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简介(宋帝排名顺序)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06:42:23 浏览
1、宋帝排名顺序

1161年,金帝完颜亮率60万大军进攻南宋。主将王权吓得逃跑,宋帝大惊,赶紧派宰相前去犒军。宰相不敢去,派了51岁的书生虞允文去。没想到虞允文太生猛,组织1.8万残兵大败金兵,逼死完颜亮,惊呆了整个大宋。为了能占领大宋疆域,到洛阳icon去看花。金国皇帝悄悄打造大船运送军粮,增修汴梁,厉兵秣马。可惜南宋高宗,还在临安赏花观月,吟诗作赋。朝中使臣王伦更是称金国恭顺和好,一片祥和。边关守将喝酒吃肉,疏于训练,丝毫没有战争的意识。1161年准备完毕的完颜亮,举全国之力,亲率60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大宋。淮河的守将王权,吓得抵挡都没有,直接逃跑。金兵未遇像样的抵抗,如无人之境,一路南下。随后度过淮河,进迫长江。消息传到临安,顿时乱成一团,文武官员纷纷把家属送走。在大臣陈康伯和黄中icon的极力劝谏下,高宗才鼓起勇气抵抗。先换掉逃跑的主将王权,派李显忠icon代其职务。同时派宰相叶义问到前线犒劳守军,派虞允文为督军。不料大家都害怕金兵的凶残,李显忠迟迟不到任。宰相更是害怕,直接不去,而是让督军虞允文代为犒劳守军。终于轮到我上场了,51岁的虞允文对这个掉命的差事,一点不抗拒,欣然前往。到了长江边的采石矶,发现情况不是一般的糟。这里只剩下一些逃回来的残兵败将,士气低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都在讨论如何逃命。关键残兵数量还很少,只有一万多人。而对面的完颜亮亲率一路十五万的大军,即将渡江。虞允文一看,这样不行啊。等李显忠赶到,黄花菜都凉了。于是他将这些散兵全部召集起来,统计了下有一万八千人。虞允文看着这些残兵,目光炯炯,开始了他铿锵有力的演说。若金兵渡江成功,天下虽大你们又能逃到哪里?而我们现在凭借长江天险,正好可以痛击金兵。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何各位不能血战报效国家。虞允文一番演说慷慨激扬,极具感染力。军士受其感染,士气大振,表示原来是无人牵头统帅。现在你若带领大家,军士都愿意死战。这时一个跟随他来的官员劝说道,朝廷只是派你来犒军的,你何必去理会这个烂摊子。虞允文气愤道,现在国家遭受危难,我怎么只能考虑自己的利益,逃避责任。随后他立刻整顿队伍,沿江布阵。考虑到金兵主要在陆地上战斗,不擅长水战。正好可以借此在水上交锋,于是他将宋军船只分为五队。只留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金兵一看以为采石无兵,便乘船大举进攻。哪知接近南岸时,突然看到宋军列阵相待,沿岸观战助威者十数里不绝。这一阵仗给金兵吓得不轻,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正在这时宋军驾船飞速而来,士兵个个满脸杀气,流露着凶光。挥舞着刀枪,不要命地冲杀,士气极其高昂。金兵自进攻以来,还未碰到像样的抵抗,看到如此凶狠的宋军不由得大惊。而此时让他们更恐惧的一幕又出现了,宋军的战船速度越来越快,临近他们的战船时也没有丝毫减速。眼看两军战船就要撞在一起,金兵既疑惑又惊恐。这难道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宋军怎如此凶残。惊疑中两船果然相撞,但想象中的同归于尽并没有出现。而是金兵大船被拦腰截断,而宋军船只却无损。原来宋水军使用的是多踏车海鳅船,大而灵活,船身坚固。而金军船只底平面积小,极不稳便。宋军速度又快,还使用了加速度,利用冲撞之势,像一把尖刀截断了金兵的大船。论造船的功夫,金国拍马难及大宋。船被撞沉,不擅水性的金兵落水,被淹死大半。此时宋军更是抓紧机会,乘势冲杀,金兵大败。完颜亮气得暴跳如雷,次日勒令士兵强渡长江。不料虞允文早有准备,金船行至河中便使用强弩劲射,又使用霹雳炮轰击,金军再次大败。完颜亮接连大败,让他难以承受。此时他像一个输不起的赌徒,决定孤注一掷。命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南侵,否则一律处死。金兵看打不过宋军,又不能回去。横竖都是一死,唯有谋反才有一条活路。于是趁其不备杀了完颜亮,至此金兵进攻大宋彻底失败。消息传回临安,震惊了整个大宋。谁也没想到51岁的文官,从来没提刀上过战场的虞允文会如此生猛。只带1.8万残兵便击败了势不可挡的金国大军,逼死完颜亮,成功解救大宋。虞允文虽是一介书生,却有极强的爱国之情。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毫不畏惧,敢于和如狼似虎的金兵战斗。这其实是亮剑精神,敌人来犯,若没有敢于拔剑的勇气。任凭你有再多军士,再精良的准备,也无济于事。#宋帝简介#

2、宋帝传奇

南朝宋帝刘昱有个特殊的爱好,他无论去哪都会带着针、凿、锯等物,且夜出昼归。刘昱是南宋第8位皇帝,为贵妃陈妙登所生,即位时年仅10岁。他的母妃陈妙登只被尊为了太妃,而先帝的皇后王贞凤则被尊为了太后。刘昱自幼就顽劣,父亲刘彧在世时,他就比较怠惰,极其不喜欢学习,每日只知道打闹嬉戏。等到年纪大一些时,刘昱的性情反而更加乖张,尤其喜怒不定。但凡身边侍奉的人有一点不周到,刘昱便会对他们大打出手。为此,刘彧气得只能让陈妙登对儿子加以管教。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刘昱如此不成才,又是怎么被立为太子的呢?昨天忆柔写过刘彧的故事,烦请大家回忆下。刘彧之所以立刘昱为太子,这是对陈妙登的承诺。刘彧因为没有生育能力,便将陈妙登赐给了宠臣“借种生子”。为了避免陈妙登在怀孕期间出现意外,比如儿子夭折,刘彧想了个绝妙的主意。刘彧派人秘密地将所有诸王家中怀孕的妻妾都送进了后宫,假如其中有人生下了男孩,刘彧便会将孩子的亲生母亲全部杀掉,然后让其他妃子来冒充孩子的亲生母亲。就这样,本无力生孩子的刘彧竟然也有了不少儿子。当然,也有史学家认为,这些纯属是齐高帝萧道成对刘彧的污蔑。不过,观刘彧的荒唐行为,反而让人怀疑污蔑的可能性了。不管怎么说,刘昱算是个幸运的捡漏的。立刘昱为太子,并非刘彧所愿,却也无可奈何。这对父子不仅行为奇葩,就连名字的读音都一样,还真是很容易让人记混。但是,刘昱的名字前有个特别的称呼:废帝。刘昱的老爸各种作死,都未见有人出手推翻他,可是刘昱自己就没这么幸运了。这又是为何呢?刘彧和朱元璋有个共同点,就是在自己驾崩前,都会为儿子铺好后路,杀光能臣。也正是因为刘彧这样做了,才导致萧道成的崛起,而刘昱无力可击,就如朱允炆无法对抗朱棣一样。刘昱继位后,因为年纪尚小,忌惮于王贞凤和朝廷大臣,行为还不算出格。自从加冠正式掌权后,便开始放飞自我了,且行为越来越变态。开篇说过,刘昱很喜欢半夜出游。每一次出门,他的亲生母亲陈妙登都会一路尾随,生怕他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但是,随着刘昱越来越叛逆,陈妙登根本无力阻止他。每到深夜,刘昱就带着嬖臣一行人骑马驰骋,从城中一路赶往乡下,但凡路上遇见个行人,刘昱都会随手将对方刺死。哪怕是路上的牲畜,都逃不过刘昱这一叉子。现在您知道他为何出门带着那些奇怪物件了吧?刘昱的行为让自己从堂堂国君变成了“夜叉”,百姓听其名都瑟瑟发抖。因此,每当听闻刘昱出行,整个街道都会冷冷清清,哪怕是大白天,所有商铺都会紧闭其门。一次,刘昱好不容易在街上看到一个人影,直接一叉子将对方扎死了。刘昱身边的侍从因不忍心看,便闭上了眼睛。谁知这一幕恰好被刘昱看到,于是他责令侍从脱光站在大街上,拿起矛直接刺穿了他的肩胛骨。刘昱只要不高兴就要打人杀人,唯有如此才能解气。但是前面说过,刘昱很聪明,而且聪明也不用到正地儿上。他这个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什么炼金炼银,什么裁衣做帽,简直是一学就会,而且手艺可谓天下无双。刘昱还是个发明家,他自己造了一辆“敞篷车”,跑起来那叫一个快!总之,没用的事都是他在行的,而且玩的那叫一个溜。为啥说刘昱变态呢?光是喜欢无休止、无理由地杀人还不算,说一个他让人很无语的故事吧。一次,刘昱出行遇见了一个十五六的女子,可惜这个女子天生痴傻,见到御驾非但不回避,还高兴地迎了上去。刘昱竟然下车与这个女子,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行起苟且之事,而且让所有人观看。结果呢,刘昱对这个女人满意,竟然有事没事就去找她约会,人们便将这个傻女人称为了“路嫔嫱妃”,多么形象!刘昱是不作死不会死的类型,恰逢七夕节时,刘昱突然对平时很宠信的侍从杨玉夫咬牙切齿地说道:“你给我在庭院站着等织女渡河,看见了一定马上报告给我,要是我今夜没看到,你就等着我杀了你吧!”杨玉夫一听,心里立刻害怕起来,刘昱杀人可是不眨眼,他肯定难逃一死。于是,杨玉夫趁着刘昱睡着后,一刀就把他捅死了。由于刘昱喜怒无常,他睡觉时根本无人敢靠近,结果人都死透了,都没人发现。此时,刘昱也只有15岁。第二天,当众人发现刘昱死了后,竟然阖宫欢呼起来。而萧道成更是趁此机会,立刘淮为帝,这也是刘宋后一个皇帝了。从此,大权落入了萧道成手中,此是后话。世人只知道夏桀残暴,却不知道刘昱有过之而不及,若非刘昱早亡,说不定会超越夏桀也未可知,这样的坏小孩可算得上是古代版的《隐秘的角落》了。虽说刘昱和刘彧并非亲生父子,不过他们之间还有点相似的血脉,都是如此地让人恨得牙根痒痒。论起荒唐来,大家评评,刘彧和刘昱这对父子,到底谁更胜一筹呢?#宋帝简介#

3、宋帝顺序

宋帝因其词使其终生不得仕,柳永用其词腰斩了大宋。二者哪位更厉害?不言自明!

4、宋帝关系图

南宋末年,赵宋朝廷在元军的猛烈进攻下,岌岌可危。德祐二年(1276),刚刚即位一年半的宋恭帝派使者向元军求和,元军拒绝,在元军兵临临安城下的情况下,他只好俯首请降。四个月后,益王赵昰( s hi)于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元军一路紧追当了半载皇帝的端宗逃到惠州,又不得不向元军奉表请降。景炎三年(1278),陆秀夫、张世杰等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这就是南宋后一个短命皇帝。当时,中原几乎全都落入元军之手,宋帝僻居东南一隅,为保险起见又移住新会县南八十里海中的崖山追随他的官兵、民兵二十余万人大都住在崖山周围的船中。尽管宋帝已根本不能控制天下,但他的存在至少还是个南宋未彻底灭亡的象征,多多少少在心理上仍影响着臣民。所以,元江东宣慰使张弘范向元世祖忽必烈进言道: “张世杰立赵昰于海上,福建、广东的民众都响应他,应该进兵予以歼灭。”元世祖便任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面辞元世祖时,请示道: “国家没有汉人掌管蒙古军的制度。臣为汉人,只怕难以控制军队,请陛下派一位亲信的蒙古大臣与臣同往。”元世祖反对道: “你不记得你父亲与察罕的事情吗?他们攻陷安丰时,你父亲要派兵守卫,察罕却不同意,结果他们挥师南下,安丰又为宋人所占,弄得他们几乎进退失据。你父亲因此恼恨。究其原因,就是在于委任不专。现在,我怎么能让你再产生你父亲那样的悔恨呢? ”于是,只派他一人统帅军队,并且要赐给他锦衣玉带。张弘范却推辞道:“臣奉命远征,要锦衣玉带没有什么用。如陛下肯赐宝剑、签甲,臣就可以仰仗威灵,镇住不服从命令的人,从而完成臣的职责。”元世祖对他的话很赞同,便拿出上方宝剑赐给他,严肃地对他说道: “这上方剑,就是你的副帅。谁要是胆敢抗命不遵,你就用这把剑惩罚他! ”张弘范获得生杀予夺的大权,有了师出必胜的信心。他又举荐李恒为副将,率领两万水陆大军,从扬州分道南下,去征讨崖山。蒙古和汉族的将士见世祖对张弘范如此信任,谁敢和他手中的上方剑开玩笑?因此,人人都听凭调遣,个服从指挥。这一年的十一月,张弘范率军攻下广州,不久又在海丰俘获了宋丞相文天祥。元至元十六年(1279),张弘范又领兵浮海击败了崖山守将张世杰。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对宋帝说道: “国事到了这步田地,陛下应当为国而死。”说完,背着宋帝跳进了大海,张世杰也绝望地投海自尽。自此,南宋宣告灭亡,被元世祖授以统军大权的张弘范不辱使命。

5、宋帝封禅

宋绍兴十二年(1142)二月,宋进誓表于金,称臣割地。三日,金派使者到临安宣诏册封康王赵构为宋帝。九月,高宗封秦桧为太师、魏国公。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岳飞部将牛皋赴都统制田师中的宴会,中毒而死。传闻是秦桧指使田师中。绍兴二十年(1150),军校施全刺杀秦桧,被捕遇害。绍兴二十五年(1155),封秦桧建康郡王,秦桧没多久便殁。他遗表请“益固邻国之欢盟”,高宗赐秦桧谥“忠献”。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禅位,孝宗掌权,七月恢复岳飞原职,发还财产九千缗。因为太上皇高宗还在,未敢批判秦桧。宁宗开禧二年(1206),四月,宋削秦桧王爵,改谥“谬丑”。宁宗嘉定元年(1208),朝廷恢复秦桧的王爵。宋金的嘉定和议成立,改称伯侄之国,岁币增为三十万,另给“犒军钱”银三百万两,送韩侘胄首级至金国。金国给韩侘胄谥号“谬侯”。

6、宋帝历史

两宋(960一1279)十八帝一:北宋960一1127,167年1宋太祖赵匡胤,927一976,51岁,在位16年。2宋太宗赵匡义,939一997,58岁,在位22年。3宋真宗赵恒,96&一1022,55岁,在位25年。4宋仁宗赵祯,1010一1063,54岁,在位42年。5宋英宗赵曙,1032一1067,36岁,在位4年。6宋神宗赵顼,1048一1085,38岁,在位18年。7宋哲宗赵煦,1077一1100,24岁,在位15年。8宋徽宗赵佶,1082一1135,55岁,在位26年。9宋钦宗赵桓,1100一1161,62岁,在位1年。二:南宋1127一1279,152年1宋高宗赵构,1107一1187,81岁,在位35年。2宋孝宗赵眘,1127一1194,68岁,在位37年。3宋光宗赵惇,1147一1200,54岁,在位5年。4宋宁宗赵扩,1168一1124,57岁,在位30年。5宋理宗赵盷,1205一1264,60岁,在位40年。6宋度宗赵祺,1240一1274,35岁,在位10年。7宋恭宗赵濕,1271一1323,53岁,在位2年。8宋端宗赵昰,1269一1278,10岁,在位2年。9宋帝袁昺,8岁,被元军追杀,宰相陆秀天背帝蹈海,以死殉国。`

7、宋帝排名

终结宋帝统一全国梦想的高梁河之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场战役对北宋与辽国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战役发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年),地点位于今天的北京西直门外。这场战役中,宋军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与辽军展开了激战。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北宋与辽国的关系,还终结了北宋统一全国的梦想,它就是高梁河之战。高梁河之战的背景复杂,其根源可追溯至五代时期。当时,后晋石敬瑭为求与契丹(即后来的辽国)和解,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这片富饶的土地,对辽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然而,对于意欲统一全国的北宋来说,夺回燕云十六州不仅是实现其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梁河之战成为北宋与辽国之间的一场关键对决。战争开始前,在平定北汉之后,北宋太宗赵光义直接让疲惫不堪的队伍,迅速对辽国发起进攻。他认为辽国不会对幽州形成有效的抵抗,计划乘其不备,一举夺取这个战略要地。然而,事实并非如北宋所预料的那样。辽国通过探子侦查到宋军进攻的消息,迅速作出反应。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危急,立即派遣精骑增援,以阻止宋军的进攻。战争的关键时刻发生在高梁河(位于今北京西直门外附近)。北宋军队在这里遭遇了来自辽国的猛烈反击。辽军凭借高度的机动性和突击能力,发挥了骑兵的优势,迅速攻破宋军阵地,使其陷入了被动局面。在战斗中,北宋军队展现出了一定的勇气和战斗力,但在战术和战略上的失误导致了战败。首先,北宋军队轻敌冒进,未对敌情进行充分评估,以致在战斗中陷入被动。其次,由于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北宋军队在高梁河战场上三面受敌,终导致全线溃败。战斗过程中,北宋损失惨重,就连赵光义本人都险些丧命。辽军在追击至涿州后,放弃继续追击,回兵幽州。而北宋方面,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使得朝廷陷入恐慌。宋太宗赵光义险些丧命,后在一名将领的帮助下,乘坐驴车逃离战场,这一事件成为了高梁河之战的著名插曲。这场战役失败后,北宋意识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艰巨性,迫使北宋重新审视与辽国的关系。北宋在战败后开始寻求与辽国的和议,以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在此基础上,北宋对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些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新法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力等。通过这些措施,北宋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为后来的繁荣和强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辽国在高梁河之战中虽然获得了胜利,但这场战争同样消耗了其军事资源。辽国意识到与北宋保持和平共处的重要性,为了维护与北宋的和平共处,辽国也开始在外交上采取更加务实的策略,与北宋展开一系列的和谈。双方在后续的和平谈判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暂时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双方同意在边境地区设立和亲市场,以促进贸易往来和民间交流。这场战役使辽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其在燕云十六州的统治地位,但也暴露出其军事实力的消耗问题。高梁河之战,它揭示了北宋与辽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促使双方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这场战役虽然使北宋在军事上遭受重创,但也迫使其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国防建设,终为其后来的繁荣和强大奠定了基础。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两个国家的命运被重新塑造,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石。

8、宋帝的历史简介

《宋史·夏国传》记载,西夏皇族先祖姓拓跋氏,本出自鲜卑,后僻处西隅,唐贞观初年由其部落首领拓跋赤辞率领东迁,归顺唐朝,唐太宗赐姓李氏,部众被安置在静州等地,其中居夏州者号为“平夏部”,其地位为尊贵。唐代末年,拓跋思恭镇守夏州,因讨黄巢有功再次被唐朝赐姓李氏,封定难军节度使,统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所以元昊称帝后遣使向宋朝上表,说他的祖宗本出自北魏帝胄,所以他“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加上臣下们三番五次劝他登位,“山呼齐举”,他为了名正言顺且顺应众人的要求,“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希望咱“睿哲成人,宽慈及物”的宋朝皇帝陛下,可以成全他的小小心愿,“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给咱一个“皇帝”的名号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元昊这次上表语气谦恭,态度还算诚恳,只不过他提的要求有点奇怪,一方面他自称为“臣”,而称宋帝为“皇帝陛下”,但是他希望宋朝这个“皇帝陛下”可以册封他为西边的“皇帝陛下”,按古代东亚世界观的道理,皇帝是天下共主,只能有一个,如果有两个则必有一个是正统,另一个则为“伪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