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滔滔简介(高滔滔哪里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05:18:13 浏览
1、高滔滔哪里人

一天,高滔滔当众将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骂哭,有人便对高滔滔的侄子说:“你们高家怕是有麻烦了。”1093年,高滔滔刚死,便有大臣上疏斥责她是“老奸擅国”,宋哲宗甚至连追废诏书都准备好了。高滔滔素有贤后美誉,被赞为“女中尧舜”。但垂帘听政长达9年的她,与宋哲宗的关系却不怎么融洽宋哲宗与高滔滔是祖孙关系,祖母的长期听政,使得哲宗心生不满,甚至曾对大臣表示上朝时“朕只见臀背”,可见他这个皇帝做的是多么压抑。宋哲宗对祖母心有怨恨,还因为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高滔滔很看不惯哲宗的生母朱氏。朱氏原本姓崔,因父亲早亡,母亲改嫁,随了继父姓。而她与太皇太后高滔滔是婆媳。高滔滔的儿子赵顼(宋神宗)继位后不久,朱氏便进宫了,并于1076年生下皇六子赵煦(宋哲宗)。赵煦虽然是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但同时也相当于长子,因为神宗的前几个儿子全部早夭而亡。不过,不管赵煦是皇太子还是皇帝,朱氏性格始终如一,从来没有因为儿子地位的变化恃宠而骄。尤其在强势的婆婆面前,性情温和的朱氏更是缺少一丝存在感。但是,朱氏从未因此心生怨憎,反倒对婆婆越发尊敬孝顺。宋神宗驾崩后,朱氏护送神宗的灵柩安葬。这一行人中途在永安驻留,而河南知府韩绛因为有做过宰相的经历,深知朱氏的身份,便从洛阳赶到永安去接驾。朱氏一直活在婆婆的阴影下,很少会受到这般礼遇。加之韩绛对她各方面安排得礼仪周全,便让朱氏感动,以至于这份感动久久不忘。回宫后,朱氏忍不住对身边人提及此事,对韩绛更是赞誉有加。您瞧,这个女人多么单纯善良,可是她的这份善良让高滔滔恼火。有一天,高滔滔直接叫来此时已经是太妃的朱氏,开口便训斥道:“你可知韩绛是谁?他是先朝老臣!你又是谁?如何配得上他这样的礼遇!”高滔滔三言两语吓得朱氏六神无主,当即便落了泪,只好下跪不停向婆婆认错。此时的高滔滔已经垂帘听政,朝中一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大臣立刻抓住机会,竟然罗织了朱氏好几条罪名,然后纷纷上疏请求严惩。这帮人为了讨高滔滔欢心,无所不用其极,竟然忘记了朱氏可是宋哲宗的亲生母亲!讽刺的是,朱氏入宫后仁慈宽厚,她为宋神宗育有二子四女,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朝政d争,更没有在宋神宗跟前吹过枕边风,陷害过任何人。饶是如此,却依然要被弹劾。此时,高滔滔的侄子高公绘算是救了朱氏一命。自从高滔滔斥责朱氏之后,高公绘内心总有隐隐的不安。这时,有个叫邢恕的官员找到了高公绘,提醒他说:“大娘娘如此做,日后高家恐怕要有麻烦了。”高公绘连忙说:“请大人赐教。”邢恕说:“纵使太妃有错,但毕竟是官家的生母,理应受到尊崇。如今竟有不开眼的小人任意挑拨,岂不是要害大娘娘?待日后官家长大,知道大娘娘对待他的生母这般苛责,到时候高家的麻烦可就更大了!”邢恕的这番话让高公绘醍醐灌顶,心中更是焦虑起来。邢恕见状,递给他一份奏疏说道:“此为一封尊崇太妃的奏章,你只管抄送一份给大娘娘。由你来劝大娘娘提高太妃礼遇,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第二天,高公绘便将这封奏疏递给了高滔滔,可是高滔滔一眼就看出了破绽。她慧眼如炬地盯着侄子问道:“你平日里读书不多,此等文章岂是你能写出来的?到底是谁教你这么做的,从实招来!”高公绘哪里敢隐瞒,便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原委告知了高滔滔。谁知,高滔滔一气之下,竟然将邢恕给贬官了。但是,高滔滔毕竟是谋略的,待她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邢恕说的十分有道理,便在元祐三年(1088年)抬升了朱氏的待遇,将她的一切礼仪与皇后地位相同。当然了,饶是如此,也没有改变高滔滔对儿媳朱氏的看法。加之高滔滔在宋哲宗成年后依然不肯还政,这才使得心有叛逆的哲宗心生怨怼,也使得小人有机可乘。当年,宋神宗病危之际,蔡确和邢恕为了讨好高滔滔,原本打算拥护高滔滔的两个儿子继位。当然,关键时刻,高滔滔让孙子继承了皇位。等到高滔滔过世后,又是蔡确和邢恕旧计重用,打算如法炮制,陷害高滔滔。便对宋哲宗说,当年他的父亲临终前,高太后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所以多年来垂帘听政。而后,又将高滔滔训斥朱氏的事说了。要知道,宋哲宗当上皇帝时才10岁,哪里记得这些事情。再想起高滔滔对他们母子的严苛,心中的怨恨累积,竟然信以为真,打算废掉祖母的皇后之位,就连将高滔滔废为庶人的诏书都拟好了。谁能想到,关键时刻竟然是朱太妃不计前嫌,亲自向儿子力证此事的虚假,才保住了婆母高滔滔的身后殊荣。当时,劝谏宋哲宗的宫妃、大臣何其多,只有他的生母才有本事让他相信。终,高滔滔及高氏一族有惊无险,也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朱氏虽说在后宫人微言轻,但是地位尊崇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无论她的身份怎样变迁,却始终能够坚持本心,与人为善,不计得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若说她一生只有一次逾矩,便是“干政”救了婆母,这样宽宏的胸襟堪当天下女子典范。

2、高滔滔是谁的小孩

宋英宗病好后,太后高滔滔还是不允许他去临幸别的女人。曹太后私谏太后:“皇上既病痊愈,怎么可能不受别人的服侍?”高滔滔不同意王母娘娘的提议,说道:“当初嫁给十三郎而非皇帝,这样对王母娘娘说就行了!”曹太后却又是高皇后亲姨,都是那么不体面,是自己打定主意不想为宋英宗册别的妃子。两人青梅竹马,成年结婚,高涛涛不让宋英宗还有别的妾室,现在自己当上皇上,她还舍不得两人夫妻生活破碎。曹太后听完答复后,也理解了高太后的心意,毕竟那是自己从小看大的女孩子,自从皇上没意见之后,此事就不再过问。但曹太后内心仍有一点小确幸,先帝生前幸好未纳高滔滔做妾,否则自己境遇可难。宋仁宗赵祯即位数年,尚未有子嗣,曹皇后认为只是广撒网而已,于是于公元1035年时,把三岁的亲外甥女接进宫中,当成养女养大。她原意要等到滔滔大了才可以为宋仁宗纳妾。但当年宋仁宗又从宗室子弟之中,选拔濮王赵允之之子赵宗实进宫做养子,因赵宗实排在第十三名,故又有十三郎之称。宋仁宗只把赵宗实接进了皇宫,却始终不给个肯定的名,只把他当成了选项,如果赵祯还有亲生儿子的话,赵宗实也会自动从继承人的位置上退下来。高滔滔、赵宗实二人,一称“皇后女”、一称“官家儿”【宋朝时皇帝不是皇帝而是官家的】。两个小孩子在同一时间成长,年龄也差不多,就连养女养子这个名字也要背在身上,因此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要远远超过其他人。公元一○四七年,高涛涛已十五岁,曹皇后劝宋仁宗纳她为妃,但宋仁宗自小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于是便向曹皇后提议:“我见滔滔与宗实这两个子女还是相当相配的。倒不如你们把女儿嫁出去吧。我把媳妇嫁出去成全她们两人吧!”曹皇后还感受到两子女之间的友情,便答应了这一惯例。宋仁宗首子赵昕于公元1039年降生,随后宋仁宗将赵宗实发还濮王府。两子女并不相处,但两人之间的友谊却仍然不变。因此,公元一○四七年曹皇后为她们两人举行婚礼,此婚礼又有“天子娶女,太后娶女”之说,一时仍流传至今。高滔滔便陪同赵宗实回到濮王府,两人这呆了十五年。结婚之后,赵宗实虽仍无法走出“继承人”漩涡,原因是宋仁宗想亲自生子,但别的大臣都想册立为储君,免得宋仁宗无后为大,他被两种势力架得十分棘手。不过好在赵宗实还有高滔滔在身边,才不至于整得一蹶不振。赵宗实承袭宋太宗赵光义的阴柔惧内,在高滔滔的调教下显得十分专情,除正妻外,身边没有别的女子,两人夫妻间也是恩爱有加。耕耘数年后,宋仁宗果然生下几个儿子,但先后夭折。无计可施,至公元1062年时,宋仁宗仍以韩琦等进谏,册赵宗实为皇子,并赐以曙号。因此高滔滔与赵宗实又入宫。西元1063年宋仁宗驾崩,赵宗实即位为宋英宗,高滔滔受册。曹皇后做为她们的养母理所当然地被人们尊为皇后。由于宋英宗八个子女,全部由高滔滔一人生活,曹太后怕别人对高滔滔有所看法,便派人私下里劝谏,但高滔滔并不畏惧,心里断定一件事情,自己要的是一辈子一双男人。在宋英宗看来,无论是之前当团练还是之后当皇帝,在他看来都不过是身份上的改变,但他与高滔滔之间的友情始终如一,她既是自己青梅竹马又是自己钟情终生的对象,所连别的玩笑他都惧内而不在乎,总之他拥有高滔滔一人就足够了。然而高滔滔并非无理取闹。公元一○六六年,宋英宗又病倒,太医们一筹莫展,高皇后十分焦急,听说冲喜也许能使赵宗实好转,便破旧立新,自告奋勇为赵宗实挑选三位嫔妃。只是遗憾的是冲喜未能使宋英宗痊愈。宋英宗于公元一○六七年驾崩。高滔滔与宋英宗长子赵顼继位后,就是宋神宗,封高滔滔为皇太后。宋神宗以热血青年着称,启用王安石变法,只可惜变法使不少外戚利益蒙受损失。高滔滔无法抗拒家族众人对他的胁迫,于是她阻止了儿子继续执行新法,并罢相王安石离京,结果宋神宗大受打击,不久便郁郁而终。宋神宗死后,新皇帝人选再次使高滔滔陷入困境。为免她临朝听政不断,力主变法的群臣都想册立宋神宗之弟赵煦,但高滔滔自有打算,在保守派群臣的帮助下,她册立神宗六公子赵煦称帝。小帝赵煦于1085年登基,史称哲宗,高滔滔当上太皇太后后,以帝幼为始,垂帘听政8年。只不过保守派臣下借她之力彻底否定了初变法的结果。但必须要说高滔滔在位时,的确宋朝亦有政通人和之景,被后世誉为女中尧舜之人。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等

3、高滔滔简介及人生经历

宋英宗时期,皇后高滔滔不仅独宠后宫,还不许英宗有别的女人,曹太后看不下去,就说道:“官家好歹也是个皇帝,怎能只有你一个女人?去帮他选几个嫔妃!”谁料,高皇后想都没想,竟一口回绝,仅用说了一句话,就把曹太后堵得哑口无言……宋英宗,原名赵宗实,后改名为赵曙,是北宋第五位皇帝。他的生父是濮王赵允让,养父才是宋仁宗赵祯。说起来,宋英宗能当上皇帝也是不易!初,他本与皇位无缘,父亲只是一个王爷,他上头还有十二个哥哥,那这个皇位是怎么落到他的头上的呢?这还得从宋仁宗说起。宋仁宗赵祯,是一位仁君,在其执政期间,北宋的经济和文化均有很大的发展,其统治时期还被史学家称为“仁宗盛治”。只不过很可惜,宋仁宗虽然生了三个儿子,而却都不幸早夭。因此宋仁宗也没有了继承人,但皇位也不能传给女儿,于是他便只得从皇族宗室收养了一个孩子,这个幸运儿便是赵曙。入宫后的赵曙,性格十分的温顺,不仅孝顺长辈而且很爱读书,如他一般年龄的孩童都沉浸在嬉戏游玩之中,他却沉下心来认真读书,见赵曙这般用功,宋仁宗和曹皇后也十分欣慰。作为仁宗的养子,赵曙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吃穿用度都十分节俭朴素,他经常穿着朝服去见自己的老师,对老师们也很尊重,对他们说道:“你是我的老师,我理应以礼相待!”只不过好景不长,仅入宫学习了四年,公元1039年,宋仁宗的宠妃苗贵人诞下小皇子,宋仁宗十分高兴,给孩子赐名为赵昕。有了自己亲儿子的宋仁宗自然不愿意将皇位拱手让人,于是便将养子赵曙送回了他的生父赵允让身边,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原以为,宋仁宗有了亲生儿子后,赵曙被送出宫,就与皇位失之交臂了。可命运总喜欢捉弄人,公元1041年,年仅三岁的小皇子赵昕因患急病不幸早亡。好在同年朱才人又为宋仁宗诞下一子,取名赵曦,宋仁宗这才从丧子的悲伤中走出来。只不过,命运再次跟宋仁宗开了个玩笑,三皇子赵曦还没长到三岁也早夭了。眼看着儿子们一个个早夭,宋仁宗被伤到了极点,心情沉重的他身体日渐亏空,大臣们都为皇嗣问题深感担忧。公元1058年,丞相韩琦和大臣包拯等人,极力劝谏宋仁宗册立皇太子一事,此时仁宗告诉大臣后宫又有嫔妃怀孕,等孩子生出来后再做决定。很可惜的是,这个孩子仍是公主。此后,仁宗决定放弃,公元1061年,将赵曙立为皇太子。再次入宫后,赵曙每天两次朝拜宋仁宗,在仁宗病重时还会在身边服侍。就这样,在宫里尽心尽力地侍奉了宋仁宗两年,公元1063年,宋仁宗因病去世,曹皇后发布了遗诏,赵曙得以继承皇位,顺利登基,史称宋英宗。宋英宗登上皇位,也算是几经波折!而在还没即位的那段时间,他身边一直有这么一个女人伴其左右,与他一起同甘共苦,她便是英宗的皇后高滔滔。高滔滔,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外甥女,自小就在曹皇后身边长大,对于自己这个外甥女,曹皇后也是很喜欢的。当初仁宗收养了赵曙为养子,而曹皇后则将外甥女高滔滔带在身边照顾,两个孩子就一起在宫里生活,是年纪相仿的一对青梅竹马。宫人还称他们二人,一个是“皇后女”一个是“官家儿”,随着年纪的增长,这对少年男女心中也暗生情愫。后来,宋仁宗和曹皇后两人一合计,觉得让他们结为夫妻,就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了!公元1047年,年仅15岁的赵曙与15岁的高滔滔成婚。这场大婚,在当时被称为“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一时传为美谈。他们的感情好到什么程度呢?婚后,高滔滔被封为京兆郡君,第二年就生下了长子,之后相继又为赵曙生下了三子四女。公元1062年,赵曙被立为皇子,到即位当皇帝,高滔滔被封为皇后。据史料记载,赵曙所有的子女,全部都是高皇后所生,由此可见他们二人的感情有多好!按理说,当上皇帝后,为延续子嗣,必然是要充盈后宫的。但是宋英宗即位后,后宫中除了高滔滔之外,没有任何嫔妃。堂堂一国皇帝,后宫怎能只有一个女人?曹皇后见状,很是忧心,于是就对自己的外甥女兼儿媳妇高皇后说道:“官家即位已经许久了,他身体好好的,这后宫之中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女人,你身为后宫之主,理应为官家选妃,照顾官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又是姨母亲自开口,原以为高皇后会应下话,谁知她却拒绝道:“太后娘娘,我嫁的是十三郎,又不是官家!”听到此话,曹太后虽然不悦,却也不再插手此事。一直到公元1066年,宋英宗生了一场大病,曹太后再次劝高皇后,为宋英宗选妃冲喜,高皇后这才松了口,为宋英宗选了三位嫔妃。只可惜,宋英宗还是在第二年病逝。英宗去世后,高皇后成为皇太后,先后辅佐了两位君王。高滔滔也是有着卓越的执政才能,她提倡勤俭廉政,在她的辅佐下,北宋上下清明,经济繁荣。公元1093年,62岁的高氏离世,也许临终前她是含笑的,因为终于可以问心无愧的去见自己心爱的丈夫了!参考资料:《宋史》

4、高滔滔死后

宋英宗病好之后,皇后高滔滔仍不许他临幸别的女人。曹太后私下派人劝诫高滔滔:“皇帝既已痊愈,左右岂可无一侍奉之人?”高滔滔不爽地回答:“我嫁的是十三郎,又不是嫁给他皇上,你就这么转告给太后!”一提到皇帝,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他的“三宫六院”。在古代女人只是传宗接代的一种工具,作为皇帝,自然更是要绵延后嗣,子女越多越好。再者说皇帝富有天下,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只是动动嘴的事情。所以皇帝总是拥有很多个女人,嫔妃侍御不计其数。但宋英宗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皇帝,他一生只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发妻——皇后高滔滔。高太后,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朝名将高琼是她的曾祖父,曹彬是她的外曾祖父,北宋一代贤后曹皇后是她的小姨,她从小就在这位贤后身边长大。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宋哲宗继位,因宋哲宗年幼,无法亲政,于是高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没有巨大的政绩,主要是支持司马光废除宋神宗的新政。但高太后自觉抑制外戚高家的举动却是值得称道的,这也是宋王朝比较普遍的特征,虽然历代太后垂帘听政却都没有外戚专权的现象,终其一生,高太后为后人所知晓的还是她与宋英宗的爱情。高滔滔与赵宗实都是1032年出生的,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缘分。两人可以说是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是唐朝诗人李白有名的诗句,这青梅竹马的爱情让后世的痴情男女们无比向往,这样的爱情发生于帝王家,就更是难得了。宋英宗和高氏是幸福的,生在帝王家的他们也拥有了这样一份纯真的爱情,并且能一辈子保持对彼此的爱恋,更是让人钦佩。1035年,宋仁宗因在位多年还未有子嗣,便在宗室中挑选年幼的男孩作为养子。濮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幸运地被选中,成为“备胎”皇子。赵宗实因排行十三,故也被人唤作“十三”、“十三郎”等等。与此同时,曹皇后也因膝下无子而将侄女(妹妹的女儿)高滔滔接入宫中抚养。当时,宫里的人称高滔滔为“皇后女”,称赵宗实为“官家儿”。两人虽然都出身于权贵之家,但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从小就被接入皇宫当“备胎”。曹皇后刚开始打的并不是宋英宗的主意,而是想要把高滔滔调教出来,献给宋仁宗。可是宋仁宗早就看出了两个小年轻感情好,不想拆散他们两人。所以在曹皇后献美的时候,宋仁宗一口回绝了,转头就给高滔滔和宋英宗赐了婚。就这样在庆历七年的时候,高滔滔嫁给了赵署,民间百姓将他们的大婚称为“天子娶妻,皇后嫁女”,婚后两人十分恩爱,并且在一年后,高滔滔为赵署生下长子。嘉祐八年,宋仁宗驾崩,赵宗实(已改名赵曙)灵前继位,是为宋英宗,熬了二十多年,终熬出了头,同年四月高滔滔被立为皇后。他们的爱情被称为是两人羡慕的旷世奇恋是因为,宋英宗继位之后,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一个嫔妃也没有,后宫只有一个皇后,而且宋英宗的四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高滔滔高皇后所生。宋英宗没当上皇帝之前她不好管,如今当了皇帝,她就是宋英宗名义上的母后。宋英宗登基之后后宫空虚,只有高滔滔一个女人。曹太后就劝宋英宗,多选几个贤良淑德的女人入宫,绵延后嗣。没想到宋英宗听了之后勃然大怒,竟然公然顶撞曹太后,说她管不着自己的事。看到后宫没有其他人,曹太后认为高滔滔妒心太盛,做法很是不妥,于是指派心腹悄悄地给儿媳兼外甥女带话:“官家即位已久,如今身体又已痊愈,怎么可以左右无一侍御者呢?”高滔滔听了婆婆兼姨妈的话,颇为不高兴,直接对传话人说:“奏知娘娘,新妇始得嫁‘十三团练’耳,即不曾嫁他官家。”敢如此任性的硬怼如母如君的曹太后,固然有坚贞的爱情给了她底气,却也反映出了一丝与丈夫有志一同的对抗曹太后的心理。许多人以为英宗怕老婆,所以高滔滔才敢这么怼太后。其实对英宗来说,高滔滔是他的青梅竹马,是他的精神支柱,还是他心中的真爱。所以英宗是心甘情愿地顺着高滔滔,哪怕外人嘲笑他惧内,他也不会在乎。从皇后养女到皇后,再到太后、太皇太后,高滔滔历经四朝,其人生不可谓不传奇。她的丈夫虽是皇帝,却能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的皇家爱情实在是羡煞旁人!她的儿子对她孝顺,她的孙子虽然有不满,但却维护了她的身后名誉。别人穷尽一生,她却唾手可得……

5、高滔滔霸气

翻看宋史,又一次被宋英宗和宣仁太后高滔滔的感情感动,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古代所有女性追求的理想生活。与大部分人只会在心里幻想不同,高滔滔却用实际行动维护她的爱情生活。庆历七年,高滔滔嫁给了十三团练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第二年四月,英宗就成了皇帝,高滔滔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皇后。这个时候,英宗的后宫也没有任何嫔妃。这个时候,贤惠的皇后就应该主动为皇帝选秀纳妃,她偏不,高皇后就像忘记这件事一样。于是,有人就迂回找到曹太后,希望她这位婆婆兼姨妈来劝劝这位新皇后,提醒一下该履行皇后的职责了。曹太后让人跟高皇后说现在官家已经登基好几年了,宫里却只有一位皇后,于理不合。婆婆都开口了,作为小辈的高皇后似乎只有听命行事。但是,当时高滔滔嫁给赵宗实时,就约定好,赵宗实以后不能纳妾。即使他现在成为皇帝,也不能改变。高滔滔直接回怼曹太后说她嫁的是那个小小的团练赵宗实可不是皇帝。这让曹太后也无话可说。即使被人骂她是妒妇,高皇后也不曾退让,她用行动守护了她的婚姻。真正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6、高滔滔为什么有名字

宋英宗病愈之后,皇后高滔滔仍然不许他临幸其他女子。曹太后私下找人劝皇后:“既然皇上已经病愈,如何能没有其他人伺候呢?”高滔滔拒绝太后的建议,她说:“我当初嫁的人是十三郎,又不是皇上,你就如此告诉太后即可。”说起来宋英宗和高滔滔生平前期的命运还是有点相像的。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因担忧日后没有子嗣继承王位,便将年幼的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宋仁宗的曹皇后是高滔滔的小姨,高滔滔的母亲早逝,曹皇后见她孤苦可怜,便将她收作女儿养在了皇宫里。这样看来,赵宗实和高滔滔还是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当两人都到了适婚的年龄时,宋仁宗和曹皇后就商量着将高滔滔指婚给赵宗实。于是在庆历七年三月,赵宗实和高滔滔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民间有不少赞言称:皇帝娶媳妇,皇后嫁女,史无前例,普天同庆。两人有之前多年的感情加持,恩爱无比,羡煞旁人,完婚第二年高滔滔就生下了长子。本来宝元二年时,宋仁宗已经有了亲生儿子,就把赵宗实归还给了赵允让,但庆历三年豫王夭折了,之后宋仁宗又迟迟没有皇子降生。无奈之下,赵宗实被立为皇子,其后改名为赵曙。起初赵曙是不愿意当皇子的,对皇位也没有野心,但扛不住群臣的轮番劝说,只能进宫按照皇子的礼仪服侍宋仁宗。嘉庆八年,宋仁宗驾崩,曹皇后宣布皇帝遗诏,继而赵曙登基为帝,即为宋英宗。宋英宗身体欠佳,经常生病,于是曹太后就被请出垂帘听政,协同宋英宗处理国事。治平元年,赵曙痊愈,曹太后便退出了朝政,在宫里颐养天年。高滔滔被册封为皇后后,宋英宗就再没有纳其他女子为妃了,偌大的后宫就只有高滔滔一位正妻。高滔滔为宋英宗生育了四子四女,两人膝下儿女环绕,也足够了。高滔滔也是一位称职的贤内助,宋英宗生病期间,高滔滔一边照顾宋英宗,一边又协助曹太后处理国事,于内于外都协调得井井有条,并且还在曹太后那里学会了很多处事治国之道。曹太后是很信任高滔滔的,但是有一事两人起了一点小冲突。宋英宗痊愈后,曹太后便派人告诉高滔滔:“既然皇上已经病愈,如何能没有其他人伺候呢?”言外之意就是高滔滔不能一个人霸占着宋英宗,自古皇上专宠一人的少之又少,这样只会令旁人心生不满,皇上也得不到满足。高滔滔自然是懂得这些道理的,但她也有点不乐,便回话说:“我当初嫁的人是十三郎,又不是皇上,你就如此告诉太后即可。”曹太后听后只能作罢,毕竟宋英宗自己都没有纳妃宠幸他人的意思,况且一国主母伉俪情深自然是有利于稳定社稷的。但治平三年,宋英宗又病重了,高滔滔心急如焚,病急乱投医之下,高滔滔给宋英宗选了三位妃子来冲喜。但这种法子实在是人心里的一种期盼,对宋英宗的病情并没有很大的帮助,治平四年宋英宗就驾崩了。此后太子赵顼即位,即为宋神宗,高滔滔被尊为皇太后。元丰八年,赵顼因病去世,年幼的赵煦继位,即为宋哲宗,高滔滔成为太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辅佐年幼不经世事的宋哲宗。不赞同王安石变法的高滔滔执政后,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并任命自己信任的司马光为宰相。在她清明的政治统治下,当时经济十分繁荣昌盛,她的励精图治也稳定了朝纲,使得当时的社会一片祥和。高滔滔明智聪慧,被后人称为“女中尧舜”。宋哲宗元祐八年,高太后薨逝,享年六十二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参考文献:1、《宋史》脱脱和阿鲁图2、《宋仁宗宋英宗》黄燕生3、《细说宋朝》虞云国#高滔滔简介#

7、高滔滔的真实名字

1090年,太皇太后高滔滔听闻,年仅14岁的哲宗与公主的乳母有私情。她立刻将哲宗身边的所有宫女叫去审问训斥。没想到,高太后去世后,哲宗竟将乳母立为皇后。高太后是一个拥有优秀执政才能的女性,在她掌管权利期间,励精图治、勤俭廉政,整个社会环境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的繁荣。高太后执掌权力的时期是宋哲宗所在的朝代,这个时期也是北宋后一个经济繁荣、国势强劲时期。因此高太后被后世誉为女中尧舜。这是极高的评价。但是宋哲宗不这么想,他恨高太后的专权,他想执政,想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在高太后病重要去世的那段时间他的高兴。宋哲宗赵熙登基的时候只有10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赵熙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元丰八年二月,神宗病情日趋恶化,不能处理朝政。宰相请求神宗立储,由皇太后高氏同听政。当时的神宗已说不出话,只是点头首肯。到了三月份,神宗驾崩,赵熙即位,高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神宗生前,高太后就不赞成变法改革,在她执政后,便将曾经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清理了。高太后一共垂帘了八年,在这八年中,旧d不仅控制了整个朝廷,对新d的打击和倾轧也始终如一,从未放松过。而这些人还利用高太后对变法的不满,引发了严重的文字狱。为了让宋哲宗能成为让天下人动容的君主,高太后可谓是煞费苦心。想让哲宗能够专心国事,高太后给年轻气盛的赵熙身边安排的全是上了年纪的老嬷嬷。还经常要求孙子与自己一起就寝,目的是为了可以随时教育哲宗。可是这种教育让宋哲宗的束缚感越来越强,还因为自己作为皇帝在政务上提出了意见也没有人在意,所以他对高太后的怨气越来越重。让赵煦更难受的是,自己的生母朱氏一直不被高太后认可,连正常的名分都不给予。因为生母的出生普通,再加上高太后想要压制朱氏,直到元祐三年才允许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相同。所以当高太后病逝后,没有了管束的宋哲宗体验到权力滋味,将高太后在世时候的大臣全部换掉。所有在过去不重视他的大臣全被清理掉了。同时还在亲政的时候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完全与皇太后向氏相同。也许是被压抑得太久,或者说高太后对宋哲宗的负面影响太大,他在14岁的时候就开始沉迷女色,他喜欢上了公主的乳母,比自己小了三岁的刘清菁。这件事让高太后很气愤,叫来了所有的宫女进行训斥,但是为了皇帝的颜面还是对存有疑问的众大臣说了谎。这个刘清菁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在她十一岁的时候就知道要讨好宋哲宗,让其对自己念念不忘。在高太后去世之后,为了能够让刘清菁名正言顺的呆在自己的身边,宋哲宗先是降了刘清菁的辈分,然后逐渐提高她的名分,直到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贤妃。仗着皇帝的宠爱,刘清菁逐渐开始恃宠而骄,不把后宫的所有人放在眼里,就算面对皇后也是满不在乎。后来刘清菁抓住孟皇后为女儿看病的失误,联合宰相等人不断地给宋哲宗灌输皇后犯错的理念,终孟皇后被废。不过皇后被废之后她也没有马上立为皇后,只是被封为了婉仪。在生下了公主之后才被封为贤妃。而成功生下了皇子之后,宋哲宗不顾大臣的反对,直接将刘清菁封为了皇后,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天两个孩子就相继夭亡了,而宋哲宗也在几个月后去世。刘清菁这个人虽然有皇帝的宠爱,但是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美貌和与宋哲宗从小的情谊,宋哲宗因为高太后的管束心理扭曲,所一对于他来说,刘清菁就是自己对抗高太后的战利品,所以就算自己的皇后再好,那也不是自己选的,因此在刘清菁作局陷害皇后的时候,他才能不管真相的去决定废除。其实比较可悲的是宋哲宗,这一生都想要摆脱高太后的阴影,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偏偏在好的年纪离开了人世,而自己却连一个继承者都没有留下,终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佶继位,也就是宋徽宗。而自己爱的女人也不过是为了权力留在他的身边,在他去世之后甚至做出了伤风败俗之事,如果他泉下有知的话,估计会气的晕过去吧。

8、高滔滔性格

1090年,太皇太后高滔滔听闻年仅14岁的皇上与公主的乳母有私情,回宫后,她立刻将侍奉过哲宗的宫女都叫去审问,当高滔滔找出“罪魁祸首”时,却意外的发现这位“乳母”仅有12岁。1085年,年仅十岁的赵煦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是为宋哲宗。因其年幼,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高太后临朝后,联合以司马光为首的旧d大臣全盘否定赵煦的父亲宋神宗所做的一切,这让自幼将父亲视为偶像的赵煦不满,可是他虽贵为皇帝,却没人将他这个“小毛毛”放在眼里,每次有事先奏太后,留给赵煦的只有臀部和背部。年少的赵煦满心愤怒,却又无可奈何。转眼间就是四年,那天,一位天真烂漫女子闯入了赵煦的世界,安抚了他愤懑的心。此女名为刘清菁,貌美如花,且多才多艺,史曰“明艳冠后庭,且多才艺”。刘清菁出身普通,没有经历过什么尔虞我诈,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清纯不做作。赵煦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时光,鼻尖所嗅到的,满是初恋的甜美芬芳。为了让刘清菁能常伴身旁,赵煦以照顾年幼的妹妹为由,将刘清菁要到自己身边。那段日子,是赵煦美好的时光,哪怕他在朝堂兜满了郁气,回到寝宫,看到温柔似水的刘清菁,一切不快都烟消云散。可惜好景不长,宫中人多眼杂,多嘴的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高太后。那天,面沉似水的高太后侍奉过赵煦的宫女都叫去审问训斥,宫女们吓得魂飞魄散,哭作一团。很快,高太后就找到了“罪魁祸首”,却惊讶地发现,这位“乳母”竟然只是个12岁的黄毛丫头。当高太后看到自己孙子,堂堂一位皇帝,竟因一个黄毛丫头而紧张不已时,不由哑然失笑,一股强烈的控制欲让她为之迷醉。于是,高滔滔故意默不作声,直到赵煦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滑落,她才对赵煦说:“注意节制!”赵煦面色涨得通红,连连点头。1092年,正在赵煦幻想着将刘清菁迎娶进门,封她为皇后时,高太后却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替他定好了皇后的人选——出身名门的孟氏。赵煦有心拒绝,但高太后权势滔天,又是“父母之命”,赵煦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和那位孟氏成婚,并册封她为皇后。那时,赵煦能做的就是“冷落”孟皇后,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1093年,高滔滔崩逝,赵煦亲政,他马上刘清菁接到身边,刘清菁摇身一变,由乳母升级为“御侍”。而后,短短几年时间,赵煦先封刘清菁为美人,又晋封刘美人为婕妤。宫人们这才明白,后宫悄然变了天。刘婕妤独占恩宠,依附她的人渐渐也多了,慢慢地,野心在她心中蔓延,她开始觊觎那个母仪天下的位置!1096年春,孟皇后率众嫔妃到景灵宫祭祖,礼毕,众人都来到偏殿休息。当时,后宫之主孟皇后居中而坐,众嫔妃侍立四周,尊卑分明。孟皇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享受这种众星拱月般的感觉,不料,一个人却将孟皇后的美好摔个粉碎。这人正是刘婕妤。原来,刘婕妤没有安静地侍立在侧,而是东张西望,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孟皇后心中大恨:这妮子,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在她的示意下,侍女陈迎儿走了过去,趾高气扬地说:皇后在此,何不肃立?刘婕妤嘴角勾勒出一丝冷笑,轻蔑地看了孟皇后一眼,竟然转身就走。陈迎儿气得直跺脚,就要追上去争辩,幸好被孟皇后阻止,一场争宠妒斗的好戏就此戛然而止。到了冬至,孟皇后又率众妃嫔到隆祐宫与太后贺节,向太后年岁已高,行动缓慢,众人等候多时,仍不见踪影。刘婕妤等得乏了,举目望去,突然眼前一亮,接着,她大摇大摆地朝正中的凤椅坐下。正在此时,突然有人喊向太后驾到,众人连忙迎了过去,刘婕妤也连忙起身相迎,结果站了好久,向太后仍未到,于是刘婕妤要又坐下,却跌了个四脚朝天!原来,见刘婕妤如此张狂,孟皇后自然也不忿,于是搞出一个假装太后驾到的把戏,等刘清菁站起来的时候示意宫人把座椅搬走,让刘婕妤出了个大丑。刘婕妤气不过,连向太后也不拜见了,夺门而出,跑去找赵煦告状。赵煦也不管青红皂白,抱着哭得梨花带雨的爱妃,向她发誓,一定会为她出气!1096年,孟皇后涉嫌“行巫蛊之术”,刘婕妤抓住机会,联合宰相章惇的,成功让赵煦废黜了孟皇后。1097年,刘氏诞下懿宁公主,被晋封为贤妃。1099年,刘贤妃生下儿子赵茂,赵煦大喜,马上册封刘贤妃为皇后。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刘皇后还没从升为皇后的喜悦中走出来,懿宁公主和皇子赵茂却先后夭折,赵煦为此伤心的十多天吃不下饭,也在第二年正月驾崩,年仅25岁。1103年,刘皇后被宋徽宗尊为皇太后。未曾想,当上太后之后,刘清菁还是那副暴脾气,有一次,她竟然想趁着宋徽宗生病时篡权。宋徽宗连忙召见大臣商量对策,没过多久,刘太后便“自缢”而死,年仅35岁。刘清菁,恰似那野蛮生长的野草,没有规矩,肆无忌惮,而她放肆的性格,却让赵煦耳目一新,从此万般疼爱。然而,赵煦死后,没了庇护她,却没有收起自己的任性,终是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