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秋瑾简介(秋瑾是词人还是诗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1:59:27 浏览
1、秋瑾是词人还是诗人

戊戌变法和反清革命中一些风云人物如康有为(1858-1927)、谭嗣同(1865-1898)、秋瑾(1875-1907)等,均非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他们有些诗作确实很出色,这是由他们强烈的性格、创造历史的自信造成的。如康氏为人雄强自负,其诗亦气势不凡,《登长城》云: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诗中把神人鞭石下海为秦始皇造石桥的传说改造为鞭石上山,以表现英雄人物驱使一切的非凡力量。结末两句尤可注意:在康氏看来,始皇值得惊叹的,首先是“英雄造事”的气魄!此诗的写作距康氏投身戊戌变法尚有多年,而以英雄自诩的豪气已洋溢在诗行间了。

2、秋瑾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之大将军山公园:位于县城西、因唐代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归徳将军)在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葬于此而得名。陈政〈616–677年),字一民,河东人(今山西),开辟漳州将领之一,指着江水对父老说:“此水如上d之清漳”,因而改名云霄江为漳江,此即后来,以“漳”命名为州的来由。而陈政又是“开漳圣王”陈元光之父。陈氏父子在此设郡置县。林偕春(1537–1604)字元孚,明代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湖广布政使右参政。郑开(?一1779),乳名洪,云霄高塘村人,归依过佛门,人称“洪二和尚”,反清组织“天地会”创始人。绍兴的“鉴湖女侠”秋瑾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城紫阳书院。科普作家、学者、诗人、知名的打假人士:方舟子(1967年9月28日)出生于云霄县。

3、诗人秋瑾

读秋瑾清风徐来 清风徐来诗苑 2021-06-23 19:19秋瑾之词,千载后读之当仍感凛然也!其风当为女中词豪。近代当为女中第一词人!宋庆龄题:为秋瑾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俦侠名。”对酒》清代: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首诗作于1905年诗人刚从日本归国的时候,有一次在好友家中喝酒,诗人拿出一把刚购买的刀给朋友看,诗人便拨刀起舞唱歌作了这首诗。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清代:秋瑾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一首诗全篇都是忧国的思想和救国于危难之中的抱负,充满了爱国激情。全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清代:秋瑾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国家形式岌岌可危,为寻找救国的道路,诗人赴日本留学,这首诗就写在留学期间。上篇说明自己赴日本留学的缘由和国内的形势以及随时愿意为救国而献身的精神。下篇“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把秋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敢作雄飞的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菩萨蛮·寄女伴》近代:秋瑾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此词不仅抒写了作者对女友的怀念,更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心。词中语意双关,寄喻颇深。“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含蕴无限,极富情味。全词独具风格,不落俗套。九日感赋》清代:秋瑾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4、秋瑾诗人

这是近现代女诗人秋瑾的一首革命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这两句是说,毫不吝惜买了一把价值千金的宝刀;典当珍贵貂皮大衣去换酒钱,也值得引以为豪。这是写“人生之豪迈”。“千金买刀”“貂裘换酒”,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展示了诗人不同流俗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虽为女子,却透露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之气。一个“豪”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千金买刀”“貂裘换酒”,皆是为“豪”作的注脚。“千金买刀”,使人想起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的诗句;“貂裘换酒”,则使人想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诗句。其化用之法,极其自然,有“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之妙;又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境。“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两句是说,一腔热血应该勤加珍重,洒去之后还能化作碧血波涛。这是写“人生之价值”。人生何其短暂,岂能将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她曾说过,“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柴琐屑终身乎?”“一腔热血”,就应该用在“匡济艰危”上,而不是“柴米油盐”上。“碧涛”,用的是《庄子·外物》中的一个典故:“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世多以碧血,代指烈士流的鲜血。只要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都是死得其所,令人尊敬的。秋瑾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临刑之际,她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遗言,走完了她献身革命,追求光明的一生。

5、清朝诗人秋瑾生平事迹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秋瑾,清末伟大的女革.命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女诗人。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秋瑾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塔山南麓和畅堂35号,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同鲁迅故居一样,秋瑾故居也是免费的,大家去绍兴可以去参观一下。

6、诗人秋瑾的名句

秋瑾,自称“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牺牲时只有32岁。她不满足过一个阔太太的生活,对友人谈起自己的家庭时说:“我希望我丈夫强暴一些,强暴地压迫我。”终两人分道扬镳,一个成为时代潮头的舞者,一个成为安稳过日子的老实人。秋瑾是火一样的女子,有着伟大的理想与抱负。早在1905年,她就加入了光复会与同盟会,寻找救国强国之路。从她的诗词中,也可以看出她与一般女子的不同之处。她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女子,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时代女性,她的诗词中藏着一股革命豪气,不作儿女之态。此词表面上是写对女友的怀念,实际上是写对国事的关心。“家国”二字,可作全诗诗眼。寒风料峭,侵入窗户,这是说写作时间、地点,即春寒料峭之时,在屋内。懒向垂帘,走廊散步,这是写心情。一个“懒”字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所为何事而“懒”?害怕月光照进高楼,相思却要平添两处闲愁。这就回答了“懒”向帘外的原因,原来只因帘外有明月,容易起相思。前句化用了李白词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后句化用了李清照词句,“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时化用,却不露痕迹,极其自然,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词学功底。心中无边无际的,是家国之事,却一起并入了双蛾翠之中。这两句真是高妙出奇,又语意双关,寄喻颇深。家国之事,从来都只是男人之事。可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秋瑾,却将家国事并入了女人之事,这就是旷古未有之句了。双蛾翠,原指女子眉毛之美,这里却用来指代接受新思想的女性,她们才是时代中美的女子,敢于与男人共立时代潮头。若能遇见家乡早梅绽放,应及早寄来一枝,以解我相思之苦。这里化用了王维诗中对于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革命的热烈关切。一份深深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不经意间,打动了读者的心。

7、秋瑾词人简介

她嫁给了富二代,却始终郁郁寡欢,她一生豪情,却生于男权时代,她是伟大的革 命家,也是优 秀 的诗人,她就是秋瑾秋瑾原名闺谨,后来她嫌“闺”字太过柔弱,改为秋瑾,号鉴湖女侠。具有足够的血性,敢于和天下的男人笑谈生死。她的诗作: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至今耳熟能详。但是让她决定抛弃家庭,献身革 命事业的,正是她的丈夫王廷钧。王廷钧的父亲是曾国藩的表弟,曾经在曾府管理账房,繁琐的账务来往被他管理的清明,得到了丰厚的奖赏,于是买房买地,置办家产,而王廷钧就成了标准的富二代。双方在定亲前并没有见过面,全凭媒人的一张嘴。当时的秋瑾只知道男方家中富有,对于性情好坏,学问高低却是一概不知。婚后才知道王廷钧身体薄弱,胆小如鼠,没有一点男人的阳刚之气。而且吃喝玩赌,无所不精。平日里在家中,秋瑾如果与他谈历史或者社会现实,他就会赶紧关闭门窗,害怕被人举报,惹来祸害。秋瑾生性放纵豪爽,不拘小节,喜欢喝酒,善于舞剑。天天被束缚于片瓦之下,又没有良人相伴,失望痛苦的表情不言而喻。气恼愤怒的心情也是无可发泄,再加上王廷钧拈花惹草,混迹于市井,每天的生活都抑郁寡欢,痛苦万分。这样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秋瑾奋力冲破森严的禁锢,奋不顾身的参加了革 命。她在生活中的痛彻心扉,时时刻刻提醒着她,如果不去奋力冲破那天罗地网,女子就会永远处于劣势地位,得不到幸福。在革 命中,马革裹尸的男子很多,但是为了民族革 命走向刑场的女人,她是第 一个。可见,秋瑾的志向是远大的,但是如果没有那痛彻心扉的苦,她也很难迈出那艰难的一步。一个伟大目标的诞生,往往都来自于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女人也不能例外。如果有幸福的婚姻,良人相伴,谁有想去头破血流呢?现代女人也一样,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可以在外职场干将,在家全职保姆,从早到晚不休息。这些从来不是打败她们的理由,让她们伤心难过的,没有良人相伴,不能心灵相通。你们说是吗?

8、中国女诗人秋瑾

“女犯秋氏,你后还有什么话要说吗?”1907年7月15日凌晨,山阴县令李钟岳问已被五花大绑的秋瑾。秋瑾抬起头来,从容地问道:“我只有一个请求,行刑时可不可以不砍头、勿脱去我的衣服?”李钟岳低头不语,然后果断应许了秋瑾不要枭首、勿剥衣服的要求。令人想不到的是,因为杀死秋瑾,这位县令愧疚不已,竟然在秋瑾牺牲百日之后上吊自杀了!那么秋瑾为什么要向县令提这样的要求呢?难道说,在清代处决犯人时,还要脱去衣服吗?确实如此。在中国古代史上,往往把女犯的衣服剥光后处刑,这是统治者卑劣下流的刑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贬低其身份之外,还起了一个羞辱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敢于起身反抗统治阶级的农民起义女领袖,在被俘后几乎无一幸免,都被施以裸行。到了清代,死刑犯不论男女,依律都要去衣裸刑。就拿距秋瑾牺牲时间较近的一个例子来说,在1903年1月15日,17岁的义和团女首领廖观音被下令处以斩首刑。那天正午时分,廖观音被剥去了衣服,赤裸着上身游街示众。但她却毫无怯色,英姿依旧,慷慨引颈就义。对这一点,秋瑾是清楚的。所以她在7月13日被捕后,自知清廷不会放过她,肯定难免一死,故在自己生命的后一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有良心有正义感的好官员,这个官员就是山阴县令李钟岳。秋瑾被抓获之后,上峰就三令五申要求立刻把她处死,绍兴知府贵福特意派来心腹再三催促,李钟岳身为山阴县令,尽管对秋瑾百般同情但也无可奈何。15日(农历六月初六)凌晨三时,上头斩杀任务已不容再缓,李钟岳不忍直视秋瑾,不无惭愧地对她说:“尔之冤屈,我深知之,鄙人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话还没说完,他在大堂上已经泣不成声,当场“泪随声堕”。当秋瑾向他提出莫砍头、勿脱衣的请求时,李钟岳稍作犹豫,就自作主张答应了秋瑾的要求。这位县令之所以犹豫一会儿,是因为在清朝处决犯人时尚无此先例,他做这个决定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凌晨四时,秋瑾在绍兴知府派来的人的监视和催促下,被押赴至绍兴轩亭口刑场。一声令下,罪恶的子弹射穿了秋瑾的身体,一代女杰英勇就义,时年仅有32岁。秋瑾遇难后,惧以统治者的淫威,人们都不敢为她收尸,还是她生前好友吴芝瑛、徐自华等人设法将其遗体偷出掩埋。吴芝瑛是当时极有名的女书法家,而徐自华则是知名的女诗人,两人跟秋瑾都是莫逆之交。几个月后,她们将秋瑾的遗骨迁葬杭州西湖的西泠桥畔。从绍兴到杭州路途遥远,秋瑾的好友们为什么要把她的遗体运到西湖边安葬呢?原来,当年秋瑾与友人在西湖凭吊岳飞墓的时候,曾大发感慨:自己死后若能埋于此地,将终身无憾。于是,秋瑾生前的二位挚友徐自华、吴芝瑛商量,决定实现秋瑾的遗愿,把她安葬在西湖畔。两人出资在西泠桥边购置了墓地,又来到绍兴秋家,说服了秋瑾的兄长秋誉章,于1908年2月将秋瑾的棺柩落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并冒着风险为她立上了墓碑。墓碑上,有书法家吴芝瑛亲书的“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八个字。值得一提的是,汤阴县令李钟岳的“牌位”也被祀于秋瑾祠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秋瑾牺牲还未过3日,李钟岳即因庇护秋瑾被绍兴知府革掉职务。李钟岳成为一介布衣后,暂住杭州,但并没有无官一身轻的感觉,而是终日忧闷不已。他常常自言自语:“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由我而死······”1907年10月29日上午9时许,终日被负罪感压迫的李钟岳乘家人不备,自己找了一根绳子,拴在房梁上自缢而亡,时年53岁。此时,距秋瑾遇难只有百余日。供奉在秋瑾祠中的李钟岳牌位上,上题“清山阴知县李钟岳之神位”,下书“李钟岳先生,山东安丘县人,秋案中有德于女侠”。李钟岳不但帮助了秋瑾,甚至还为秋瑾殉道,在封建社会堪称义举!这里主妇多说一句:李钟岳因秋瑾而自杀,说明他有道德和良心,有一颗对良俗正义的敬畏之心。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您听说过因为违心地判了一个案子,或错误地处理了一个事件,而去自杀的吗?秋瑾女士离开我们已经100多年了,她的《敬告姊妹们》至今读来仍觉振聋发聩:“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