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陈天忠同志简介陈天忠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巜营山文学》杂志主编。先后在巜人民日报》巜散文选刋》巜报告文学》巜青年作家》等近百家报刋发表各种文学作品逾千篇,出版文学作品15部;创作电影、电视片13部,其中电影巜蓝风衣》获全国文艺故事片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和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选入30多种选集和文集,多次获全国及省市文学奖,其生平事迹收录巜世界文艺界名人录》巜中国专家人才库》等多部大型辞书。
2、作家介绍目录作者简介:杜耀福(人之初),大专学历。山东潍坊市人。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诗词学会会员,黄河散曲社会员,原平农民散曲社会员,青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越调•小桃红】别骂我馋虫(中原音韵)左瞧右看尽娇容,香味无声颂。月吻风梳又三弄,牡丹丛,近情花色真如梦。笑颦入宠,清高赤凤,别骂我馋虫!曲谱:×平×仄厶平平△,×仄平平厶△。×仄平平厶平去△,仄平平△,×平×仄平平去△。×平厶平(上)▲,×平×厶▲,×仄仄平平△。【中吕•喜春来】五台礼佛凡心养性随三界,老眼清心近五台,何人醉色寄情怀?捐六百,因果好投胎。〔仙吕•醉扶归〕湖北散曲分会第二次理事会有贺您是开心乐,我是入情学,盛会谋篇果满箩,三镇逢龙跃。曲苑红花碧波,再赴明年约。
3、作家人物资料简介:水孩儿,原名吴艳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青山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艺术家》杂志副主编。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第九期高级文学研修班、鲁迅文学院。自16岁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文艺报》《草原》《包头日报》《中华艺术家》《中国当代CEO》杂志等发表作品二百余篇。26岁以剧本《家长里短》为人所共知,《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报》《辽宁青年》《河北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为其做过专题报道。出版有散文集《妹妹,你是一滴纯净水》《魔幻小狼窝》《一朵云》、诗集《一本草》、评论集《鸢尾集》、长篇小说《亡国之君李煜》《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东家火西家烟》、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忽然而已》《黄河好人》等十余部。主编文集五十余部。其中评论集《鸢尾集》获得包头市第十一届文艺振兴优秀作品奖。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入选2020年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扶植项目。长篇纪实文学《黄河好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重点文艺工程扶植项目。记录电影《好人王三》入选包头市重点文艺扶植项目。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荣获全国首届刘成章散文奖及包头市第十二届文艺振兴优秀作品奖。并曾获包头市首届互联网风云人物,内蒙古书香家庭,包头市第十四届妇女代表,东河区政协委员,包头市优秀公益组织,全国具影响力读书会等称号。喜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出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内蒙古包头。
4、作家简介书1901—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简介 (03)一九〇五〔波兰〕 显克微支亨利克·显克微(1846-1916),波兰现实主义作家。一八七二年起,以李特沃斯笔名在《波兰报》等报刊上发表讽刺作品 和短篇小说。一八七六年,显克微支经英、法到美国旅行,历时三年。在旅居欧、美和稍后的几年里,他写作和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有《炭笔素描》、《音乐迷杨柯》、《家庭教师日记》、《为了面包》、《灯塔看守人》和《奥尔索》等。在一八八二年到一八八八年间写出了描写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底约夫斯基先生》)。他的两部描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毫无规则》(1891),《波瓦涅茨基一家》(1895)。一八九六年,他发表了《你往何处去》。小说描写了暴君尼罗时期古罗马帝国的盛衰和基督教徒早期受迫害的情景。由于这部小说而被授奖。另外还有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900),未完成作品《军团》。一九〇六 [意大利] 卡尔杜齐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著名诗人。早期诗集《青春诗钞》(写于1850—1860年,1871年出版)、《轻松的与严肃的》(1861-1871)。长诗《撒旦颂》(1863)、其他作品:诗集《新诗》(1861-1887)、《野蛮颂歌》、(1877—1889)、(诗歌和韵律》(1898)等。卡尔杜齐还有《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行吟 诗人和骑士诗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专著。卡尔杜齐获奖理由是“不仅鉴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主要的是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的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5、作家简介一九〇一年至一九八一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简介〔28〕一九六六年 [以色列]阿格农约瑟夫·萨缪尔·阿格农(1888-1970)本名希英尔·优赛福查兹克斯,以色列作家,用希伯菜语写作,擅长写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被遗弃的人》(1924)、《夜间来客》(1930)、《火与树木》等。后期小说主要有叙述特拉维夫城历史的《往昔》以及《耶路撒冷故事集》、《这事发生在昨天》等。授奖是“因为他的深刻而具特色的叙事艺术,从犹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题”。一九六六年 [瑞典]萨克斯奈丽·萨克斯(1891-1970),瑞典女作家,原籍德国。主要诗集《传说与故事》(1921)《在死亡居住的地方》(1946)等。她的诗歌表现了欧洲犹太民族的痛苦与希望,既有犹太传统的影响,又有日耳曼神秘主义的影响。她还写过一些剧作。授奖是由于“她卓越的抒情诗篇和剧作以感人的力量表达了以色列的命运”。一九六七年〔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阿斯图里亚斯一九三六年完成了著名长篇小说《总统先生》。由于独裁统治的文化禁锢政策,这本小说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得以发表。一九四九年出版了他的另一部具有印第安民族色彩的作品《玉米人》。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于五十年代初期接连发表《强风》(1950)、《绿衣主教》(1954)和《永眠者的眼睛》(1955)等三部作品。他晚年还发 表过两部小说:《这样的穆拉托女人》(1965)和《多罗莱斯的星期五》(1972)。“由于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他的作品深深植根于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民族气质和传统之中”,被授奖。
6、现代作家简介大全公司常规出版文艺书 文学散文集《重新升起的月亮》作者简介:石岸:原名石绍中,江苏泗洪人。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当代先锋作家。国内新散文运动践行者之一。写散文,兼写小说和文学评论。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赌客》《你老是跟着我干什么》和短篇小说《愤怒的河流》《和鼠曲草一起飞》《恍惚》《物质时代的爱情》等。其中短篇小说《物质时代的爱情》被美国《世界日报》专版推介。散文《上午的忧郁之旅》、《重新升起的月亮》收入2002年《中国当代散文年库》和2005年《江苏散文双年鉴》。《自已的秘境》、《河岸上的幻景》曾入围2005年《中国佳年度散文选》等。2013年出版散文集《春风掠过一个人的眼睛》等。图书策划编辑:万木春文化编辑部高级策划编辑 杜怀超天津人民、苏白、印象、远望、万木春、未来趋势、新儒文化、新安文化联合出品时间的镜像(自序)《驳圣伯夫》是法国文学巨匠普鲁斯特生前未完成的遗稿。这部经后人整理而成的文字,似乎是《追忆似水年华》的另一个版本。我在2011年初春一个暖意融融的午后,重读了《驳圣伯夫》的部分章节。普鲁斯特一生几乎被疾病缠身。严重的哮喘病更是他终生的梦魇。然而普鲁斯特却对世界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疾病,似乎成了他窥探世界的神秘通道。他从中看到了开花的紫堇、少女、歌者、教堂守门人以及时间。是的,是时间。谁都知道,普鲁斯特用毕生的热情去追忆时间。时间,仍然是《驳圣伯夫》一文中大量频繁出现的字眼。哦,普鲁斯特究竟从雾气蒙蒙的时光中看到了什么?是时间的镜像吗?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同样陷入时间的泥沼。我甚至在少年时代,就极力想弄清时间的尽头到底隐藏着什么。2007年秋天,我应邀赴某学校讲学。在同学们面前,我提到了时间这个词。也许当时只是泛泛而谈,因为它涉及哲学和宇宙学而过于艰深。但是对于我自己而言,那次讲学却是一次契机。我仿佛如梦初醒,那种与故友久别重逢的感觉,竟然是如此的强烈。原来时间这头怪兽,早就蛰伏在我的文字之中了。作家的使命,除了对人生命本真的追问,而对时间真相的探寻似乎更为迫切。这些年来,我无意在自已的作品中去构建什么审美体系,我觉得那是评论家们要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对艺术缺乏认知能力以及它显而易见的重要性。作家当然要靠作品说话。现在我在这儿如果奢谈作品的质地、密度,似乎有故意卖弄之嫌疑。不说也罢。早在一九九五年,我曾在一家地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叫《时间的篇章》的散文。这不应该算是我好的文字。但是在那里却充满了对时间的敬畏与迷恋。这可能是我对时间探寻的起始之作吧。从此我和时间较上了劲。当然,毕竟我还有自知之明。一个人面对宇宙,真的就是一粒微尘而已。时光之箭终究会刺穿你的生命。“时间开始了”。诗人胡风如是说。在这里,我发现了时间的形而上意义。仿佛一只鸟飞过,在那个过于虚幻的时间节点上,人只是在自已的往事中喘息了那么一会儿,没有谁能够构筑起来时间真正的镜像。我只是从那种镜像中发现了自已,自己的文字,自己的灵魂。我也从中看到了一种更为广阔的虚像。也许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从现实出发,从一撮泥土出发。初的现实之镜已经破碎或消弥。我们抵达并且看见,是那种色彩、纹路分明的画面。它们是一种超验的事物。仿若一枚落叶,它能够指出秋天的真相。但是秋天也拯救不了自己。冬天已在召唤。这自然轮转的法则,就是世间万物的真相。一切都会随风而逝。是为序。#作家简介牌#
7、作家简介作品欣赏1901—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简介 (07)一九一三年 (印度]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哲学、政治及音乐绘画等力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八岁开始写诗,十七岁发表叙事 诗《诗人的故事》,并协助二哥办《婆罗多》杂志。主要作品,诗歌《晚歌》(1882)。《晨歌》(1883)、《瀑布的觉醒》(1884);诗剧《大自然的报复》(184);诗歌《两亩地》(1894)、《故事诗》(1900);长篇小说《戈拉》(1910)、《家庭和世界》(1916);剧本《赎罪》(1909)、《摩克尔塔拉》(1922)、《红夹竹桃》(1926);诗集《吉檀迦利》(1912)、《飞鸟集》和《园丁集》(1913)等。其中《吉禮迦利》诗集获诺贝尔文学奖,它以优美的抒情格调和秀丽的诗句,表达作者与神交流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烈情感。泰戈尔的一生写了五十部以上的诗集,长、中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百余篇,戏剧二十余种,还有文学、哲学、政治、游记、书简多卷。他共作了二千余首的歌曲,其中一首被定为国歌,他还绘了一千五百顿画,在世界各地展出。一九一四年,未授奖。一九一五年[法国]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主要作品:剧本《圣路易》(1893)《阿埃尔》(1898)、《群狼》(1898)、《理智的胜利》(1899)、《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1);伟人传《贝多芬传》(1903);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中篇小说《柯拉·布勒尼翁》(1914);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21-1934);论文集《斗争十五年》(1919-1934);剧本《罗伯斯庇尔》(1939)等。授奖的理由是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