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简介(明朝肃王的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1:23:47 浏览
1、明朝肃王的简介

春日田家???朱真淤(?—1526),明太祖朱元璋十四子肃王四世孙。肃王封地在兰州。成化十年(1474)封肃王世子,未嗣位卒,追封王,谥靖。诗调高古,其边塞诗多寄予感慨。著有《星海集》。屋后青山门外溪,小桥遥接稻秧畦。人家远近苍烟里,桑柘阴阴戴胜啼。???

2、肃王赵枢

暨阳朱氏均佐派【3】——先贤传略(1)作者:朱堂一、皇帝侍卫:迁越始祖拱辰公谱记:“武德公(讳)宸,字拱辰。公居沛上,仕宋高宗朝。因靖康之变随驾南渡至临安,后宦游越,遂居会稽通泰里紫金街。遭变时,累立功,授骁骑尉,封武德将军。”又记:“祖武德公(讳)宸在宋高宗时,扈跸渡南,遂家于越。”谨按:祖武德公(讳)宸,字拱辰,是本宗迁越之始祖,生卒年月未见记载,世居沛上,沛今属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公仕宋具体时间未能详考。然而,据宗谱记载,祖拱辰公仕宋应是皇帝近侍。“扈跸”(hù bì)即为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开路清道。作为多难的宋高宗皇帝近卫统领,非心腹不可任,非历险不能为。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大观二年(1108年)被封为广平郡王,宣和三年(1121年)进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宋钦宗召康王去跟金兵议和,赵构不畏生死前去,被金扣留十余日。后来由于金军怀疑赵构不是真正的皇子,要求宋朝廷更换五皇子肃王赵枢。肃王到了金军大营,许诺割让三镇的土地,并在金军大营为人质,赵构才得以回朝。靖康元年十二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但他移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以避敌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宋徽宗、宋钦宗北去,史称“靖康之变”。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开国皇帝。后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建炎四年(1130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赵构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府定为南宋的行在。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定都杭州,南宋朝廷经过多年颠沛流离后,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shèn),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赵构驾崩于临安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宋高宗。赵构驾崩,棺木未下葬,直到淳熙十六年(1189年)三月丙寅日,才下葬于绍兴府会稽县之永思陵。由此可见,我高祖拱辰公护驾逃难皇帝宋高宗,尽职责,“累立功”,历尽艰难险阻,授骁骑尉,封武德将军,褒奖其忠勇,南宋骁骑尉常例为六品,可谓是皇帝的六品带刀侍卫,称公是南宋开国之臣,亦不为过誉。公迁越“居会稽通泰里紫金街”,查新编《绍兴市志》有记载,元代绍兴路治改廂为隅,由山阴、会稽两县析出四隅,下设一百二十七坊,其中西北隅领三十一坊。其中紫金列第三十,相邻坊有笔飞、戒珠、昌安、大云等,看来拱辰公当年居住地位置应在附近。(见:绍兴市志第一冊133页)这区域,对应在今天的越城区蕺山街道内,其中笔飞弄、戒珠寺、昌安街、大云桥等等这些地名仍在沿用。武德公生六子。其第三子授宣教郎,四子为致政郎,五子为迪功郎,六子中省元。武德公孙千二十(讳)德授都巡。其曾孙万十五(讳)尚正为朝散大夫,万十九授宣教郎。二、暨阳始祖:均佐公《宗谱》万历三十四年重修谱序记:“六世祖行六八,任暨阳州令史。览是地山川之胜,遂卜居于今南廊外山川坛之侧。”卷八行传记:“六八公,(讳)汝贤,字均佐。元仕暨阳令史,遂家于暨邑之南。生戊辰十一月十四日,卒壬午八月二十五日,葬太南乡清水潭青龙山。娶曾氏,生三子:胜三(名惟康),胜四(名惟一),胜七(名惟宁);三女:长适陈,次适金,幼适汤。”谨按:迁越始祖拱辰公生六子,第三子三府君子千十七,千十七子万十五,万十五子曾十三,曾十三长子六八公,(讳)汝贤,字均佐,就是“暨阳朱氏均佐派”之始祖。均佐公生于元至元五年戊辰(1268)十一月十四日,卒于元至正二年壬午(1342)八月廿五日,享年75岁。元朝改诸暨县为诸暨州,公任州令史的确切时间和职务不见谱载。始祖均佐公政声多在道途,既览是地山川之胜,遂卜居于暨阳,地在当时的“南廊外山川坛之右侧”。《康熙诸暨县志》卷一•城池志记载:“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四里。洪武三年(1370)知县田赋建。”《前生前世•诸暨老城记录》(张振东编著)称此坛“疑为元之社稷坛改建,当下在西南城外长山之下。”(待续)#肃王简介#

3、明肃王简介

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的后代,到了明末清初混的怎么样了?老大朱标这一脉大部分绝嗣,仅存的在靖难之役后都隐名埋名,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到明末也没有什么事情了。老二秦王朱樉这一脉,到第十五任秦王朱存极,崇祯十四年袭封秦王,崇祯十六年降李自成,后被押至北京,又被李自成处死(一说降清),两个儿子被清军杀死。老三晋王朱棡,九大塞王之一。末代晋王朱审烜,被李自成所俘,后降清受到优待,一说后来被清处死。老四朱棣的后代就是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了。老五周王朱橚,末代周王朱恭枵抵抗李自成进攻开封后病死,他五子朱绍烿、六子子绍焜等人投降清廷,以求“恩养”,但不久都被清廷以“私藏金银印信,图谋不轨”的罪名杀死。朱恭枵的孙子朱伦奎南走,后被清兵所杀,死于广州。老六楚王朱桢这一脉,可能到明末也是老百姓了。老七齐王朱榑,被侄子和四哥两度被废为庶人,其子孙后裔俱为庶人。老八潭王朱梓,无子。老九朱杞,1岁夭折。老十鲁王朱檀这一脉,第十二代鲁王朱弘桓,随郑氏迁入台湾。郑克塽降清,清廷将朱弘桓迁入山西。老十一蜀王朱椿这一脉,后一代蜀王在南明灭亡后下落不明。老十二湘王朱柏,无子。老十三代王朱贵,明代九大塞王之一。末代代王可能也死清军手里。老十四肃王朱楧,明代九大塞王之一。末代肃王朱识鋐,被逼投降起义军,后被杀。老十五辽王朱植,明代九大塞王之一。辽王可能没传到明末。老十六庆王朱栴,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宁夏,末代庆王朱倬漼和宗室成员都被处死,庆藩覆灭。老十七宁王朱权,明武宗时期,到宁王朱宸濠叛乱后,藩国被废除。老十八岷王朱楩,后代传到明末没有突出事迹。老十九谷王朱橞,出卖侄子建文帝,后谋反被朱棣废为庶人,藩国被废。老二十韩王朱松,后代在宁波没有什么事迹。老二十一沈王朱模,末代沈王朱迥洪被李自成所俘,不知所终。老二十二安王朱楹,无子。老二十三唐王朱桱,后代是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老二十四郢王朱栋,无子。老二十五伊王朱㰘,明中期藩国就没有传承下去。老二十六朱楠,夭折

4、肃王的真实历史

1、长子、太子,朱标:被称作历史上地位稳固的太子,三十七岁英年早逝。2、次子、秦王朱樉:封地在西安,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多行恶事,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终年39岁。3、三子、晋王朱棡:封地在太原,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军事能力极强,四十岁病逝而亡。4、四子、燕王朱棣:封地在北平,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发动靖难之役夺得帝位,六十四岁在北征回归的途中病逝。5、五子、周王朱橚:封地在开封,明朝有名的医学家,潜心研究医学,在医药领域中作出巨大的贡献,六十四岁去世。6、六子、楚王朱桢:封地在武昌,军事能力极强,六十一岁去世。7、七子、齐王朱榑:封地在青州,军事能力极强,但是政治能力差,密谋造反被处死,六十五岁去世。8、八子、潭王朱梓:封地在长沙,因为小舅子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导致他的小舅子和老丈人都被朱元璋给处死了,惊吓过度与自己的妻子一起自焚而死,年仅22岁。9、九子、赵王朱杞:出生后没多久就夭折了。10、十子、鲁王朱檀:封地在兖州,喜欢吃丹药,认为多吃些丹药可以强身健体,因为过度吃丹药而二十岁去世。11、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地在成都,从小喜好读书,53岁的时候因病去世。12、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地在荆州,因为建文帝削藩逼迫到自焚而亡的地步,时年28岁。13、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地在大同,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建文帝时期被贬为庶人明成祖登基恢复了他的爵位,享年七十三岁。14、十四子、肃王朱楧:封地在甘肃,明初九大塞王之一,不向往权力,更想要的是荣华富贵,四十二岁去世。15、十五子、辽王朱植:封地在辽东,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建文帝时期被撤蕃软禁朱棣登基后,改封地在荆州,四十八岁去世。16、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地在宁夏,九大塞王之一,六十一岁去世,17、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地在大宁,明初九大塞王之一,朱棣即位后改封地在南昌,七十一岁去世,18、十八子、珉王朱楩:封地在岷州,建文帝时期被被贬为庶人,朱棣即位后被分封到云南,72岁的时候去世。19、十九子、谷王朱橞:明初九大塞王之一,靖难之役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即位后被封在长沙,后来被贬为庶人,49岁去世。20、二十子、韩王朱松:封地在辽东,没有就藩,而是一直待在南京,28岁的时候因病去世。21、二十一子、沈王朱模:封地在潞州,五十二岁时去世。22、二十二子、安王朱楹:封地在平凉,三十五岁去世。23、二十三子:唐王朱桱:封地在河南南阳三十岁去世。24、二十四子、崯王朱栋:封地在湖北安陆,二十七岁去世。25、二十五子、一王朱彝:封地在洛阳,为人残暴荒唐,二十七岁去世。26、二十六子、朱楠出生后没多久就夭折。

5、肃王后的下场

朱棣起兵造反,他的兄弟们都在干什么。1、已经死亡的兄弟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封秦王,封地西安,洪武二十八年去世。晋王朱棡:朱元璋三子,洪武三年封晋王,封地太原,洪武三十一年去世。潭王朱梓:朱元璋八子,洪武三年封潭王,封地长沙,洪武二十三年因为胡惟庸一案,在封地自焚而死,后被朱元璋除名。赵王朱杞:朱元璋九子,洪武三年封赵王,夭折。鲁王朱檀:朱元璋十子,洪武三年封鲁王,封地兖州。洪武二十二年毒发身亡。湘王朱柏:朱元璋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湘王,封地荆州。朱允炆继位后削藩,被人告发,自焚而死。朱楠:朱元璋二十六子,夭折,没有封号。2、被朱允炆处理的兄弟周王朱橚:朱元璋五子,洪武三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封地开封。朱允炆继位后削藩,在建文元年被废,关在南京。齐王朱榑:朱元璋七子,洪武三年封齐王,封地青州。朱允炆继位后削藩,被废为庶人,关在南京。代王朱桂:朱元璋十三子,洪武十一年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封地大同。朱允炆继位后,削藩,被废为庶人,幽禁在大同。岷王朱楩:朱元璋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岷王,封地岷州,洪武二十八年改封云南。朱允炆继位后削藩,被废,关押在福建漳州。3、置身事外的兄弟楚王朱桢:朱元璋六子,洪武三年封楚王,封地为武昌。蜀王朱椿:朱元璋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蜀王,封地成都。肃王朱楧:朱元璋十四子,洪武十一年封汉王,封地平凉,洪武二十五年改封肃王,封地甘州。建文元年,迁至兰州。庆王朱栴:朱元璋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庆王,封地为宁夏。4、投靠朱允炆的兄弟辽王朱植:朱元璋十五子,洪武十一年封卫王,洪武二十四年改封辽王,封地广宁。朱棣靖难起兵,渡海投靠侄子朱允炆,被侄子改封荆州。5、首鼠两端的兄弟谷王朱橞:朱元璋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封谷王,封地宣府。朱棣靖难起兵,他投奔侄子朱允炆,被委以守卫南京金川门的重任。朱棣兵临城下,朱橞开门投降。6、被朱棣裹挟的兄弟宁王朱权:朱元璋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宁王,封地大宁。朱棣靖难起兵,他被朱棣算计,手下兵马被夺,被迫跟随朱棣靖难。7、未就藩一直在南京的兄弟韩王朱松:朱元璋第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韩王,封地为开源,靖难之役未就藩。沈王朱模:朱元璋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沈王,封地沈阳,靖难之役未就藩。安王朱楹:朱元璋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安王,封地平凉,靖难之役未就藩。唐王朱桱:朱元璋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 唐王,封地南阳靖难之役未就藩。郢王朱栋:朱元璋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郢王,封地安陆,靖难之役未就藩。伊王朱㰘:朱元璋二十五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伊王,封地洛阳,靖难之役未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