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李丁生随新兵训练后,连长张吉祥严肃问他:“李桂卿,我晚上几次查房,都看见你在梦中哭,给你擦了几次眼泪,你实话告诉我,你今年到底多大?”李丁生说了实话:“我叫李丁生,今年只有13岁多,因大哥李桂卿不在家,我是顶替我哥哥名字来参军的。”李丁生是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人,一家六口人全靠父亲种租田、打零工,大哥做小工维持生活。 此前,1940年7月,抗日前线急需补充兵员。保长通知李家,必须去一男丁,当兵赴前线。大哥李桂卿年满17岁,到了应征年龄。但由于大哥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又在攸县做小工无法联系。李丁生对父母说:“让我顶替哥哥的名字去当兵吧。"7月12日清早,乡公所来接人,母亲抱着他痛哭。李丁生和同乡人王正坤、谭学文、周雪佳、陈子元等几十人,在乡公所长等陪送下于7月底来到湖北省三斗坪,被编入86军13师38团迫击炮连。连长张吉祥见到又矮又瘦的李丁生,对乡公所所长大怒:“你们怎么把一个还在读小学的娃儿送来部队?这个兵我不能接收!”所长连忙解释:“他已满17岁了,家里穷,生活差,不太长个子。”连长勉强收下了他。李丁生白天跟随新兵们一起列队、出操、拆炮、装炮,测距、瞄准,晚上熄灯就寝,却时常因想念父母家人而流泪。此次张连长严肃追问,李丁生讲了实情,连长听后说:“李桂卿这个名字你就不用再顶替了,李丁生这个名字不好听。你小小年纪就从你的家乡走到湖北军营来了,走了这么远,这么宽,你将来在行军打仗中,还会走得更远、更宽。”连长给李丁生改名叫“李宽”,安排他做勤务兵。1941初,李宽随部队镇守施南机场外围,跟随张连长练习武功、擒拿格斗,训练枪法、刺杀。部队与进攻施南机场的日寇伪军进行过十多次的战斗,保卫了施南机场飞虎队起飞降落的安全。经过战斗磨炼,李宽在部队上长大了,长高了,成为一名标准的战士,他身背两把盒子枪,跟随张吉祥连长鞍前马后。1942年12月25日,86军对沙市、宜昌的守敌发起进攻。李宽和战友们用迫击炮,对准日寇机枪火力进行炮击,将日寇机枪火力点摧毁,13师与友邻部队占领了宜昌守敌的阵地,歼灭了顽固抵抗的日寇伪军1000余人,随后日军向被11师占领的阵地进行反扑。在连长张吉祥的指挥下,李宽时而转运伤员,时而传递炮弹,时而代替炮手。日军炮火猛烈,炮连的战友王斌嵩、汤云飞、向明成中弹牺牲,同乡战友周雪佳也在这次战役中阵亡了,李宽的右脚被日军山炮弹片炸伤,骨头露在外面。1943年11月2日,在常德外围临澧,李宽随86军抢修工事,奉命阻击北面进攻常德的日军,11月7日,日军对13师的前沿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李宽作为连里的机动兵,哪里有阵地失守,就随战友赶上去增援,炮连时常会遭到敌机或大炮的袭击,每天都有战友伤亡。炮连的战友王发祥、李安泰、王在发、张子林、刘盘、余万年、张本固、张洪光、蒋超以及同乡战友陈子元先后阵亡。原来由三人操作的一门炮,只能由两人操作,李宽和连长都亲自担任炮手。1943年11月18日,三营阵地失守,团长命令迫击炮连火速增援。就在赶赴三营阵地途中,连长张吉祥被日寇飞机机枪子弹击中,倒在地上。李宽跑去抱着连长坐起,连长大喊:“开炮!开炮……”然后倒在李宽怀里牺牲了。李宽放下连长,和迫击炮连的战友们瞄准开炮,他看见炮弹在冲上三营阵地的日寇中间开花,阵地上留下几十具日寇尸体。张吉祥连长牺牲后,李宽每战都冲锋在前,他的右面部肌肉被日军弹片削去了一大块。经过几十天的血拼肉搏,终将日寇击退,收复常德。常德会战后,86军伤亡过半,番号被取消,李宽随余部编入94军121师363团迫击炮连,担任炮手,参加了湘西会战和桂林战役。在1945年5月攻打桂林时,由于日寇的城防工事坚固,暗堡纵横,363团攻城的士兵伤亡很大。李宽和迫击炮连的战友接近日寇工事,用迫击炮将鬼子暗堡里的机枪火力一个个摧毁。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迫击炮连几次遭受日军山炮的袭击,伤亡30余人。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1日上午,李宽和363团官兵警戒在芷江机场跑道两旁,亲眼看见侵华日军头目今井武夫等四人从飞机上下来,走进受降厅。随后部队对所有在湘西境内的日寇进行受降。芷江受降后,部队开往南京,李宽因右脚严重负伤不宜再留在部队,于1946年11月,与伤残的同乡战友谭学文一起返乡务农。2010年,在志愿者帮助下,李宽被承认了抗日老兵身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认可,并获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20年2月,抗战老兵李宽在衡山去世,享年93岁。
2、谭学文如何感谢谭家菜第四代传人谭学文大师为中餐学子带来精彩有趣的一课~
3、湖南省株洲市谭学文清朝的时候,兴安府“一口酥”糕点作坊的谭掌柜,遇到一件烦心事。眼瞅着到了将生意托付给下一代的年龄,他却有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可百年老店的招牌却只有一个。这下,可犯了难。店里有个叫李书的伙计,为人聪慧,深得谭掌柜信任,大事小事都拿得出可行的主意。不等谭掌柜开口,他已看出掌柜的心事,并建议说,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何不将招牌传给孝顺的儿子呢?孝顺,即代表人品好。谭掌柜思忖良久,觉得可行,当即叫来两个儿子说,他身体有些不适,想吃些梅子和桑椹。二子闻言,立即赶去集市购买。然而,当时正值五月,桑葚却是四月成熟,眼下,都已下市。而梅子则在六月成熟,远远还没到上市的时候。见兄弟俩皆是空手而归,谭掌柜不禁摇头叹息。大儿子谭学文却道:“父亲,您别着急,身体要紧,明日我便出门寻找,一定会让您品尝到梅子桑葚的。”小儿子也表示,他也将出门寻找。翌日一早,两兄弟便分头出发了。望着两兄弟的匆匆背影,谭掌柜不禁得意地笑了。他在心中盘算,当下梅子、桑葚确实难寻,但哪个儿子回来的晚,哪怕晚回来一天,就表明他肯花时间,寻找为用心。即为孝顺。九天后,谭学文返回,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包圆鼓鼓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打开道:“父亲,您看这是什么?”潭掌柜伸头一瞧,里面装着的是一种圆溜溜、黄澄澄的果子,不是梅子是啥?眼下并没有到梅子成熟的时节,大儿子是怎么找到的呢?原来,两兄弟分头寻找后,潭学文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寻找,就怕错过,或忽略。他是片刻不敢耽误,一路打听哪有成熟的梅子、桑葚,然而,却一直没有好消息。一日前,他走进一个叫郭李的村子,猛然发现一棵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梅子。树主人告诉他,这是棵难见的早梅,要比其他梅子早熟一个月。谭学文心中大喜,当即买下一袋成熟的梅子,并记下地点,日后父亲若是还想尝鲜了,还可到这里购买。自家的糕点作坊,或许还能靠此,早一个月推出梅子类的糕点。为了让谭掌柜早些吃到美味,他顾不上寻找桑葚,便匆匆赶了回去。谭掌柜品尝着新鲜的梅子,心中默默盘算着招牌归属的事儿。突然,有人走进屋内,谭掌柜抬头一瞧,正是小儿子谭学武。这兄弟俩一前一后回来,相隔不到半个时辰。与大哥谭学文类似,他在一片大山里,找到了成熟的桑葚。由于山中气温较低,季节变换慢,那里的桑树要比外边的迟一个月挂果。谭掌柜一手拿着梅子,一手拿着桑葚,心里头跟吃了蜜似的,但高兴没多久,他就犯起了愁。两兄弟同一天回家,并且都带回了一样要他们寻找的果子。如此结果,哪个儿子才算孝顺呢?第二天,散发着智慧光芒的李书又登场了,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他告诉谭掌柜,既然孝心不分上下,那就比比兄弟俩谁能干,如何?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百年招牌,自然要交给有本事的那个人。谭掌柜点头同意,当天下午便让两个儿子,分别赶去芜州、池州谈生意。以一个月为期限,谁谈的生意多,成交的买卖大,就由谁来接手家里的招牌。先说谭学文,他去的是芜州,进城后,他找了一家有些规模的店铺,试图说服老板进他家“一口酥”的糕点。然而,老板却说,芜州城里也有不少糕点作坊,自己何必舍近求远,去三百里之外的兴安进货呢?运输不要成本吗?一连几天,谭学文都缠着那位老板谈生意,可那老板总是不予理会,跟没看到似的。第四天,仍是如此。苦于无计可施之际,一位老翁走进了该店铺,老翁在店里转了一圈,似是没找到满意的糕点,转身就要离去。谭学文眼疾手快,赶忙上前,主动为老翁介绍起店里的各式糕点。这款,香甜软糯;这款,唇齿留香;这款,咸甜适中。如此云云。这四天里,谭学文自费尝了不少该店的招牌糕点,因此,介绍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老翁听后动心,便买了几大包糕点,并表示下次还会光顾的。如此一来,该店老板就不好意思不理睬谭学文了。老板让伙计上了一壶好茶,招待谭学文,谭学文趁机将自己带来的糕点,拿给那老板品尝。老板一一品尝后,咂摸滋味道,该糕点与本地的糕点大有不同,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于是,谭学文的第一笔生意算是谈成了。紧接着,他又赶去了另一家店铺。(后续在配图区!)评价:一比孝心,二比能力,三看仁义。伙计李书,若是谭掌柜的三儿子,那他能得到“一口酥”的百年招牌吗?想必,难也不难吧。文中后,也交代了谭掌柜为何将“一口酥”的招牌,交给小儿子的原因。只有做掌柜的,心里有底下人,底下人出于感恩,肯为店铺尽心尽力,店铺才能做得更加红火、长久。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有一个片段,年底东家请客吃饭,各大分号的掌柜却坐不得上席。自己累死累活,为东家挣得多,还坐不得上席?上席准是留着,巴结权贵呢。怎料,东家请来的权贵,竟是各位掌柜的爹娘!有这样的东家,底下的人干起活来怎会不卖力气呢?后来,东家成了晚清女首富,这些都与他们的努力离不开关系。江湖从来都人情世故,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