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古宅简介(乡村古宅旅游)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9:38:01 浏览
1、乡村古宅旅游

古建筑“阚家唐”大院的荣幸与尴尬文/梅贤玉现如今,像“阚家唐”这样的古建筑群落,已是凤毛麟角了。座落在鄂东南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青山环抱之中的“阚家唐”古宅院,乃是鄂赣边区的一绝!据阳新县志记载:“阚家唐”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由当时儒商李克瑞先生举巨资、耗时四载兴建而成。这个长度达百余米、宽度二十余米、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的古宅院,靠山面水(门前有一个面积十亩左右的池塘)而建。共有三个大门(三个单元),分上、中、下三层,屋内建有36个“天井”、106个房间;青砖黑瓦,有的门框和天井,由天然青石块砌成;屋梁、房柱以木料为主,雕龙画栋,气度不凡,彰显出主人李克瑞先生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气场,将古代“徽派建筑”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二十多年前,当我慕名来到“阚家唐”采风时,印象极为深刻: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浸蚀,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宅院,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已经青春不再。为了保护“阚家唐”的历史文化、使其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焕发青春、造福乡邻,市、县、乡三级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釜底抽薪,投入资金,给古宅院“输血健体”,另一方面申报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阚家唐”被住建部、文化部授予“中国传统古村落”;2014年,“阚家唐”李家大屋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阚家唐古宅大院的“返老还童”,奠定了保护与新生的坚实基础。2016年,省人民政府拔款一千万元,对“阚家唐”古村落大院,进行修缮保护,拉开了大容村实施“乡村文化旅游”的序幕。2023年“立夏”那天,我驱车79公里,从黄石出发,重返“阚家唐”采风。参与“阚家唐”环境改造施工的明耀生老板(项目实施承包人之一),一边带我参观古宅大院,一边介绍施工进展实情。他十分焦虑的告诉我说:“这个投入千万的老宅改造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已有七个年头,但至今还没有竣工。我是2019年通过竞标,承包房屋维修及门前池塘改造的承包人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已垫资(带资)120万元。现在因为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工程早已被迫停工了。由于工程没竣工,甲方至今都没有给我结算一分钱的工程款。我的资金现在已经断链了,而部分未付的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还有借贷利息要还,逼得我走投无路,真不知道怎么办?阚家唐环境改造项目,本来是利镇富民的大好事、大实事,但因人事变动大、有的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等原因所致,现在成了“烂尾工程”,我也被套死了,可以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不成!所以,请老叔帮我们向县里反映一下诉求,让工程项目尽快复工。对大老板而言,也许一百二十万元,是九牛一毛,可是对我来说,确比泰山还重。不怕您笑话,我这一百多万元,大部分是高息借款来的,如果血本无归了,我不仅是“雇农”,而且是“老赖”了啊?唉,我他妈的已是万劫不复了!”我在想,如果明耀生老板的困境是属实的话,是值得同情与深思的。现在有的工程项目,是陷阱,不仅是坑人,而且是埋人。有位大商人曾经说过:“公司不行了,员工还可以跳槽,而老板只能跳楼!”此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如果说“阚家唐”的修复改造项目,把握了新时代的发展机遇的话,那么对明耀生他们来说,又是痛苦的、尴尬的!

2、乡村古宅探秘

自驾来到了南窖村,一座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离水峪村仅仅2公里,村内的一条古街上,至今保留着很多明清时期和少数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嫁妆铺、钱庄、客栈、米店,果子铺……各种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走在古街上能想象到当时这条街的繁华。南窖村地处京西南大房山北麓低山区,猫耳山小盆地南部一条山沟内。由于明清时期煤炭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的开采,使得南窖村成为当时河套沟富庶的乡村之一,古街上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深山里的王府井”。除了沿街的各种商铺,还有很多古宅,以及果家大院、谢家大院、 赵家大院、杨家大院等十多个名宅大院。村西的一棵古槐枝繁叶茂,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而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性质的过街楼,也只能在这样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才能见到啦!#乡村古宅简介#

3、乡村古宅图片大全

冬日走村,德清县钟管镇曲溪村看古宅,时间:2014年12月27日曲溪村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辖村,地处钟管镇西北,原属于戈亭乡管辖,北与吴兴区东林镇泉益村接壤。村中有两处老宅。一处称为曲溪村潘家旧宅,是一处清清代民居建筑,位于钟管镇曲溪村曲尺湾24-28号。是七开间长廊贯通的典型东部水乡民居,此处民居廊檐成典型棺型廊棚,木雕精美。还有一处是曲溪村潘中医旧宅,是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风格,位于钟管镇曲溪村曲尺湾6号。潘氏外科源于德清县钟管镇曲溪村,至清代道光年间已传六代。其学术观点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兼取温病学说,经过二百余年的流传和十三代发展,曲溪潘氏杏林茂盛,医著甚丰,形成了浙江省中医外科学中的“曲溪湾潘氏外科”流派。学徒遍及吴兴、德清、长兴、安吉、孝丰以及安徽、浙江、上海等外省市,为江南外科大派之一。2017年德清县政府在潘氏祖居建立了“曲溪湾潘氏中医外科博物馆”。在村里还遇到了做布鞋的,这已经是很多年没见了。

4、怎样介绍乡村古宅

小墟古村位于湖南省耒阳市东南部的小水镇,这里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具有湘东南建筑风格和官衙建筑特点的院落。由于岁月的流逝,古宅显得静默而厚重。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要想耒阳看衙门,小墟村里看一半”。当地老人感慨“这里曾经出过大官呢”!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小墟村昔日的辉煌。小墟村古建筑以李氏祠堂“龙门第”为代表,小墟村人眼中的“老衙门”指的就是李氏祠堂“龙门第”。据李氏族谱记载:古时小墟村李氏家族系明代官员从江西迁移而来,也是迁居耒阳的第一代祖先,李旭公是湖广左布政使,其后裔于明代末年定居小墟村。当年李氏祖先建村选址强调风水作用及格局。选择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并有良田广宅的宜居之处。依照中国传统讲究山水结构的吉祥美好,也是为了适应家族发展,人口增多和用地扩展等需求。“龙门第”就建在中间宽阔的三阳之地,从而构成一个典型的山水抱福之地。借居祖先选中的这块风水宝地,李氏家族从此人丁兴旺,事业发展,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拨尖人物,其中能光耀门楣的是官至直隶州的提督李巴掌,另一位就是在柳州担任州官的李明谓了。如今的“龙门第”是耒阳地区李氏家族68个堂口之一。也是小墟村李氏家族进行立祭、议事庄严的活动场所。“龙门第”建筑布局严格按照耒阳地方建造理念安排各进的功能。清乾隆(1736)年,建造之初仅建“接官厅”,那时规模较小,1862年随着家族的兴旺,在“接官厅”后增建“私塾”,“正厅屋”等。再经过清代,民国时期的相继扩建,终达到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格局。“龙门第”整体坐西北朝东南。三进两厢院落式布局。采用砖、石、木结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院落通阔35米,进深40米,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前后功能布局由半月塘、禾堂坪、接官厅、私塾、祖堂在村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沿着八级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可以步入“接官厅”,六根金柱排成两行队列,严格对称。厅内屏门上两侧原悬挂清代皇帝敕封给提督李巴掌和州官李明谓匾额四块,中左为“直隶分州”,“浩封承德郎”,中右为“钦加州同衔”,“修职左郎”。小墟村是耒阳地区传统建筑中官民特色结合的代表性建筑。随着城市的步伐加快,中国乡村正加速沦陷,青山减少了,绿水变浑了,到处耸立起大同小异的水泥楼,家乡记忆越来越淡,“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乡村古宅简介#

5、乡村古宅动画

【湖南农村惊现民国豪华古宅,建造者竟是一位逃兵,李宗仁白崇禧都来过】在湖南永州一处偏僻农村发现一座民国豪宅:树德山庄。房主是著名民国一级上将:唐生智[灵光一闪]。也许你对让他比较陌生,但你一定知道“南京大屠杀”,这起惨绝人寰的战争大屠杀,却因他的防守南京不力临阵脱逃而发生,置几十万中国军民生死于不顾,导致悲剧发生据记载,1937年唐生智临危受命,指挥南京保卫战,12月11日接蒋介石命令发布撤退令,丢下部属脱逃,狼狈撤离到江北。南京保卫战后,唐生智辞去一切职务,决定回东安老家办学建宅。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此后他在湖南军、政机构任职到湖南省副省长等。1970年4月6日,因肠癌于长沙逝世,终年79岁。[红脸][红脸][红脸]【湖南农村发现民国豪宅,建造者竟是一位逃兵,李宗仁白崇禧都来过 - 今日头条】湖南农村发现民国豪宅,建造者竟是一位逃兵,李宗仁白崇禧都来过

6、三台县乡村古宅翻新

探秘东莞凤岗古村落,这座古村应该属于五联村管辖,因为初次到我不是很了解,也没见村名、村民,无法确定,但距离五联村不太远,古村保存得不太完整,有的还住人,有的没住人,房子都是早年建的砖瓦房,比较破旧,有的都已经倒塌,村民们基本都住高楼大厦去了,所以不在乎。农村出生的我,看到古宅古院特别感兴趣,所以进村逛了一圈,看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泥宁小道,压水井,都感到亲切,令人回味无穷,心向往之。

7、乡村古宅流金岁月

《黄剑博采风追影》第30908:西昌村文昌楼。旧宅老屋今犹在,繁华落尽一场空。代表性的象祁县的“乔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还有阳城的“皇城相府”以及汾西的“师家沟”村等等。而洪洞县的古村落古宅院同样也是三晋大地上的一块瑰宝。虽然说没有以上的村院出名,但只要你深入到乡村,走进那山庄窝铺,一不小心就会遇见到一座座摄魂憾魄的明清古建筑群。因为岁月的剥蚀,一些村寨虽残破不堪,但是它的历史风骨犹在,风韵依然,它的传统遗存依久释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芒,也无时不在照耀着我们的生活。每一座古宅老院,都象一部厚重的经书典籍,无数能工巧匠用卓越的智慧著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精典,我们的祖先用心血和智慧塑造了山西的古老与神奇。连达曾经去西昌村采风写生过,当时有一群人过来围观,有一个大叔表示可以开车送他回县城,不要一分钱,前提是连达把他刚画的古建送给他,连达拒绝了他。我认为他的选择是对的,现在这副画可能不值钱,假以时日,或许能卖个天价,我记得国画大师黄宾虹在92岁时曾经画了一幅画,结果人人嫌脏,给谁谁不要,后来这副画却卖出3.45亿元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