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集简介(代表扬鞭集的人物)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04:40:46 浏览
1、代表扬鞭集的人物

五绝.陵山春晚文/纪建军迟步春阳晚,扬鞭古道间。怡心阡陌上,辗转忆童顽。

2、扬鞭集是谁的作品

我想新诗总是要发达下去的。中国的诗向来模仿束缚得太过了。我觉得新诗的成就上有一种趋势恐怕很是重要,这便是一种融化。不瞒大家说,新诗本来也是模仿来的,它的进化是在于模仿于独创之消长。自由之中自有节制,豪华之中实含青涩,把中国文学固有的物质因了外来影响而益美化,不可只披上一件呢外套就了事。新诗的手法,我不很佩服白描,也不喜欢唠叨的叙事,不必说唠叨的说理,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写法则觉得所谓“兴”有意思,用新词讲就是象征,其实象征在中国“古已有之”。上观《国风》,下察民谣,可知道中国的诗多用兴体。凡诗差不多无不是浪漫主义的,而象征实在是其精义。这是外国的新潮流,却是中国的旧手法。新诗如往这一路去,融合便可成功,真正的中国新诗就可以产生出来了。上面这些话,是1926年5月30日周作人为好友刘半农教授诗集《扬鞭集》写的序文。他在近百年前关于新诗的见解和推断,时至今日,经过许多诗人诗作的实践,证明了他远见的精确。

3、扬鞭集新章节

征途骄阳似火晨光照,万丈红霞曜碧空。锦绣江山多俊美,扬鞭策马啸西风。2023年6月9日星期五晴早安[太阳]

4、扬鞭集序原文

他创造了“她”字,却遭到攻击,现在却是常用字?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刘半农在推广白话文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文章,刘半农认为用“他”来指代第三人称并不是特别,有时候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像英文中就有“he”和“she”分别指代第三人称的男性和女性。于是刘半农便采用会意的方式在“他”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汉字“她”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刘半农完全是出于好意才进行了造字,但是当时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大的时代,很多的女性都认为刘半农这样的行为是侮辱女性,贬低女性的地位。因此很多女文人都会发文贬斥刘半农,女学生们也找到《新青年》杂志社找刘半农讨要个说法,这场风波一直持续了3年。刘半农也觉得冤枉,他认为自己完全是出于好意才这么做。现在,“她”字已经是我国常用的汉字之一。除了男用他,女用他。神还会祂。延伸阅读: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扬鞭集简介#

5、扬鞭集读后感

现当代文学之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翻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弱小民族文学。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先后参与主编了《莽原》、《语丝》等文艺期刊。著有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等,小说集《呐喊》、《坟》等,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等,编著《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等。胡适中国现代学者、诗人,原名胡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猛烈抨击了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参加编辑《新青年》。1920年出版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另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刘半农中国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原名刘复,江苏淮阴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发表了许多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文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同年创作了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新诗。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他是白话诗歌的拓荒者,现代民歌研究的带头人,具有开拓精神的杂文家。他又是中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是个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的语言学家。著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等。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了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诗作直抒胸意,感情奔放,格调昂扬。同年与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是创造社的骨干成员。后又发表诗集《星空》、《恢复》等。抗战期间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他的历史剧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以独到的历史眼光,向传统思想进行了挑战,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和浓郁的抒情色彩。1949年后,郭沫若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职。先后出版诗集《新华颂》、《潮汐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学术专著《石鼓文研究》等。在文学的各种体裁、翻译、史学、文字学等各方面郭沫若都有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文人,又是多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