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绛简介(韩绛是什么人物)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21:07:43 浏览
1、韩绛是什么人物

“是韩绛率领众大臣,请求给朕加尊号的表章!绍天宪古文武仁孝皇帝!嘿嘿……”赵顼不住的冷笑,讽刺的说道:“而加尊号的理由,竟然是因为朕终于与辽人达成了和议!外抚四夷嘛!”——《新宋(全15册)》

2、韩绛是哪里出生

2022.05.081.他身世颇有神奇色彩,可以说是神仙之子,并和蛇发生过有“切断”情节的故事,他有一肢也比较奇特。2.他出生农家,却不务农作,又游历四方,很不合他父亲的心意。3.他曾求见附近的一个大户人家,对守门的人说了句话,家长认为他非同寻常,就让他进去。在他们家里他也毫不谦让,那家的人见他气宇非凡,就属意与他结亲,虽然有人对女儿之前不同意嫁给贵人,现在却要许配给当时一名不文的他感到不满,但他还是和这家的女儿成亲了。4.当时由于前朝暴虐,国家大乱,他在家乡颇有威信,被乡亲推为首领,后来取代了前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并施行仁政。5.前朝势衰,国家大乱时,南方趁势割据建国,他未能将其纳入版图,该国遂得延祚数十年,但是他在位末期,西南的那位统治者却主动向他称臣。请问,他是谁?【本题作者】爱铜锣烧的小叮当【本题难度】很难【上期答案】蔡确【上期易混】苏轼【上期解析】1.蔡确,1037年生。2.蔡确与蔡襄、蔡京、蔡卞等为堂兄弟关系。3.指韩绛。“韩绛宣抚陕西,见所制乐语,以为材”。蔡确是王安石变法主要支持者之一。“确善观人主意,与时上下,知神宗已厌安石,因安石乘马入宣德门与卫士竞,即疏其过以贾直。”4.指沈括。“三司使沈括谒宰相吴充论免役法,确言括为近臣,见朝廷法令未便,不公言之而私语执政,意王安石既去,新法可摇耳。括坐黜知宣州。”5.“明年,坐弟硕事夺职,徙安州(今安陆)”。车盖亭诗案。“始,蔡确尝从处厚学赋”。“确在安陆,尝游车盖亭,赋诗十章,知汉阳军吴处厚上之,以为皆涉讥讪……宰相范纯仁、左丞王存坐廉前出语救确……遂贬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责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吕大防及刘挚等初以确母老,不欲令过岭,太皇太后曰:‘山可移,此州不可移。’”(而苏轼在乌台诗案前没有在湖北任职过。)6.“确后卒于贬所”。“蔡忠愍既以诗得罪,遂以言为戒。其往新州,止携一爱妾,号琵琶姐,又蓄一鹦鹉甚慧……未几,其妾瘴疠而死……公大感怆,因赋诗云:‘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堪伤江汉水,同去不同归。’自是郁郁成病,以致不起。”

3、韩绛后人现状

苏轼是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科举考试进士第二吗?王远志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我们可能不知道很多帝王将相,王子皇孙,但是,人们都知道苏轼。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呢?缘于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治水等多方面的成就,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全才。”光耀千秋。所以,人们说起苏轼,都津津乐道,但是,有时候,也有人把苏轼的事迹说走了样。就说苏轼中进士吧,有人就说苏轼中了第二名,榜眼。苏轼真的考了第二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正月初六,至三月初五,举行科举考试,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礼部贡举,翰林学士韩绛、翰林学士王珪、知谏院范镇同知贡举。各科录取899人,录取进士388人。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大家看看这前三名,是不是搞错了呀?怎么一个也不认识呀,不是说苏轼昰第二名吗?其实,上面的前三名没错,只是这三个名字大家不熟悉而已。苏轼并不是第二名,那为什么有人说苏轼是第二名呢?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说阅卷官梅尧臣看了苏轼的文章,欣赏,拿着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给主考大人欧阳修看,欧阳修看了也十分赞赏,想把这篇文章评第一,但是,又反复看看文章,觉得这篇文章很像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如果把自己的学生的文章评第一,恐怕影响不好,于是评为第二。而且还说宋仁宗高兴地对曹皇后说:“我为子孙选拔了两名宰相呀!”难道这事儿是假的?答曰:“真的!”苏轼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被评为第二是真的。但是,科举考试不是只考文章呀,要考好几科呢。诗、赋、经义、策、论,都是要考的。苏轼的其它科目考试成绩不好,拉了分,总名次不佳,这是事实。苏轼在这一次科举考试中,是第几名,史书没有记载,但是,苏轼兄弟都中了进士,也是不容易呀,人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毕竟苏轼这年才20岁,苏辙才18岁。这年参加考试的曾巩屡试不第,和苏轼、苏辙同年考中进士,已经39岁,比苏轼大19岁,比苏辙大21岁,属于大器晚成。那么,宋仁宗说:“我为子孙选拔了两名宰相呀!”又是怎么回事儿呢?也是假的吗?答曰:“不假!”只是宋仁宗的这句话不是在苏轼、苏辙中进士时说的,而是在四年之后说的。嘉佑六年(1061年)宋仁宗为了选拔特别人才,举行制科考试。制科考试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必须呈上自己平时写的策论50篇,由考官阅读、评分,合格者可以进入阁试。在秘阁考试,就是皇家图书馆。这场考试要求考生在一天之内写六篇五百字以上的论文,由考官阅读、评等级。合格者才能进入御试,御试是以皇帝的名义出题,要求考生对皇帝提出的问题,提出对策,一天之内完成,字数必须在3000以上。策论写完后,由主考官代皇帝阅读、评等级。8月25日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自主持御试。这才是我国古代高级别的考试,是皇帝为选拔高级人才的重要考试。制科考试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需要翰林学士,资政殿、端明殿学士、待制,中书舍人及以上高级文官举荐,方可参加考试。苏轼的举荐人是翰林学士欧阳修,龙图阁学士杨畋。参加这次御试的策题是由翰林学士知制诰胡宿出题,考试成绩评级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考官评级,主考官为司马光、范镇、蔡襄。复考官是王安石。苏轼、苏辙考的科目都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科考试的等级比考进士高,在两宋三百多年时间里,皇帝共举行制科御试22次,入等级者只有41人,而进入第三等者仅4人而已,有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为什么入第三等就值得夸奖呢?没有第一第二等吗?答曰:“有!”制科考试共分五等,一等二等都是虚设的,从没有人进入一等二等,进入三等的,就是凤毛麟角,进入四等的也是寥寥无几,而落榜的进入第五等。在苏轼之前,北宋百年间只有吴育进入第三等,但是,每一等又分两等,苏轼进入第三等,吴育进入第三等次,低于苏轼,所以说,史称苏轼参加制科考试,“百年第一”,苏辙在制科考试中进入第四等。所以,宋仁宗到后宫对曹皇后说:“我为子孙选拔了两位宰相呀!”仁宗高兴地说了这句话,千万不要用错了地方哦!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制科考试要举行的时候,苏辙生病了,不能参加考试,宰相韩琦知道后,立刻去见宋仁宗,说:“今年的制科考试,有希望考中的就是苏轼和苏辙,现在苏辙生病了,不能参加考试,希望皇上把考试时间推迟一下。”一个国家的科举考试,岂能因为一人生病而推迟?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韩琦也真胆大,敢向皇帝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你猜宋仁宗怎么说?他说:“人才难得呀,我举行制科考试,不就是想发现治国理政的英才吗?如果苏辙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太可惜啦,等苏辙的病好了以后再考吧。”这就是宋仁宗说的话,我敢说,北宋如果神宗、哲宗、徽宗、钦宗,若能像宋仁宗一样海纳百川,宽容大度,君臣团结,求贤若渴,爱民如子,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一群败家子儿硬是把仁宗等几位皇帝开创的太平盛世断送了,呜呼,哀哉!#韩绛简介#

4、韩绛字号

晨读历史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接续36)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结果被宋神宗外放;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友,他先后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对新法提出批评,结果也惹怒了王安石。此外,“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戩、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皆不得其言,相继去”。1070年,宋神宗又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但是朝中依然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变法。二、罢相1074年,北宋境内爆发了严重的旱灾,饥民流离失所,引发了宋神宗的忧虑。与此同时,宋神宗与王安石之间也发生了矛盾,他不再对王安石言听计从。原因也很简单,王安石及其d羽提出了一些加强相权的建议,但都遭到了宋神宗的严词拒绝。比如,有人提议将中书门下词条与枢密院合二为一,这就引起了宋神宗的不满。王安石的性格比较强势,“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即使在宋神宗面前也是如此。换言之,宋神宗与王安石之变的问题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随着旱灾的爆发,人们纷纷攻击新法,“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对宋神宗说:“安石乱天下。”于是在这年四月,王安石被罢相。三、再次罢相王安石虽然被免去宰相,但新法仍在推行之中。不过变法派内部却发生了斗争,被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吕惠卿忘恩负义,居然想利用一些案件来对付王安石。韩绛得知此事后,秘密奏请宋神宗召回王安石。于是在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此时,变法派内部的斗争激烈,新法的推行更加困难。另外,王安石也感觉到宋神宗的对他信任大减,许多事情都不再听他了,“只从得五分时也得也”。所以第二次拜相后,王安石多次提出辞职。1076年,王安石的独生子病死,这对王安石的打击很大,“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宋神宗对王安石也感到厌烦,同意了王安石的请求。1085年,宋神宗病死,新法尽废。第二年,王安石病死于南京,终年66岁。???王安石到朋友家做客,在墙壁上题写了两首诗,其中一种首诗堪称千古绝唱“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追求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让他的诗歌在宋代诗坛占据了一席之地。王安石评价别人的诗歌时曾说“看似寻常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王安石题写在湖阴先生墙壁上的这首诗来看,王安石对别人的评价何尝不是他自己诗歌创作的真实写照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王安石乘船远行,当船只停泊在瓜洲渡口时,诗人放眼南望,看到长江南岸的京口与北岸的瓜洲相距很近,两地只隔着一条江水,于是他写下了前两句。王安石又向南岸远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尽收眼底,于是他又写下了第三句“春风又到江南岸”,读完之后觉得这个“到”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王安石觉得这几个字都不能很好地传情达意,换了十多个字,后才确定为“绿”字。这个“绿”字瞬间就把春回江南的意境表达了出来。从这个小故事里也能看出: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追求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在王安石的诗歌中,像《泊船瓜洲》词条这样注重锻字炼句,追求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诗歌不在少数。尤其在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中,遣词造句工整、用事贴切精准、对偶精炼,从而形成了含蓄深沉、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被人们称为“王荆公体”。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在金陵东门之外,距离蒋山(又名钟山,即今紫金山)与城区中间的地方,修了一所住宅,取名为“半山园”,作为安度晚年之所。他平日常骑一头驴子到蒋山游玩,身边只跟着一两个小书童。王安石和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和王安石的半山园毗邻而居的是一位隐者,这位隐者名叫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有一次,王安石到杨骥家里做客,当他来到杨骥的家里,看到主人干净整洁的居所和错落有致的庭院时,不觉为之赞叹。于是他诗兴大发,就在主人家的墙壁上题写了两首诗,诗题就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词条,其中第一首是这样写的: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全诗中不仅写出了庭院、田野、山水的景色,也写出庭院主人湖阴先生的风采:他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儒雅人士。(待续37)

5、韩绛国学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受命进行变法。吕惠卿那时正在集贤馆编修书籍,王安石竭力推荐起用吕惠卿,他对皇帝说:“吕惠卿研学先王之道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皇上能重用他。”后来,王安石设置三司条例司,就招吕惠卿任职,处理文书条令事宜。王安石事无巨细都要与他商议,凡是新政变法中所拟定的章奏法令,都出自吕惠卿之手。吕惠卿因此升迁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等职。司马光上书说:“吕惠卿投机取巧,王安石被大家指责的事情都是他干的。王安石贤明,但刚愎自用,不懂时务。吕惠卿为他出谋,他就去实行,所以天下人都指责他为奸邪。他们任用私人不按吏治常规,很不得人心。”神宗皇帝说:“吕惠卿奏对时明辨是非而且条理井然,看来是个俊才。”司马光说:“他确实善于论辩,可心术不正,希望陛下明察。”皇帝听后默然不语。司马光又给王安石写信说:“谄谀献媚的人,现在所做的您觉得十分顺耳舒心,但您一旦失势,出卖您而求自己腾达的人必然是他。”王安石看罢,心里很不高兴。那时正好吕惠卿丧父,他服丧在天章阁修《起居注》,参与制定诏诰,并与王安石的儿子一起修订《三经新义》。王安石改革遇到阻力,请求辞职,吕惠卿就指使他的同d改变姓名天天上书挽留王安石。王安石便向皇帝极力举荐吕惠卿做参知政事(副宰相)。吕惠卿担心王安石下台后新政动摇,从而动摇自己的地位,便命令所有的监司、郡守、百官上书陈述变法的利害。他又怂恿神宗皇帝下诏,不许因为部分官吏执法不严而废止新法。吕惠卿对三个人恨之入骨。郑侠上书说吕惠卿结d相护,冯京更是他的死对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曾经痛斥他的谄媚,并当面羞辱他,这都让吕惠卿不能容忍。他得势以后,就想方设法陷害他们三人,使他们都获罪入狱。王安石因为其弟王安国的原因,开始与吕惠卿有矛盾。吕惠卿背叛王安石之后,凡是可以陷害王氏一家的事他都干了。韩绛做宰相制服不了他,便上书请求重新起用王安石,王安石复职后仍与他共事。王安石早先为相执政时,吕惠卿竭力谄媚迎合,到他执掌政权,王安石罢相之后,他就极力排斥王安石及其同僚,甚至把王安石的私人书信都翻出来作为证据,排斥打击他。王安石后来罢官退居金陵,因为吕惠卿为福建泉州人,就经常信手写“福建子”三个字,大概是深深后悔任用吕惠卿而又被他所误吧。后来,章惇、曾布、蔡京等人当权,都厌恶吕惠卿的为人,不再起用他。由此可见,对待损友,不结交为上策。倘若已经结交,应该尽量疏远并多加提防,才能不受其损。

6、韩绛生平简介

王安石望了韩绛一眼,他不知道新法到现在为止,已经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无论他自己怎么样想,这一批人却是肯定要一直打着新法的旗帜,来在政治上争取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旦王安石罢相,万一皇帝变卦,不再变法,这一群人的政治权益,就会立时失去,从这些人的角度来说,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他的。王安石却只道韩绛是因为他们几十年的交情,竭力为他掩饰,心里不由也颇是感动。——《新宋(全15册)》#韩绛简介#

7、韩绛书法

宋仁宗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科,苏轼科举那一年真是星光灿烂啊,“千年第一榜”会试,在北宋首都汴京举行。主考官欧阳修,阅卷老师梅尧臣、王珪、韩绛、在内的“全明星”阵容。苏洵把自己21岁的大儿子苏轼和只有19岁的小儿子苏辙送进考场。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拿到试卷苏轼用了600字,引经据典,阐述治国的理想。提出为政者应该:”以君子之长者之道待天下,应做到赏罚分明,立法严而责人宽,而且无论赏罚,都应本着爱民之深,忧民之初”的仕厚之心。从而使整个天下达到“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北宋的科考已经实行糊名,实行了“糊名誊抄”制考完评卷,评卷“老师”是不能知道自己评的是谁的考卷的。当梅尧臣看到苏轼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呼此文有“孟轲之风。”他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一口气读完此文,也连连击节叹服,梅尧臣询问他此文如何,欧阳修想也没想回答:“此文当评第一。”梅尧臣正要按照吩咐让苏轼的文名列榜首,欧阳修忽然阻拦道:“天下能作此文者,有几人也?”梅尧臣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他认为欧阳修的学生曾巩才华出众,一定是他所写的。欧阳修同意梅尧臣的想法,此文定是曾巩所作。自己是主考把自己学生的试卷点第一名,此事是不是欠妥?虽然,曾巩的确有才华。虽然糊名,但欧阳修就断定此文是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欧阳修,决定将此文降为第二名,而将另一篇不错的文章定为第一名。放榜了,欧阳修发现这文章的作者并不是曾巩,而是苏轼,才21岁。心中遗憾但又赞叹道:“真是一位人才,将来一定大有出息。”礼部复试时,苏轼回答《春秋》时又得了第一。《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日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个人都是北宋的大儒,还吩咐人查资料,都没找到这段话的出处。梅尧臣惭愧地说:“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意思是说苏轼这段话一定有出处,只是恨自己才疏学浅,不记得这个出处罢了。后来两个大儒都问苏轼,这段话出自哪里,苏轼笑答:“何须出处,想当然耳。”原来这段话是他胡编乱造的。这一榜人才辈出,颗颗都是闪烁的新星。附苏轼同科进士名单:嘉祐二年,苏轼登进士第那一榜,同榜的进士太恐怖了!好强的一科啊,看看这些名字哪个都是如雷贯耳青史留名: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曾牟、曾阜四兄弟,程颢、张载,吕惠卿,蒋之奇……宋代彭百川笔记《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祖宗科举取人·仁宗》载:“嘉祐二年三月丁亥赐进士章衡等二百六十三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是岁,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章衡,窦卞,郑雍,吕惠卿,蒋之奇,苏轼,曾巩),朱光庭,曾布,宋希,史元道(烝民按:疑为误载),王韶,梁焘,苏惟贤,苏辙,刘元瑜”。喜欢苏轼、喜欢宋词的朋友戳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网页链接

8、韩绛图片

【宋刻本《乖崖张公语录》】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北宋初年名臣,以治蜀著称。此书为其门人李畋编辑,主要记载张咏于治蜀期间的政事言行,后附“公与潭牧刘学士帖”及韩绛、王安石等公卿题赠。此书现存宋刻本有两种形式,一收录于《乖崖先生文集》之中,一为单行本,此本即为宋刻仅存之单行本,所收“语录”65则,而《文集》仅19则,且记事也较《文集》本更为详备而有序。这部是宋绍定三年(1230)钱塘俞宅书塾刻本,曹元忠跋,卷末木记题:“绍定庚寅刊于钱塘俞宅书塾”。避宋讳,“完”“慎”等字缺末笔。字体介于欧阳询和褚遂良之间,端楷秀美,墨色匀净,具典型南宋浙本特征,宋刻宋印,存世孤本。曾为宋末元初著名学者俞琰之孙明俞贞木收藏。南京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