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佥简介(宋茜)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3:29:42 浏览
1、宋茜

漫步商丘二十一 宋 纁宋纁(1522~1591),明神宗时名臣,河南商丘古城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永平府推官,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陕西、应天、山西巡按,顺天府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保定巡抚,南京户部右侍郎,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谥“庄敏公”。隆庆元年(1567),按山西时,俺答攻陷石城,将士捕 77人报功。纁察其中有无辜农民,奏释33人。隆庆四年(1570)擢顺天府丞。未几,又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到任核缺伍,汰冗兵,罢诸道授兵防御。一年节饷银 10余万两。万历元年(1573)引疾归里。万历十一年(1583),张居正卒,廷臣交荐,纁以故官再抚保定。当时获鹿诸县正闹大荒,纁未及奏请先开仓赈饥。有人劝他等一等圣旨,纁说:“等到诏书下来,老弱者饿死,青壮年就要造反了。假如上头怪罪,责任全由我一人承担。”万历十四年(1586)升户部尚书。是年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大旱,江南大水,明朝经济陷入困境。纁力主发内帑赈灾,把漕运粮降价放入市场,以平衡价格,民得以全活数百万。宋纁凝重有识,刚洁清廉。丧归商丘时,士、农、商、贾相迎于道。皆焚香哭祭。大江南北多建三报祠,与包拯、海瑞同享。纁长于著述。为文气骨铿然。少读书兴隆禅院,辑有《四书就正录》、《易正传》、《性理便览》、《通签辑要》、《群书摘粹》,校勘亦宏富。手自编纂者15种。

2、宋佥翻译

《古尔纳作品集》作者:[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译者:刘国枝、宋佥、陆泉枝、黄协安、李和庆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09推荐人:黄昱宁书籍分类:文学/艺术-推荐语-古尔纳笔下的故事通常流转于故乡桑给巴尔与欧洲大陆之间,轻巧而不失锐利地越过种族与阶层的固有审美,带着诗意般的第三视角,不断从各个角度试图解答这些困惑于当代所有人内心的存在问题。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具有当代视野的普世叙述,才让瑞典文学院在特殊的新冠疫情之年里,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这位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在2021年诺奖的颁奖词里,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定义:“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不同大陆之间鸿沟中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深刻洞察”。无论是追溯遥远的桑给巴尔祖辈的故事(《天堂》《来世》),还是记录来到欧洲的移民所遭遇的身份危机、以及两代移民之间的情感冲突(《赞美沉默》《后的礼物》),抑或是通过《白鹿原》般的家族史诗讲述复仇与宽恕(《海边》),古尔纳用质朴的文风,从容不迫地将移民的“前世”和“今生”娓娓道来——这其中既有故土的历史传承、过往殖民主义的血与泪,亦有漂泊异乡者的孤独与挣扎——每一个个体所承载的经历都是宏大历史图景中的一小块拼图。诺奖选择古尔纳,犹如为黑暗中的杰出舞者打亮一束光——他的故事使我们重新看到文学的作用,跨越大陆与大陆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倾听在沉默中低语的“异乡人”之声。#宋佥简介#

3、

《宋书·刘景素传》卷72:(刘)景素败后,故记室参军王螭、故主簿何昌禹并上书讼景素之冤。齐受禅,建元初,故景素秀才刘琎又上书曰:臣闻曾子孝于其亲而沈乎水,介生忠于其主而焚于火,何则?仁也不必可依,信也不必可恃。昔者墨翟议云梯于荆台之下,宋人逐之;夷叔为卫军隐难于晋,公子殪之;李牧北逝强胡之旗,南拒全秦之卒;赵王不图其功,赐以利剑;陈蕃白首固义,忘生事主;汉灵不明其忠,卒被刑戮。彼数子者,皆身栖青云之上,而困于泥尘之里,诚以危行不容于衰世,孤立聚尤于众人,加谗谄蛆蛊其中,谤隙蜂飞而至故也。臣闻浸润之行,骨肉离绝,疑似一至,君臣易心,此中山所以歔欷奏乐,孟博所以慷慨囊头者也。臣每惟故举将宋建平王之祸,悲彻骨髓,气凝霜霰。今璇鼎启运,人神改物,生罪尚宥,死冤必申。臣诚不忍王之负谤而不雪,故敢明言其理。臣闻孝悌为志者,不以犯上,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为暴也;秦仁获麑,知其可为傅也。……臣闻求忠臣者于孝子之门,安有孝如王而不忠者乎?其可明一也。……王独抗情而行,不以趋时舍义,出镇入朝,必俯拜陵所。王尚不弃先君,岂背今君乎?其可明二也。王博闻而容众,与谏而爱士,与人言呴呴若有伤。闻人之善,誉而进之;见人之恶,掩而诲之。……王虚己以厚天下之士,尚不欲伤一人之心,何乃亲戚图相菹脍乎?其可明三也。臣昔以法曹参军,奉讯于听朝之末。王每断狱,降声辞,和颜色,以待士女之讼。时见夏伯以童子缧絷,王怆然改貌,用不加刑。……蠲理冤疑,咸息徭务,所在皆有爱于民。臣闻善人,国之纪也。安有仁于民庶,而虐其宗国者乎?其可明四也。王修身洁行,言无近杂,内去声酌之娱,外无田弋之好。每所临践,不加穿筑,直卫不繁,第宅无改。荆州高斋,刻楹柏构,王废而不处。……两宫所遗珍玩,尘于笥箧。无它嬖私,不耽内宠,姬嫱数人,皆诏令所赐。王身食不逾一肉,器用瓦素,时有献镂玉器,王顾谓何昌宇曰:“我持此安所用哉?”乃谢而反之。王恭己蹈义若此。其可明五也。……王谓:“为臣而距先皇之命,不忠;为子不奉亲之窀穸,不孝。”于是弃西州之重,而匍伏北阙。王若志欲倔强,便应高枕江汉,何为屈折而受制于人乎?其可明六也。王名高海内,义重太山,耆幼怀仁,士庶慕德。故从昏者忌明,同枉者毁正,搦弦为钩,张一作百,行坐欬嚏,皆生风尘。会王季符负罪流谤,事会谗人之心,权丑相扇,鸱枭奋翼。王虽遘愍离凶,而诚分弥款,散情中孚,挥斥满素。……王若侜张跋扈,何事若斯?其可明七也。自是以后,日同殊论,苍梧之衰德既彰,群小之奸慝弥广,下盈其毒,上不可依。时长王并见诛锄,公卿如蹈虎尾,众人翕翕,莫不注仰于王。厢阁诸人,同谋异志,王心不从利,忠不背本,执周天赐而斩之,以距王宜与等,遣司马孙谦归款朝廷。王若欲拟非觊,宁当如此乎?其可明八也。……欲潜图宫禁,因兵北袭。……传构其事,武人奖乱,更相恐胁。……京师征赋车徒,将讲众北垒,都鄙疑骇,佥言衅作。垣祗祖因民情嚣荡,扬声北奔,绐辞惑众,穷乱极祸。……其晚闻京都变乱,始乃鸠兵简甲耳。王岂先造祸哉!其可明九也。王闻京室有难,坐不安,食不甘,言及太后,未尝不交巾掩泣。又临危之际,抚楹而叹曰:“吾恐三才于斯绝矣。”兹岂不诚在本朝,以天下为忧乎?自非深忠远概,孰能身灭之不恤,独眷眷国家安危哉?其可明十也。夫王起兵之日,止在匡救昏难,放殛奸盗,非它故也。请较言之。当时君臣之道,治乱云何?杨运长、阮佃夫为有罪邪?为无罪邪?若其无罪,何故为戮?若其有罪,讨之何辜?王岂不知君亲之无将乎?顾以救火之家,岂遑先白丈人,非不恭也,徒以运属陵丧,智力无所用之,蹉跌倾覆,此乃时也,岂谓反乎?果然今日王亡,明日宋亡,王何负于社稷,何愧于天下哉!臣闻武王克商,未及下车,而封王子之墓;汉高定天下,过大梁,蹑燕、代,修信陵之祀,存望诸之裔;晋世受命,亦追王凌之冤,而诏其孙为郎。夫比干,殷辛之罪人也;无忌,魏之疑臣也;乐毅,燕之逃将也;彦云,齐之贼而晋害也。适逢圣明之君,革运创制,昭功诚,荡嫌怨,清议以天下之善也。或殊世而相明,故四贤咸济其令问,三后驰光于万叶,君子荣其辉,小人服其义。今陛下尊英雄之高轨,振逸世之奇声,何至仍衰世之异议,以掩贤人之名哉!若王之中外不明,终始慆德,臣惧方今之人,不复为善矣。且世之兴衰,何代无有,今齐苗裔万世之后,其能无污隆乎?苟前良可废,何以劝后之能者。伏愿上同周、汉、西晋之如彼,下为来胤垂范之如此。傥能降明诏,笺枉道,使往王得洗谤议,拯冥魂,赐以王礼反葬,则民之从义,犹若回风之卷草也。臣闻鹳鸣皋垤,则降阴吐雨;腾蛇耸跃,而沈云郁冥。但伤臣言轻落毛,身如横芥,神高听邈,终焉莫省,直欲内不负心,庶将来知王之意耳。

4、

秦懷忠嘉祐間由進士令徐聞轉雷州推官擢僉書雷州軍事歴通直郞賜銀緋魚袋使督容州安撫都監經畧使

5、

【林秋明作品】叶向高与董其昌合作《龙神感应记》,三位皇帝鈐印!(一)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两入中枢,独相七载,首辅四载,是著名政治家。他“工诗文,精棋艺”“于草书尤有专精”,是晚明书法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是晚明杰出、影响大的书画家之一。叶向高与董其昌不仅是上下级关系,也由于共同的爱好结为知交。两人因著名的《龙神感应记》碑帖而紧密相连。明天启元年(1621年),叶向高第二次出任内阁首辅。虽然当时身体欠佳,但他仍坚持北上。六月初九日,他从福清启程赴朝。九月十三日到达江苏淮阴。正当他准备渡过黄河时,由于河水暴涨,清口附近的河床淤塞达20多里,舟楫无法通行。当时,叶向高听说当地龙神甚为灵验,很不以为然。但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姑且听之,于是备好“三牲”对其祷告。突然,人群中有一人大叫:“我是龙神,本要送你过河,但内河属于张将军管辖,应当叫他来。”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说:“我是张将军,要再等20天才有水过河。”龙神说:“20天太迟了。”经过再三催促,张将军说:“那就明天开船吧。”话未说完,河水已经涨了一尺多高。次日,涨到四五尺了。正当叶向高准备渡船时,却又遇到逆风。他“复祷于神,遂得便风”,一天走了120里。九月十九日,有一条蛇爬上了叶向高的船,趴在船柁下面,到午后才离去。船工惊诧说:“这就是龙啊。”叶向高说:“所云黄河护送之说,殆不爽耶,人言黄河龙神灵,余不甚信,以今观之,殆呼吸可通矣。自宿迁行六十里至直河口,遂入泇河,至此乃脱黄河之险。”后来,叶向高将“黄河遇龙”之事叫当地河丞赵廷琰刻在石碑上,立在了黄河边,以志纪念。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叶向高告老返乡再次路过此地,还专程来祭拜龙神,并重新撰写了碑文。多年后,叶向高提及此事,仍感慨曰:余之庸劣,何以致神惠,然河塞而通,水消而长,蛇而登舟,登舟而得风,事皆甚奇。岂圣天子之召命,宠灵实式临之,故得此欤……要以国家数百万军储之转输,南北数千里舳舻之来往,皆于此寄命,断有神以司之,而非渺茫迂远之谈耳。有一次,叶向高在给友人的信中,还说道:初意欲从京口陆行,而以疡疾不能舆,舟至淮口,水浅泥淤,进退俱穷,祷于神,而获济,事甚奇,今已过徐州,无不入见天子之理矣。以上一事,叶向高在《龙神感应记》中做了记载,其好友、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其篆额并书碑阴,拓墨今已成为名帖。董其昌的《龙神感应记》碑帖全文和叶向高的《龙神感应记》全文稍有出入。由于该碑帖在中国书法界地位显要,现将董其昌的《龙神感应记》碑帖全文抄录如下:天启元年辛酉,余蒙召北上,至淮阴属前数日,风雨大作,黄流乍涨,淤泥乘之而下,清口壅塞且二十里。余与太行吕君各令人往测之。其浅处不能盈尺,即轻舟亦不得渡。管河郡丞赵君欲用力挑浚,而其势不能。余不得已谋陆行,复以病不能舆,进退维谷。佥谓金龙四大王可祷也。余迂其说,然试为文告于神。长年辈亦醵钱血牲,属吕君肃拜以请。忽一人为神言,此河属张将军,吾当问之。已又一人为将军言,更数日乃可济。神言此太迟,不可;至一二日亦不可。乃曰诘朝即有水,可通舟矣。余殊不信。晨起则水长一二尺,淤泥尽去。舟人欢呼牵挽而前,沛然其无碍。既出口,复苦风逆。余复祷于神,遂得便风。于是叹神功之显赫也。遂同赵君及清河令安君诣庙中,祀而谢灵贶。昔夫子不语怪,乃吾乡天妃之着灵于海,与兹神之着灵于河,皆随叩随应,捷于桴鼓。耳目所及,不可一端尽要。以国家数百万军储之转输,南北数千里舻舳之来往,皆于此寄命,断有神以尸之,而非渺茫迂远之谈耳。余既亲拜神休,不可湮没。遂纪其事,俾赵君石于庙以示来兹,且为神添一段佳话焉。若赵君拮据疏凿,安君拊绥荒疲,皆神所听,因并书之。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知经筵日讲制诰予告存问奉诏特起福清叶向高撰。碑阴岳神为韩退之开衡云,海神为苏子瞻现蜃市,两公方见齮于世,而神明呵护,非当时王公贵人所敢望者,正直之贶,不惟其官,惟其人也。今少师叶公应召北上,龙神前驱,引泉脉反石,尤随叩响答。其事甚异,岂为纱笼中人,役役应尔哉。盖公弼亮三朝,亲扶日毂。而兹之再践师垣,所为领众,正定庙谟,致吾君于尧舜者。神已先见之,宜其效灵若此,可为世道庆矣。舟行时,金广文元发在坐,见柁楼之下,有蜿蜒盘旋,与绝流而度,泝风而迎者凡三,皆龙神之化身也,纪文所未列,广文属余缀之碑阴。前史官华亭董其昌篆额并书,天启元年嘉平之望#宋佥简介#

6、

今年的大瓜一个个雷人,从陈区长到戴局长,从钟书记到谷台长,从柳局长到付常委,从宋书记到王队长……瓜瓜爆燃,吊起大众胃口吸引群网眼球,公职人员到了什么程度?对家庭不忠,能对d和人民忠吗?不忘初心只是你们的羊皮吗?纪严于法,d纪要挺在前,建议凡是有作风问题的d员,一律不得担任公职,凡有作风问题的d外人士,建议不得竞选公职,纳入诚信档案。再不整治人何以信?公信力何以立?

7、

2月15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人们观花灯,猜灯谜等,已成为我国大的传统民俗。我国的元宵节渊源流长,远在2000多年以前,汉文帝在周伯戡平“诸吕之乱”后,于正月十五登机,晚上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因古时此日称“上元”,汉文帝便将这天定为“上元节”。唐代翰林学士韩偓在《韩内翰列集》中写道:“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宋、明元宵节,甚是热闹,闹元宵的时间相当长,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时玩花灯,至十七日晚落灯,这大概是我国时间长的闹元宵了。元宵节吃元宵至今也有1700多年历史了。元宵又称浮果、浮圆子,它是用芝麻白糖、豆沙或精猪肉剁碎为馅,外用糯米粉包成丸子,煮熟后浮在水面,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味。相传这也民俗始于晋而盛于唐,元宵节作为美食之名有文字记载的是宋人吕厚明的《岁时杂记》称:“宋京列街处处皆有‘元宵’,秫粉包糖,香汤浴之,清甘且香。”清代元宵由民间登上金銮殿,康熙皇帝御膳房制作的“八宝元宵”风靡朝野。到了民国初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但又惧怕人民反抗。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为避忌讳袁于1913年元宵节下令将“元宵”改成“汤圆”。无论怎么改法,终难挽救80天短命王朝的覆灭,袁世凯终究“袁消”,被历史所唾弃。元宵节晚上观花灯,此民俗自古延续至今。东汉明帝提倡信佛,于“上元夜”,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祈求佛祖降福。此后,经常和民间的灯节活动日益兴盛。据《春明退朝录》载:“唐太宗时观灯独盛。”《朝野佥载》中也有:“做灯轮高二十丈,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的话。可见,唐代元宵灯节规模之宏大。明、清元宵灯节也很兴盛,随着历代玩花灯的延续,我国解放后人民群众不断创新的花灯也越来越精彩,尤以浙江海宁的“硖灯”和江苏苏州的“苏灯”蜚声海内外。元宵猜灯谜,是一种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秦汉以后,猜谜盛行,唐宋“文义谜语”又有发展。那是的元宵节,先数日卖灯为之市,好事者藏头诗句于物曰“灯谜”。南宋时,每逢元宵夜,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上,供人猜射助兴,谓之“射虎”,说明猜谜像射虎那样不容易。《红楼梦》里描写贾宝玉和众姐妹猜灯谜的热闹场面尤为精彩。今天,我国各地元宵节的灯谜更加纷繁多彩,百花争艳,隐喻含蓄,耐人寻味。更显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睿智。

8、

【同归于尽】宋皇子赵竑,生性耿介,因得罪了丞相史弥远,没有继承皇位。为此,宋理宗封他为济王,赐第湖州。宝庆元年正月,湖州盗贼潘壬、潘丙、潘甫谋立济王赵竑。赵竑听到这个消息,躲藏在一座水洞之中。盗贼找到他,簇拥到州治,黄袍加其身,守臣谢守卿率官进贺。潘壬等盗伪称李全以精兵二十万助讨史弥远,以清算史弥远擅自废主之罪。可是,赵竑很快就发现,这所谓的二十万精兵,不过是太湖渔人以及巡尉兵卒。于是,赵竑就一不作二不休,立即派遣元春告于朝廷而率州兵诛贼。不多久,在殿司彭任的严厉讨伐之下,潘壬等人被杀。而史弥远见时机已到,决心借此除掉赵竑。他又派遣秦天锡去医治赵竑的病,同时又传下谕旨,逼赵竑自尽,不久,赵竑被逼自杀了。可悲的是,潘壬等江湖盗贼,本想立皇,却反而被“皇”所害。而这害人之皇,终也难免被人所害。(《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