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两位篡位登基的皇帝,一个是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一个是“永乐大帝”朱棣,二人后世的口碑却截然不同,李世民被美上了天,朱棣被黑到了下水道里。为什么朱棣被黑成了锅底?大概因其更为残暴吧,他曾活剐三千宫女、夷方孝儒十族、把建文旧臣妻女送教坊。更渗人的是,据说他曾经油炸一代名将铁铉,这是真的吗?朱元璋安排接班人时考虑不周,死后酿成了国家动乱——这也是封建集权社会一大特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皇子竟折腰。因为他疼爱的太子朱标暴毙,悲伤之余,朱元璋将亲情转而倾注在嫡长孙朱允炆身上,力排众议,把皇位给了他,结果朱棣成为大的受害者。因为一众皇子按照四舍五入的话,四皇子朱棣够得上嫡长子的身份。政治理想破灭的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发动靖难之变。仅用四年时间,就把朱允炆逼得自焚于奉天殿。不过,也有誓死护主的顽固忠臣,硬骨头铁铉就是其一。朱棣在他手上吃了大亏,差点死了。建文二年,朱棣大军兵临济南城,准备引黄河水漫灌济南府,铁铉使诈降计,诱他进城,布置好千斤闸准备把篡位者砸成肉酱,分发给全城百姓做肉夹馍,结果只砸中马头,朱棣侥幸捡回一条命。这还不算,铁铉又在城门高悬他爸爸朱元璋的画像和灵牌,还招募能人异士偷袭朱棣——可惜当时没有欧阳锋裘千仞这样的绝世高手,也没有土行孙这样的地遁仙人——虽然不成,但依靠坚如铁的城墙,朱棣还是退兵了。连他南伐时都不得不绕开济南府。不过随着朱棣占据京师,济南府沦为孤岛,铁铉兵尽粮空,终遭被擒。朱棣判他极刑,父母发配、长子充军、次子做官奴,妻女则入了教坊司。各方史料均记载到,对铁铉实施的是“磔刑”,就是刀子割碎肉,凌迟处死,死时37岁。后人敬其忠义,在各地兴建铁公祠来纪念他。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时重新谥为忠定。不过到了清代,重新修撰的明史和坊间杂谈,开始冒出铁铉让朱棣油炸了的传闻。甚至说的细微入致,说铁铉见了朱棣死都不跪,凌迟时,余怒未消的朱棣下令割下他的鼻子和耳朵,煮熟后塞进嘴里,迫使让他咽下。连铁铉的尸首也没放过,命太监在大殿上支起一口大油锅,把铁铉直接炸成了骨头灰。两个太监捏着铁钳子翻动尸首,油星子溅起,崩了他俩一脸。这也许只是杜撰。篡位当上皇帝的朱棣,应该是一个明白人,他需要延揽人心,而不是学殷纣王。而事实上,朱棣时常当着群臣面称赞铁铉忠义,可见他心底是钦佩铁铉的,只是双方政治立场不同而已。通过一个细节能看出朱棣对铁铉的态度,其女儿在教坊殊死抵抗,朱棣听后感慨其骨气,不仅赦免出教坊,还许配给门风清白的读书人当妻子。他没有斩草除根,还是宽宥了自己死敌的女儿。毕竟他朱棣,五征漠北,横扫草原,开创了明初盛世,立有不世之功。他的疆域空前辽阔,领土面积达一千万平方公里。他是朱元璋儿子里伟大的,也是手辣的。连一代天骄康熙大帝都膜拜他,评价他“远迈汉唐”,“远迈”,即高远豪迈,高远,是说他的政治观和世界观;豪迈,是指他的为人性格。一代豪迈帝王,会做出殷纣王的恶行吗?#修撰明史简介#
2、清史修撰进度一日,嘉靖帝问身边大臣:“近来可听闻杨慎在云南过得怎么样啊?”朝臣一听,立马意识到嘉靖帝来者不善,于是回答道:“臣听闻杨慎在云南过得十分清贫,处境甚是艰难。”嘉靖听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么为何嘉靖皇帝会这么怨恨杨慎?这个杨慎究竟干了什么事情,让嘉靖皇帝如此忌恨呢?杨慎,字用修,祖籍庐陵。按照我们如今的眼光看,杨慎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是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出身良好,天资,按照我们如今的话来说,杨慎那就是老天爷赏饭吃。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杨慎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杨神童也不负众人的期许,在科举考试上连创佳绩,他乡试考中第三,会试第二,殿试更是拔得状元的头衔。年纪轻轻就受翰林修撰,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但是杨慎为人正直,敢于犯颜直谏,这就让皇帝极为头疼。一开始,正德皇帝十分信任杨廷和,对杨慎也宠爱有加,对于杨慎的一些上疏,正德皇帝都微微一笑,没有放在心里。但随着嘉靖帝的上台,杨廷和与杨慎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嘉靖与杨廷和本就因为大礼议之争搞得很僵,如今你儿子杨慎还不识好歹,时常上疏直言劝谏,这就搞得嘉靖帝特别烦这两父子。嘉靖三年,左顺门外演了一出群臣血溅的戏码,为首的杨慎更是喊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二百多位群臣跪在左顺门哭成一片,震怒的嘉靖与群臣相持到底,将不少人活活打死。此次事件之后,杨慎以“首恶”为名进行严惩,在经历了一顿板子之后,满身伤痕的杨慎被发配云南,时年三十岁。原本天之骄子的他,落得如此下场,确实令人唏嘘不已。发配云南的路上,杨慎因为父亲杨廷和得罪不少人而被杀手追杀,好在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加上其夫人黄峨亲自护送,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二人来到了湖北江陵。到了湖北,杨慎不愿自己妻子与他一同受苦,于是嘱咐爱妻回家照顾家人,二人只能无奈分开。二人在分离的日子里写了许多情意绵绵的诗篇,也算是一段情感佳话了。嘉靖皇帝对杨廷和、杨慎父子心有愤恨,闲来无事便向人打听杨慎在云南的现状,也就是开头所提之事。朝中大臣同情杨慎,每次都小心回答杨慎“老病”,麻痹嘉靖。其实杨慎在云南过得挺好,每日都寄情山水,无忧无虑。嘉靖皇帝当了四十五年的皇帝,四十五年一共施行了六次大赦天下,但是杨慎作为特殊照顾对象,至死未能享受大赦的待遇。嘉靖三十七年,71岁高龄的杨慎按照惯例“归休”回家,没过多久,杨慎依旧被强行遣送到云南。被遣送到云南一年后,七十二岁的杨慎含恨病逝于永昌。临终前,他留下几句《自赞》诗:“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虽无补于事业,求不负乎君亲。”可怜被皇帝憎恨了一辈子的杨慎,追求一生的竟是“不负君亲”。杨慎的一生,命途多舛,前半生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但后半生,却流落边疆,被君王怨恨。这番经历虽然痛苦,但也磨炼了杨慎的心智,使他能够留下不少名传千古的诗篇。隆庆元年,朝廷追赠他光禄寺少卿,天启年间追谥文宪。《明史》写有他的传记,这些举措也算是为他鸣不平吧!
3、正史修撰明朝英宗年间,在皇帝昏庸无道和太监王振的联合努力下,整个天下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就连官僚体系也形成了正邪两大体系,时常明争暗斗。正统七年以后,大太监王振专权更甚,逐渐开始依仗权力作威作福,骄横之态遍布朝堂,一般外放官员进京办事,都必须经过他的点头,才能顺利地把事情办妥,而需要他点头,除了和他的关系外,就是要向他大额行贿。于谦那时候就属于外放官员,虽然他是兵部侍郎兼都御史,但他担任山西、河南两省的巡抚长达十九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放官员。宣宗朝的时候,政治相对清明,海晏河清,勤政善为的于谦在地方干得也风生水起,但随着英宗皇帝的上台,他官路上的坦途就日益不那么好走了起来。当时吧,很多地方官为了办好差事,只能委曲求全,挨个儿的向王振及其爪牙行贿。但于谦明显不是这类人,他是那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圣贤之人,怎么可能屈服于太监的淫威呢?所以,他每次进京奏事,都不会带任何礼品“馈赠”京师大员,包括王振在内,几年下来都没有收到过于谦的一份心意。这样做的后果也有点严重,于谦几乎每次进京办事都不顺利。他的身边朋友看见了,忍不住地劝他识时务一点,多少也表示一下,但于谦不为所动,“独不持土物贿当路”,要他去托门子找关系,门都没有,咱于谦早就对宦官作威作福的丑态切齿痛恨了,怎么可能还给他们送礼?那于谦带了什么呢?他笑着举起了自己的袖子,要大家看,你们瞧,我还真带了!这有两袖清风。别人劝得他烦了,他就写了一首诗来馈赠这些人,诗曰: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这手帕、蘑菇和线香都是地方的土特产,本来是民用物资,大家公平交易,这回倒成了行贿受贿的赃物了。我于谦这里啥也没有,只带了两袖清风入京,免得老百姓骂我不是个东西。整首诗通俗易懂,却精确地表述了诗人心中的正义,彰显了人间质朴的品德。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军裹挟着俘虏明朝皇帝的极大威势,直逼大明京师,整个大明王朝危在旦夕。留守北京的于谦与张太后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后世称“明代宗”,全面加强北京防务,号令天下勤王,终逼退也先大军,将大明王朝从危亡边缘一把拉了回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但这样一个英雄,后居然在“夺门之变”中惨遭杀害。而拥护明英宗复辟成功的奸臣徐有贞、石亨等人却因有功而获得了英宗皇帝的信任,以至大权在握。奸臣嘛,和忠良之臣往往有着很大的矛盾,尤其是于谦这种一尘不染的纯臣。小人对自己的仇人是睚眦必报的,于是,在英宗的指使下,徐有贞、石亨等人首先诬陷于谦、王文等人谋立襄王朱瞻墡(明仁宗第五子)的儿子位皇帝,但他们又苦于找不到证据,正犯愁的时候,石亨说出了数百年前奸相秦桧创造的“莫须有”的那种话,他说:“虽无显迹,其意则有。”庭审的时候,徐有贞喝令法司对于谦等人施以虐刑,王文等人实在受不了,便咆哮着与人争辩,唯独于谦坦然一笑,说道:“亨等意耳,辩有何益?”终,于谦、王文等被判处谋逆大罪,并要执行死刑。除了杀害于谦,徐有贞、石亨等人还派遣厂卫进入于家抄没家产,按照他们的想法,于谦做过这么多年的秉政大臣,家里肯定有不少财宝。谁料,当厂卫进入于家进行过地毯式的搜索过后才惊人的发现发现,于家“家无余貲,萧然仅书耳!”这时候,又有人发现了一间密室,紧闭的大门、沉重的锁具,一看里面就有珍贵的东西。于是,厂卫使了一番力气才冲了进去,这才发现,里面什么其他的东西都没有,空荡荡的一间房子里,珍藏的是代宗皇帝赐给他的“蟒衣剑器”等少许物资,这些东西,他得到后从来没有拿出来炫耀过,更没有以此换取物质。及至此,执行抄家命令的那些狠辣阴毒的厂卫中,也有不少人暗自神伤,被于谦的清廉自守和高尚品德深深震撼。当于谦被押赴刑场的消息传到英宗耳朵里后,这个两度为皇的窝囊皇帝到底还是起了一丝悔意,他嘟囔囔地对身边人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徐有贞等人生怕皇帝悔意加深,真的把于谦给放了,进而危及自己地位和权力,于是,他们秘密进言道:“不杀于谦,此举(夺门之变)为无名!”英宗听到这话,终于再不言语。1457年2月16日,于谦正式被害。但历史终究给了他足够的尊重,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清朝修撰的《明史》更是赞颂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是没有跑过门子送过礼的,但他依然成为了王朝之柱国,更成为了万世尊崇的英雄,这得益于宣宗、代宗两朝的清明政治,但是,当昏聩的英宗上台后,一切便都成为了悲剧。所以,跑不跑送不送的,主要还是和时代有关。一个人要正经办事的话,是否一定得找关系送礼才行呢?对于有些人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还真是有别的办法可以想。只是,看你是愿意选择阳关大道,还是独木小桥了。
4、明史修撰过程清朝编纂《明史》可信吗?明史的编纂水平在二十四史里其实算不错的,叙事稳妥、行文简介史料也翔实。并没有部分历史爱好者认为的那样对明朝历史进行刻意歪曲。但明史的确也称不上客观。张廷玉为首的明史编纂班子在编纂工作中是相当“严谨”的,可以说明史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和根据的。但是这个出处是否客观就有问题了。举两场战役的描述大家就明白了。万历援朝末期的泗川之战是明军在萨尔浒之前少有的大败,明军的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朝鲜和明朝方面比较靠谱的史料多认为明军阵亡人数在3-5千人。“步兵死者三千余人,骑兵亦多坠崖死”《再造番邦志》“斩获天兵,削取鼻子头颗,积至东门外,数不下四五千云云”《宣祖实录》而明史杨镐传里对于泗川之战明军伤亡数字却采用了不靠谱的“两万”“诸营上军籍,士卒死亡殆二万,镐大怒,屏不奏,止称百余人”《明史-杨镐传》说泗川死了两万明军是当时大明朝廷上言官用来攻击诋毁杨镐,事实上董一元率领攻击泗川的明军加起来也就2万六千人,岛津要是能阵斩两万明军的话,还不一路打过鸭绿江。第二场战役就是萨尔浒之战了,萨尔浒之战明军参战的总兵力有着精确的统计。“各路除丽兵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阵亡道镇副协参游都司通判守备中军千把总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并印信一颗,阵亡军丁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阵失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今阵回见在并招集官军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三朝辽事实录》萨尔浒明朝四路大军总共是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人,这个都不需要再进行什么考证了的。努尔哈赤为萨尔浒之战动员的兵力也在6-7万上下,但李如柏的南线明军一直没有进军参战,所以努尔哈赤和参战明军的兵力其实基本想当。双方兵力基本想当的话,怎么能凸现满洲兵的神勇呢? 但萨尔浒明军的兵力又有精确到二位数的明文档案在那里,不能真的空口白话的造谣。张廷玉他们就巧妙的选择性说真话,“明年正月,镐乃会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定议,以二月十有一日誓师,二十一日出塞。兵分四道:总兵官马林出开原攻北,杜松出抚顺攻西,李如柏从鸦鹘关出趋清河攻南,东南则以刘綎出宽奠,由凉马佃捣后,而以朝鲜兵助之。号大兵四十七万,期三月二日会二道关并进”《明史-杨镐传》在杨镐传里张廷玉他们很巧妙的回避了明军的真实兵力,只采用了杨镐写信恐吓努尔哈赤时吹牛的四十七万。你要说这是假的,这还真不是假的,四十七万大军这个还真是杨镐口嗨吓努尔哈赤的,不是张廷玉编的。但张廷玉他们肯定也知道萨尔浒明军实际参战兵力的数字,至于为什么不采用更的数字,而采用杨镐吹牛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原因相比大家肯定也知道。
5、明史修撰人1933年建同蒲铁路时,要迁移名将周遇吉墓,当开棺捡骨,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其后脑有13厘米长的刀口,颈骨被斩断,牙齿仅剩4颗。专家:满清又一谎言被揭穿!周遇吉,江苏睢宁人,明朝勇卫营著名将领。1928年,阎锡山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请修建一条贯穿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遭拒后,干脆自筹资金建造,反正他不差钱?。于是,1933年5月,同蒲铁路正式开工。在修建铁路时,正好要经过宁武县的周遇吉将军墓。周遇吉墓位于宁武火车站外的一处高地上。为了工程建设的需要,便择址重葬,后迁到了城东恢河河畔,大河堡村外的华盖山山麓,一处背山临水的风水宝地。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当打开棺材拾捡周遇吉的遗骸时,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啊,只见周将军头骨脑后有一条很深的伤口,横向,有13厘米长,深入颅脑;颈骨断裂,切口整齐;牙齿仅剩上面四颗了。由此可见,周遇吉死前,遭到了非人的虐待,牙齿被打掉,然后被人从后脑砍了一刀,接着又被斩首。有什么深仇大恨要如此对待一个将军呢?据齿龄鉴定,周遇吉死时年龄在45岁左右。墓内陪葬品仅有一把铁剑,应该是他的佩剑。此次迁移周遇吉墓,一举解开了一个争论300年的历史谜案,也揭穿了清朝修撰的《明史》里,暗藏的又一谎言。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周遇吉之死的真相又如何?1644年(崇侦17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登基,国号大顺。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东渡晋陕黄河,经山西,兵锋直指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渡过黄河后,锐不可当,沿途明军兵败如山倒,闻风而逃,随后大顺军轻松夺取了太原城,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一路杀下来,可谓恺歌高奏、捷报频传。然而当大军浩浩荡荡兵临宁武关时,却遭遇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以致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李自成一时竟无计可施,坐卧不宁。宁武关只是一个周长仅4里的蛋丸小城,驻兵不过区区4000余人,而守城将领正是山西总兵——周遇吉。且周遇吉率领的是明朝战斗力强的部队——勇卫营,也是御林军。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军纪涣散,勇卫营的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唯有四卫营在猛将周遇吉的统率下依然骁勇不减,深得崇侦皇帝的器重。1642年11月,已接到圣旨准备由天津杨柳青前往山西任总兵的周遇吉,听说清兵要经过杨柳青,周遇吉决定教训一下骄狂的清兵,便以数千兵力大败七万清军,这是明清交战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宁武关虽然地势险要,但是大顺军志在必得,所以宁武关战役异常惨烈。周遇吉白天率兵出城,与大顺军展开阵地撕杀,晚上据险死守,没几日便歼敌过万了。崇祯6年举人查继佐于清初冒死编写的《罪惟录》中记载说:“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清版《明史》记载说,据守宁武数日,城墙多次被大顺军的炮火攻破,又数次被修复。久攻不下,李自成打算放弃宁武关,但手下将士一再坚持。于是大顺军一边炮轰宁武关城墙,一边派人攻城,前队战死,后队又补上,守军因寡不敌众又无援兵,终城破。周遇吉又领兵转入巷战,斩杀数十人,力竭受伤后被俘。李自成恨其据守死战不降,下令将他“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破城后,李自成迁怒于城中百姓,下令屠城,“婴幼不遗”。然而,历史的事实真的如此吗?一,民间说:从清初顺治年开始,宁武百姓口口相传周遇吉是“缒城被执”,并奉其为英雄。缒(zhui),意为用绳子拴住人从上往下送。就是说,周遇吉是主动出城赴死的,并非是城破被俘。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二,刘玉瓒《总镇周公墓表》说:1661年(顺治18年),清朝太原府中路管粮同知刘玉瓒,曾在宁武民间寻访亲历当年宁武关战役的人,并根据他们的回忆,写成了《总镇周公墓表》,表中记述:周遇吉主动以绳系身,下城与李自成谈判,说,“誓守斩贼头,皆将令,无与民!”意思是说:死守拒敌是我的命令,与城中百姓无关。三,王珻说:康熙年进士王珻也曾到宁武寻访宁武关战役亲历者马守备,据他回忆说:大顺军久攻不下,于是改变策略,说“献周遇吉,一城免死”。周遇吉眼看宁武关不保,对属下说“今岂惜一死以累众,请献我”。就这样,周遇吉才“缒城被执”。李自成本想说服周遇吉归顺,一起抗明,遭拒。于是又对他严刑拷打,逼其屈服,然而他宁死不从,李恼羞成怒之下便把周遇吉杀了。后,李自成也信守承诺,并未屠城。周遇吉墓被发掘,其遗骸也证实了他是舍身取义,被斩首而死的。当年,他的遗体是由手下侯效义殓葬的。亲历者的口述终于还原了历史真相。那么,清版《明史》为何要颠倒黑白,说周遇吉是力战被俘而死,又说宁武惨遭大顺军屠城呢?无非就是为了丑化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并美化自己入关的正义性——是为了“剿贼”而来的,让明朝的遗民们对清廷感恩戴德,并归顺臣服。作为统治者,满清肯定也不喜欢造反的人,抺黑也就顺理成章了。对此,大家有什么要说的?欢迎评论。#修撰明史简介#
6、明史总撰《三国演义》里面的穿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这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现在的成都市新都区)人。他是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武宗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时被贬云南永昌。能诗文词曲,著述一百余种。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杨慎,因“大礼议”受廷杖,削夺官爵,定罪为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他在云南度过了三十几年,足迹几乎遍布云南,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杨慎虽是明代三才子之首,只是普通人对他的作品了解会比较少,熟悉的就是《三国演义》开篇的这首词了。而对明史感兴趣的朋友,会对他的高官父亲杨廷和会熟悉多了。这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是他到云南后所作,此词出自他《历代史略词话》(又称《史略十段锦》),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那么,这首词起码创作于1524年后,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也有说1315-1385年之间。很明显,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在《三国演义》之后创作的,罗贯中怎能把他写到小说里面呢?这是因为,清代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演义》诗词时,将其冠于回目之前作卷首词。毛宗岗是个文学批评家,他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调整文辞,改动诗文。与原著相比,更加尊刘抑曹,而天命思想也明显加强,这点只要细细品味卷首词,是可以品出来的,“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壶浊酒喜相逢”。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由杨洪基演唱,谷建芬作曲,作词当然是明代的杨慎了。
7、修撰明史的明史是什么一天,康熙见一老汉衣服敞开,露着肚皮翘腿坐在木椅上。康熙问道:"老汉,你不冷吗?"老汉头不抬眼不睁:"肚里的书快发霉了,晒晒。"不久后,老汉竟被封为翰林院编修。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在评论区讨论留言,感谢您的支持!而这位老汉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执掌清朝词坛牛耳,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的朱彝尊。朱彝尊生于官宦世家,曾祖父一度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要职,死后更是被追赠了太傅,其祖父曾任云南楚雄府知府。但可惜的是,这都是万历年间的事了。等到崇祯在位,朱彝尊出生后,他们一家子就过得很是潦草贫困。因为几位老祖都坚持清廉为官,所以也没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什么财产,以至于到了崇祯十几年的时候,朱彝尊所在的老朱家,一度断炊吃不起饭。不过,尽管家贫至此,娶媳妇都娶不起的朱彝尊,对知识方面的渴求与吸收,却未曾少过半点。在朱彝尊吃不起饭的时候,他的诗词就已经名扬各处,其文名早已响彻周边。于是,老朱也想着去考个功名试试。但很可惜,在老朱弱冠以后,“大明”就已经亡了,当政的是满族人,其对汉族颇有打压与隔离,导致朱彝尊整个小半辈子,也没能有个功名傍身,直到康熙上位,老朱的机会才终于来了。康熙在位时,朝中人才紧缺,内外忧患,因此康老板急需人才,所以广开科举,大用汉人,但让他生气不已的是,他怎么想,跟下面人怎么做是两码事。眼见一直网罗不到人才,康熙决定微服私访,亲自下场为朝廷挑选优秀的人才。这天,康熙来到一处茶馆,想要看看赴京赶考的有没有厉害的士子,结果被店小二告知,这茶馆熙熙攘攘,喧哗不断,士子们为了有个安静的环境,一般都另择他处。康熙无奈,只好在周边闲逛,一切交给缘分。路至一处亭子,走了半天的康熙一行想要歇脚,结果发现有一袒胸露乳的老汉躺在哪里,不时地还抠一下脚丫子。康熙没有在意此人的邋遢,倒是想到奇人总有奇范儿,这么凉的天,这老汉怎么能这么敞怀呢?按捺不住心中好奇的康熙,将疑问诉诸,老汉竟大言不惭,表示自己肚子里的书太多,怕发霉,所以得亮出来晒晒。嚯!康熙心中暗叹一声,仔细打量了一下老汉,随后命人将此人记下,接着就转身离开。这名老汉不是别个,正是闲游至此的朱彝尊。朱彝尊没有把这次相遇当回事,结果没两天,居然有人找上了他,说圣上有请。朱彝尊既惊又喜,忙答应打下,但奇怪的是,身为高掌权者的康熙,怎么突然会召见自己呢?当看到坐在皇位上的人,和上次自己在亭子碰到的家伙长一个样时,老朱终于明白了。在康熙亲自考校与调查过后,一介布衣的朱彝尊应试博学鸿词科,一跃成为翰林院检讨,为康熙修撰《明史》,后面一度成为翰林院编修。但可惜的是,朱彝尊的官没有做多少年,就接连被贬,其原因竟然还是因为他太喜欢“书”的事。朱彝尊在为康熙“办事”时,享有了自由出入南书房的特权。南书房是什么地方?整个大清藏书多的书楼。当朱彝尊进入此地,同第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别无二致,那叫一个兴奋与激动。为了将这些书记下,朱彝尊那是日夜不缀,但饶是他记忆力再好,也难把这浩如烟海的藏书看个遍。朱彝尊大致盘算了一下,这书没个几辈子根本记不完,那咋办呢?朱彝尊想到了个好办法,抄就完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彝尊常常带人出入南书房,趁机将里面的书籍抄录下来,带回家慢慢欣赏。但很快,朱彝尊此事就被人发现,检举到了康熙那里。康熙盛怒,直接把老朱降级,并且剥夺了朱彝尊进入南书房的权利。不过对于这次被贬,当时的人还特地起了个美好的称谓:美贬。概因自古以来,各种贬谪的理由都有,但偏偏因为抄书遭降职,实属头一遭。后来朱彝尊干脆就罢官还乡,专心著述,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经典,终与1709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此文出自于野史)
8、明史简介只求了解明史的话,读《明朝那些事儿》是没啥问题的……虽然有很多作者自己的脑补和感情在里面,严格来说这部书确实更接近小说但那又如何?有多少人会没事去看《明史》,更何况《明史》也是清朝由张廷玉主导修撰的,里面一大堆的错误不见得是真客观。还得参考其他著作,比如《明实录》等等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对了,《明朝那些事儿》看完后,推荐去看《万历十五年》如果后续还有兴趣深入,再考虑其他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