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儒简介(三国孙儒)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20:55:53 浏览
1、三国孙儒

梁军大将庞师古完全不知道,他即将面对杨行密的这支淮南军队,战斗力之强,并不在李克用的河东军之下。反败为胜消灭孙儒之后,杨行密成功收编了这支战斗力彪悍的部队,孙儒投降过来的军队大多是蔡州人,杨行密挑选他们当中特别勇猛强健的人五千名,予以丰厚的俸饷和赏赐,用黑色的外衣蒙盖上甲胄,号称“黑云都”,每当作战时,就让这些人首先冲锋陷,四周邻近的军队都很惧怕他们。乾宁四年,朱温占领兖州、郓州之后,受李克用之命援救朱瑄、朱瑾的河东骁将李承嗣、史俨归路断绝,不得不率部随朱瑾来到淮南,这让一向缺少骑兵的淮南有了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此时的杨行密,尽得孙儒、河东、兖、郓的兵马,军势大盛,兵锋锐利。面对杨行密的这支精兵,庞师古的梁军前锋发动了数次攻击,均无功而返。他不得不下令梁军在清口扎营。清口是淮河上的重要渡口,正处于淮河、泗水之间。庞师古决定以大军扼住这个交通要点,然后再撕破朱瑾在淮河南岸的防线,直捣楚州。七万梁军聚集在小小的清口,扎下了密密麻麻的军营。他们散布在淮河岸边,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面的敌军。在淮水的另一边,朱瑾也用同样的目光注视着梁军。连绵的秋雨形成的厚重雨幕,将两支大军笼罩在阴冷肃杀的气氛中。一场大决战就要来了。宿州城头。朱温在雨中焦虑地注视着南方。他在等待清口前线的战报。不知为什么,这次大举南征,一直让朱温心神不宁。是因为决意南征之前,敬翔的劝谏吗?“兖州、郓州方平,人心不稳,王师范尚占据青、淄二州,其心叵测。我军乃新胜之兵,需持重养威。而淮南,兵甚锐,强天下,四邻畏之,如此贸然南征,恐难取胜。”对敬翔的话,朱温从来都是言听计从。但这一次,朱温却涌起了强烈的反感。或许是因为时间。朱温发现时间从来都没有站在自己一边,而是在对手那里。他不愿意当自己再从中原那盘仿佛永远下不完的棋局中抬起头来之时,才发现半个天下已为对手所有。是因为大军出征前,爱妻张惠忧郁的眼神吗?记得那时,朱温心里还窃笑了一声。张惠肯定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在大军凯旋之后又带回来另一个女人。女人啊,就是这样,总是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无谓地神伤。朱温有些沉重地长吁了一口气。情况有些不妙,雨越下越大,每天都准时出现的快马却依然没有出现。他把手放到墙头,冰冷的墙垛升腾出一股寒意,直袭心底。他的左手,竟然又开始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

2、孙儒同志

【五代十国的演进】承接上文,这次讲十国的历史。前蜀:前蜀高祖王建是许州舞阳人(今河南舞阳),少时无赖,后从军,累功升迁至忠武军都头。黄巢之乱,僖宗幸蜀,王建因护驾有功,于战后遥领壁州刺史,后外放利州刺史(两地都在四川)。当时大宦官田令孜(他也是王建的义父)逃往成都投靠自己的弟弟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田令孜本名陈仲则),朝廷下令讨伐,王建亦从征。讨伐军进展不利,唐昭宗(此时僖宗已死)下诏罢兵,而王建却不愿放弃,终于公元891年攻破成都,并于两年后私自将田陈二人杀死。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等地。公元903年,唐昭宗封王建为蜀王,公元907年,唐朝为朱温所灭,王建不承认朱梁政权,遂于当年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王建死后,其子王衍继位,昏庸无道,败坏朝政。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长子魏王李继岌,枢密使郭崇韬率军伐蜀,王衍投降,在押往洛阳的途中,举家被杀,前蜀亡。后蜀: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本是后唐太原尹,娶晋王李克用之女(一说李克用侄女),后唐灭蜀后任西川节度使。公元926年,后唐国内生变,唐枢密使郭崇韬,后唐庄宗李存勖,魏王李继岌先后死于非命,孟知祥开始萌生割据蜀地的野心。他先是联合川东的董璋击退石敬瑭,安重诲率领的后唐中央军,后又将董璋吞并,独霸川蜀。公元934年孟知详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同年,孟知详去世,第三子孟昶即位,孟昶在位三十二年,后蜀境内国泰民安。96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王全斌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师,后蜀亡,孟昶也于到达开封七日后离奇死亡。南吴:南吴太祖杨行密是庐州合肥人,少时曾为盗匪,后投军,又杀害长官,起兵作乱,割据庐州。公元883年,淮南节度使高骈被部将毕师铎攻击,杨行密趁机入据扬州(淮南节度使的治所所在),此后相继打败孙儒(来自河南的军阀),钱镠等相邻藩镇,又于天复四年和乾符三年击败朱温,奠定了自己南国霸主的地位,占据了苏南,江西,皖南的广大地区。公元902年,唐朝加封杨行密为吴王,杨吴政权由此开始。杨行密死后,南吴的大权落入徐温,徐知诰父子手中,此后的三任南吴君主皆为傀儡。公元927年,杨溥称帝,国号“吴”,都扬州。937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南吴灭亡。十八年后,后周攻南唐,南唐元宗李璟(徐知诰之子,徐知诰是徐温养子,称帝后改李姓)害怕杨吴皇室后人与周军勾结,将之斩尽杀绝。南唐:南唐开国皇帝徐知诰本姓李,从小为南吴权臣徐温收养。徐温死后,徐知诰继续掌控南吴朝政,并于公元937年篡吴自立,国号“唐”(自然是以已灭亡的唐朝法统自居),史称“南唐”,他本人也恢复李姓,改名李昇。南唐经济繁华,文化兴盛,军事上却无力与中原政权相争。元宗李璟在位时,尽失江北淮南之地,并被迫向后周称臣。到了后主李煜时,更是去帝号,自称江南国主,对北方的宋朝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然而,终南唐还是难逃一死,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建康(今南京,南唐首都),李煜被俘往开封,南唐亡。公元978年七夕(李煜亦生于七夕),李煜在无尽的屈辱和痛苦中,被宋太宗赵光义以牵机毒酒杀害。吴越: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是杭州临安人,少时迫于生计曾为私盐贩,后投军。黄巢叛军过临安时,钱镠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有功,后又随董昌讨灭越州(今浙江绍兴)的刘汉宏。公元895年,董昌称帝,钱镠奉唐朝中央的召命,消灭了自己的这位前上司,两越(大致就是今天的浙江上海)尽归钱镠。公元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朱温篡唐后改封吴越王。钱镠及其子孙割据吴越期间,对内保境安民,对外尊奉中原正朔,不主动挑起兵戈。公元978年,末代吴越王钱弘俶入开封,纳土归宋,吴越王国终结。南楚:南楚开国皇帝马殷本是孙儒部将(孙儒又是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部将,秦宗权又曾投靠过黄巢),孙儒在江南为杨行密擒杀,刘建锋和马殷率残部入湘,并在湖南发展壮大,开始兼并湖南本土割据势力。公元896年,刘建锋为部下所杀,马殷为众人推举为主。公元907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927年,后唐又封马殷为楚国王,南楚王国正式成立。公元930年,马殷去世,诸子为争权自相残杀,人称“众驹争槽”。公元951年,被南唐攻灭。南平:高季兴本名高季昌,后唐时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即前面提到的朱邪赤心)讳改名季兴。他本是朱温养子朱友让家奴,后有战功,于公元907年被朱温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开始割据荆南。南平领土面积在五代十国中小,实力弱,大多时间仅有荆(今湖北荆州)、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在政治上不断向各国称臣。公元963年,宋将慕容延钊,李处耘“假道伐虢”偷袭荆州,末代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归宋,南平亡。

3、阳泉孙儒

从汴州到淮南,要经过徐州。占据徐州的是曾经因为获得黄巢首级捞了大功,被封巨鹿郡王的老军阀时溥。时溥对在中原战场屡战屡胜的朱温恐惧,害怕朱温来个假途灭虢之计,把自己的地盘也一锅端了,派兵扼守淮河渡口,不准朱温军队通过。朱温气得火冒三丈,软硬兼施,利诱加威胁,时溥咬定渡口不放松,派人袭击朱温派来的官员,就是不让渡河。“今日你阻我渡河,来日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朱温看着滔滔淮河水,恨恨道。杨行密眼巴巴没等来援兵,又自知实力不济,不是孙儒对手,只好放弃扬州,退守庐州(今安徽合肥),另寻发展。朱温进军淮南的计划因为时溥在关键时刻作梗,化为泡影。“杨行密和孙儒,两个都是无能之辈,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等我平定了中原再来收拾残局。”朱温这样想。对杨行密的事儿,朱温并没放在心上。他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清剿在蔡州死而不僵的秦宗权。但朱温却没想到,就是这个并没有被他看上眼的杨行密,却在今后成为他终生无法击败的强大对手。而因为他,朱温军队的铁蹄再也没能踏上淮南的土地。朱温满脸倦意地回到汴州。归降大唐朝廷以来,朱温几乎没有哪一天远离过战鼓与杀戮。五年来,战河中、守汴州、攻二朱、击河北,恶战一场接着一场。焦躁、狂暴、不安全感还有隐隐的忧虑就像毒蛇一样紧紧缠住了他。别人看到的朱温,意气风华,挥斥方遒,可又有谁能读出藏在他眉间的忧伤?

4、孙儒个人资料

1975年4月的一天,扬州邗江杨庙公社社员在水塘边进行翻地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座沉睡千年的公主墓,遗骸除盆骨外均被弃置在棺外。扬州博物馆闻讯后立即组织考古队员深入墓室现场展开抢救性发掘,终令一个被传统史书几乎遗忘的政权浮出水面,原来墓主人是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人,杨吴政权太祖杨行密的女儿寻阳公主。说起杨行密和他建立的杨吴政权,尽管《旧五代史》和《新唐书》记载了相关事迹,但基本上是一带而过,令后人对此鲜为人知。原来杨行密是合肥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唐朝末年参加了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来响应黄巢。起义失败后杨行密被俘,按照惯例是要被斩首的,但庐州刺史郑棨见他相貌奇特,于是将其释放,让他从军。就这样杨行密归顺了唐朝,从一个牙将开始起家,官至庐州刺史。从黄巢起义开始,唐朝朝廷对地方藩镇势力完全失控,各个藩镇为了争夺地盘常年征战不休。杨行密抓住了机会,趁乱积极扩军,先后击败了毕师铎,孙儒,朱温和钱镠,截至897年,杨行密已占据了淮河以南和长江以东大部分州县。902年,被围困在凤翔的唐昭宗下旨册封杨行密为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令他讨伐朱温。有了这道圣旨的加持,杨行密于同年建都扬州,以勤王的名义继续与朱温展开地盘争夺。三年后杨行密病逝,享年53岁,临终前托孤给亲信徐温。但杨行密没有想到的是,此后杨吴政权变成徐温和养子徐知诰专权。937年徐知诰迫使杨吴政权睿帝杨溥退位,并于两年后改国号为大唐,是为南唐。另外徐知诰还声称自己是李唐后裔,改名为李昪。对于杨行密后人,李昪下旨将他们全部软禁在泰州永宁宫,不许出宫,也不许和外人婚配。等到李璟在位期间,当柴荣南征淮南的时候,杨行密后人男丁六十余人全被处决。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杨行密的女儿寻阳公主墓格外珍贵。幸运的是,从墓志可知,寻阳公主在世的时候,杨吴政权还没有灭亡,因此公主享受的是荣华富贵。寻阳公主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检校尚书左仆射,舒州刺史刘信,两人育有子女十二人,感情很好。但公主只活了37岁就病逝,刘信和孩子们“ 哀号而泣血崩心,踊擗而柴身骨立,吁嗟遐迩,骇叹人伦”,直到公主下葬后,刘信依旧感叹“鸾凤双,遽怆分飞,人间永别,冥路旋归 。“尽管寻阳公主墓早就被盗一空,但考古队员仍然从中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对唐朝古琵琶。按照发掘简报的记载,大琵琶颈上部残损,长46厘米,宽26厘米,经推测为公主生前的用品,小琵琶长55厘米,宽19厘米,颈后弯曲近似直角,上有弦轴四根,为陪葬冥器。这对琵琶之所以价值连城,很大原因在于它们是唐朝宫廷乐器,极有可能是唐昭宗赏赐。要知道寻阳公主墓出土的琵琶为四弦四柱龟兹琵琶,与日本正仓院藏品几乎一样。此前日本声称真正的唐朝古乐器在奈良,但殊不知寻阳公主墓也出土了唐宫琵琶,证明了中国才保留着唐朝音乐精髓。更值得一提的是,寻阳公主墓还出土了全世界早的实物家具之一木榻。这个木榻长188厘米,宽94厘米,高57厘米,由2根长边,2根短边,仿45度格角榫做法组成边框,中间横向支撑7根木条,纵向均匀铺放9根木条,早于北宋《营造法式》,现在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此外寻阳公主墓出土的木俑也极具特色,均为桫木刻成,造型承袭了唐朝雕刻的艺术风格,其中人物俑大都面部丰满,身材匀称,仪态庄严,当中还有着衣女俑,为中国早的芭比娃娃雏形。至于双人首蛇身俑,描绘的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在晚唐和五代十国墓葬中极为罕见。就连寻阳公主的棺木也十分罕见,同样为桫木制品,底部为须弥座型,束腰部分则有木雕壶门作装饰,壶门内又有鎏金火焰珠花铜饰,而且刚出土的时候深红色漆面光亮如新,只可惜后来风化了,才让这具棺木掉色。当李昪篡位以后,不仅杨行密后人被集体软禁,就连墓穴也被平掉,有关杨吴政权的古迹几乎被人为抹去。所幸扬州考古队员发掘了寻阳公主墓,为后人填补了杨吴政权的存在空白。如此来看,五代十国只是通俗讲法,毕竟杨行密早独立建政,称其为十一国以及五代第一人,丝毫不为过。#孙儒简介#

5、孙儒

浅析唐朝王黄之乱后武昌军周边崛起的藩镇(一)崛起于淮南的杨吴政权淮南节度使高骈本是唐廷对抗黄巢军的主力,而其拥兵之后逐却渐萌生“吞并江南”之志。但是高骈极为迷信,将大小事务尽委于方士吕用之,自身沉迷于炼金烧丹,并且为此靡费钱财,因而大失人心。吕用之掌淮南大权后“淫刑重赋,人人思乱”,终导致高骈被其部将秦彦等人所杀,淮南地区陷入秦宗权及其部将与高骈余部的混战之中。原高骈部将,盘踞庐州(治今安徽省合肥市)的杨行密率军先后击败秦彦、毕师铎、赵锽、孙儒等人,于乾宁二年(895年)时占据淮南,并在辖区内“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此后,杨行密在淮南地区的统治逐渐稳固,为杨吴政权的崛起奠定基础。(二)兴起于江西的地方豪族受王黄之乱的影响,江西地区兴起三股地方势力,分别是以洪州(治今江西省南昌市)为中心的钟氏家族、以抚州(治今江西省抚州市)为中心的危氏家族、以虔州(治今江西省南康市)为中心的卢氏家族。乾符五年(878),王仙芝余d寇略江西,洪州人钟传“鸠夷獠,依山为壁,至万人”,王仙芝退出江西之后,钟传趁机入据抚州。中和二年(882),钟传驱逐江西观察使高茂卿入据洪州,唐廷命其为镇南军节度使。天复元年(901),抚州失火,钟传却未趁机攻城,以此来表示愿与危氏和好的态度。自此,危全讽才“稍修支郡之礼”,但仍然受到洪州百姓的忌惮。天复二年(902),韶州(治今广东省韶关市)亦被卢氏占据,但后梁乾化元年(911)时又被南汉攻取。直至后唐贞明四年(918),卢氏与谭氏家族统治虔州达三十三年时间(期间黎球曾短暂统治虔州)。(三)崛起于湖南的马楚势力楚国建立者马殷本是孙儒的部将,孙儒脱离秦宗权的控制之后与杨行密争夺淮南。此时淮南大部分土地被杨行密所占据,故而刘、马二人率军南下江西“略虔、吉,有众数万”,其后又将目标对准湖南。景福二年(893),邵州刺史邓处讷与朗州(治今湖南省常德市)雷满联合攻杀周岳,自称武安留后。乾宁元年(894),刘建锋、马殷率军击败邓处讷入据潭州,刘建锋自称留后,唐廷于次年命其为武安节度使,而刘建锋“嗜酒,不亲政事”,又因私幸部下之妻而被杀,其后“众推张佶,佶让于殷”。(四)占据襄阳的赵氏家族中和四年(884),秦宗权部将鹿晏弘、赵德諲等人率军攻陷襄州(治今湖北省襄阳市),其后鹿晏弘转战他方,襄州被赵德諲占据。光启三年(887),赵德諲受秦宗权之命进攻荆南,击杀节度使张瑰,“留其将王建肇守城而去”,其后,成汭驱逐王建肇而据有荆州。赵德諲恐秦宗权怪罪其失丢荆南,“又度宗权必败”,便于文德元年(888)投降唐廷,受封“忠义军节度使”,其后协助朱温讨伐秦宗权并立下战功。景福元年(892),赵德諲卒,其子赵匡凝代其职。此时赵氏家族的势力范围为襄、唐、邓、复、郢、随、均、房八州,与元和时期襄阳节度使的辖区大致相同。赵匡凝曾“阴附于杨行密”却遭到朱温的进攻,不得已又归降于朱温。天祐二年(905),朱温以赵氏家族“东与杨行密交通,西与王建结婚”为由大举进攻襄阳。终,赵氏兵败,“匡凝奔于吴,匡明奔于蜀”。赵氏家族占据襄阳期间“尽忠帝室,贡赋不绝”,虽然曾依附于朱温,但赵匡凝常与李茂贞、杨行密等人互通书信,谋划反抗朱温,兴复唐朝。因此,唐昭宗亦曾“欲狩襄、汉”,依附于赵氏家族。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卷二六零,乾宁三年五月条。《新五代史》卷四十《韩建传》。《新唐书》卷一九零《成汭传》。#孙儒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