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顺治简介(宜昌朱顺治)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15:32:00 浏览
1、宜昌朱顺治

首先指出几个错误:顺治不是第一个皇帝,是入关后的第一个。顺治名字应该是爱新觉罗福临

2、

历史的巧合性!①、明兴于一条放牛绳,亡于一条上吊绳!②、陕西姓李的创立唐朝,被安徽人朱全忠灭了;安徽姓朱的创立明朝,被陕西人李自成灭了。③、中国强盛王朝汉、唐、元,分别被安徽人曹丕、朱全忠、朱元璋灭了!④、刘伯温《烧饼歌》中说: 大明遇顺而止,结果李自成建国号大顺,张献忠建年号大顺,清朝皇帝是顺治,带兵当先锋杀入关内的是三顺王!

3、

顺治皇帝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他上台后,为了加快消灭明朝残余势力,笼络民心,巩固清朝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怀柔手段,主要有:1、为明朝崇祯皇帝发丧,立碑,将其称赞为一位明君,为其追加“庄烈愍皇帝”的谥号,这是一个同情性质的谥号,意为力图挽救危局不幸失败。2、修缮明朝皇陵,并安排人员守墓。3、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褒扬为明朝而死的大臣,特别是为崇祯皇帝殉节的太监王承恩,将他厚葬于崇祯皇帝的皇陵门外。4、归降的明朝官吏,统统留用,并晋升一级。5、归降的明朝藩王,仍保有原本的爵位,还赏赐钱粮。6、明朝时期被罢免的官员,只要不是因为作奸犯科的,以及不得志的士人,都予以任用。7、遭受过战火破坏的地方,鳏寡老弱、乞丐等,都由官方负责生活供养。8、明朝时期的一切苛捐杂税,全部废除。9、归降的明朝官吏服饰,仍用明朝样式。这些手段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形势变化,有的手段没有实施多久,便被取消了。比如优待归降的明朝藩王,到顺治皇帝上台第三年就取消了,到顺治皇帝上台第五年,甚至变成了对于归降的明朝藩王杀无赦了。#朱顺治简介#

4、

郑成功(1624—1662),福建泉州南安人。本名森,又名福松。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清顺治元年(1644),清军进占北京后大举南下。次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黄道周等人在福州拥立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唐王朱聿键为帝,改年号隆武。由于父亲的原因,郑成功很受唐王器重,还赐他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郑成功也被称“国姓爷”。顺治三年(1646),清军攻入福建,郑芝龙通敌撤防,致使福州陷落,唐王被俘身死。郑成功毅然树起“杀敌报国”的大旗,率领将士扬帆入海,在海上开展抗清斗争。在1646—1658年的13年中,郑成功使用桂王朱由榔的“永历”年号,接受延平郡王的封号,后来以招讨大将军名义转战于福建、浙江等地。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联合张煌言,再次进军长江,前锋直通向京城外。郑成功年轻气盛,一路所向披靡,不免骄傲轻敌,南京守将郎廷佐假装投降,郑成功误中诡计,结果损失大半人马。郑成功退出长江,返回金门、厦门。因北伐失败,郑成功知道厦门、金门并非长久据守之地,便决定赶走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把台湾作为抗清根据地。郑成功出生的次年,宝岛台湾被荷兰殖民者霸占。后来郑成功也与荷兰殖民者打过交道,知道荷兰殖民者实力如何。郑成功曾因商船被荷兰殖民者扣留,下令封锁台湾,断绝与荷兰人通商,造成台湾通货膨胀。台湾被封锁,逼得荷兰殖民者答应每年交5000两白银, 10万支箭, 1000担硫磺,郑成功这才准予恢复通商。郑成功正准备收复台湾,恰好有个荷兰殖民者的翻译官何廷斌从台湾逃回厦门,他向郑成功介绍了台湾的具体情况,献上台湾地图,建议早日收复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郑成功在金门誓师,率领战船数百艘、军队2.5万人,从科罗湾出发,到达台湾的鹿耳门港。以何廷斌和附近渔民为向导,舰队顺利禾寮港登岸,直通荷兰殖民者据点赤嵌城。大将周全斌击败迎战的荷兰军队,命令马信率领的“骑虎亲兵”,陈豹的“铁人军”和李京林的“盾牌兵”,围困了赤嵌城。台湾百姓见祖国大军到来,欣喜若狂,纷纷组织起来,拿起武器支援郑成功军。在台湾民群的支持下,郑成功军连续击败荷兰洋枪队,击沉敌人的两艘战舰,打败从爪哇调来的荷兰援军。荷兰总督揆一派人请求郑成功撤军,答应送劳师银10万两、每年纳税、进贡土产。郑成功回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久为荷兰所据,今我大军渡海来索,就是要收复台湾,你们必须立即归还。为了照顾你们,可以在离开台湾时带走一些轻软细物。”揆一不甘心失败,负隅顽抗,郑成功派部将陈泽、陈继美严惩荷兰援军;同时切断水源和食品供应,迫使揆一投降。康熙元年(1662)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在城头上悬挂白旗,宣布投降,带着500多名残兵败将和一批传教士和家属,狼狈地离开台湾。沦陷38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赤嵌城为东都明京,开府设县,惩办贪官,发展生产,实行军屯,勉励台湾民众垦荒屯田,发展台湾经济。可惜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到半年,一病不起。同年七月,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与世长辞了,年仅39岁。

5、

为啥顺治帝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状态,能活24岁已是奇迹顺治帝6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但他却在24岁驾崩,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平均寿命为39岁。顺治帝显然是不及格的。顺治帝的母亲,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孝庄文皇后,也是大清第一贤后。公元1638年3月15日孝庄顺利地生下了爱新觉罗·福临。孝庄凭借坚韧大度的性格和政治觉悟,在关键时刻总能为皇太极积极献策。渐渐地孝庄也就走入了清朝的政治中心。1643年52岁的皇太极突然死亡。但是遗憾的是皇太子的人选一直悬空。顺治的哥哥豪格,叔父多尔衮都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这时贤能的孝庄发挥了她出色的政治能力,顺利拉拢了多尔衮,这才使得年仅6岁的福临成功登上帝位。而多尔衮也只是因为皇帝年幼便于掌控。年幼的顺治并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朝政或者生活都要受到多尔衮和孝庄的干预。首先是多尔衮对待福临的态度,严重的时候。多尔管见到顺治已不实行跪拜礼。并且完全不将眼前这个年幼的侄子放在眼里,国家大事也不向皇帝禀报。甚至将传国玉玺置于自己的府中,这对于皇权至上的顺治来说都是极端的无视。为了让年幼的福临快速成熟起来,多尔衮安排了高强度的课业,这对于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而每次福临不满自己的生活时,就去找孝庄太后,但孝庄则会加重他的课业,对他提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孝庄与多尔衮之间暧昧的关系,都让福林难以忍受,长此以往,福林与孝庄太后之间矛盾渐生。多尔衮的称呼经历了三个时期,叔父摄政王(顺治二年)、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皇父摄政王(顺治八年)。多尔衮自此不似皇帝胜似皇帝,达到了权利的顶峰。在满族人的婚姻概念里,僭越辈分的婚姻这些都是被允许的,但对汉族文化崇尚的福临,接受的是汉民族的人伦理念,多尔衮与母亲的不耻之事,这些都让小福临心生反感,仇恨和扭曲的心理慢慢在他心中生根。直到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意外身亡。仅仅2个月之后,顺治帝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墓鞭尸。可见顺治对自己的叔父有多大的怨愤。童年压抑的环境,缺少关爱,再加上终日与太监为伍的顺治帝,从小就体弱多病。每天面对尔虞我诈的权利斗争,繁重课业,受人摆布的高压生活,造成了顺治帝敏感,压抑的性格和心理特征。这表现在成年后,扛不住压力,受不了挫折,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都是致命的缺点。意外亲政,心力交瘁,痛失挚爱,母子失和让顺治帝身心疲惫的不仅仅是繁忙的政务,还有他与母亲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婚姻上的矛盾显得格外激烈。顺治帝一朝一共有4位皇后(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第一位皇后就是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来失宠的静妃。静妃与顺治的婚姻完全是出于政治联姻,孝庄和多尔衮一手操办,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蒙古族的关系。但是这些都不符合顺治帝的心意。当皇后两年就被废后,这也是清朝历史上一位被废的皇后。第二位皇后是静妃的侄女(孝惠章皇后)。可是结婚没多久,顺治就对这位新任皇后百般挑剔,还不准她去慈宁宫向太后问安。想要废后的想法又遭到了大臣们和太后孝庄的极力反对。虽然废后没有成功,几番争执之后,顺治与母亲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在文化上顺治更推崇汉民族文化,想要借助汉族文化加强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孝庄太后更喜欢满蒙文化,本能的痛恨研究汉文化的宗室子弟。但是在顺治十三年八月,福临迎娶了内大臣鄂和之女董鄂氏。这位传奇的董鄂氏有倾国倾城之貌,更有贤良温柔的性格,再加上她精通经史子集,是一位汉文化通,这使得她与顺治帝情义相通,成为了顺治帝孤独皇宫中的“知心人”。值得一说的是在顺治帝的十六位妃子中,顺治帝只衷情于董鄂妃一人,而她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但她不是孝庄心中理想的儿媳人选。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有一子,仅三月便夭折,而两年后董鄂妃也病逝。一时之间痛失爱子和爱妃,这让年轻的顺治帝备受打击。董鄂妃死后,至情至义的他亲自为她守灵。并且传谕辍朝五天。命亲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员和公主、王妃齐集景运门内外为董鄂氏哭灵。她死后也被追封皇后,还命大臣为她列传。可见顺治帝用情之深。董鄂妃死后,顺治帝过于悲痛。终日不问朝政,研究佛法。甚至一度有出家的打算。这些都让孝庄太后震怒,本身孝庄就不太喜欢董鄂氏,随着董鄂氏的离世,孝庄认为顺治帝为了爱人不顾祖宗基业,不顾江山百姓。对于站在权利鼎峰的统治者来说,这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种种事件,让孝庄对顺治帝倍感失望。至此母子俩的关系也就降入无尽的深渊。心情压抑,诸事不顺,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节制。可以信赖的母亲也无法成为自己情感上的依靠,失去挚爱的痛苦,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后一颗稻草。公元1661年2月5日,年仅24岁的顺治帝去世了。

6、

顺治

7、

顺治,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6岁登基,年仅24岁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关于顺治的结局,历史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得了天花,不治而亡;第二种,出家当和尚了。我个人更倾向于顺治是驾崩了。试想一下,皇帝,掌管天下,换作是你,会出家为僧?而且,顺治选择了年仅8岁的玄烨成为了皇位继承人,而玄烨排行老三,并非长子。况且一个8岁的孩子,不可能展现出当皇帝的天赋。顺治之所以选择玄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孩子得过天花,但是没有死,以后天花不会再成为困扰这个孩子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朝廷稳定。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顺治帝得了天花,不治而亡。当然,一切都是猜测,虽然历史就是轮回重复,只是登台表演的人不同而已,但每一个登台的演员,他们的演技,他们的功过得失,也会略有不同。这可能就是我们读历史的有趣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