往陇西抵御胡族。贾充不愿离开朝廷,便鼓动自己的夫人郭槐,让她去找好闺蜜杨皇后,希望能跟皇室联姻,维持感情。贾充这么做,终毁灭了晋朝,也让中原沸腾起来。贾南风为人心狠手辣,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毒后”。太子司马衷“愚痴”,整天口水直流,生活不能自理。一旦司马衷当了皇帝,贾南风肯定会专权,晋朝的命运就可想而知。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贾南风旋即联合楚王司马玮,引外地诸侯带兵进京,处死辅政大臣杨骏,挑起“八王之乱”,顺带灭了卫瓘全家。300年,贾南风让人打死太子司马遹,导致晋朝没有“储君”。外地诸侯为了夺取“储君”之位,再次掀起血雨腥风,将“八王之乱”推向高峰,也给胡族南下中原提供了机会。317年,匈奴攻克长安,西晋灭亡。晋怀帝、晋愍帝沦为阶下囚,青衣斟酒、刷洗马桶,屈辱到了极点。羊献容皇后,给匈奴皇帝刘曜生了3个儿子,还赞颂他是大丈夫,说士族男子都是懦弱:“从未见过如此丈夫”,也是一种悲哀。司马懿处心积虑夺取曹魏江山,三代人才奠定的基业,却毁于贾充之手。西晋从见过到灭亡,不到52年。如果从280年统一江南到,311年洛阳陷落,西晋名存实亡,才31年。对此,司马懿地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参考书目:《晋书》#司马伷简介#
7、司马伷有几个儿子曹魏第三次淮南叛乱是谁都意想不到的,连司马昭都吃惊,你诸葛诞是不是吃饱了撑的,连造反也想尝试一下吗?诸葛诞是诸葛家族布局三国中魏国的棋子,这人比起另外两位,他混得不如意,一直到了司马家族崛起才开始平步青云。原因很简单,他和司马懿是儿女亲家!司马懿的三儿子司马伷娶了诸葛诞的女儿,这叫一荣俱荣。而且诸葛诞还参与了平定第二次淮南叛乱的军事行动,也就是毌丘俭那次。从身份和行为来看,诸葛诞说白了就是力挺司马家族的,那他为什么会造反呢?原因在于夏侯玄,他参与了谋害司马师的事件,后计谋未成,被夷灭三族。而诸葛诞正是夏侯玄的好友,根据司马家族的狠毒,诸葛诞害怕自己受到牵连,加上当时司马昭让诸葛诞回京升官,说白了就是收缴兵权,这更让诸葛诞坐立不安,于是他开始拥兵自保,对,他的目的不是叛乱,而是自保,有了兵马,就不用再怕司马家族了!只是司马昭根本不给诸葛诞面子,任何叛乱都要灭杀,在钟会的帮助下,一场围点打援,剿灭诸葛诞的军事行动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