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罕简介(李罕的真实照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1:47:12 浏览
1、李罕的真实照片

912年,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在蓨县被李存勖击败,在返回洛阳途中路过河南尹张全义家门口时,见张全义的夫人女儿长的天资国色。于是以避暑为借口在张全义家住了下来。在此期间,朱温每日召张全义妻女陪自己侍寝,张全义非但不生气,反而还跪谢朱温,说感谢朱温当年救命之恩,今无以为报,只好以妻女侍奉。张全义的儿子对此气愤,想要杀了朱温,被张全义苦苦阻止。张全义是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原名叫张居言,其祖上世代务农。到了张全义这里,靠着其口齿伶俐,年轻的时候在县里混了个差事,因为没有钱财贿赂上司,致不受长官待见,多次受到县令羞辱。张全义一怒之下炒了县令鱿鱼,参加了黄巢的农民军。凭借在县衙锻炼出来的处事本领,张全义很快得到了黄巢的重用。在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后来黄巢起义失败,他又见风使舵,投降了唐朝的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因屡立战功,诸葛爽上奏朝廷任命他为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唐昭宗赐其名张全义。诸葛爽病死后,大将刘经与张全义立诸葛爽之子诸葛仲方为留后(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所有军政大权实际都掌控在刘经手中。诸葛爽的另一名部将李罕之因不满刘经掌权,两人会战于洛阳渑池,李罕之大败刘经,并趁机占领了洛阳西北一带,刘经率残兵败将退守河阳。此后,刘经派张全义去攻打李罕之,没成想张全义竟与李罕之结为同盟,两人“刻臂为盟,永同休戚”,定下了攻守同盟,调转矛头进攻刘经,结果被刘经打败。张全义与李罕之退保怀州(今沁阳),并向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所派援军的联合进攻下,刘经和诸葛仲方被迫逃往汴州投靠朱温。于是李罕之自领河阳节度使,任命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张全义为人勤俭,在洛阳治理有方,仓储户口逐渐充实,而李罕之治理无方,贪暴不法,军中乏食,所以经常向张全义求取军粮及缣帛。张全义起初都慷慨提供,次数多了,张全义也无法如数提供,而且稍微不如数,李罕之就逮捕洛阳官吏到河阳杖责。张全义手下将士都愤愤不平,唯独张全义说:“李太傅所求,奈何不与!”仍然竭力满足李罕之的需求。然而在表面的畏惧之下,张全义内心对李罕之已极为不满。888年二月,李罕之出兵攻打护国节度使王重盈所据的晋(今山西临汾)、绛(今新绛)二州,王重盈秘密联络张全义,要他在背后捅李罕之一刀。想到自己此前屡屡被李罕之压制,不甘人下的张全义思索一番后答应了王重盈的要求。趁李罕之后方无备,派兵袭取了河阳,自任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无奈,投奔李克用,并向其借骑兵七千回攻河阳,围困日久,城中食尽,张全义部“啖木屑以度朝夕”,于是向朱温求救。接到张全义的求援后,朱温派丁会、葛从周、牛存节率兵数万围攻李罕之,李罕之不敌,领兵退去,朱温安排丁会守河阳,令张全义依旧担任河南尹。同年六月朱温在洛阳设置佑国军,让张全义当节度使。张全义对这一次救命之恩铭感于心,从此听命于朱温,这也为后来朱温淫其妻女埋下了祸患。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称帝,国号梁。朱温称帝后,册封张全义为河阳节度使,进封魏王,并赐名宗奭。后又拜其为太保,太薄,太师等职。张全义知道朱温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在他手下做事,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谨慎,一个不小心就会玩掉脑袋,所以,他办事比较勤恳,生性勤俭,善抚军民,颇有政绩。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逃过朱温的祸害。912年夏,朱温出兵蓨县,结果战事不利,兵败而还。退兵途中偶染小疾,正好路过张全义的会节园,便留在张家避暑。朱温一进张府,病就好了大半,原来,张全义家的女眷,个个都生得养眼标致,朱温的花心大动,一住进来就赖着不走了,天天召幸张全义的妻女。史称其“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面对如此羞辱,张全义的长子张继祚不干了,就想拿刀宰了这个无耻的恶君,但是,却遭到其父张全义的制止。张全义的理由让人很无语,他把这一切当作是报了当年朱温出兵救他一难之恩。晚年朱温猜忌之心愈发强烈,张全义也成为怀疑对象。张全义的夫人储氏每次入宫侍寝朱温时,都设法为丈夫说情,从而保全了张全义身家性命。都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张全义连这样的羞辱都能忍下,真可谓是道行高深莫测的“神龟”了。张全义在后梁尽管位极人臣,进爵封王,可还是得靠卑身曲事以求保全,再一次证明“伴君如伴虎”并非虚言。后来朱温被其儿子朱友珪弑杀夺位,没多久朱友珪又被其弟朱友贞杀害,导致后梁朝政不稳,后唐李存勖趁机出兵攻灭后梁,张全义投奔李存勖,并封其为尚书令,加封魏王。灭掉后梁后,李存勖曾想掘开朱温的陵墓,斩其棺、焚其尸。张全义谏言道:“朱温虽然是国家的大仇人,但他已经死了,没必要再加刑罚,把他全家杀了就足以报仇,请求不要斩其棺、焚其尸,从而保全圣恩。”李存勖听从,只是铲平了朱温宣陵的地面建筑而已。

2、李罕的真实生活

李克用说,“他就是当世吕布!”这个四姓家奴,竟得善终。李罕之是唐末项城人,读书不成,跑去当和尚,因为品行不好,寺庙都不要他。于是他就当游方和尚,去到处化缘,可是人品问题,化缘也要不到吃的。李罕之恼羞成怒,把和尚衣服一脱,跑去做了强盗。李罕之力气大,很强悍,先是跟着黄巢打唐朝,又投降唐朝打黄巢,又投靠李克用打朱温,后来又投靠朱温打李克用。在唐末乱世,李罕之就是这样在各大阵营间反复横跳。在李克用手下的时候,李罕之想当地方节度使,私下对人抱怨,说我立下这么多功劳,为什么不能当节度使?谋士也劝李克用封李罕之为节度使,被李克用拒绝了。李克用说,“李罕之就是当世吕布,很有本事但反复无常,就像雄鹰,喂饱就飞了,还可能被他啄瞎眼。”李罕之就很恼怒李克用,举兵反叛,把今天的临汾、晋城、焦作一带居民都快杀完了,这些地方烟火断绝十多年。老百姓为了自保,纷纷躲到陡峭的山顶上垒起寨墙,而李罕之硬是把山顶上的这些寨墙也攻破,所以当时人又称李罕之为李摩云。这样一个杀入魔王,后竟然是病死的,真便宜他了。

3、李罕主要事迹简介

提到五代时后梁的名将,首屈一指的当是杨师厚。杨师厚一生善用兵,东平青州,南取荆襄,西讨关西,北御晋敌,屡建大功。他在推动后梁建立,稳定统治、平定叛乱等方面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朱温死后,他驻兵河北,防御晋王李存勖,使得李存勖的强兵劲骑不能南下一步,稳固了后梁政权,成为后梁当之无愧的国家柱石之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实力超强、连后梁皇帝也要让他三分的军阀,后却因为谐音梗而亡,又究竟是何原因呢?杨师厚,早是河阳节度使李罕之的部下,后随李罕之归降晋王李克用,但在军中混的不好,加上又犯了事儿,干脆逃走投靠了朱温,并逐渐成为朱温行军打仗的得力将领。他的突出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军事指挥水平高。杨师厚的军事嗅觉敏锐,他和几个有名的藩镇军阀全都打过,每每在关键时刻立下大功,而且全部赢得干净利落。他独立指挥,先后击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将唐昭宗从李茂贞处抢来,从此让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青州,迫降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一并击败淮南大将王景仁及其两万援兵,将淄青并入朱温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实力;南攻荆襄,他统军先行,击败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使得朱温尽有荆襄之地;平叛关西,忠武节度使刘知俊割据长安背叛后梁,杨师厚以奇兵袭取长安,让刘知俊闻风而逃,一举平叛。这几场硬仗的胜利直接奠定了杨师厚在后梁军中的军事地位,以至于后期朱温担心他过于强大难以控制,柏乡之战都没有让杨师厚指挥,导致后梁大败,实力大损。二是位高权重受信任。凭借军功,杨师厚从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历任检校司徒、武宁军节度使,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襄州节度使,检校太尉,陕州节度使、西路行营招讨使,魏博节度使、检校侍中。“悉领梁之劲兵”,“委以重兵剧镇,他莫能及”,掌握重兵、镇守要地,“重臣之地位,人可即也”,成为仅次于朱温的汴梁枭雄。后梁末帝时,被封邺王、加封检校太师、中书令,一时权倾朝野。三是当机立断有谋略。杨师厚屯兵魏州不久,朱温被弑,魏州衙内都指挥使潘晏与大将臧延范、赵训图谋变乱,杨师厚提前布局,将乱d全部抓获,一举控制了局面,夺了魏博兵权,随后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检校侍中,成了河北之王,具备了和后梁分庭抗礼的实力。四是威望振主无不轨。杨师厚晚年“矜功恃众”,甚至挪用魏州财赋,设立一支数千人的私人军队,号为“银枪效节军”,“皆选摘骁锐”,“威震河朔”,后梁皇室已经完全无力对其进行控制。杨师厚虽然嚣张跋扈割据一方,但始终没有拥兵自立,了河北没有变色,了大敌没能南下一步,算是对得起朱温的知遇之恩。杨师厚镇守河北之后,备受后梁朝廷的猜忌,进取之心不复当年,开始享受生活。河朔之地没有在上元节夜游的旧俗,杨师厚就责令魏州人每户设立灯杆,“千釭万炬,洞照一城”;又彩绘舟船,终日游玩,城中军民“纵酒弥日”,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又开采大石,准备刻石来记述他的德政,用铁车装载、数百头牛拉车,所到之处百姓的田地房屋都被毁坏。百姓见之,都说“碑来”,孰料果真“悲来”,结果碑石刚运到,杨师厚病亡,报应来的太快。百战军阀,就这样倒在了谐音梗上。评:虽然杨师厚没有走上“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道路,但是他一手创设的“银枪效节军”反复无常,在杨师厚病亡后不服后梁朝廷管制,投靠了晋王李存勖,成为李晋集团灭梁的先锋,“宗社覆灭,由师厚兆之也。”其骄奢无度,百姓备受其害,让他“悲来”,又何尝不是百姓的期盼!(参考资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4、李罕的个人资料

912年,朱温在河南尹府中养病,怀抱几个美女,还有一堆美女在旁服侍。朱温看着她们色眼迷离地说:“嗯!你是老张的二老婆,嗯!这个是小老婆吗?哎!这个是老张的儿媳妇,不错不错!”他又转头问一个年龄不大的女人:“你是老张小的老婆吗?”小女人摇摇头说:“皇上,民女是张全义的女儿!”屋外张全义的儿子张继祚抓着刀子的右手青筋暴起,咬着牙说:“老子一定要去宰了这个老王八蛋!”但冲动的张继祚被他爹死死摁住了。912年二月十五日,朱溫率軍從洛陽出發亲征河北,號稱五十萬大軍。 二月二十六日,朱溫隨楊師厚的部隊前去支援強攻蓨縣的賀德倫,還未來得及扎營,就被埋伏的數百敵軍騎兵擊潰,朱溫受不了羞慚和憤恨,落下了病根并決定返回洛陽,五月六日才返回洛陽。期間到河南尹張全義家養了一段時間病。在張全義家里養病的朱溫,逼迫張全義的妻女供自己淫樂享受,于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張全義為什么這么能忍呢?他自己給兒子的解釋是感念朱溫曾有過救命之恩,但張全義這個人的歷史評價很复杂。有人認為他有再造洛陽之功,在恢復洛陽經濟上張全義有不可磨滅的功勞。持這個觀點的人認為,張全義將一個饱受戰事、難民遍地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僅使當地的百姓們有了歸屬感,還鼓勵百姓們從事農業生產。所以張全義給人較為良好的印象,認為他是一個有能力、有聲望的地方官。但另一種觀點認為,張全義在人品和尊嚴方面有缺陷。先是反唐投唐,后又反諸葛仲方和李罕之,投朱溫投李存勖,幾經反復。為報答朱溫的救命之恩,也為依附強大的朱梁政權,張全義全心全意地為朱溫做事,甚至連自己的妻兒受到朱溫的玷污也未做出任何的反抗。這些事失了尊嚴不說,還沒有氣節。這種觀點認為張全義賣妻求榮,出賣名節毫無廉恥,在王朝更迭中左右逢源。張全義家世代務農,但他自己曾在縣政府做過小吏,因多次受到縣令的侮辱,于是加入了黃巢起義軍反抗唐廷。黃巢建立大齊政權,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充水運使,主管大齊的水運事務。黃巢失敗后,他投降唐將諸葛爽,屡立戰功,諸葛爽為他上表請唐廷任命為澤州刺史。886年十月,諸葛爽病死,大將劉經與張全義立諸葛爽之子諸葛仲方為留后。劉經派張全義前去對付反諸葛仲方的李罕之,張全義竟與李罕之結為同盟,調轉矛頭進攻劉經。失敗后與李罕之退保懷州,向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所派援軍的聯合進攻下,劉經和諸葛仲方被迫逃往汴州投靠朱溫。于是李罕之自領河陽節度使,任命張全義為河南尹,治理洛陽。當時的洛陽,經過多年戰亂,僅存断壁残垣,破敗不堪。張全義初到時,十分破敗荒涼,幾乎沒人從事農業生產。張全義到周圍十八個縣招撫流散逃亡的民眾,勸耕農桑,恢復生產。他在洛陽為政寬簡,除殺人者要償命以外,其余都從輕處罰。不出數年,洛陽又漸漸恢復了戰前的生機。當然,張全義發展農業不僅給老百姓帶來好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主公提供后勤保障,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李罕之就經常向張全義求取軍糧及其他軍需,但索要多了,張全義有些不滿。888年,張全義趁李罕之出兵攻打河東,派兵襲取河陽,自任河陽節度使。李罕之投奔李克用,借來援兵三萬回攻河陽,围困河陽很長時間。城中糧盡部隊靠啃木屑維持,張全義只好向朱溫求救,朱溫派兵救援才得以解围。這一次救援就是張全義說的救命之恩。朱溫挟唐昭宗東迁洛陽前,令張全義修缮洛陽宮殿,他十分卖力。朱溫篡唐,張全義擔心朱溫對自己不放心,就主動避讓權位。朱溫外調他為天平軍節度使、守中書令,封東平王。朱溫篡唐自立后,還是任命他任河南尹,兼忠武軍節度使。朱溫稱帝后,又令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進封魏王,賜名張宗奭,顧名思義,估計是要張全義以召公做榜樣為大梁效勞。但張全義怎比召公?頂多算一個缩小猥琐版的蕭何。伺候朱溫的同時,張全義也在為自己找后路,安排弟弟張全武秘密與太原方面交往。當李存勖攻占開封后,張全義從洛陽趕去覲見李存勖,因為有之前的暗通款曲,李存勖待他很客氣。張全義向李存勖表示自己曾棲惡木,實有瑕疵,并請李存勖往洛陽行郊天之禮,公開表示效忠新朝。他還想辦法讓李存勖的皇后劉氏認他做干爹,也是手段多多啊。謹小慎微一生,晚年的張全義還是犯了大錯。926年二月,趙在礼兵變,李存勖準備親征,張全義主張派李嗣源讨伐,李存勖有些犹豫,張全義力荐。可是李嗣源到魏州便與變兵合流。張全義緊張憂懼得吃不下飯而死,終年七十五歲。張全義以妻女供朱溫淫樂,肯定有夸張的成分,但客觀地說,他也算得上是一個小人。張全義生活在五代這樣一個換代頻繁,戰事紛纭的年代。他成功周旋于八個皇帝身邊,不得不說為官之道有其高明之處。但為保護自己,不惜出賣名節和尊嚴,誰強就依附讨好谁,也做了一些讓后人不齿的事。可是人的生存在很多時候都是第一要義,在那樣城頭變幻的時代,有幾個人又能做到始終不渝呢?圖網侵刪。

5、李罕诵经

五代时期的李肃是个大帅哥,他老婆死后,漂亮的小姨子又嫁给了他。这个小姨子很厉害,人称百花仙子,对李肃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每天晚上,李肃和谁睡觉,都要由她决定。这百花仙子不是别人,正是张全义的女儿。张全义原本是个农民出身,参与了黄巢起义,可惜没多久,失败了,于是投靠了诸葛爽,然而后来诸葛爽也死了。他本与李罕一起,可是没多久二人便离心,所以他投靠了朱温。相传朱温一次战败后,心中郁郁不平,于是来到了张全义家中散步,结果就留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月,使得外界有了都多流言蜚语。有了这些流言蜚语,便没有名门子弟敢来娶他的女儿,但是张全义却也无可奈何。一次他见到了一个长相俊美,还十分有才华的男子——李肃。只不过此时李肃还是一个穷小子,但张全义并不在乎,于是将二女儿嫁给了他。这事对于李肃来说可是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他又怎么能不珍惜呢,于是便连忙答应了。然而二女儿没能嫁过去多久,便病逝了。张全义为她难过之际,却也看到这个女婿的人品不错,生平对自己的女儿照顾的十分周到,因此不久后就将小女儿也嫁给了他,也就是清河郡夫人,也被人称为百花仙子。正是因为如此,李肃对百花仙子极其宠爱。起初待她好,是因为他的父亲对他有恩,但是时间一长,百花仙子的人格魅力使得李肃折服,于是发自内心的宠爱起她来。这百花仙子是个贤内助,李肃家中上上下下的事情都有她打点,不论是他的饮食还是穿着,百花仙子都是一手操办,且办得十分得体。对待李肃,她也有自己的一套,她不是一个善于妒忌的女人,一心只有让李肃高兴,于是便自己挑选了几十个女子,亲自培养她们,告诉她们怎么服侍夫君。因此李肃十分听她的话,以至于每天晚上,他和谁睡觉,都要听百花仙子的。此时李肃在张全义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了左骁卫上将军,一次他手底下有一个小官犯了罪,原本李肃要将他绳之以法,然而看此人十分聪慧,想着将来或许有些用处,便将他放了,此人正是赵思绾。赵思绾十分感激,于是晚上来到李肃府上感谢他。李肃本想借此将他带到自己身边,成为自己的亲信,可是百花仙子却拦住了他。原来百花仙子看了他的面相,认为此人十分奸邪,不是什么好人,不能将他留在身边。不如给他一些好处,将来若是能够再遇到,也能留一份情。李肃想了想,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另谋生路,另寻高就。因此赵思绾更加感激他。后来赵思绾果然要谋反,将长安团团围住,赵思绾想到自己的恩人还在城内,于是前来拜访。这下把李肃吓得不轻,毕竟此时赵思绾是逆贼,如此明目张胆的来见自己,不是惹得别人怀疑自己吗?但是这赵思绾十分心狠手辣,相传他还会吃人,这让李肃又不敢将他赶走,因此陷入两难。就在此时,百花仙子思考了一会,却说:“这赵思绾必然撑不了多久,不如您趁现在劝他投降,这样一来,也算是大功一件。”李肃一想,确实如此,后汉的军队不久便能打过来,到时候赵思绾自然会败,而自己与赵思绾的交情若是让有心之人传出去,那便也是谋逆的罪,不如自己劝他投降,这样便也不会有人怀疑。于是在李肃的劝说下,赵思绾投降了。然而虽然投降了,可是却始终不愿意离开长安,狼子野心大家自然明白。李肃知道这赵思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人必然是不能留下的,所以他找到郭从仪,请求将赵思绾处死,郭从仪听了他的话,这一代魔头赵思绾才算是死了。李肃之所以能够应对这些事情,自然不能离开百花夫人对他的帮助,若是没有百花夫人他或许就要将赵思绾收在自己麾下,为自己带来弥天大祸了。正因为百花夫人不仅贤惠,还十分善于观察,所以李肃一直对她疼爱有加。作者:三摩地参考资料:《新五代史》

6、李罕心经

【五代十国的演进】先来说说五代十国的总体概念。唐僖宗年间爆发黄巢起义,席卷天下。唐政府花了八年时间平定黄巢后,各地的藩镇割据却有增无减,其中许多人正是黄巢之乱中的平叛功臣(如李克用,王建,李茂贞,钱镠)和黄巢残部(如朱温,秦宗权,诸葛爽,李罕之,毕师铎)。经过二十多年的兼并,在唐朝灭亡后,这些军阀藩镇纷纷建国称帝,其中在中原地区先后有五个所谓的中央政权,史称“五代”,而十个(其实不止十个)散落在各地的地方割据政权称为“十国”(十国有的先后交替,有的同时存在)。五代:后梁:后梁太祖朱温是宋州砀山人(今安徽砀山县),少时凶狠无赖,曾是黄巢部将,后投降李唐,封宣武节度使,梁王。朱温降唐后,以汴州(今河南开封)为根据地,先后打败了秦宗权,李克用,李茂贞等势力,并把持朝政,弑杀唐昭宗,成为唐末大的军阀。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晚年对河东(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作战多失败,又荒淫暴虐,内部生乱。公元912年,朱温为次子朱友珪弑杀,朱友珪旋即又被四弟朱友贞杀害。公元923年,后梁为宿敌河东(后唐)李存勖攻灭,末帝朱友贞自杀。后唐:唐朝末年,沙陀(西突厥别部)酋长朱邪赤心父子助唐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赐皇姓李。平黄巢之乱,其子李克用又立有大功,被封河东节度使,晋王,割据在山西北部,并多次打败相邻藩镇,成为唐末数一数二的割据势力,但李克用晚年却被新兴的朱温压制。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平河北,击契丹,败朱温,迅速扭转颓势。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因李家父子以中兴唐朝自居,因此定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存勖为后唐庄宗。同年,李存勖灭亡后梁。灭梁后,李存勖统治腐败,仅三年便死于兵变,太尉李嗣源(沙陀人,李克用养子,本姓不详)为乱军拥立为帝,史称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时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后唐国势出现中兴小康局面。但李嗣源死后动乱再起,终于公元936年,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本是后唐明宗李嗣源部将,并招为女婿(现在流传的石敬瑭是沙陀人的说法新旧五代史中都无记载),在后唐建立和李嗣源上位中石均有战功,封河东节度使。末帝李从珂即位后,对石敬瑭多猜忌,并发兵攻伐石的治所太原,石敬瑭遂向契丹(辽)求援。为了获得契丹的援助,石敬瑭不仅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还答应割让北部屏障————幽云十六州(其实十六州中幽州在石的死敌河北赵家父子手里,另有两州此时已为契丹占据),造成了此后三百年间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无险可守的不利局面。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契丹的册封下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并协同契丹军攻入洛阳(后唐首都),灭亡后唐。石敬瑭死后,侄石重贵继位,有意摆脱对契丹的臣属关系,因此引来契丹的入侵。公元947年,契丹攻破后晋首都开封,石重贵举家被俘北上,后晋亡。后汉: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是沙陀人,本是石敬瑭亲信部将,后晋建立后任河东节度使。公元947年,契丹入开封灭后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并在契丹主耶律德光北撤后,进军开封,驱逐了契丹在中原的残余驻军。公元948年,只当了一年皇帝的刘知远去世,次子刘承祐继位。刘承祐继位后,对辅臣郭威尤为猜忌,并杀其家眷,致使郭威造反。公元950年,郭威攻破首都开封,刘承祐在逃亡途中被杀,后汉亡,仅3年。后周:后周太祖郭威是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少时勇力过人,凶狠好斗。十八岁时入伍为潞州节度使李继韬亲兵,后累仕唐,晋,汉三朝,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升枢密副使、检校司徒,刘知远死后他更是成为托孤辅臣,拜枢密使,掌全国兵权。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均被郭威平定,后汉隐帝刘承祐由是对郭威更为猜忌,终逼反郭威。公元950年,郭威攻破开封,灭亡后汉,隔年,郭威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54年郭威病逝,由于郭威的子嗣俱被刘承祐屠戮,他不得不把皇位传于养子柴荣(柴荣也是郭威夫人的侄子),史称柴荣为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战无不胜,向南夺取南唐淮南之地,向北屡败北汉,契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却于959年英年早逝,年仅六岁的长子柴宗训继位。隔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改国号“宋”,赵匡胤为宋太祖,后周亡。此后,宋朝接连攻灭各国,至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五代十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