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信简介(刘基刘伯温)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2:05:32 浏览
1、刘基刘伯温

1375年的正月一天,刘伯温偶感风寒病倒了,朱元璋知道后就命左丞相胡惟庸带着太医去给他看病。没过多久人就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手下有两个派系。一个叫淮西派,那些人早跟随朱元璋起家的那帮哥们都是淮西人,这些人以李善长为首。而那另一派浙东派,那是朱元璋消灭张士诚之后浙江的读书人加入进来的,其代表人物那就是刘伯温,打天下的时候,因为忙于战事两派相安无事。但是明朝建立之后,矛盾就显现出来了。淮西派他们因为都是皇帝的老乡,又是建国的元老,那自然感觉高人一等就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浙东派就不服啊。于是洪武元年就出事了,朱元璋刚刚当了皇帝,北上汴梁去督战,就把刘伯温和李善长留在南京留守。李善长身边的一个亲信叫李斌,因为贪腐的事情露馅畏罪潜逃了。李善长这个人特别重视同乡的情谊。就亲自上门找刘伯温,说能不能网开一面,不要杀李斌。刘伯温当然不答应,立刻上报太子,太子马上就批准了,处死了李斌,就因为这件事,两派正式就结下了梁子,打那儿以后只要是有机会,李善长呢总是不遗余力,在朱元璋面前打刘伯温的小报告。朱元璋并没有因为李善长的小报告疏远刘伯温,相反,对李善长却越来越不满。那是因为李善长是丞相经常协助皇帝管理百官处理政务,有很多事不经过他这个皇帝,丞相就替他解决了,这让朱元璋感觉很不舒服,起初李善长他也不了解这一点,他还纳闷说这皇帝怎么不像这老乡,反而相信外人,后来他明白了,他就告病回家休养了。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那自然他也是淮西派。李善长走了之后,胡惟庸就成了淮西派的代表人物,而这淮西浙东两派的矛盾,那自然也就集中到了刘伯温和胡惟庸两人的身上了。李善长走了谁来当丞相呢,朱元璋就把刘伯温叫来商量此事。刘伯温说事如易注,须得大木若树,小木为之且立富。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说换丞相,好比一栋大厦能换柱子,那得用这大木头才行,千万不要把这小木头捆一块儿用,要不然这房子会倒。朱元璋就问了,那谁是大木头呢?当时朱元璋前后说了三个人,第一个是浙东派的盟友杨羡,第二个是中间派汪广洋,第三个那就是淮西派的胡惟庸。前两个那是朱元璋的幌子,他想用的还是胡惟庸。但不料这三个人全被刘伯温给否定了,说杨羡虽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之量,此人度量不够,说这汪广洋呢,偏狭浅陋,问题比杨羡还严重呢。那至于胡惟庸,那更是被这刘伯温贬得那是一塌糊涂啊,说皇上如果把这朝廷呢比作一驾马车,那你的这架马车呢,肯定要毁在胡惟庸手上。作为浙东派的代表,刘伯温对淮西派的打击当然也是不遗余力,可是一直对刘伯温言听计从的朱元璋,这回却并没有听从刘伯温的意见,还是让胡惟庸当了丞相。刘伯温知道胡惟庸当上丞相肯定是要报复他,就退出了官场回老家了,每天只是喝酒下棋,从不谈过去,对那些前来拜访的地方官一概是谢绝不见,为的就是不让这胡惟庸找到借口。但是即便这样,胡惟庸还是找到了刘伯温的茬儿,什么事呢刘伯温在朝的时候曾对朱元璋提过一个建议,在他的家建立巡检司,因为那个地方的偷盗海盐的案子特别多,建这个巡检司呢,可以加强治安。胡惟庸利用这件事就指使亲信诬告刘伯温说刘伯温并不是真的要建巡检司,他想在那块地上建他自己的墓地,重要的是那块地有王气,当时对胡惟庸的诬告,朱元璋是确实是信了,他就想惩治刘伯温可怎么惩治呢,刘伯温退休了,他一道旨意把这刘伯温召回,回南京见到朱元璋之后,他一句辩解的话不说,因为他知道这种事他没法解释,而且是越解释越麻烦,他只是一味地检讨自己,检讨完他也不回老家就住在了南京。朱元璋看到刘伯温不为自己辩解的态度,还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而朱元璋还给刘伯温下了一道诏书说我信任你,你还是回老家去养老去吧,而刘伯温在回家的途中就病死了。民间还有一个说法,说当年在刘伯温的药方上做手脚,这确实是胡惟庸干的,但是幕后的真正主使人却不是胡惟庸,而是这位至高无上的洪武帝朱元璋。要不然胡惟庸他是不敢直接下毒手的。#刘基信简介#

2、刘基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好像每个朝代,建国之初,都有一个人有一套巧妙的绝招。比如汉朝的张亮,唐朝的徐茂公(李记),明朝的刘伯温。尤其是被称为诸葛亮的刘伯温,是朱元璋建立明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刘伯温后还是神秘的死了。《明史》记载:“洪武八年一月,刘继基病逝,享年六十五岁。”也就是说,官方认为刘伯温是病死的。但也有韩国人拿出600年前的书信来揭秘刘伯温的死因,也有学者不仅感叹朱元璋真是残忍。元末,朱元璋有幸成为濠州红巾军的首领。朱元璋攻下滁州后,有徐达、唐河、常遇春等武将,只有李善长、朱升是文官。朱元璋是有野心的,他知道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招募很多人才来辅佐他,尤其是文官,因为朱元璋本人读书不多,需要有才能的文官来辅佐他。于是,朱升向他推荐了两个人,一个叫宋濂,一个叫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朱元璋早就听说过刘伯温,但听了朱升的详细介绍后,朱元璋觉得他一定是后天的。刘伯温在朱元璋的一再邀请下,秘密来到南京。经过对朱元璋的秘密调查,他答应加入朱元璋的队伍。从那以后,无论是消灭陈友谅,还是打败张士诚,每次重大战争,刘伯温的操作都重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臣们迅速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刘伯温担任谏官,这是一个进攻的位置。明朝开国将领大多出身淮西d,出身反叛,骄横跋扈。他们作为英雄屡次犯法,很多审查官(刘伯温的手下)弹劾他们。所以淮西将领把矛头指向刘伯温。再加上刘伯温曾经向朱元璋建议解除淮西将领的兵权,所以刘伯温是淮西人不允许的。吴鸿元年,刘伯温申请退休,被朱元璋拒绝。武四年,刘伯温生病,再次申请退休。朱元璋终于答应了。刘伯温踏上了归途,在家乡也没活多久。他被朱元璋“请”回南京,要求刘伯温在南京休养(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每逢重大节日,刘伯温都要上朝。吴八年,刘伯温又病了,咳血。朱元璋派胡带太医去看望刘伯温,后来刘伯温病情加重。刘伯温带病回到家乡青田,不久就去世了。本世纪初,一位姓陈的韩国学者拿出一封家族流传了600多年的神秘书信,揭秘了刘伯温的死因。信中说,朱元璋派心腹大臣胡去见刘伯温时,胡是明朝后一任宰相,也是淮西d的另一核心,他和刘伯温从未打过交道。临行前,胡试探性地问朱元璋,“诚伯(刘伯温的称号)是个有功之人,但他以自己为荣。这种大病恐怕撑不了多久。”朱元璋说了七个字:“疾病磨人,不要受苦!”胡马上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拿了太医,在汤药里毒死了刘伯温。朱元璋七个字的意思是:刘伯温病了,受尽折磨,不要再让他受苦了。其实意思是:刘伯温可以死了。因此,胡毒死刘伯温,不是他自己下的毒手,而是朱元璋授意的。刘伯温严重中毒后,派儿子刘炼向朱元璋报告病情。朱元璋并没有在意,只是简单地让刘炼照顾好父亲。可见朱元璋对刘伯温下一次“生病”是有心理预期的。那为什么韩国学者会有这样的信呢?据这位名叫陈的学者说,他的祖先是胡的心腹,胡和一起毒死了刘伯温。陈宁觉得总有一天会出事,所以她想给自己留条后路。陈宁用一大笔钱贿赂朝鲜使节,让朝鲜使节把自己非婚生的小儿子带到朝鲜,并写了几封信和黄金让孩子保管,其中一封是交代刘伯温的死因,然后向外界谎称儿子死了。后来胡案爆发,胡、等人全军覆没,留下儿子在朝鲜生存,所以他保留了这些书信。如果这封信是真的,刘伯温之死的真相就会大白。朱元璋害怕刘伯温的能力,一直不敢重用刘伯温。刘伯温几次退兵,朱元璋都不批准,执意要让刘伯温在他眼皮底下活着,以便于监视。后,大臣刘伯温病重,再次隐退。朱元璋建议胡毒死刘伯温。有学者感叹,刘伯温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真狠心。#刘基信简介#

3、刘基信

慈善家郭战解讲:洛宁县历史人物故事!宋濂宋廉(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金华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文学之首臣”,刘基称其“当今文章第一”,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宋濂是经荐举进京的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刚到南京就被委任为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洪武三年(1370年),曾因“失朝”由翰林院学士降为编修,即由从三品降为正八品,不过,很快就官复原职,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奏请皇上恩准告老还乡。由此可以看出,宋濂和答禄与权都是同龄人,而且也都在翰林院干过,所不同的是宋濂比他资格更老,级别更高。不过,宋濂不是个爱摆架子的人,他思想敏锐,说话得体,学问渊博,为人低调,因此不仅赢得了高祖皇帝的格外恩宠和信任,而且也深得同僚和下级的尊重和爱戴。在他的《味梅斋稿序》中曾这样写道:洪武初,余奉诏总裁《元史》,于时豫执笔者凡数十人,皆四方豪俊,余日与之周旋会聚。间一休沐,辄相过从,饮酒为欢。酒阑气盛,无掌大噱,论古人文章政事,不深夜不止,信一时之乐哉。编写史志,本来是一件苦差事,可由于这个老板比较随和,气氛就比较宽松。大家在寻章嚼句、头昏脑涨之余,来一点小放松,喝点小酒,说点闲话,然后再乘着酒兴,谈古论今,吟诗作文,也真算是难得的“一时之乐”了。在他提到的这几十个人中,会不会有答禄与权,笔者不敢妄加断定,但从他和答禄与权的诗文应答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两个都爱写诗,关系非同一般。宋濂比答禄与权提前一年以老病乞归。宋濂致仕离京是件大事,当时,朱元璋亲自给他送了一部《御制文集》和许多绮帛,并亲撰《明太祖劳致仕承旨刺符三道》,临行时又亲自作诗为他饯行。朱元璋的两句饯行诗是“白下开尊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宋濂连忙回对了两句:“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连皇上都用如此隆重的礼仪为宋濂送别,大臣们岂敢怠慢,大家纷纷来到城外躬礼相送,作诗赠别,这其中就有答禄与权。他写有一首《送宋承旨还金华》,诗中不仅赞颂宋濂“雄才独擅文章名”,还隐含了大明皇帝对他的恩宠和器重,后又表达了对挚友加恩师的深情祝福。朱元璋曾高度评价宋濂“事朕十有九年,而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其诚”。以朱元璋的性格,多数文人都不能善终,而宋濂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也算死而无憾了。只可惜,后来朝中“胡惟庸案”发,朱元璋以“谋不轨”罪把宰相胡惟庸诛灭九族,同时诛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d羽,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时称“胡狱”。宋濂的长孙宋慎因此也被牵连进去,朱元璋本欲连宋濂一起诛杀,后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慈善家郭战解整理于洛宁县作家周留宗书(洛宁史话)

4、津南区刘基信

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做军师,帮自己打天下,但刘伯温死活不肯。朱元璋大怒,部将给刘伯温送去一把剑,和一封信,刘伯温看后吓一跳,乖乖辅佐朱元璋去了。1352年,朱元璋受儿时伙伴汤和邀请,投奔郭子兴,做了起义军。仅仅4年后,1356年,朱元璋就带着淮西二十四将,攻占了虎盘龙居的南京,成为元末崭露头角的起义军领袖。但此时朱元璋的处境却更危险了,他占有了南京,引起元军和其他起义军的注意,都想消灭他。而他又被围在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陈友定的中间, 实力相比于陈友谅、方国珍又是小的。一着不慎,他想回去继续做和尚都没机会了。朱元璋从离开濠州,带领淮西二十四将,攻定远,下滁州,再占南京,这一路走来,都是靠武将的舍命相拼,他才有了这点家底。朱元璋深知,在之后对战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劲敌时,只靠舍命相拼,那成大事了。而且,他身边文武失调。自古帝王夺天下,都得益于有运筹帷幄的军师辅佐,,如周文王有姜子牙,勾践有范蠡,刘邦有张良、陈平,刘备有诸葛亮等,然而,此时的朱元璋除了李善长这个大管家之外,在军事筹划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帮手。朱元璋四处收罗有才之士,还好他占了地理上的便宜,自古江南多才子,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又迅速向周边扩展,很快刘伯温的老家青田,落入朱元璋的地盘。此时,“浙东四先生” 除了刘伯温,章溢、宋濂、叶琛已经被朱元璋召入麾下。但此时正指挥军队,和周边元军、起义军厮杀的朱元璋,更渴望刘伯温出山相助。朱元璋选了几位使者,代表自己,带厚礼去请刘伯温出山相助。刘伯温23岁考中元朝进士,做了元朝的官。后因看不惯元朝同僚的腐败,与不和,辞官归家。刘伯温虽辞官,但他认为自己是元朝的臣民,还替元朝打过起义军,比如方国珍就被刘伯温整得很惨。刘伯温是位儒臣,有一臣不事二君的节义,所以他拒绝了朱元璋的使臣。第一次受挫后,朱元璋又派名士孙炎,代表自己去请刘伯温。孙炎是当时浙东有名的才子,章溢、宋濂、叶琛都是他为朱元璋召去的。这次,孙炎再次受朱元璋委托,去请刘伯温。孙炎带着礼物,朱元璋的亲笔邀请信,来请刘伯温。孙炎先是把朱元璋夸赞一番,又说章溢、宋濂、叶琛等名士,也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对文人很看重,特意建造了“礼贤馆”,专等刘先生前往。不料,孙炎也碰了一鼻子灰,被刘伯温拒绝,临别,还送给孙炎一把剑,暗示自己不出山的决心。孙炎回到住处越想越恼火,心想刘伯温太不给面子,他又想,刘伯温才名在外,腹有良谋,万一被他人所用,对朱元璋来说是灭顶之灾,朱元璋断然不会放任刘伯温隐居的。孙炎沉思之后,给刘伯温写了一封长信,让使者带着信和剑,送给刘伯温。孙炎在信中劝说刘伯温识时务者为俊杰,又语中带怒地说:“宝剑是权力的象征,应献给天子,斩不顺命者。我不敢收,原物退回。”刘伯温一直想着隐居,落个自在,但经孙炎“斩不顺命者”的提醒,意识到自己再不出山相助,要引来杀身之祸了。他才名在外,朱元璋对他又敬又怕,得不到他,就会毁了他。刘伯温想通后,匆匆收拾行李,乖乖地辅佐朱元璋去了。然而,此事在朱元璋心中留下心结,总认为刘伯温对自己没诚意,所以称帝后对刘伯温刻意打压,封了个三线功臣——诚意伯,工资还没有汪广洋多。刘伯温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辅佐军机,帮朱元璋夺取皇位。但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伴君如伴虎,他在朱元璋面前一直显露聪明,却不知他的神机妙算,令朱元璋忌惮,再加上朱元璋对他的不信任,终为自己引来祸端。洪武八年,刘伯温得了风寒,朱元璋故意派胡惟庸带御医去看望,刘伯温明白这是朱元璋的局,他只好喝下御医开的药,毒发身亡。刘伯温成也聪明,败也聪明,令人叹息。真正的智慧是大智若愚,纵观明朝功臣,汤和深谙其道,汤和深知与领导相处的智慧,为让朱元璋放下戒心,不仅主动辞官,还效仿郭子仪,在70岁高龄纳一百多位小妾自污名声,不仅成功自保,还给子孙带来200多年的富贵,直到明朝灭亡。汤和与领导相处的智慧,正是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人所不懂的,终落个惨死的下场。 历史就是人心,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所以我们应多读历史故事,《智囊全集》所涉及的智慧典籍,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历代智囊故事达1200余则。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谋机智。书中还有众多刘伯温、汤和、徐达和朱元璋君臣斗智的故事,比如徐达和朱元璋下棋,令人叫绝。众多名人对此书都爱不释手,纪晓岚一日三阅,曾国藩当做枕边书,康熙还将此书称为国之利器,只许内部传阅。看过此书的人,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令人惊叹。下方横条《智囊全集》足足六本,有白话文对照,还有词义诠释,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原价168元,这几天做活动特价39元,一本平均几块钱,划算。想学习、提升自己的朋友请点下方横条购买

5、明刘基简介

1365年的一天,刘伯温意味深长地提醒朱元璋:“东南必失一良将。”朱元璋不以为然:“如今天下大乱,每天都有人死,每天也都有将军阵亡,不知你指的是谁?”刘伯温手捻银髯:“暂时还不知道是谁。”不久消息传来,朱元璋的参军胡深在福建挂了。刘伯温果然一语成谶。当年胡深曾和刘伯温在石抹宜孙帐下共事。胡深在占卜星相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其才学不亚于刘伯温。东南大乱后,他预言:“浙东地气尽白,大祸将临!”于是变卖家产组织队伍,投奔处州守将石抹宜孙。后来,刘伯温离开处州回了青田老家。1359年,朱元璋攻打处州,胡深统领龙泉、庆元、松阳、遂昌四县兵马,准备负隅顽抗到底,可四县百姓纷纷劝他投降朱元璋,以求保全百姓性命。两难之境,胡深不禁仰天长叹:“大元待我不薄,我怎能背弃朝廷?”而四县百姓都不以为然,派代表劝他说:“您带兵多年,劳苦功高,朝廷却没有多加封赏,是朝廷有负于你,你哪里有对不住朝廷的地方?”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守睢阳,战至城中断粮,发生人吃人现象,张巡连自己的小老婆都献出来给将士们吃了,就是不投降。那又怎样呢?后人有赞叹张巡对朝廷的忠贞,可更多的还是斥责他对百姓生命的漠视。张巡如果投降,那睢阳城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人间惨剧,搞得人吃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张巡用别人的生命来成全自己的忠贞思想,根本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简直不配为人!事已至此,历史重演。以胡深的才学,他深谙其中的道理,终和张巡背道而驰,选择献城投降。四县百姓得以保全性命,胡深自此摇身一变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当初朱元璋请刘伯温时,胡深曾给刘伯温写过信,恳请他为天下苍生着想,出山辅佐朱元璋。刘伯温很理解胡深的投降行为,在回信中说:“我和你不同,你是真正为苍生,而我没有四县百姓的生命掣肘,我有选择的余地,你却没有。从这一点而言,我很敬重你。”胡深投靠朱元璋后,依然管理处州,不久,处州就从战争废墟中恢复了元气,焕发勃勃生机。宋濂直夸胡深:“真乃文武全才也!”朱元璋很是赞同:“是啊!胡深就是我浙东的一面屏障。”然而,元政府“闽三忠”之一的陈友定,却不把胡深这面屏障当回事,1364年农历二月,陈友定率大军进攻处州,浙东再次陷入战乱。这个陈友定和陈友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是福州福清人,是个全能型军事人才。二十多岁的陈友定,工作努力又突出,很快就在元政府福建行省的驿站升为站长。1352年,一股千余人的农民武装在当地揭竿而起,官军一时拿他们没办法。陈友定主动请缨,在一股起义军来驿站索要战马时设宴款待,暗地里偷偷把他们的武器缴了,并趁酩酊大醉时,将他们全部杀死。后来,陈友定又设计全歼了起义军。元朝廷对的陈友定的表现满意,大加封赏。之后,陈友定两次大败前来攻打福建的陈友谅大将邓克明,使他名扬福建,成为福建不折不扣的实力派军阀。但陈友定和方国珍、张士诚这些货截然不同,他对元朝廷那可是真心忠诚!1365年,朱元璋瞄上了福建这块肥肉,可他深知这不是一块好啃的肉,邓克明两次惨败于陈友定就是很好的证明。一番苦思冥想后,朱元璋决定由胡深和朱亮祖出征福建。朱亮祖本是土匪出身,匪气十足、我行我素惯了。朱元璋棋差一招,正是他这样的安排,断送了胡深的性命。因为朱亮祖和胡深在行政上属于平级,谁都无法指挥谁,关键时刻还得拼谁的脾气火爆。果然,面对城高墙厚的建宁城,朱亮祖要求胡深进攻。当时大雨,胡深说:“天时对我不利,恐怕此刻出战多有不利!”朱亮祖不屑一笑,说:“风雨雷电,天气变化无常,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怎能如此晦气?”胡深架不住朱亮祖一再催促,只得攻城。建宁城守军顽强抵抗,陈友定命令守将阮德柔抓住机会反攻,又派另一支人马绕到胡深的后面,把他引到锦江附近。在那里,陈友定已设下天罗地网。胡深明知后面攻击他的敌军是诱饵,但他又不得不追击,因为建宁城的守军已经开始反攻,他不想被包了饺子。结果,就在追击到锦江时,一声锣响,胡深随之陷入重重包围,多次突围无果,后被生擒。见到陈友定时,胡深还想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降。而陈友定只是冷冷一笑:“你这个卖主不忠的家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胡深长叹一声,再也无话,他几年来始终不愿提及的隐痛,竟被陈友定无情地扒了出来。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说:“先生说东南必失一良将,果然应验了。”刘伯温说:“还未应验。”朱元璋疑惑不解,瞪大眼等待解释。刘伯温接着说:“是死一良将,而不是被俘。”朱元璋嘿嘿一笑:“陈友定这个人好搞定,我用良马、金银就可以赎回胡深。”刘伯温也笑了:“陈友定对元王朝忠贞不二,他决不会和你做交易。”刘伯温猜对了。陈友定看了朱元璋的来信,冷冷一笑就扔到了一旁。几天后,胡深被处决。胡深的死,并没让朱元璋抱憾多久,但此事对朱元璋大的感触是:刘伯温真的是料事如神,自己真要好好珍惜才是!

6、刘伯温刘基

公元1364年,刘伯温突然对朱元璋说:“小心洪都。”朱元璋一愣,心想陈友谅已经死了,还要啥好小心的?便说:“放心,朱文正在洪都镇守呢!”谁知刘伯温紧接着说:“我就是让你小心朱文正这个人。”朱元璋脸色剧变,原来,朱文正正是他的亲侄儿。1360年,朱元璋按刘伯温之计,在龙湾重挫了陈友谅的十万大军,俘获百艘巨舰,并趁势吞并了陈友谅的不少地盘,重镇洪都就在其中。朱元璋说洪都屏翰西南,非骨肉重臣不可以守,便于1362年,派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大将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驻防洪都。朱文正到洪都后,终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可当陈友谅率60万大军兵临洪都城时,朱文正瞬间变脸,像换了一个人。把酒盏和怀中美人推向一边,屏气凝神,认真部署,以快速度分兵迎战。陈友谅一次又一次地对洪都城发动进攻,朱文正一次又一次把陈友谅打退。终,在朱文正创造了一个奇迹,以少胜多,苦守洪都85天等到朱元璋大军到来。当时的情况危急,就在洪都的守军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朱元璋来了!是的,他来了,他带着20万大军赶来了!在鄱阳湖,双方展开了决战,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朱元璋不可思议地赢下了这场战争,陈友谅当场身亡。洪都之战也让朱文正一战封神,等朱元璋还京后,大大地赏赐常遇春、廖永忠和其他将士们,朱文正却没得到赏赐。这也让朱文正怀恨在心,他变得喜怒无常,纵容部将掠夺别人妻女,还经常埋怨朱元璋,甚至有了投奔张士诚的想法。就是在这档口,发生了本文开篇那一幕,刘伯温提醒朱元璋要注意南昌城。朱元璋半信半疑,却挡不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作祟,于是派使者去南昌城,并特意嘱咐:一定要查出朱文正到底是“喝酒玩女人”,还是别有居心。结果,经由使者多次往返后报告都指出,朱文正的确有怨气,而且很浓。1365年正月,朱元璋亲自来到南昌城下,并没有下船,召朱文正来见。朱文正酒喝高了,晃晃悠悠来见朱元璋,一股酒气冲到朱元璋鼻子中,朱元璋怒道:”你想干什么?“朱文正酒还没醒,呆呆站在原地,不说话。朱元璋一连问了三遍”你想干什么“,朱文正始终一言不发。于是朱文正被押解回京城,朱元璋本来想判他死罪,马皇后得知后劝解说:“此儿只是个性刚强,不会有其它想法的。”发妻马皇后的话朱元璋还是要听得,朱文正被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就去世了。不过朱文正的死倒让朱元璋疑惑,刘伯温是怎么知道他侄子要反呢,于是朱元璋把刘伯温叫到了宫中,对他说:“先生慧眼,朱文正果然有了造反之心,多谢先生指点。”这时候,刘伯温却说:“主公,您误会我了,我提醒您的是朱文正成日不思进取,花天酒地看,实在有些不妥,臣并未看出他的策反之心。”刘伯温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害怕朱元璋会忌惮他的智慧,对他来说,如果遭到了主公的忌惮,那自己的路势必会很难走。朱元璋听后似信非信的点了点头:“以后还得先生多提点。”刘伯温笑着说:“这都是您的智慧啊。”不得不说,刘伯温是真的聪明!能看出朱文正心怀不满,可能有异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眼力和智慧。但能察言观色,在朱元璋大肆抬举自己的时候装糊涂,收敛锋芒,这才是难得的。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所以我们应多读历史故事,提升自己的思想格局,用智慧谋国、谋身、谋事。《智囊全集》中不仅收录了朱元璋、刘伯温的智慧故事,还收集了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谋机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获取《智囊全集》,足足六本,不仅有白话文对照,还有重点词义诠释,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原价168元,这几天做活动特价48元,一本平均几块钱,划算。想学习、提升自己的朋友请点下方看一看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