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姓氏简介(郭氏姓氏起源查询)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14:24:20 浏览
1、郭氏姓氏起源查询

三国魏国的建立者——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 220年称帝,在位7年年号黄初(220--226)曹丕(187-226),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冀州,曹丕随军入邺城(今河北临漳),纳袁熙之妻甄氏。时甄氏二十三岁,长曹丕五岁,后生一子,即魏明帝曹叡。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王世子。曹操死后,以世子身份继承魏王爵位。220年十月,废汉献帝自立,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国号“魏”,定都洛阳。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在文学方面,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其诗风雅蕴藉,非六朝人主所及,开文人七言诗之先河,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早的文人七言诗。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226年夏,曹丕去世,时年40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临终之前任命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黄初元年(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汉即位,山阳公(即汉献帝)以他两个女儿为曹丕妃嫔,当时郭皇后(安平广宗人)、李贵人、阴贵人皆得曹丕宠幸,甄氏愈加冷落失意,颇有怨言,曹丕大怒,于黄初二年遣使赐死,即迫令自杀。曹丕登位后,郭氏起先只是贵嫔,后立为皇后。曹丕逝世,曹叡嗣位,尊郭氏为皇太后。小知识:门阀士族兴起于魏晋,凭借着九品中正制垄断政治权力的政治集团,兴盛于魏晋南朝,衰败于梁武帝末年的“侯景之乱”。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曹丕正式称帝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由“著姓士族”担任的大、小中正官员,掌管选举,评定品级,作为政府选拔官吏的根据。其创立目的,是曹丕为取汉室而代之,争取士人支持。曹丕继魏王位后,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意在增加士人对邺城这一“权力中心”的认同和拥护(汉献帝在许昌)。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名义上是以德才为标准,但因评判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官场用人门阀化就成为理所当然的趋势。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从法律上肯定了世家豪族凭借门第世代为官的特权。所谓“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氏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其结果只能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只要门第高,即使畏马如虎的人也可以当将军,把笔难以成文的人也可以做宰相。例如,孙吴统治集团是由南下的淮泗大族和江南的土著大族组成的,权力即为他们所控制。仅吴郡陆氏一家,就有二相、五侯、十多名将军。任郡守县令者,全是吴郡顾、陆、朱、张四姓子弟。蜀汉政府的情况也不例外。到了西晋,局面越来越糟,“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当然,世族中也不乏德才兼备、才华超群者,能胜任其职;寒门中也会有少量幸运者被荐举,但总的来说,九品中正制与世卿制无实质差别。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大族的放纵,导致了社会整体机构的衰弱。

2、姓氏查询郭氏家谱

曹丕的第二位皇后郭氏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女子?她比起甄宓来说有什么过人之处?凭什么甄宓被废后,曹丕就册封郭氏为皇后?郭氏有什么雄厚的背景吗?郭氏是河北广宗人,从小聪明伶俐,父亲欣喜取字“女王”,因郭氏的名字无从考究,所以,历史上一般称呼她为郭女王,这只是称呼方法,并不是指郭氏的身份地位。但郭氏终的结局也是尊贵无比,荣登皇后宝座,并且在曹丕驾崩后,再次晋级为太后,去世也是与曹丕合葬在一起。(甄宓就没这个待遇,可见两人的差距)那郭女王为什么荣宠于一身?因为乱世,她从小就失去父母,在曹操为儿子们挑选妻子时,郭氏就很幸运的中了大奖,被选入东宫服侍魏王世子曹丕。那时的曹丕还在与曹植争夺储君之位,虽说各路英雄都相继出手帮助曹丕,其中也有郭氏的一份功劳,她不但一样为曹丕出谋划策,还不断鼓励曹丕不要放弃,用自己的真心,用一个女人简单的方式陪伴着曹丕。这是战友,是甄宓感受不到的经历。(甄宓的确没帮什么忙)晋升皇后也是甄宓自己没事瞎折腾,因为吃醋,甄宓觉得自己失宠,所以颇有怨言,这还了得,本来就看她不顺眼的曹丕立马赐死甄宓,把郭氏扶正,虽说朝臣们一致反对,说郭氏出身寒微,没资格当皇后。曹丕却根本不理他们,曾经风里来雨里去的,你们几个之乎者也懂啥!这叫患难夫妻!郭氏自从当上皇后,却一点没有架子,她经常为宫里众多女眷打点,曹丕时常会发火责备她们,而郭氏一直好言相劝,所以在宫中她的口碑好。而作为外戚,郭家也是飞黄腾达,但郭氏身为皇后,经常告诫家人,要把东汉的那些外戚拿来做比较,不要飞扬跋扈,需谨小慎微,好好做事,不要给皇帝,给皇家添麻烦。她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女子,用自己的真心守护着曹丕,她也并无他求,曹丕也有很多其他宠妃,郭氏一点也不吃醋,这反倒让曹丕有点过意不去,后来更加宠爱郭氏。#郭氏姓氏简介#

3、郭氏全部姓氏图片

公元1435年,14岁的郭氏才入宫20天,就被明宣宗朱瞻基要求殉 葬。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就是晴天霹雳,没多久,内侍闯进她的殿阁,对她说:“郭姑娘,该上路了。”匆忙间,郭氏写下了一首《绝命词》握在手中。郭氏,原名郭爱,她的父亲是郭钰,祖父是明朝开国功臣郭英。郭英按照辈分来说,他还是朱元璋的大舅子,因为朱元璋的宁妃是郭英的亲妹妹。因为郭家对社稷有功,所以朱元璋对他们一家都看重,宁妃虽然不是皇后,但她却在皇后与李淑妃去世后,代执后宫事物,形同副后。郭爱出生显赫,而且她本人也长得貌美如花。作为功臣之后,郭爱注定会被选入宫中为妃。因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时常都会从功臣和官员家中选女儿入宫,这种形式的联姻,可以拉拢朝臣,也能限制他们。所以等到郭爱长到14时,就被选入明宣宗朱瞻基的宫中。当时,郭爱的哥哥郭武,才学出众,也被朱瞻基一同召入京城。对于郭爱来说,成为后宫嫔妃固然可喜,但她为高兴的事还是能够看到自己的意中人——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在历史上,不管政治、军事还是治国方面,都有不错的评价,他也是很多少女的春闺梦里人。郭爱还未入宫,她就对朱瞻基芳心暗许。只是郭爱不知道,朱瞻基确实不错,但是他却有些遭人诟病的癖好。比如,他就很喜欢促织,也就是斗蟋蟀,他因此还有一个别名“天平天子,促织皇帝”。再者,就是他好房中术。据说他曾经向太医讨要过这方面的书籍,太医不敢给他,他生气了就把太医关在大牢里,很久之后才把人家给放出来。只是这些事,郭爱无从得知,所以她对朱瞻基有无数美好的想象。朱瞻基能诗擅画,她就幻想着自己能和他一起唱歌赋诗,红袖添香。为此,郭爱还写下了一首有名的诗词《连就连》: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若谁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相恋只盼长相守,奈何桥上等千年。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不怕永世堕轮回,只愿世世长相恋。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不羡西天乐无穷,只羡鸳鸯不羡仙。这首诗词后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至今都还在流传,大家都想着和相爱之人的生活,能够与鸳鸯一般,成双入对。还有这一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她表达出她想要与朱瞻基能够白头到老的想法,她将自己的喜欢表达得简单且热烈。古代人对感情的表述一般都含蓄,能够这样直白的表述,说明她的爱真的到了难以掩饰的地步。只是当时朱瞻基的身体不好,所以一直都没有传召郭爱去侍寝。明明相爱的人就近在咫尺,可是她却还是不能见到他。郭爱带着焦急与喜悦的心情,一天天地等待着,这一等就是20多天过去。好容易传来一道圣旨,可只是告诉她年仅37岁的朱瞻基去世了。在此前,郭爱没有听到任何征兆,甚至朱瞻基的死都出乎任何人的预料。宫里上上下下都哭成一片,郭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作为关键的是,在明朝的律法中,后宫嫔妃“无所出者,殉”。郭爱都没有见过到朱瞻基,更不要说得到宠幸产下孩子了,所以郭爱很有可能会成为殉葬的人。果不其然,圣旨很快又来了,14岁的郭爱被要求殉葬。在这一刻,郭爱或许已经心如死灰。她还来得及为失去心爱之人而悲伤,很快她就要为自己短暂悲伤的命运而感慨。仓促中,她写下一首绝命词——《病革自哀》: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很快太监们来了,他们催着郭爱上路,郭爱无法反抗只能从命。在郭爱去世之后,宫女们为她整理仪容。有人发现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打开一看才发现她临终所写的《病革自哀》。因为觉得郭爱很可怜,所以宫女们将她所写的这首词传唱下来。在《明史·后妃列传》中,确实记载了郭爱的一生。只是书中记载:“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贤而有文,入宫二旬而卒。自知死期,书楚声以自哀。”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她是殉葬而死的。只是说她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但是,查询《明史》当时为朱瞻基殉葬的嫔妃名单,有10位嫔妃殉葬,她们分别是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恭妃、李充妃、何成妃。可是偏偏,这份名单中没有郭爱的名字。那么郭爱到底是如何去世的呢?认真去解读一下郭爱留下的那首词,它的大意是“命运自有天定,我们不能去改变也无法去计较些什么;生活好像就是一场梦,死去反而是回归到真实中。只是在父母之前去世,是作为女儿的不孝;我心中的悲伤无法停止,这份悲伤或许也是我能够被众人惦念的缘故。”另外在宫里还有一个规矩,嫔位以下的妃子生病,不能请太医问诊,只能去说病因去御药房拿药医治。郭爱或许生病了,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拖成了重病而死。参考资料《明史》

4、郭氏姓氏起名

曹操历经沧桑,也有了许多妃子,以下是其中十位比较有名的妃子及其介绍:1. 郭氏:是曹操的正妻,生有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丕后来成为了魏国的第一位皇帝。2. 甄氏:甄氏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昂,曹昂早逝,甄氏后来成为了曹丕的皇后。3. 王氏:王氏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五个儿子曹沆,曹沆后来被曹丕杀害。4. 卫氏:卫氏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六个儿子曹熊,曹熊后来任命为冀州刺史。5. 张氏:张氏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九个儿子曹安民,曹安民后来任命为汝南太守。6. 杜氏:杜氏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十个儿子曹彪,曹彪后来任命为许昌太守。7. 王异:王异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十一个儿子曹洪,曹洪后来成为了魏国的大将军。8. 朱皓:朱皓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十二个儿子曹休,曹休后来成为了魏国的大将军。9. 段夫人:段夫人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十三个儿子曹真,曹真后来成为了魏国的大将军。10. 陈氏:陈氏是曹操的妾室,生有曹操的第十四个儿子曹爽,曹爽后来成为了魏国的大将军。

5、郭氏姓氏排几名

白沟作郭氏家族声明:郭启征主编的《郭氏春秋》上所写白沟作和驸马庄郭氏是禹寺郭文义后代纯属胡编乱造,我们坚决反对,不与认可。对于郭启征这种玷污祖先,侮辱今人,遗害后人的行为要彻底铲除。

6、郭氏姓氏祖训

唐宪宗懿安皇后郭氏虽然被尊封为皇后,但是实际上终其一生也没有做过皇后。郭氏是唐宪宗李纯的嫡妻。但是李纯登基后,作为嫡妻的郭氏却只被唐宪宗封为了贵妃,这样不正常的情况不要说是在唐朝时期,就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史上也十分罕见。不过尽管郭氏被封为贵妃,但是唐宪宗在位期间也始终没有册封皇后,因此郭氏始终以贵妃身份摄六宫事。不过针对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唐书》中也做了解释:“上惑于内宠,不欲其立,遂借口武霍。”这段话的意思是,郭贵妃出身显族,唐宪宗深恐将郭贵妃册立为皇后,将不允许宪宗有后宫之宠。那么这个郭贵妃有着这样显赫的出身呢?我们通过下面这组数据来看一下:祖父:唐朝名将郭子仪;父亲:唐代宗驸马;母亲:唐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因此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德宗的外甥女和长孙媳、唐顺宗的表妹、唐宪宗的表姑兼嫡妻。如此显赫地出身,也难怪唐宪宗会对其有所忌惮。宪宗在位15年后暴崩,其子继位,是为穆宗。穆宗即位后,郭贵妃母凭子贵得以升为皇太后。郭氏升为太后后居于兴庆宫内,穆宗每月朔望定期朝见,还曾随侍郭太后游幸骊山,对郭太后相当孝顺。唐穆宗在位四年,因服用丹药驾崩。穆宗崩后,宫中盛传郭太后将效法武则天临朝称制,郭太后大怒,说:“效法武氏?今太子虽幼,尚可选重德之人为辅臣,与我又何干?”于是唐穆宗长子即位,是为唐敬宗。唐敬宗即位后,尊生母王氏为皇太后、祖母郭太后升为太皇太后。宝历2年(826年),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杀,内外震惊,刘克明又拥立郭太皇太后的幼子绛王李悟为监国,事败,李悟遇害。于是郭太皇太后下诏迎敬宗之弟即位,是为唐文宗。因文宗尊生母萧氏为皇太后,加上郭太皇太后与敬宗生母王太后,因此当时唐宫之内共有三位皇太后,史称“三宫太后”。郭氏为宪宗贵妃、穆宗母,又是敬宗、文宗的祖母,即使敬、文两帝各自尊生母为皇太后,但郭氏一直受到诸帝至诚的尊养,在“三宫太后”中也以郭太皇太后为尊。文宗驾崩后其弟武宗即位,而宫中为分辨三宫太后,称敬宗母王氏为义安太后,文宗母为积庆太后,郭氏仍称太皇太后,且“三宫太后”仍继续受到武宗孝养。唐武宗喜游乐,又让五坊小儿自由出入宫禁。一天,武宗朝见郭太皇太后时,向她问曰:“如何成为盛世天子?”郭太皇太后对曰:“勤于政事,听取百官意见,不拒谏言,不纳谗言,如此能为盛世天子。”于是,唐武宗渐渐专心为政,疏远五坊小儿与游乐,使唐朝国势稍有起色。唐武宗同父亲穆宗一样,因相信长生不老之术而服食丹药,后中毒而死。武宗崩后,宪宗十三子光王李怡被拥立为皇太叔,于武宗梓宫前即位,是为唐宣宗。其兄穆宗乃郭氏为太子妃时与皇太子李纯(唐宪宗)所生,故为嫡出。穆宗三子(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瀍)亦各有子嗣,据宗法本可继承大统。然而却因宣宗得到宦官势力拥戴,登其大宝。郭太皇太后亲支皇嗣子孙亦从此丧失入承大统的机会,更被迫与当年曾侍候自己的宫女(宣宗生母郑氏)平起平坐,难免对宣宗母子心存介蒂,因此宣宗相较于先前诸帝,对郭太皇太后的孝养较为疏薄,也引起她的不悦。大中五年三月,公元851年,郭太皇太后登勤政楼,因对宣宗的礼薄有不满,竟欲跳楼自尽,幸被侍从阻止。唐宣宗听闻郭太皇太后跳楼一事愤怒,当晚,郭太皇太后在兴庆宫崩逝,疑为被唐宣宗所害,谥号懿安皇后。郭太皇太后死后,因与宣宗生母郑太后之间有旧怨,唐宣宗欲将之葬于景陵外园,且不祔宪宗庙,虽有太常官王皞力谏,反驳说:“郭后本是唐宪宗在东宫时的元妃,作为儿媳侍奉唐顺宗,经历五朝皆为天下母后,不应再有异议。”却被宣宗所拒,不久即将王暤贬职为句容县令。多年之后宣宗驾崩,唐懿宗即位,王皞再度请命,懿安皇后郭氏这才配享宪宗。郭氏一生历经唐朝七代皇帝,其中五朝极尽尊贵,是所谓“七朝五尊”。可就是这样一位受尽了五朝皇帝极尽孝顺奉养的女性终却在晚年因为新皇帝的薄待而寻死觅活,终离奇去世,实在让人不胜唏嘘。

7、郭氏姓氏资料和现状报告

礼泉县郭子仪文化研究会会长郭兴前向县档案馆捐赠郭氏家族作品集《中华郭氏名人大辞典》,《中华郭氏》,《虢郭一家亲 共圆中国梦》,《汾阳王郭子仪》等四套,极大的丰富了礼泉县档案馆图书资料的馆藏。#郭氏姓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