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杂谈【掌管监造篇】•宋清《水浒传》地俊星铁扇子宋清(梁山掌管专一排设筵宴一员),作为梁山泊头领及时雨宋江的弟弟,宋清在梁山泊不论是能力还是地位和其兄相比都差距甚远。宋清起初与父亲宋太公协助“怒杀阎婆惜”的宋江逃离官府追捕,就随从哥哥投奔了小旋风柴进庄下,途中宋江结识了行者武松(此时武松并未成为头陀),后宋江害怕父亲烦恼,就让宋清回家陪同。此时宋江已经在孔家庄点拨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武艺,在此之后宋江阴差阳错去了清风山,与青州城结怨后,带领清风山三头领(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和小李广花荣、镇三山黄信、霹雳火秦明投奔梁山泊时,宋清才让石将军石勇送来家书,谎称宋太公病故使得宋江回去,这也是宋太公怕宋江落草为寇想出的计策,宋江只得自首被发配江州。在宋江经历“梁山好汉劫法场”、“九天玄女授天书”以后,宋清才跟随宋太公上了梁山泊。在梁山泊的宋清“专管筵宴”,在梁山泊排座次时,宋清的职务依然是“掌管专一排设筵宴”。在宋清上梁山以来,水泊梁山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宋清基本都是边缘化的人物,所以在梁山泊征方腊以后幸存了下来,朝廷授封他为武奕郎。与宋江衣锦还乡之时,宋太公已经去世。宋江把家业交给了宋清,宋清虽受官爵,但只在乡中务农,奉祀宗亲香火。宋江终被奸臣的毒酒害死,朝廷准许宋清承袭宋江的爵位,但宋清染病在身不能当官,于是皇帝“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待有子嗣,朝廷录用”,后来宋清生了一个儿子宋安平,应试科举,官至秘书学士。宋清的结局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也不为过,相比之下在梁山泊众好汉中结局是圆满的。
2、宋江经历600字【水浒传中有一处败笔,不合情理,可谓白璧微瑕】无论是读了小说原著《水浒传》的朋友,还是看了央视拍摄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的观众,都对这个水泊梁山的故事里一处场景特别熟悉,那就是在整篇的前半部分,无论宋江出现在江湖什么地方,但凡逢凶遇厄,总在后的关键时刻,那些本来要害自己性命的凶神魔王,一旦听到了宋江的名字,顷刻之间,拨云见日,多阴转晴,马上拜倒在宋江脚下,他们的说辞也几乎一致,无非就是埋怨没有早一点知道宋江大名,否则干不出这种莽撞事儿的。这里问题就出来了,这样的场景多次经历,宋江显然知道自己在江湖的名头如雷贯耳,威望如日中天,具有逢凶化吉的功效,为什么还多次在性命攸关的时刻,不自己报上名来保命?哪怕撞撞运气也行啊。往往在这种时候,都是身边出现一个第三者,把宋江的身份交代清楚。或者是宋江在无心的状态下,自己把名字说了出去,例如在浔阳江躲避地头蛇追杀时,包括误上了船火儿的黑船,被对方提着刀逼着跳江时,都是依靠第三者恰巧在紧急关头赶到,把他的大名报于对方,这才解了围的。至于宋江在前往清风寨投奔花荣时,被燕顺王矮虎等人掳掠上山,正要被剖腹挖心的时候,他也是自叹自语的说了一句:“谁想到宋江死在此地。”被燕顺听到以后,才立刻松绑赔罪的。从常理来说,有了那么几次的经历,知道自己的名头在江湖如此管用,必然会在身逢绝境的时候,主动提及自己的身份。书中全然没有这样的交代和描写,显然不合情理。
3、宋江的上山经历梁山好汉的派系梁山好汉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他们在水泊梁山聚义,替天行道,抗击朝廷的贪官恶吏和外敌入侵。梁山好汉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在梁山上也有远近亲疏之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派系:- 宋江派:这是梁山中人数多,威望高,实力强的派系。宋江是梁山的领袖,他以仁义为本,善于结交各路英雄,广纳贤才,统领梁山军政。宋江派包括了他在江州结识的好汉,如李俊、李逵、戴宗等;他投靠或招降的小寨头领,如孔明、孔亮、燕顺、欧鹏等;他旧时相识或慕名来投的个体势力,如秦明、花荣、柴进、鲍旭等。宋江派共有四十五人。- 降将派:这是指历次讨伐梁山或被梁山讨伐而被收服的朝廷军官。这些人都是武功高强,忠心耿耿的将领,但因为朝廷腐败或误会而与梁山发生冲突。降将派主要包括呼延灼、关胜、张清和董平四个小势力,共有十四人。- 三山派:这是指由三座山头组成的派系,以鲁智深为精神领袖。鲁智深是一位高僧出身的豪杰,他与二龙山的武松、杨志等;桃花山的李忠、周通等;少华山的史进、朱武等都有过交情或恩怨。三山派共有十三人。- 元老派:这是指宋江上山以前,王伦时期和晁盖时期就在梁山落草的好汉。这些人上山早,对梁山的贡献也是极大。但在梁山三度易主之后,他们已经无法形成一个独立的派系,有的倒向宋江派,有的闲云野鹤,有的与其他派系交好。元老派包括杜迁、宋万、朱贵、林冲、吴用、公孙胜、刘唐等十一人。- 登州派:这是指三打祝家庄时投奔梁山的派系。这些人原本是登州城里的富户或商贩,因为祝家庄欺压百姓而与之结怨。后来在宋江等人的帮助下打败祝家庄,并且跟随他们上了梁山。
4、宋江被抓经历青植家园青植家园9小时前第一说吴用,不单单是小说《水浒传》,就是放眼所有中国古典小说,说吴用是卑鄙的人也不为过。吴用这个人可以说是心狠手辣,奸诈阴损,毫无下限,是一个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号称“智多星”的吴用,第一次出场并没有用什么让人惊艳的计谋,只是让白胜把兑了蒙汗药的酒卖个杨志的等人,所以与其说是吴用使用计谋夺取了生辰纲,还不如说是白胜用演技夺取的生辰纲。在夺完生辰纲后,晁盖、吴用等人没有出路,来到了水泊梁山,梁山原本的主人王伦对这一行人也是好生招待,特意的“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并且还赠予晁盖等人银两“三四个人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捧个大盘子,里放着五锭大银。”这山寨本来就是王伦的,收留你是情义,不收留是本分。王伦和你们之前根本没有交情,甚至连一面之缘都谈不上,只是不想惹祸上身有什么错?可吴用却一面教唆晁盖等人抢夺王伦的山寨,一面教唆林冲火并王伦。可怜王伦没招谁没惹谁,就这样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在抢夺了王伦的山寨之后,吴用为了骗朱仝上山,更是做出了禽兽不如之事,居然指使李逵杀害了刚刚四岁的小衙内,书中对小衙内的描写是“生得端严美貌”、“穿一领纱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须”,就这样一个漂亮可爱的四岁孩子,他们都能下得去手,别说什么好汉了,就是做人都不够格。再后面,为了骗卢俊义上山,吴用假扮成道士在卢俊义家坑蒙拐骗,蒙吃蒙喝,让卢俊义搬家避祸,导致卢俊义被诬陷勾结反贼,终导致了卢家家破人亡。吴用开始的时候是跟随晁盖的,到了后期眼见宋江势力强大,便毅然的投靠宋江,甚至在晁盖受了箭伤的时候明知道有神医安道全的存在,他却丝毫不提。这些还不算完,吴用在家国大义上也是毫无底线,征辽的时候,辽国派使者来劝说宋江投降,并许诺高官厚禄。这时吴用居然在一旁诱导宋江叛国投敌“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多亏了宋江此刻还算清醒,没有被吴用蛊惑,要不然估计都不用征方腊,梁山这伙人就直接被吴用买到辽国战场上了。所以综上所说,称吴用为《水浒传》中第一卑鄙小人,毫不为过。第二说,宋江。宋江是一个刀笔小吏,其貌不扬,容貌丑陋,没有一点真才实学,科举完全没戏,文不能治国,武又不能安邦,但宋江却很有野心,总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中小有钱财,手中也有一点小权力,宋江这样的小人物,是大宋朝里很普通的一个小官吏。宋江虽然没有大的才华,却善于交际,三教九流,官匪盗贼,宋江都能和他们攀上交情,与之称兄道弟,说白了宋江就是一个社会大混混,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作为一个脚踏黑白两道,在社会上滚爬摸打的混子,宋江的人品能高尚到哪里去?必然是五毒俱全,见人说人话,见鬼办鬼事,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永远不缺宋江这样的社会混混。宋江的出身,人生经历让宋江做事必然不择手段,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什么样的卑鄙手段都会使出来,宋江做官吏的时候,给盗匪通风报信,因此梁山上的晁盖才会给宋江送来金银,宋江上了梁山入伙后,却立刻和晁盖开始了争权夺利,农民出身的晁盖,怎么可能是官场出身的江湖老油子宋江的对手,终刀笔小官吏宋江与落地秀才吴用勾结到了一起,使手段除掉了老农民晁盖,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因为宋江和吴用的理想是一致的,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他们二人的共同目标,而梁山上这群无恶不作的强盗,就是宋江吴用二人能够光宗耀祖走上仕途的助力,但宋江知道,光凭这群乌合之众还成不了大事,必须要有一些有名气的人加入梁山,梁山的声势越大才越能引起朝廷的重视,所以,宋江和吴用采取了卑鄙的手段,四处网罗人才,不惜杀人放火,栽赃陷害,威逼他人走投无路,不得不投靠梁山。例如朱仝卢俊义呼延灼等人都是被宋江吴用设计害得走投无路后,被逼上了梁山,终,兵强马壮的宋江得偿所愿,被朝廷招了安,一百单八将,征讨方腊后只剩下二十七人,入朝做官的二十三人,几乎都是宋江的心腹,或者是和宋江志同道合的人。总之,宋江才是水浒传里卑鄙的人,出身卑微,混迹官场的小官吏,而且又被江湖上杀人放火的盗贼们称为及时雨大哥,注定了脚踏黑白两道的宋江这样的人物,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然会成为一个不择手段卑鄙的人。#宋江经历简介#
5、梁山好汉宋江经历宋江到底有何野心?他在六和寺做的两件事,让梁山好汉寒心“及时雨”宋江是章回小说《水浒传》的主角,在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一,他为人孝义忠智,仗义疏财。但他在六和寺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暴露了他的野心,也让梁山好汉们看清了他的人品。历史原型宋江的历史原型是北宋末年的一个起义头领,后来起义战败。有学者认为他当时投降后就被头领所杀,有学者认为他被朝廷招安后不得重用,还有学者认为他被招安后被派去攻打方腊。当时的民间也有很多说法在流传,施耐庵结合了这些民间传说,塑造了《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宋江一开始是个县城的押司,押司是一个负责衙门文书的工作。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之后,宋江假意配合抓捕主犯,实际上偷偷传递消息给晁盖等人助他们脱险。晁盖为报答宋江送来礼物,宋江百般推辞,后留下一条黄金和书信,结果信件被宋江的外宅阎婆惜发现,阎婆惜以此事为要挟,索要百两黄金。一怒之下,宋江杀死了阎婆惜,之后,宋江经历了逃亡、入狱、发配种种,心情闷闷不乐,在墙上写了一首反诗被告发。但在行刑当天被救走,上梁山落草为寇,在水泊梁山,宋江是第二把交椅,后来晁盖中了敌人毒箭而死,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在他为首领的期间,梁山声势为鼎盛。之后,梁山被朝廷招安,招安后,在宋江的主动请缨下,他们抗辽、平定河北田虎、征方腊,梁山损失极其惨重,死的死,残的残。上文所说的六和寺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之后。六和寺,英雄末路六和寺的故事几乎已经是整个《水浒传》的末尾之处。在征方腊的战役之中,鲁智深生擒方腊,立下大功,但在回军路上,看着零零落落的梁山好汉们,鲁智深提出要前往六和寺出家。宋江却劝说他不要出家,先是提出靠功劳可在京中做官,封妻荫子,鲁智深不为所动。之后他又提出鲁智深不必在六和寺出家,可以去一个名山大川做方丈,鲁智深还是拒绝。宋江劝说之词,句句不离名与利,梁山好汉们本是为义而聚,宋江每句话都毫无兄弟义气,后,鲁智深圆寂坐化在六和寺。宋江还有个结拜兄弟——武松,武松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武松三碗不过冈和打虎的精彩片段就被精选在语文教科书上。不过,在语文书上读过武松打虎英姿的孩子们应该想不到武松的结局竟然如此悲凉吧。在征方腊之后,武松断了一臂,回途时,武松也提出不再回京,要在六和寺出家,宋江只留下一句“任从你心”,便无其他言语了。同样的情况,宋江为什么如此区别对待武松和鲁智深呢?若论关系,武松是宋江的结拜兄弟,按理比鲁智深更亲厚,但实际上,武松和宋江的观念并不一致。当时在朝廷招安梁山时,宋江是积极赞成的,他心中始终有个报效朝廷的心愿和对仕途之路的向往,对朝廷还怀有忠义之心。而武松对招安可以说是持反对态度的,原文提到是这样描写的: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们对于宋江接受招安的态度是“冷心”。他们二人虽为结义兄弟,但由于观念和选择的不同,关系渐行渐远,终背道而驰。这六和寺除了鲁智深和武松以外,还是一位英雄的归处,那个人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语文教科书上也有所讲述:他本来是禁军总教头,妻子的美貌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所觊觎。由于高衙内的陷害,导致他被发配,在发配途中甚至还险些被杀,他终忍无可忍,投奔了梁山。而他的妻子被高衙内逼嫁,自缢而死,岳父也去世了,可以说,林冲是一个由于朝廷昏庸,贪官仗势欺人导致前途尽毁、家庭破碎的悲剧人物。林冲上了梁山之后,参与了多场战役,战功煊赫,但不幸的是,他在征方腊之后,患上了风瘫之疾。风瘫是一个类似瘫痪的病,四肢萎弱无力,他只得在六和寺修养,由断了一臂的武松照顾,半年后,林冲病逝。一个为梁山尽了力、立了功的好汉,在为朝廷南征北战之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待,就这样由于瘫痪只能在寺里养病。而梁山的领军人物、团队的一把手——宋江,对此也没有任何表示,这卸磨杀驴之态使人心寒。这样的宋江,结局又会如何呢?宋江结局宋江回京后被封官,实现了他报效朝廷的心愿,蔡京高俅等人使计将慢性毒药放入御酒,宋江喝下后感到身体疼痛,知道自己中了毒,命不久矣。他写信给李逵,将李逵叫来,告知他自己中毒之事,李逵一听,大叫道“哥哥,反了罢!”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他忠义的名声,竟早已在接风酒里下毒,李逵中毒而死,宋江也毒发身亡,他的仕途之梦也戛然而止。宋江可以说是《水浒传》中的主角人物,他有忠义贤能的一面,也有冷漠寡恩的一面。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事业,梁山好汉们就这样在宋江的领导下,走向了一个必然失败的结局。宋江本人对朝廷的愚忠、对传统封妻荫子的仕途之路的推崇,使得梁山好汉们损兵折将,下场悲惨,自己的志向也未能实现,终也死于他人毒计之下。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怜可恨。#宋江经历简介#
6、宋江的主要经历简介武松原先和宋江关系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宋江的嫡系心腹,同样是反对招安,李逵为啥就比武松和宋江关系好那么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宋江和武松经历与信奉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宋江虽然名义上是梁山之主,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但他与梁山好汉的关系,却很微妙,并不是所有好汉都信服他。按关系来分,可以大致分为心腹、同志、同事三类。像华荣、张顺、李逵等人,基本上都是受过宋江不少恩惠之人,而且和宋江关系也不错,所以他们可以看做是宋江的心腹,也是宋江信任之人。像卢俊义、徐宁、呼延灼、杨志等部分降将,他们和宋江的关系只能用同志来概括,这些人和宋江有这共同的理想,他们与宋江在心灵上是共振的,他们和宋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合作关系。剩下的林冲、安道全、杜迁等人,与宋江的关系就没那么亲密了,顶多算是同事关系,双方同处于一个地方而已,他们这些人本身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和宋江也没什么特殊的交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随大流。当然,随着情节的发展,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武松和宋江就是典型的一种。一开始的时候,宋江和武松的关系好,二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当初武松离开柴进庄园的时候,二人还依依惜别,甚至武松都哭了。那个时候的武松对宋江这个人是认可的,同时对朝廷也是充满信心的。所以他被尊为打虎英雄后,就顺势进入了体制内。武松不是不想在体制内做出一番事业,但后来的遭遇,却让他彻底放弃了这条路。英雄武松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头,一夜之间杀了十五条人命,连小孩都没放过。这个时候的武松已经没什么理想和追求了。但是宋江有,对于这个社会,宋江也是早有体会,而且他也做过恶人,但是他还是对这个社会怀揣理想的,在他看来,理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下,二人的处世理念就有了很大分歧。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武松和宋江注定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己。但李逵不同,李逵这个人简直就是为宋江而生的,换句话说,李逵人生的意义就是宋江。他是以宋江马首是瞻的,他反对招安,但是不反对宋江。所以当他知道宋江是真心招安时,又能很快转变心态,成为宋江得力的助手。李逵和宋江的关系很微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江是李逵存在的意义。以至于后来他明知宋江给自己喝毒酒,他对宋江也没太多的怨恨,这也是为什么李逵能成为宋江心腹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李逵看做是宋江的另一面,李逵就是另一个崇尚暴力的宋江,从而实现自己无拘无束杀戮的心愿。还记得宋江写的那首诗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7、宋江所经历的故事他是首个识破宋江真面目的人,借口探母不回梁山,活到了82岁《水浒传》向我们介绍了108个好汉的故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走上梁山。《水浒传》通过生动的故事,浅白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人物。书中108个好汉都有自己的故事线,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梁山早是由晁盖领导,后来晁盖中箭去世,宋江就成为一把手,带领着一众好汉。梁山好汉们经历过一次次的战斗,基本都不得善终,惨死在反抗的道路上。而他们的领导宋江,在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后也被毒死。在这108个好汉中,就有一位提前洞察到一切,在招安前就离开梁山,从而可以全身而退,好好活下去,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入云龙的公孙胜。他是第一个识破宋江真面目的人,借口探母不回梁山,因此得以善终。那么,公孙胜为什么要在梁山没有接受招安前就离开呢?一切要从这个人物走上梁山的故事说起。和很多穷苦梁山好汉不同,公孙胜出生在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富贵家庭,家里有田有房,没有生活压力,就可以专注于学术。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拜了一位有名的真人为师,学习道法。公孙胜学习到一身厉害的道术,会占卜,也通晓阴阳。他知道百姓因为奸臣当道,饱受痛苦,因为心怀天下,就下山闯荡。下山后,他与致其相投的晃盖、吴用结拜成兄弟。这两人,就是早的梁山第一第二把手。他们都爱劫富济贫,因为听说京城的梁中书打算用自己贪污来的十万财富作为生日贺礼送给岳父,公孙胜和晃盖、吴用等七人就打算劫持了这一笔贺礼。当时贺礼的名字就叫生辰纲。因为偷了生辰纲被官府通缉,他们三人被迫走上梁山。因为这样,其实公孙胜对朝廷是不满的,他一开始就是想反抗朝廷。后来宋江上了梁山,表面也是听从晁盖的命令,其实自己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晁盖和宋江闹起了矛盾。后来,晁盖意气用事攻打曾头市,后中箭身亡。宋江就接替了晁盖的第一把手位置。有的人心思单纯,让人能一眼看出本质,而有的人善于隐藏真实的自己,让人不好拿捏。所以,我们要全方位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一时表现,而是要需要长期地观察,如果没有彻底地了解一个人就盲目地与之合作,终会追悔莫及。公孙胜选择在招安前离开,要找到原因,就要了解清楚当时的情况。第一,公孙胜和宋江想法不同很多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称之为好汉,是因为他们直接、快意恩仇、有仇必报。他们直接。不过并不是每个好汉性格都这样的,他们都是有独立的人格,性格也不一样。梁山一把手宋江就是一个会隐藏自己的人。宋江其实渴求功名,他走上梁山其实也有着自己的大志向。一方面,他积极和朝廷斗争,看起来义薄云天,这样兄弟们会信任他的领导,另一方面,他其实想被招安,某个好的官职,有大成就。然而,公孙胜家中本来就富有,对于权力和财并不渴望,他下山上梁山,其实只是为了行侠仗义,救济世人。总结一下,就是公孙胜想要的是江湖,而不是梁山。不想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公孙胜和宋江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胜是与智多星吴用齐名的一位谋士智者,他看人十分透彻,其实在晁盖和宋江不和的时候,他就知道,宋江这人不简单。后来晁盖去世,宋江获权,公孙胜就知道,宋江和他的想法不同,按照宋江的想法,一定会毁了梁山,梁山是不可以呆下去的地方了。第二,晃盖去世后,公孙胜不想卷入纠纷中公孙胜早是和晃盖一起走上梁山的,他听从晃盖的安排和指挥,也敬重这位仗义的老哥。后来宋江出现,威胁到晃盖的地位,到后晃盖死亡。其实公孙胜是为晃盖感到不公的。他觉得早期晃盖领导的梁山,占山为王,快意江湖,才是他想要支持的梁山。晃盖去世后,他不想在卷进各种纷争中,就选择离开。所以他才以探望山下老母亲为借口,离开梁山。宋江很清楚公孙胜的能力,所以再三挽留。甚至提出将公孙胜母亲接上梁山。公孙胜以母亲年事已高,不能奔波为理由回绝。宋江只能放弃。独自一人下山后,公孙胜就没有回梁山了。《水浒传》的后故事,确实和公孙胜预料的一样。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如果公孙胜继续留在梁山,得到招安时,估计也属于反对的那一群人,那生命就危险了,毕竟当时反对招安的梁山好汉,基本都没有好结局。即便赞同招安,后来参与战争,梁山的成员也死得死伤的伤,连武力高强的武松,都失去了手臂。终宋江也没有好结局,即便接受了招安,有了官职,因为曾经是梁山的首领,自然被朝廷忌惮,后被朝廷以一杯毒酒毒死,轰轰烈烈地梁山起义就此落幕。也幸好公孙胜看清宋江这个人,也了解清楚梁山的处境和本质,借口探母离开梁山,这才得以善终,一直活到了82岁才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