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笔记(Ⅱ—5—8)商代的经济和文化农业。农具以耒耜为主,有青铜工具,但不肯定用于农事。商王重视农业,祈求“受年”、“观黍”、“求晴雨”等活动都亲自主持。酿酒业发达。林木蔬果是农业的重要部分。畜牧业。比较发达,除供食用外,还用作祭祀的牺牲。手工业。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制造工艺高度发达,青铜器用作礼器、乐器、工具、兵器、车马器。在江西瑞昌铜陵发掘的商代时期的采铜遗址,有地下开采的井巷遗迹和露天采矿遗迹,以及一批开采工具、装载和提升工具。采矿井巷均采用木支护,是世界上早采用木支护进行地下开采铜矿的实证。除青铜制造作坊外,还有烧制陶器,制造骨器、玉器、车辆及其它各种专业的手工业作坊,门类繁多。出现原始瓷器。我国是世界上早养蚕缫丝和制造绢帛的国家,有提花技术织成的菱形花纹的暗花绸。都邑建筑较为发达,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商业。铜贝的出现,说明当时已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五贝为一串,合两串为一朋,朋是比较流行的货币使用单位。文化。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甲骨文,以晚商的甲骨文丰富。殷墟卜辞有世界上早的关于新星、火星、岁星、大星等星象的观测记录。年终增加第13个月,归余于终,是我国设置闰月的开端。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大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是我国迄今发现早的一件大型打击乐器。
2、青铜锄作用1955年,陕西郿县的农民李喜娃,在田里锄地时,竟然挖出一只青铜小马驹,拿回家中后,离奇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家里的牛、狗、猪等无故死亡,接着连家禽、驴子也相继死掉。这天李喜娃按时来到田地里干活,田靠近山脚下,有很多树根什么的。李喜娃擦了擦手,用力一锄,锄头一下子就陷了下去。而且出现了一个窟窿眼,他也没想太多,再一锄头下去,露出黑不溜秋的东西。李喜娃连忙用锄头把泥扒开,一个青铜器出现在眼前,他开心极了,是一尊方尊,继续挖下去,还有一只青铜马驹,和2尊方彝,还有一件驹尊盖。他用衣服把5件青铜器包回家,还用清水一一把青铜器洗干净,当时李喜娃特别喜欢青铜小马驹,他决定要把5件青铜器当作传家宝传下去。因为家里穷,妻子却要他把这些青铜器卖了,换些钱回来帮补家用。他害怕妻子偷偷的卖掉了青铜器,李喜娃把这5件青铜器藏在了圈牲口的地方。说来也奇怪,第二天李喜娃的狗无原无故就死掉了。李喜姓也不多想,只认为巧合而已。然而,又过了几天,连家里干农活的大黄牛也死掉了,还有些家畜也莫名其妙的死了。妻子不乐意了,认为5件青铜器是不祥之物,让他赶紧卖掉。因为李喜娃太喜欢那只青铜小马驹了,所以他还不愿意卖。直到家里拉磨的小毛驴,也因为在拉磨时突然就死掉,妻子哭闹着,家里已经没有牲口了,干活都没有牲口帮忙。李喜娃自知理亏,也有些担心是不祥之物。夫妻俩只好商量如何处理5件青铜器,妻子说不如把青铜器当作铜来卖,价格应该会高些,李喜娃也只能同意了。夫妻俩直接把青铜器用绳子串好,往肩上一搭,直往城里的废品站去。刚走出门口,李喜娃的侄子拦住了他们,问他们去哪里。李喜娃气呼呼地说:“家里的牲口都死光了,把这些铜卖了换些钱买牲口。”侄子仔细观察了一番,告诉他们这可能是西周的青铜器,拿到文物部门有奖励,而且还有捐赠证书。李喜娃听说有奖励,而且还有捐赠证书,当然直接上了城里的文物部门。文物部门的专家看到青铜小马驹后,经过仔细观察,知道这是西周的青铜器,是件难得的宝物,青铜马就容易见,青铜小马驹可是头一回见,当即奖励了李喜娃80元,还有一张捐赠荣誉证书。后来专家认真对青铜小马驹进行了鉴定和研究,发现小马驹造型生动而传神,虽然整个身躯较短,但小马驹昂首挺胸,四肢粗壮,小马驹身高324毫米,身长340毫米,重5.68公斤,小马驹的颈部还雕刻了94个铭文,而马驹盖则有11个铭文。那么青铜小马驹有什么用途呢?原来小马驹是西周贵族用来盛酒的器具,在小马驹的背部有一个纽盖,小马驹的腹部是空的,打开纽盖后就可以直接盛酒了。根据铭文记载,此小马驹是周朝天子赐予一名王亲贵族的,可见青铜小马驹的主人也是深受周朝天子的器重。根据青铜小马驹的具体用途,专家将其命名为“西周蠡青铜驹尊”,因为有铭文记录了当时发生的重要研究价值,“西周蠡青铜驹尊”直接从一级文物,提升至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李喜娃得了80 元,还有捐赠荣誉证书,他还挺开心的,要知道80元在当时可以买很多牲口了,要是当作废铜卖,不但让国家损失了一件国宝,而且也卖不了多少钱呢。
3、青铜锄怎么获得西周的农业西周的农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主要农具是木制的耒耜。此外,还有骨铲、石铲、石犁、石刀、蚌镰等。耒耜是用青铜斧、锛制作的硬木工具,很便于掘土耕地之用。刀、镰用于收割庄稼。此外,在考古发掘中还有少量铜铲、铜镈、铜镐、铜锄出土,可能不是普遍使用之物。农奴们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农业知识,很注意选育良种、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及灌田或排水等。一般田地多修有排灌系统。农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主要的有黍、稷,此外还有稻、粱、麦、菽(shō叔,豆)及蔬菜、瓜果等。用作手工业的桑、麻和染料作物,种植的也较普遍。
4、暴走英雄坛青铜锄在哪里得各地的作物不同,土质气候相异,农具也大不相同,连锄头的式样也不同。旱地叫锄稻田叫耘耥,目的都是松土除草
5、暴走英雄坛青铜锄2003年,陕西省5位村民上坡取土,正一锄一锄奋力挖着时,突然,“哗”的一声,土垮了下来。5人赶紧转身跑开,可再回头看时,垮塌处露出一个黑虚虚的洞口。他们麻起胆子凑近一看,脸色大变。这洞里有什么?这年的腊月,眼看再过十几天就快要过年了,陕西眉县杨家村一家人正修房子,想赶在过年前把地基打好,就请邻居王勤宁等5人帮忙挖土。这天,5人刚吃过早饭,就扛着锄头,来到村北一座大土坡处。几人都是实在人,说干就干,一锄一锄地,一直挖到快中午。突然,一人说:“这里的土咋变松软了呢?”话还没说完,“哗”地一声,土垮了下来,几人吓得赶紧转身跑开。可等跑到安全地方,再回头看时,在垮塌处,露出一个黑虚虚的洞口。“这是啥子哦?”几人麻起胆子凑到洞口。可这一看,他们脸色大变,里面好像有一片青晃晃的东西在泛绿光。杨家村这个地方,曾经先后三次挖出过文物,再挖出也不奇怪,所以5人觉得这可能是文物。当即,5人商量,一人去打电话给市文 物局,4人留下守护现场,这4人以防万一,又将洞口虚掩起来。不得不说,陕西当地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很强。宝鸡市文 物局接到电话后,很重视,立即指派县文物考古队先出发,他们随后就到。县文物考古队到达后,着手正式开挖,随着洞口扩大,里面的文物全部呈现出来。“哇!”大家都发出一声惊叹。只见一个个青铜器,端端正正摆放在那里,有高有低,有的泛着青绿色,有的呈现黑色,它们似乎都在等着这一刻,与人们相见。这是一座青铜器窑藏。可问题来了,这是在野外,天色已越来越暗,而洞口周围聚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洞内光线不好,挖掘有难度,稍有个闪失,文物就可能遭到损坏,怎么办?王勤宁等5人又找来电线灯泡,利用拖拉机来发电,组成临时电路,洞内一下明亮起来。到晚上八点,市文物考古队也已经赶到,双方工作人员通力合作,连夜将洞内青铜器清理完,并运送到县文化馆。这座青铜器窖藏,共清理出大小文物27件,包括鼎、壶、盘、盂等,每一件都有精美纹饰。重要的是,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共有4048个字,它们告诉专家,这座青铜窖藏来自于西周一个叫来的人,他是周宣王时期一位官员,家族世代为西周效力。这批青铜器也以来命名,其中一个来盘,其上的铭文多达372字。铭文的价值在于,它能佐证我们历史记载的一些资料,为我们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发展,提供依据。而这一次青铜器上的铭文,是自挖掘以来,长的青铜器铭文。所以,杨家村出土的这批青铜器,价值巨大。那么,这些青铜器为什么会这么整齐的,摆放在土窑中呢?据专家推测,可能是来的家族,在面临战争或其他变故时,出于保护,将它们统一埋藏。没想到,经历2700多年,它们带着使命,来与我们见面。如今,这批青铜器被收藏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随后,专家们又在周边发掘,共发现墓葬16座,车马坑一处,马坑一处。而发现这批青铜器窑藏的5位村民,因为他们的发现、保护,并协助挖掘,为世人做出榜样,他们每人得到4000元奖励,并到欧洲旅游一次。无论是当初将它们埋下去的来的家族,还是现在发现它们的5位村民,他们都将同这批青铜器一起,被历史记住。让我们为这五位村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行动,点个赞吧。
6、暴走英雄坛青铜锄制作图农村五十年代使用过的工具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有的工具已经消失了,但是大多数仍然在使用,分整地工具、中耕除草工具、收割工具、脱粒、清粮工具、加工工具、运输工具和灌溉机械。整地工具有水锄,又名荒耙,砌田坎用,用木与铁相衔而成。前节铁长约六寸,后节木长一寸,两节相斗,共长八寸,宽六寸,厚三分。锄头,有大锄、小锄两类。由锄板和锄柄组成,锄板与锄柄之间的夹角约40°~70°。锄板形状有方形、矩形、梯形、突尖肩形和圆弧肩形等,用于作物行、株间松土、碎土、除草等作业。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除用于种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外,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筑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属于万用农具。但工作效率较低。我们这里的农村使用的锄头有板锄(宽20厘米~30厘米左右)、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其高度小于宽度。较板锄略轻、略薄,有铁柄,用于与长木柄的衔接。 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条锄(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常用于土质坚固的地方,一般重量为三斤半)。镐:有普通镐、齿镐和十字镐 3种。普通镐的镐头部分较中耕除草用锄板窄长而厚,镐头与镐柄之间的夹角约70°~80°,用于挖土、整地、开沟、挖收薯类、根菜等。犁:犁是由金属制造的铧口,以及由木材制造的犁镵、犁盘、牛打脚、犁辕等五部件组成。中耕除草工具:有锄头、薅锄、五爪钉耙(一般的是3~5齿,长约300毫米,宽约200毫米,加一米左右的手把,手把一般由坚硬耐湿的木材制作而成,齿是铁匠用毛铁打造而成,钉耙是十分重要的农用工具,它主要是用来扯田坎,抓牛屎粪等)。收割工具:主要是镰刀(呈月牙状,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平口镰的刃口光滑,主要用于收割小麦、玉米等作物,也用于割柴、草等。脱粒、清粮工具:连枷:又名粮械,为农村手工脱粒农具,由救军粮(红籽刺)树木制作柄及敲杆组成,短、粗者为母,长者、细者为子,子母用棕叶系之,工作时手握母,上下挥动,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农作物使谷粒脱落。风簸: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簸箕:是一种用来簸去粮食中的杂质和空壳的农具。簸箕,用竹篾编成的园型器具,用来簸、扬粮食或暂时盛东西。簸箕是农具中的“旧式小姐”,粗活不干,它干的都是细活,簸粮食,筛米,箩面,有时也把豆子之类的东西摊在里面晒。它是属于农家人不可缺少的工具。竹筛:民间称其为竹筛子,用来筛选不同直径的物质颗粒。主要用于粮食的面粉加工、包谷米分类筛选等。竹筛为竹编用具,底面多个小孔,用以分离物的粗细。竹筛的制作从把毛竹变成竹丝后再经过编制、背面竹片固定、围边、然后再白藤包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竹筛表面无残留的竹屑丝,光滑不伤手。竹筛是农家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加工工具:粮食加工工具主要碓(碓。舂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动木杠后端,前端石头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粮)、石臼和舂米杵(石臼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把东西放在石臼舂)、石磨、石碾、水碓和水磨等加工工具。运输工具:担、筐、背萝、夾萝、竹蓝、驮具、马车等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背萝主要在山区运输量较小,马车主要使用在丘陵地区,其运载量较大。灌溉机械:水车是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自然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工具,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的动力机械装在水流湍急的河边,先树立一个大木架,大木架中央竖立一根转轴,轴上装有大水轮。在水轮上装有若干板叶,以便借水的冲击使水轮转动。也就带动水车转动,把水从河谷深沟里车上岸来,流入田间,灌溉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