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影响甚大的《话说长江》电视节目,其中介绍荆江时说到:“人们把这里的长江又称作荆江,因为从湖北省的枝城到湖南省的城陵矶,在这全长423公里的长江流经的地段,正是古代的荆州地区,所以自古便称它为荆江了。”(《话说长江解说词集》第86页,1984年6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里的“自古”并未给出具体的朝代和时间。那么,荆江,除了人们口耳相传称谓它之外,它的得名时间有文字可考吗如荆江之名源起时间可考,则荆江一名就有了明确的历史。但查之志乘,苦于历代确记荆江名称者甚少,只得以尚依稀可寻者由近及远推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编纂出版多种地方志和专著,其中《荆州地区志》(1996年红旗出版社出版)、《江陵县志》(199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沙市市志》(1992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长江水利史略》(1979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湖北水利志》(2000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等,记载荆江时均未涉及其得名时间。民国时期,1937年荆江堤工局主修《荆江堤志》(明确改清代《万城堤志》为民国《荆江堤志》书名,因1918年万城大堤改名为荆江大堤故),1940年邓伯璋撰《江陵县概史》(邓1929年撰《江陵县志》70卷,1940年遭日寇焚毁),亦未见其记荆江得名时间。清代,宣统元年(1909)《江陵县乡土志第二卷.地理》和光绪六年(1880)《荆州府志卷之三.山川》,均记其为江水,未写为荆江,但府志文中有多处涉及荆江者。另光绪六年(1880)《荆州驻防八旗志》文内记荆江数十处,其中载乾隆皇帝于五十三年(1788)的下旨中多有“荆江夏汛泛涨”等语,其艺文志载有荆州旗人、黑龙江将军恩泽写于同治九年(1870)的《荆江大水行》诗。同治十三年(1874)《万城堤志》及光绪二十年(1894)续志文内各记有荆江数十处或十数处不等。同治《万城堤志》书首总叙称:“荆江之侧,今所谓万城堤者,始于晋代,详于前明。”卷末载道光年间讷制军、尹中丞给其时皇帝的上奏中称“缘江水自四川岷山发源,由宜昌入楚,至荆州府始形浩翰,名为荆江。”不但记荆江,并在文中言明荆江的由来。明代,荆州府曾归郧阳巡抚管辖180余年。万历十八年(1590),其巡抚主修一部现已稀见的《郧台志》(郧台即郧阳提督行台),其卷之二舆地载荆州府“荆江在公安县北3里,即大江。”另载“监利县鲁洑江在县东南30里,即太马河,南通荆江,北入沔”。这是志书中较早两条很难一见的关于荆江的明确记载。以上地方志所载,荆江之名已见于明代。至于明代以前的荆州志书已难以留存到今,其它可求者尚可寄望于诗人诗作。
2、志文的个人资料重看《天道》,忍不住要吐的几个槽点: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天道》,一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王志文说了什么,下午用了倍速+狂拉进度条看了这部剧,整体感受是:它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看,太难受了。1.剧中所有的人的说话、思维、行为方式全部如出一辙,毫无差别 。比如“天国”一词有很多说法天堂、天界、上天等等,剧中人不论认不认识,有无交集,一律张口就是天国,好像一个学校毕业的。2.所有人几乎都吹捧男主:亚文对芮的介绍,把丁捧成了旷世奇才;德国一众私募基金的老板,捧丁惊人的金融操作能力;韩楚风的一场酒话,捧丁家国情怀;丁父亲病危、去世一段,捧丁悲天悯人、理智冷酷;古城音箱店两个老板收碟、看音箱,芮听一段丁的说法,秒变星星眼,思想瞬间洗牌式改变。2.篇幅过长的旁白,情节拖沓,连走路开车什么没用的情节都要演出来,直接怀疑剪辑老师的剪刀坏了!3.尴尬的对白和故作高深的台词,角色基本不说人话,动不动就是人生哲理,各种高谈阔论,让人听了云里雾里,索性直接跳过。4.剧中好多情节都不合理,一不小心看成法制栏目了。比如刘冰会不会在要挟对方时自己不看看文件袋里的东西,如果真是黑材料,出于好奇心也会看吧,事情败露 大不了离开公司,毫无损失,以刘冰一贯的实用主义态度,作者安排他自杀,太牵强了 !还有林雨峰、刘冰到底触犯了什么罪,单就道德层面来看,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法律方面来看,两人总是罪不致死。不论就这种完全称不上困境,更不必说是绝境的情况下两人会不会选择自杀。作者就草率地安排他俩死了,如果这就是天道的话,那这天道也太不厚道了,犯了错连个改正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这错过根本就微不足道,算不算是错都值得商榷 。5.编剧没有做生意的经历,没在江湖上混过,很多看资料编出来的东西还是差点意思,比如音响展挑起价格战,就不合理。真实情况应该是:乐圣笑看你在那玩,根本不会去起诉,也不会想要去合作,或者把喇叭散件的供货价提上去,给你来个反倾销,加速格律诗的灭亡,格律诗那点家底赔光以后,散伙完事才正常。6.失败的配乐,剧中所谓《天国的女儿》这首曲子恐怕是来自地狱吧,太恐怖了,每次播放我都害怕,以为是恐怖片。后能看下去的也就是志文老师的台词功夫了,咬字真准确!
3、志文歌手2000年的5月份,这齐齐哈尔的大地主张志新在自己华信大楼的办公室坐着,忽然弟弟张志文就进屋了,“大哥,我刚才在华清宫那边回来,我看一眼那个账目,咋的了,那怎么有一个说是唐山哪儿的,说是你朋友介绍来的,欠咱们局上750个W,都快两年了,怎么还不还呢,啥意思他呀,要赖账啊,这不要黄嘛,”哎呀,志文啊,你咋还问这事呢?那是我好哥们大东子介绍的朋友来的,拿了200多W全输局上了,又借了700多,你看大东子这都没了,这好哥们,我寻思不行就拉倒吧,反正都在局输的,咱也没损失啥,”“干啥拉倒啊大哥,你老抹不开啥年代了,不是你那个时代的江湖了,现在是利益至上,这不玩咱们呢嘛,我给他打电话,你不用寻思,”张志文直接给对面这位就打去电话,对面这位是唐山的矿老板叫赵胖,赵胖就说了,“有米啊哥们,我也没说不还啊,我这矿里面随便一划拉都几百个,你要是想要你来吧,上唐山来我还你”。这话说的就挺狂,也不咋好听,于是张志文就打算对这个赵胖下手,那么小地主没想到这件事,引发了大小地主跟哈尔滨的满立柱沈阳的刘涌以及唐山的大锁二锁发生了一场争斗,想了解这个故事的,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这本书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希望给您茶余饭后带来开心快乐,书有价但是快乐无价事的。#志文简介#
4、志强志文隋代女性墓志铭体例浅探前言: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隋代处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之间,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墓志铭作为一种标志物,通常会标记墓志人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等基本内容,按照一定的行文顺序排列。每个时代的墓志铭都不尽相同,每个时代的墓志铭也体现着每个时代的文化风貌,随着时代的推衍,墓志铭也逐渐演变,加入了很多时代的元素和程式。一、隋代对女性志主的称谓隋代墓志铭对于女性的称谓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夫人某某氏,讳某某,(字某某),某某(地名)人也”;第二种用世家大族来称呼,如“夫人京兆杜氏”。北魏太和中,分定四姓,分别是范阳卢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并逐渐形成“地方名+姓氏”的表示方式。除了这四大家族外,还有“河东薛氏”“陇西李氏”等。在隋代墓志铭中出现了很多种之前未有的郡望,可能是郡望向族望的转变。二、世系在介绍完女性的籍贯后,普遍会记述女性的世系。“世”“系”二字正式合为一词,并且不是专指对某类公职头衔的承袭,而是总括性地从“宗”出发,泛指亲属团体成员资格的延续序列。世系追溯的年代较为久远,因为久远,所以有一些攀附、冒认和夸大的成分。如果墓志铭篇幅较长,世系也相应地会加长。如《卫君妻王氏志》这篇墓志铭:“王氏,太原人也……昔子晋轻举,落落蹑于云霄,子乔腾跃,俄俄游于星汉。”三、祖父辈父辈世系后面会记载女性的祖父辈和父辈,共有88方出现。常见形式为:祖某某+(祖父历任的官职)+(对祖父的称赞),父(考)某某+(父历任的官职)+(对父的称赞)。女性志主墓志铭中,她们的曾祖、祖辈、父辈都位居高官,大多担任刺史、仪同三司等职位,这些职位都是三品以上,且三代都为高官的概率也很大,说明在隋代这些女性志主墓志的主人普遍都有显赫的身世背景。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墓志作为一种等级差别的体现,也遵守相应的规律。三品以上的墓志铭通常较大,平均尺寸为长、宽52厘米,并饰有花纹,雕刻精美,男女墓主人分开志记。而三品以下的墓志铭通常较小,平均尺寸为长、宽47厘米,男女墓主人合在一起志记。四、对女性性格的概括墓志铭起首四句一般为四言四句式,会笼统概括女性志主的优点,在总216篇墓志铭里有132篇都出现了这个现象。起首四句普遍为骈句,也有散句或骈散结合。这些用词通常是对女性志主一生的总结与赞扬,普遍以“夫人”发语,通常是对女性气质、神韵的赞扬。在众多的形容之中,出现多的为“德”字,强调妇德的重要,以“四德”为主。五、生平经历由于生平经历涉及的方面较多,难以一一提及,只能列举重要或多次出现的部分进行阐释。生平经历部分主要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先叙述墓志主在世的情况,对女功的学习;然后是结䄜情况、婚嫁情况,主要侧重描写墓志主勤于家务、孝敬舅姑、织纴组紃;后描述的是墓志主的晚年生活经历,在这些经历中常出现丈夫早逝的情况。六、悼词在生平介绍和死亡时间之间会有一种过渡句式,笔者为之起名为“掩从风逝”类型句式。这种句式出现的频率高,在合葬和女性志主墓志铭中共有89方提及,所以笔者认为这是隋代女性墓志铭的一种体例。这些句子通常将女性的过世同普遍的自然景物如天道、风雨、春秋、雷电、花草对比,以此表示不可挽回的哀痛,折射出隋代人民朴素的生死观。七、死亡时间和下葬之间的过渡语有些隋代女性墓志铭中,在死亡时间和下葬时间中间出现过渡语句。这一部分共有19方墓志铭有涉及,多出自单人长墓志铭。笔者认为,这种过渡句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表现的是亲属在女主人逝世后的哀伤之情。结语:隋代女性志主墓志基本符合“十三事”的体例,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隋代女性志主墓志大多分文三部分,行文顺序基本为称谓、世系、祖父辈祖辈、性格概括、生平经历、悼词、卒葬日、埋葬日地、做志原由、“乃为铭曰”。合葬女性墓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位置变化过程外,后固定在了男志主志文之后,合葬女性墓志的内容与女性志主墓志的内容近似但更为简略,省略了一些虚饰的部分。女性在丈夫离世后通常孀居并无再嫁,并大多数有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参考文献:1.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7.2.余姚,黄宗羲.金石要例[M]//朱记荣.金石全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06.3.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48.4.王行.墓铭举例[M]//[作者信息不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
5、志文天道志文年轻时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许多美女被他的才华和气质迷住。现在王出了名、成了家,有了孩子。这是一个的人生。希望你保重身体,在艺术生涯中更上一层楼。
6、志文骑行中国首位女交响乐指挥家,郑小瑛的不老人生2020年6月30日,由郑小瑛执棒的“致敬城市美逆行者”公益交响音乐会,在福建泉州大剧院拉开帷幕,向防疫、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们致敬。她,神采奕奕、面带微笑,穿着标志性的白衬衫、黑色外套,一点也看不出她已经是91岁的高龄老人。她手执指挥棒,动作敏捷,挥洒自如,指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艾格蒙特》、歌剧《茶花女》等,音乐会在《红旗颂》的曲目中结束。此时,全场沸腾,观众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向老人致以深深的敬意。[微风]01 与音乐结缘1929年郑小瑛出生于上海,她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也许她就是为音乐而生,在音乐方面有灵性、有天分,学琴时间不长就崭露头角。父母希望女儿通过练琴能成为一个有全面修养的淑女,而不一定成为职业音乐家。谁知,郑小瑛酷爱音乐,音乐天赋逐渐显露出来,14岁就开始登台表演。23岁,她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同时还和学校里的前苏联音乐专家学习合唱指挥。她希望自己在音乐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她的努力和天赋,得到了许多伯乐的欣赏和认可。60年代初,她被选送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和海金、依.波.拜因学习歌剧指挥。在留学的日子里,她永远忘不了1961年的夏天,总理去参加苏共二十二大,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中国留学生的情景。周总理走到郑小瑛面前,停下脚步,亲切地问她:“你学的是什么专业?”郑小瑛回答:“歌剧和交响乐指挥。”周总理说:“女同志学指挥不容易,要努力啊。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把你们送出来学习不容易,希望你们努力学好本领,回国后为建设祖国多做贡献。”郑小瑛没有忘记周总理的嘱托,1964年学成毕业,她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决心为培养中国的音乐人才出把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微风]02 普及交响乐“交响乐”的名称出自希腊语,意思是“一起响”。60年代,很多百姓都认为交响乐是上层建筑,是“有头有脸”的人才能享受到的东西。郑小瑛为了普及交响乐,“急社会之所需,尽自己之所能”,开始带着乐队进校园,为国家教育电视台录制《乐海导游》30级,为青少年普及交响乐歌剧知识。每次演出之前,她会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音乐讲座,向人们分享音乐的魅力。即使在“文革”十年,吃尽苦头,受尽折磨,她也没有放弃音乐。就在她为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到处传播交响乐歌剧知识的时候,港台流行音乐进入国内,侵占了经典音乐的市场。郑小瑛着急地说:“人们越来越感到困惑,那些流行歌手一夜成名,唱一首歌可以挣几十万,而难度大得多的歌剧《茶花女》《卡门》的主演们,却只能得到可怜的几十元的补贴。于是歌剧院的主演们纷纷开始‘走穴’,更有人改唱流行歌曲,或去为流行歌手伴奏,很多集体表演的剧团、剧院都陷入瘫痪状态。这种状况持续了有十几年之久。”看到这种状况的蔓延,她着急上火,四处奔波,为挽救交响乐的命运,在1989年,她和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小提琴家朱丽,在厦门组建了“爱乐女”室内乐团。这是一只完全由志愿者组织起来的非营利的民办团体,主要目的是向广大观众,介绍健康的中外经典音乐。乐团成立后,先后有70多位女艺术家自愿加盟。从1990年“三八节”开始首演,她们去基层,进校园,普及音乐,直接听众达20余万人。当时,她们的演出完全是义务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如潮,那年郑小瑛61岁。[微风]03 献身交响乐“文革”结束后,从1978年开始,郑小瑛与老同志们一起,在废墟上重建中央歌剧院,并担任首席指挥。在国家重要演出活动中,她指挥演出了中外歌剧《护花神》《第一百个新娘》《茶花女》等多条曲目。她多次奔赴日、澳、美等国家举行音乐会、参加国际艺术节、指挥歌剧或者讲学,是第一位应邀在国外排演世界著名歌剧的中国指挥家。2005年末,年过76岁的郑小瑛,在福建龙岩演出时,当她大步流星走向指挥席,突然脚下一滑,人重重地跌在舞台边。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认为不能开场了。众人把她扶下去,稳定了片刻,她又重返舞台。对着麦,风趣地说:“请大家放心,一场虚惊。”然后转身,身姿依然挺拔,充满激情,指挥完成了一个多小时的演出。郑小瑛80多岁,人们在她身上看不出疲倦,为中国文化复苏,为古典音乐的春天,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可是谁也想不到,近20年来,郑小瑛一直在跟癌症抗争。她把身后事看得很淡,她说:“人都得走不是吗?没来之前,先去尽情活着就好了,还能干点事就去干。当那一刻来了,不要太痛苦就行。”如今,九十多岁的郑小瑛,不知停下来的滋味是什么?人们问她何时止步?她说没有答案,她想到她浪漫的“结尾”,就是倒在她倾注一生的指挥台上。
7、志文新消息聂磊PK大小地主。张志文说道,问问你那清脆的哥们认不认识那个叫聂磊的?你放心吧,咱在山东这边认识的人都能排到前三名。你说谁?聂磊不是文哥,你这不纯纯跟我开玩笑吗?刚才我说的山东能排在前三名的,就是聂磊。这聂磊人家是混黑白两道的狠人。文哥你咋就跟他干上了,咋还专门找硬茬子?张志文哦了一声说道:你不知道他给我哥宰了,宰了一百来万,我现在给他兄弟也揍了。我扎他兄弟两刀。正光说说哥你爆点了吗?我爆点了,你赶紧走。走啥?你在山东你也打不过他,你赶紧的。他说了他就带二三十个人,他们手里边有炸弹什么的,有黑白两道全给他保驾护航。你这不等着吃亏一样吗?李正光说了一句公道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聂磊上了齐齐哈尔指定打不过你,但是你只要踏进齐鲁大地肯定干不过他。你一旦和聂磊正面交锋,我告诉你他手下的四大金刚能打死你,正光就说了你看你们两个都比较狂,你就看谁占据主场优势了。你小弟主张志文在齐齐哈尔就是牛逼。但是在青岛,聂磊人在山东是人家主线,我不是说文哥你不能打,你比我都能打对不对?但是地方不占优势。正光说到咱马上把电话撂了,你先换个别的地方呆着,我现在赶紧给聂磊打个电话,你们不能打,我现在马上开车往青岛去行不行?正光又说到打架,我知道文哥你肯定不怕,但是不能跟人人家硬着干。先别说二三十人真要打起来,你们肯定打个伯仲之间。但是人家这边一旦白道介入,文哥你是一点好处也吃不着,你这肯定得吃亏。张志文听了后说行,按照正光说的换了个地方,这边正光刚挂了电话,就火急火燎地给聂磊打了个电话。聂磊说道:我没事,我到泰安办点事。正光说:兄弟,这不是他妈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吗?你可不能打他。聂磊疑惑道我凭啥不打他呀?扎了刘一一两刀我凭啥不扎他呀?正光说道:他是乔四培养起来的,这可不是小事,你带多少人啊?聂磊当时说我带二三十个吧,说着说着。正光无意间提到了志文,当年被小贤打了,聂磊突然就对着小扫地主张志文产生了一点兴趣。张志文在听到正光介绍聂磊时也有这种感觉。在电话里边聂磊说了这么一句话说:你别管了,面子我肯定给。在你来之前我指定不动手挂了电话后,紧接着正光这边再打都不接了,反过来给志文打也打不通。因为聂磊把电话打给小李张志文了。志文接到后说:哥们到哪了?聂磊说道我现在马上到了,你找李正光了是吧?志文一听说我可不是找的李正光!我就是之前听正光说过上青岛来了,说有个哥们给办事,我打电话让他找人打听打。听你,但是没想到你俩认识。那哥们咱俩抛开正光见一面,聂磊说到有啥不敢见的。行等着吧。给电话啪的一撂,俩人同调,把电话就关机了,这可把李正光给急疯了,这俩人要是打个好歹的,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我兄弟怎么办?在他着急的这段时间,聂磊已经到了志文所在酒店楼下,俩人同时把手机开机就说:哥,到了小文把电话往这一撂,领着二、三十个弟兄们就下来了,这两个大哥都是狂妄的主。
8、志文现状有一次,我去某镇办事,想起有个发小就在这个镇做镇长,本来想顺便去看望他,却没有想到他家出了事,他的媳妇进去了。发小叫邱志文,七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喂牛。生产队队长有个女儿,名叫兰花,虽然只是个村姑,没有上过学,却长得文文静静、亭亭玉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两人好上了,牛棚、草垛成了他们谈情说爱的老地点。有一天晚上,队长从大队开会回来,路过队场,听见草垛后边有动静,走过去一看,看见女儿和邱志文拥抱在一起!队长气得七窍生烟,拿起一把扫帚就去打,二人惊慌失措跑走了。队长余怒未消,回家后把兰花打了一顿,第二天就把邱志文赶到水利工地去了。队长和妻子商量之后,就托亲戚给兰花介绍对象,而兰花一个也不去看。有时男方上门,兰花总是借故躲开。她父母拿她也没有办法。不过,从那以后,兰花很少再看见邱志文,邱志文也再也没有找过她。二年之后,正月初九,兰花姑姑带着一个小伙子走进家门。小伙子在供销社做营业员,长得一表人才,兰花去她姑姑家时,小伙子见过,就托兰花姑姑给他介绍。兰花父母对这个小伙子十分满意,就張罗着做饭。兰花回家之后,一见这阵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转身就要走,她母亲拦住了她。就在母女二人在门外拉拉扯扯时,邱志文来了,兰花母警惕地盯着志文。兰花心里又惊又喜,自从那天晚上之后,志文已有二年没有再到她家了,怎么大白天,他竟然大大方方来了呢?志文不慌不忙地说:兰花,我是来告诉你,我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过几天我就要上大学去了,今天晚上,如果你有空,我在老地方等着你。说完,不等兰花说话,志文转身走了。志文临去上学那天,兰花把他送到汽车站,志文上车前,兰花哽咽着对他说:志文哥,到了学校,别把我忘了。志文替她理了理额前的乱发说:傻丫头,你把心放到肚子里,我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女人了!志文考取大学的消息,很快传开了,队里的人都说兰花有眼光,父母再也不提给她说亲的事了。不过,兰花心里却不踏实起来,她几次梦见志文和女同学手拉手在公园里玩。在焦虑不安中,兰花实在忍不住了,她为志文做了两双布鞋,决定送到学校去,一来她太想志文了,二来她也想让志文同学,尤其是那些女同学知道,志文有对象了。她怯生生地来到志文所在的学校大门前,门卫拦住她问:你找谁?她说:我找邱志文。门卫又问:他是哪个系哪个班的?她说不出来。这时,有个女学生从外面走进校门,就说:邱志文是我们班的,你跟我走吧。她看了一眼哪个女学生,个头跟她差不多,虽然穿的很朴素,却显得比她有气质,到底哪里不同,她却说不出来。来的时候,她精心打扮了一番,不但穿上了新做的衣服,还特地买了一个红头巾。可是,现在看来,比起这个衣着朴素旳女学生,她显得土里士气,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她不是学生。女学生问她:你是邱志文什么人?她红着脸说:他是俺是对象。女同学开玩笑说:对象是什么意思?是结婚前的对象,还是结婚后的对象?她羞答答地说:俺们还没有结婚。那一年寒假,志文和我说:我想和兰花分手。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他说: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会变。那次兰花到学校去,开始时我也很高兴,可是,两人单独在一起时,却觉得无话可说。比起班里年龄相仿的同学,我愈看她愈觉得别扭。我说:别上了几天大学,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去工地那段日子里,你知道兰花有多大的压力吗?父母骂她,庄上人指指点点,可她却对你一片痴情…志文说:我知道对不起兰花,可是,一想到要和她一起生活一辈子,我心里的天平就倾斜了。志文和兰花还是分手了,兰花在家里不吃不喝睡了几天,她姑原来给她介绍的那个营业员,闻讯后再次托她姑提亲,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志文在毕业前谈了一个对象,女方是干部家庭出身,二人毕业后同时进了县中,并且结了婚。二年后,他们先后借调到县教育局,紧接着,他走上了仕途,从一般科员做起,后来升任副乡长、镇长。她妻子也当了城里试验小学的校长。有一次,他初中时一个同学请他吃饭,这个同学当时是班上学习差的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了。后来跟人干泥瓦匠,自己成立了一个包工队,几年下来,在城里买了几套房,房间装修得像高档宾馆。后来妻子的学校搞基建,这个同学给他送来一张20万元的存款折,他没有收。不过,这个同学还是在妻子学校基建工程中中标,先后两期工程都是他包的。他问妻子,这个同学给她送钱了没有?妻子说:你问这干什么?他一个初中没有毕业的半文盲,凭什么住別墅开高档车?而我们堂堂正规大学毕业生,反而不如他?妻子没有说收,也没有说没有收。后来他也没有再问。直到妻子出事时,他才知道,妻子先后收下了这个同学100多万块钱。邱志文受到妻子牵连,也受到了降职处分。有一次,他带女儿去买衣服,却意外发现,服装店的老板,竟然是兰花!四目相对,他们犹如隔世,久久说不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