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莲简介(李渊莲)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11:21:02 浏览
1、李渊莲

李承乾已经坐稳了太子位,为什么还要谋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早在太宗登基时就被立为太子。在太宗为高祖李渊守孝的日子里,由李承乾坐朝处理政务,得到了大臣们的交口赞扬,太宗也甚为满意。但随着承平日久,李承乾逐新暴露出纨绔子流的性格缺陷:他仗着自身才学,在东宫教授们面前舌灿莲花,故意表现,让太宗以为自己在用功学习经世之道;私下里却骄奢淫逸,狎养面首之余,还疯狂崇拜突厥民俗。后被太宗发现,不禁心生厌恶;加之李承乾天生腿疾,因此太宗有意重新立储,将四皇子魏王李泰立为储君。然而,在大臣褚遂良等人的劝谏下,唐太宗仍决定给李承乾一个机会:他命魏徵去做太子太师,期望李承乾能幡然悔悟、拨乱反正。可李承乾依旧我行我素,荒诞之举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宗忍无可忍,决意废黜太子,另立魏王李泰。而李承乾也深知自己巳失去父亲的信任,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他命左卫副帅封师进秘密组建刺客集团,招纳了张师政、纥干承基等臭名昭著的刺客,又秘密勾结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都尉杜如荷、太宗外甥开化公赵节等人,准备先杀死魏王李泰,然后发动宫变夺位。公元643年,就在李承乾紧锣密鼓地准备政变计划时,他的五弟齐王李祐也发动叛乱,但很快被平息。在审讯案情时,叛d供出了太子刺客纥干承基,而纥干承基为自保,便将李承乾的计划和盘托出。太宗闻讯大惊失色,立刻组织长孙无忌、房玄龄、徐世勋、萧瑀等重臣突击调查太子东宫,结果罪证确凿。群臣建议太宗仿齐王李祐,赐死太子以保留皇家颜面。但在来护儿之子、通事舍人来济的劝说下,太宗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并腰斩了杜如荷、赵节等人,斩杀侯君集,赐死李元昌,其亲眷子女全部流放岭南。645年,废太子李承乾在黔州郁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李渊莲简介#

2、

5月2日,晋祠,乔家大院,永祚寺。今明两天就我一个人在太原附近活动了。从太原去晋祠,车程22公里,约40分钟。晋祠公园很大,不收费,要看的是公园内的晋祠博物馆,是收费的。初中课文梁衡的《晋祠》被全文录在公园的一面墙上,他赞美“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不过看多了南方的奇山秀水,我感觉晋祠的山和水无论如何算不上出色,但两棵周柏还是印象深刻,遍布各处的大量隋唐宋元明各代的槐树均枝繁叶茂、布满沧桑,国槐也是太原的市树。舍利生生塔附近有几十棵牡丹很漂亮,品种还不错,牡丹花期在4月,这时已经快要开败了。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这也是晋祠名称的由来。经几代耕耘,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来到战国时期。再往后,唐高祖李渊是世袭的唐国公,封地就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也就是唐国的故地。他起兵之前,还特意到晋祠去祈祷唐叔虞保佑。所以夺得天下之后,定国号为“唐”就顺理成章了。晋祠里纪念的历史人物很多,关公、李氏父子、初唐重臣、傅山等等,还有七贤祠里的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和王琼。难老泉和周柏、宋代彩塑并称晋祠三绝,但泉水看起来实在普通,据说“难老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果真如此,也真是功德无量了。13: 00到祁县乔家大院,人满为患。大院的建筑布局、石木雕刻、斗拱彩饰都设计精巧,工艺精细。乔致庸始终以诚信、简朴为本,秉持 24 字的“六不准”家规,严格约束家人:不准纳妾,不准嫖娼,不准虐仆,不准赌博,不准吸毒,不准酗酒。他把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为人作事怪人休深,望人休过,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作为家训。祁县晋商和乔家复字号能够屹立百年,保持自律、诚信、宽厚、谨慎的品性应是重要原因。下午慕名赶到山西省博物院,在入口处扫二维码预约参观,但显示已经满员。了解到博物馆按时间段限制人数,每天多4000人,今明两天所有时间段都已经约满了。又是一个教训,遗憾。只好改去双塔寺,又称永祚寺,寺名取自诗经“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意思是“上天永赐福禄长远、子孙兴旺“,始建于明朝万历中叶。寺内有宝贤堂,存有《宝贤堂集古法帖》,是全国保留原石的明代法帖,荟萃了魏晋以来如王羲之、智永、褚遂良,黄庭坚,赵孟頫,唐寅、文徵明、朱奇源、董其昌、傅山等127位书家的作品,其主人是朱元璋四世孙晋王朱钟铉。可惜堂内并不出售纸质图册和拓片。双塔之一开放攀爬,排队1小时,登上13层塔顶,高约55米。每层塔有一个平台,中间是空心的方形隔板,上下贯穿,两边各有一个窗户。塔的顶层平台攀上木梯,从格栅窗户向外能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小湖。晚上去柳巷附近的清和元饭店,慕名品尝傅山头脑八珍汤。“头脑”是太原名小吃,饭店不卖小份的,服务员再三劝说我一个人吃不完一古(就是一大盆)。还是好奇想尝尝,就点了一古(88元),是羊肉块、藕片、山药和黄芪一起熬的面糊糊,不放糖、盐和任何佐料,吃起来没滋没味的。就着羊肉串和咸菜勉强吃了三分之一。听到邻桌一对小情侣问服务员,两个人能吃完一盆吗,服务员悄悄的指了指我,说看那个人一个人都点了一盆。查了一下,原来“头脑”是傅山发明的。传说傅山中年丧妻后,一直没有再娶,侍奉在老母身边。其母年迈体弱,长卧病榻,为使母亲康泰颐寿,傅山以肥羊肉、莲藕、山药、黄芪、良姜、煨面、黄酒、酒糟等为原料制成了“八珍汤”,并把这种汤作为老人冬季进食的早点。经过一个冬季的精心调治,他的母亲百病尽消,从此“八珍汤”闻名当地。傅山是清初太原籍的名人,太原市很多古迹都有他的痕迹,晋祠和永祚寺里都有他的纪念馆。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涉猎极广,包括哲学、医学、内丹、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所学无所不通。这样的传奇人物自然适合用在武侠小说中,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中傅青主就是医剑双绝的侠客。傅山撰写的《十六字格言》,包括:静、淡、远、藏、忍、乐、默、谦、重、审、勤、俭、宽、安、蜕、归,是他专门写给孙儿莲苏、莲宝的家训,字字都有深意。抄录傅山《霜红龛杂记》中的家训片段作为今天游记的结尾吧: “改之一字,是学问人第一精进工夫,只是要日日自己去省察,如到晚上,把这一日所言所行的想想,今日哪一句话说得不是了,哪一件事做得不是了,明日便再不说如此话,不做如此事了,便是渐渐都是向上熟境。若今日想,明日又犯,此等人活一百年也没个长进。吃紧的是小的往大里改,短的往长里改...躁的往静里改,轻的往重里改,虚的往实里改,摇荡的往坚固里改,龌龊的往光明里改...如此去读书行事,只有益,决无损,久久自觉受用”。

3、

被黑300年的唐朝开国第一将——张士贵(586~657)。张士贵早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后来归顺了李渊,主攻河南,为唐朝打下三分之一江山。先后灭薛举、薛仁杲,败王世充、李密、刘武周、刘黑闼,李渊赞其“先后战功,以为众军之”。在唐朝统一战争一共有六次重大战役,张士贵随李世民参加了四次,战功显赫,为唐朝开国第一将。不知为何,清朝乾隆年间的如莲居士写《薛仁贵征东》时,却把张士贵黑成迫害薛仁贵的大奸臣,终还不得好死。张士贵无缘无故被黑300年,也不知招谁惹谁了。#李渊莲简介#

4、

一口气看完唐高祖李渊皇后。窦氏京照平陵人,生卒年大约在公元5659年到公元613年之间,是唐高祖李渊的结发妻子。他父亲是北周的大司马窦毅。后来北周政权被隋文帝杨坚取代之后,他父亲又在隋朝做官,为定州总管神武公武功。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洛阳、长公主,北周武帝是她的舅舅。安氏出生的时候头发就长到启子了,三岁时候头发已经垂地与他的身体同长。除了这一特点之外,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和别的小孩很不一样,因此很得舅舅喜爱。北周武帝把她送到宫中抚养,其他外甥都没有这种待遇。他还喜欢读书,一点大的年纪就开始阅读《女城》、《列女》、烈女等传记读物,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而且读书能够过目不忘。也正是这样,她很小的时候就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很成熟的政治看法。当时她舅舅式帝的前后是突厥族的姑娘,但是婚后武帝和皇后感情并不是很好。武带不想宠爱皇后,只有五六岁的窦氏就到舅舅面前对舅舅说:现在突厥的力量还很强大,而我国的国情还没有稳定,所以希望舅舅能够控制你的感情,好好对待皇后与突厥联合,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实力,周边的边患也不足为惧了。武帝听后震惊,也认同她的观点,就采的了小外甥、女的进言、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政权。安氏听闻这个消息悲痛,痛哭流涕地说:真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的够救舅舅家于危难之中。他的父亲赶紧捂住他的嘴巴,说这话可不能乱说,会给家族幕来杀身之祸的!安氏不仅生得美貌,还有见识、有才华。所以有很多人上门提亲。父亲窦毅对她母亲说:我们家的女儿相貌又好,又见识不凡。我们可不能随便给她找个人嫁了,一定要执选一个贤能的夫婿。他母亲也很赞。同行来夫妻俩商量,我人在屏风上画了一只孔雀,然后把屏风摆在屋子中间。凡是上门提亲的人都必须先拿起箭来射这只孔雀。听说窦家以此种方式选婚,不少贵族子弟就纷纷上门。但是前前后后来了几十人都没有满意的。这天李渊也来了,他拿起箭就嗖嗖地射了两箭,正好一支箭射中了孔雀的左眼,一支箭射中了孔,雀的右眼。突氏父母两人一看顿时喜上眉梢,女婿就定这个了!这也就是"崔屏中选"的典故。安氏和李渊结婚以后感情一直好,安氏不仅对李白感情好,对李渊的家人也都好,尤其很孝敬婆婆。李渊的母亲年纪大了,一直卧病在床,但是他脾气又特别坏,其他的儿媳妇都不敢近前去照顾侍奉她。只有变氏,不怕辛苦不怕脏,也不怕老人家骂,始终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甚至很多天衣服都不换洗地在床前伺候,让李渊以及家人都特别感动。除了温婉贤良之外,尧氏还很会写文章,也擅长李渊的书法。把他写的书法和李渊写的书法如果混在一起,外人是很难分清楚哪些是李渊的作品,哪些是李渊的作品。窦氏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展示了她非同一般的政治见解,所以他对李渊的政治生涯帮助也很大。隋文帝之后隋炀帝执政,炀帝很喜欢各种珍奇的马匹。有一次本渊得到几四好马,就自己留了下来。李渊是骑马打天下的人,岂有不爱马之力。雯氏见到就对他说:隋帝喜爱马匹。如今你得到这几四珍稀好马,好是献给皇上,不然若有人将此事传入皇上耳中,恐怕会引来祸患。李渊还是舍不得静,结果果然被隋炀帝知道,他因此遭到了贬折。隋炀帝后期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国家很混乱。渊想起窦氏就经常四处搜集良药敬献给隋炀帝,果然保全了自己。李渊后来还常常想起窦氏,有时候涕泪齐后人对几个孩子说,如果及早听从我们母亲早就得到现在可以得到的东西!炀帝末期,李渊一直在外征战,突氏又要照顾家里,又要替丈夫担心劳累生病而死。李渊取得帝位以后,下诏命名安氏所葬的园陵为寿安陵,追封他为皇后谥号为"穆"。唐高祖李渊死后与窦皇后一起合葬于献陵,窦皇后也被尊称为太穆皇后。

5、

李世民24岁时,认识了25岁的寡妇韦氏,韦氏长了一脸好皮囊,还有一身曼妙身姿,身高高挑足有一米九,虽然韦氏已经是个生过孩子的寡妇,但李世民见到她还是不由得心脏怦怦跳。韦氏原名韦珪,是关陇之地,京兆韦氏家族。从魏晋到李唐,韦氏家族就是寄付于皇权之下的贵族。《资治通鉴》就曾明明白白写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珪的曾祖父韦孝宽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元老,官也做的大,位列大司空、上柱国,说一句政坛不倒翁毫不过分。不论政权如何更迭,朝代如何改换,韦孝宽却总能押对宝,站到后。这种正确押宝的家族传统一直延续到李唐时代,而韦珪就是家族用来政治联姻的工具。韦珪父亲早逝,自小被叔父韦匡伯养大成人。上天给了韦珪一个不幸的童年,却还给她一个美丽的容颜。根据她的墓志铭记载,韦珪长得“春椒起咏,艳夺巫岫之莲;秋扃腾文,丽掩蜀江之锦。”凭借着显赫的家世和靓丽的容貌,叔父给韦珪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成年以后嫁给了渤海李氏的李珉。李珉的父亲李子雄大有来头,是隋朝的大将军、民(户:唐朝时期避李世民的讳)部尚书,掌管着国家的军、财大权。后来,隋炀帝把国家搞得民不聊生,人民纷纷起义造反。隋朝内部也出现了分裂的迹象,杨玄感率先举起反叛旗帜,李子雄也参与其中,结果却兵败被杀。杨玄感的失败不可避免连累到了韦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韦珪及其孩子被隋朝夺去户籍,没入官婢。一夜之间,从顶顶在上的朝堂贵族到宫中女婢,身份的巨大落差恐怕是让人难以承受的。可是韦珪身上不愧流着武将的血统和基因,她愣是在宫中硬撑了下来,不论遭受多少白眼和辱骂,她都置之不理,全当左耳进,右耳出。时间缓缓流逝,混乱是上升的阶梯,不论对于底层平民还是落魄贵族,都是如此。瓦岗起义军彻底动摇了隋朝的统治,天下动乱已经是势不可挡的趋势。韦珪在娘家的帮助下,逃出了长安宫中,来到洛阳,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寡妇独居生活。公元613年,李渊依靠关陇贵族的力量在关中地区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唐朝。然而李渊和儿子李世民绝不会偏安一隅,他们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东方,东出一统中原是不可更改的国策。之后便是天策上将李世民的表演时刻,他一战擒二王,击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统一了整个北方。这一年,李世民年仅24岁,其军功和威望无人能望其项背。进入洛阳之后,李世民为了安抚民心,便开始广交洛阳当地的名门贵族。天姿绝色的韦珪此时进入了李世民的视野,将其纳入秦王后院,一同进入的还有叔父韦匡伯的幼女韦尼子,后被封为“昭容”,位列九嫔之一,属正二品夫人。从这也能看出韦氏一族的政治手段,就是不断同豪强军阀进行联姻,除了李世民之外,韦匡伯还将次女嫁给了王世充的太子。可谓是两头下注,不论谁赢谁输,韦家总能立于不败之地。韦珪嫁给了李世民之后,在武德七年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临川公主。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称帝,政治资源丰厚的韦珪一跃成为唐朝的贵妃。初唐时期,皇帝的后宫也有高低之分,高的莫过于皇后,其下设贵、淑、德、贤四妃,可见李世民对韦珪的疼爱,成为皇后之下的第一人。除了容貌之外,韦珪谦恭贤德的品性也为其加分不少。在她心中,她明确自己的定位,知道长孙皇后永远是李世民的白月光,因此即便在长孙皇后死去之后,她也未曾有再进一步,成为皇后的想法。更明白未来的皇帝也必定是长孙皇后的孩子继承,因此在李世民死后,韦珪就早早跟随记王李慎前去就藩。韦珪不仅受到李世民的疼爱,在李治继位期间也颇受礼遇。麟德元年,唐高宗李治准备泰山封禅时,曾让韦珪一同前往,这也足见韦珪的地位之高。可惜的是韦珪当时已经是69岁的高龄老人了,不久就病逝于洛阳。这也是她同李世民第一次相遇的地方,死的也颇为浪漫,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次年年末,韦珪陪葬昭陵,和李世民永远葬在一起。至于风闻她一米九的身高,是根据她的墓葬骨骼推断出来的,并不是无端遐想。作者:可乐参考资料:《韦匡伯墓志》及其婚姻关系考论 陕西师范大学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