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9年,北魏皇帝拓跋珪临幸贺夫人。可能是服食寒石散后状态不佳,他大声咒骂贺夫人,并下令将其囚禁偏殿,准备处死。拓跋珪的这个命令导致正当盛年的自己死于非命,也害死了他们的儿子。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在乱世之中复兴代国,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奴隶社会的鲜卑氏族迈入封建时代。年少时,他南征北战,征服了高车、柔然、贺兰一众草原部落,又在中原与后燕、后秦争雄。拓跋珪在而立之年就开创了一番霸业,导致他在执政后期骄傲自满,整日流连于后宫,纸醉金迷,不问国政。说起来,拓跋珪与贺夫人是段不伦之恋。贺夫人是献明太后的亲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小姨。“年少就知阿姨好”的拓跋珪,第一眼见到丰腴动人的小姨,都挪不动步。回宫后,他求母亲:“我想把贺夫人娶来,纳为妾室。”献明太后当场翻脸,倒不是因为儿子想当她妹夫,毕竟当时鲜卑族刚刚开化,伦理观念未曾深入人心。献明太后是担心,小小年纪的拓跋珪经不住魅惑。献明皇后直言拒绝了拓跋珪:“贺夫人长相过于美丽,而且很有心机,还有了丈夫,你娶她来你的姨夫怎么办?”“儿臣谨遵母后教诲”拓跋珪假意遵旨,心里却在暗自窃喜。既然贺夫人有丈夫,那把她的丈夫杀了,自己不就成了她的丈夫了。于是,拓跋珪下令,让侍卫们伪装成匪徒,半夜闯进贺夫人的家,二话不说就将其丈夫杀死。拓跋珪假意吊唁,竟在灵柩面前跟贺夫人调起了情。丧礼结束后,拓跋珪正式求爱:“既然姨夫已死,小姨无依无靠,不如就跟着朕吧。朕保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贺夫人跟丈夫没有孩子,一个人孤苦伶仃,正愁着没有依靠。而外甥拓跋珪贵为一国之君,又年富力强,一番思虑之下,贺夫人正式进宫。两人如胶似漆,整日黏在一起。贺夫人的肚子也很争气,在公元394年生下皇次子拓跋绍。知妹莫若姊,太后当初劝告拓跋珪的话,果然应验,贺夫人的确是个很有城府的女子。当时皇长子齐王拓跋嗣,是储君的第一人选。按照鲜卑人的规矩,为防后宫干政,孩子一旦被册立为太子,母亲就必须处死,是为“子贵母死”。拓跋珪还未曾宣布将拓跋嗣立作太子,就斩杀了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念母心切的拓跋嗣如发疯了一般,整日披头散发,不停地哭喊着想妈妈。贺夫人适时的在拓跋珪耳边吹起了风:“子贵母死,乃我鲜卑之传统。齐王不过是死了母亲,就如此伤心,恐怕难堪大用。臣妾还担心,齐王会将刘贵人之死怪罪于陛下之上啊。”拓跋珪觉得贺夫人的话的确有些道理,于是痛骂拓跋嗣一顿,并将其驱逐出宫。很明显,拓跋嗣已经不具备竞争储君的资格,贺夫人的儿子拓跋绍是有力的人选。拓跋绍就在等待成为太子的日子中一天天长大,他性格残暴,不似人君,更像是地痞无赖。拓跋绍整天带着一帮狐朋狗友走街串巷,并以抢劫路人和虐杀猪狗为乐。拓跋绍在街上看见一个孕妇,对她很是好奇,竟然拿着刀子活生生剖开了孕妇的肚子,一尸两命。从拓跋绍的行为中不难看出,这是个几近变态且性格残暴之人。拓跋珪执政后期,因认为大业已成,变得浑浑噩噩,经常吸食寒食散。只要药效一发作,他就会性情骤变,经常不问缘由的责骂身边之人。拓跋珪变得猜忌多疑,觉得谁都想害死他。神志不清的拓跋珪,已经无力去管教性格乖张的拓跋绍。娇子如杀子,拓跋珪对拓跋绍的疏于管教,害死了他,也害死了拓跋绍。某次,拓跋珪在服用寒食散后,如发疯的野狗一般扑向贺夫人。贺夫人尽力的配合,但拓跋珪的药效还没过,又加上纵欲过度,因此表现的力不从心。拓跋珪反过来怪贺夫人,认为她嫌弃自己,拓跋珪怒斥贺夫人一顿,又把她关了起来,还恐吓道:“今晚朕会将你凌迟处死。”贺夫人为了保命,情急之下给儿子拓跋绍写信求救。拓跋绍收到信,竟然直接带着部下,趁夜色翻进宫墙刺死了父亲拓跋珪。拓跋绍认为,拓跋珪死了自己就能即位。谁知,因为其平日品行不端,并不受到臣子们的拥戴。被驱逐出宫的拓跋嗣,早已秘密回到都城,在拓跋珪去世后一呼百应,以杀父弑君之名处死了拓跋绍。
2、拓跋硕小说推文北魏孝文帝改革简介: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历史背景在孝文帝即位之前,北魏朝代已经经历了一段政治动荡的时期。拓跋珪是孝文帝的父亲,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暴力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拓跋珪通过镇压异己,加强军队和打击反对派的手段,强化了皇权的掌控力度,但同时也加剧了官吏的腐败和民众的不满。官吏们为了讨好上级和谋取利益,经常滥用职权和勒索百姓。在北魏的统治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公和不稳定也日益加剧。拓跋珪还对佛教持有极端的敌视态度,大规模破坏佛教寺庙和文化遗产,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这种政治局面使得拓跋珪的统治逐渐丧失了合法性和社会基础,为孝文帝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孝文帝在继位之后,面临的是一个政治混乱、民生困苦的局面。他必须通过政治和经济改革来缓解社会的不满,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拓硅宏即位后,为了重振大魏国威,在政治改革方面的措施多种多样,其中为重要的是推行科举制度和选拔官员以才干为标准。在孝文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了以前的门阀世族选拔方式。科举制度规定,凡是年满20岁,无犯罪记录,并能通过一定的考试,就可以进入官场任职。这一制度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提高了政府的效率。此外,科举制度也让百姓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政治,增强了政治的合法性。孝文帝还推行了以才干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他的时代,只要能力过关,不管出身如何,都有机会担任重要职务。这种制度极大地打破了以往的门阀世族的垄断,让社会上的人才得到更多的发挥空间,政府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孝文帝还实行了减轻赋税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增加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这些政治改革措施,不仅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也增加了政府的合法性,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北魏孝文帝在政治改革方面的措施,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旧制度,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更多的发挥空间,政府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措施不仅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也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改革在经济方面,北魏孝文帝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为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废止井田制。在北魏之前,中国的土地分配制度主要是井田制,即将土地分成不同的块,每个块都由一组农民共同耕种,然后按照家庭的大小分配收成。但是,这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如土地不断分割,小农经济发展缓慢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废止了井田制,开始实行均田制。均田制是将土地按照家庭人口数量分配,使得每户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相等。这一制度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孝文帝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农业生产,如实行“免役法”,免除农民部分徭役,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热情。此外,孝文帝还通过加强对商业、手工业等行业的管理,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商业发展。文化教育改革在文化教育方面,北魏孝文帝也有很多改革措施。他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学校,制定了教育课程,规定了教学方法,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孝文帝还注重宣扬儒学思想,提倡读书学习,号召人们尊崇礼法、勤于修身齐家,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孝文帝还对佛教进行了重视和扶持,大力兴办佛教寺院,派遣专门的使者前往印度求法,传授佛教知识,建立了一批著名的佛教寺院和塔庙,如白马寺、龙门石窟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为后来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孝文帝还鼓励文化艺术的发展,注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培养和推广。他还提倡史书编纂,命令历史学家编写《魏书》、《北史》等史书,丰富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资料和文献。总的来说,孝文帝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大力扶持儒学和佛教思想的传播,推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后来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为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政治制度改革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几乎所有朝代的官员选拔制度,均田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被沿用,儒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文化、政治、经济的变革,不仅影响了北魏王朝的命运,更为中国历史的长远发展开辟了道路。
3、古言小说男二叫拓跋硕公元386年,十五岁的拓跋珪,贪恋姨母的美貌,暗杀姨父,强行将其纳入后宫。太后劝阻未果,眼睁睁地看着妹妹成为自己的儿媳。愤怒之余预言道:“我儿做出如此有悖伦常之举,日后何以善终?”拓跋珪一出生,父亲拓跋寔就去世了,他从小就和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376年,代国被灭,母亲贺氏带着他投靠匈奴的独孤部落,母子二人在刘库任的照拂下,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公元383年,刘库仁在对抗后燕的战斗中,遭到暗中杀害,独孤部落内部发生争权。终,刘库仁的儿子刘显夺得大权,刘显害怕日后拓跋珪与自己争权,对拓跋珪起了杀心。在母亲贺氏的安排下,拓跋珪辗转逃到了贺兰部。在贺兰部,拓跋珪深得人心,由于他是贺氏的儿子,更因为他过硬的本领。拓跋珪就是在这遇见了一个女人——母亲的妹妹贺夫人。贺夫人美貌出众,楚楚可人,虽然当时的贺夫人已为人妇,但是拓跋珪还是忍不住对她动心,心想:我一定要得到她!公元386年2月,拓跋珪在贺兰部首领的推动下,即位为代王,后改称魏王。公元386年6月,拓跋珪在贺兰部、独孤部等部落的支持下,创立魏国,定都平城。建国后,拓跋珪放不下对小贺夫人的思念,想把她占为己有,于是对母亲说出了他的想法。贺氏听了觉得很荒谬,这简直是胡来!贺氏对拓跋珪说:“你年纪尚轻,宫中又有诸多美女陪伴,为什么非得要你小姨呢?”贺氏想了想,又继续说:“她已经嫁人了,夫妻俩很和睦,你这样做违背了人伦呐。”当一个人为了占有另一个人时,他可以不择手段。拓跋珪不顾母亲的劝阻,暗中派人把小姨的丈夫给杀了,之后便把贺夫人接到了平城,下诏纳她为妃,由于失去了依靠,贺夫人不得不服从拓跋珪。得知这一切的贺氏气得半死,喃喃自语地说:“这造的是什么孽啊!”如今这已经是事实,她不接受也得接受了,谁叫拓跋珪是自己的儿子呢。贺夫人入宫后,拓跋珪十分宠爱她。没过多久,好消息传来,贺夫人怀孕了,经过十月怀胎,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拓跋绍。拓跋绍的眉骨与拓跋珪十分相像,拓跋珪特别宠溺这个儿子,在他9岁时就封为“清河王”。长大的拓跋珪十分叛逆,花天酒地,无恶不作。他曾因为好奇,当场剖开一位孕妇的肚子,挑出未出生的孩子把玩,造成一尸两命。还因为强抢民妇,被告到了拓跋珪那里,为了平息这些事,拓跋珪花了不少钱财和精力。造成这一切,少不了拓跋珪和贺夫人的原因。由于常年征战,拓跋珪缺乏对儿子的管教,而贺夫人凭仗自己的宠爱,过度的宠溺拓跋绍,不管发生多大的事,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拓跋珪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他会因为这母子俩丧命!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贺夫人也渐渐老去,沉迷于美色的拓跋珪不再青睐贺夫人,他只宠幸那些年轻貌美的小妾,贺夫人因为嫉妒,处死了近拓跋珪选中的一个宫女。由于拓跋绍的种种恶劣行径,早已对母子俩不满的拓跋珪把贺夫人囚禁在冷宫中,还下令要将贺夫人斩杀。贺夫人派亲信传密信给儿子拓跋绍,希望他快点来救自己。得知此事的拓跋绍立马赶到宫中向父亲求情,而拓跋珪迟迟不见他。恳求无果的拓跋绍,下定决心要杀了这个父亲,拯救母亲,取缔皇位。第二日,拓跋绍召集谋士,秘密出兵,同时串通好宫里的宦官和侍卫,决定在拓跋珪熟睡时进行刺杀。拓跋珪就这样在天安殿永远的睡去,他或许不知道,是他亲儿子杀了自己,多么悲惨的结局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如果拓跋珪他能活下来,他应该为当初的年少轻狂感到后悔吧,实在不该娶了母亲的妹妹,不该生下这个逆子。由于德不配位,拓跋珪也没有好下场。齐王拓跋嗣即位后,想尽各种办法将其斩杀,贺夫人也被连同绞杀,这是母子俩好的下场了。回顾拓跋珪的一生,前期的他骁勇善战,励精图治,是个好皇帝。后期的他逐渐沉迷于美色,一意孤行,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作者:不谷参考资料:《魏书》
4、拓跋硕扮演者公元 384 年,十五岁的拓跋珪,贪念姨母的美貌,暗杀姨夫,强行将其纳入后宫。太后劝阻未果,眼睁睁的看着妹妹成为自己的儿媳。愤怒之余言道:“我儿做出如此悖伦常之举,日后何以善终?”一语成谶,拓跋珪和他姨妈生个儿子,清河王拓跋绍,他自己被这个儿子所弑杀! #拓跋硕简介#
5、拓跋硕和拓跋浚的关系访内蒙古鄂伦春鲜卑族祖先栖息地嘎仙洞嘎仙洞里可酣眠,隐在青松白桦间。纵纳三军飞剑戟,横容万马踏云烟。祖先射虎甘河侧,后辈定都伊洛边。北魏祭文堪厚重,拓跋往事越千年。
6、拓跋硕是第几位皇帝元袭(485年—529年),本姓拓跋,字子绪,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京兆康王拓跋子推之孙。元袭二十岁时,以担任著作佐郎为起家官,历任司徒主簿、司州治中,负责审理诉讼。随后他出任后将军、河东太守,并且还平定了迁居绛县的蜀人陈双炽叛乱,并且官迁平东将军、颍川太守。永安二年,元袭去世,时年四十四岁,随后他被追赠为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青州都督,谥号为文,陪葬于长陵。
7、拓跋硕是谁的儿子拓跋丕,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次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乐平王,官至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8、拓跋硕历史人物北魏皇帝拓跋珪是鲜卑人,而鲜卑族一直有游牧民族古老的“收继婚”传统,也就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继母为妻。这种习俗在今天看起来简直是有悖论理,但古时候却是游牧民族为了人口繁衍的手段。拓跋珪的母亲来自于鲜卑族贺兰部,而他的母亲有个19岁的亲妹妹贺兰氏。贺兰氏在16岁时就已嫁人为妻,在19岁时还有生育但却越发水灵动人。拓跋珪第一眼见到小姨后就迷恋上了她,心里打起了歪心思。几年后,拓跋珪当上了皇帝,更加大权在握,他不仅派人把小姨夫秘密杀害,而且还把小姨纳入自己后宫。做出了这种荒唐的事后,拓跋珪不敢面对自己的母亲,竟撒谎对母亲说小姨已经病死了。可是事实上,拓跋珪与自己的小姨还生下了拓跋绍,也就是北魏的清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