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必读的100部中国经典名著(一):一、哲学宗教1、《周易》殷商 佚名——群经之首,设教之书,中华文化之本源2、《道德经》春秋 老子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3、《论语》春秋 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4、《墨子》战国 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5、《孟子》战国 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6、《庄子》战国 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7、《荀子》战国 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8、《韩非子》战国 韩非——河南省新郑人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9、《吕氏春秋》战国 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10、《淮南子》西汉 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11、《论衡》东汉 王充——浙江上虞人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著作12、《抱朴子》东晋 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著认为黄金不会朽坏,如果服食黄金烧炼的金丹,那么人也可以跟黄金一样,变成不坏之身。13、《传习录》明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14、《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著提出"天下大公"的制度,认为土地应收回为国家所有,然后再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15、《日知录》明末清初 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此书。二、历史地理16、《左传》春秋 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17、《国语》战国 佚名——中国现存早的国别体专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18、《史记》西汉 司马迁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19、《汉书》东汉 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班固无罪开释,朝廷赐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20、《三国志》西晋 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著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棵迎戏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21、《华阳国志》东晋 常璩——中国现存早的地方志专著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22、《后汉书》南朝 范晔 西晋 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著作作者完成了本纪、列传后,有人告发他参与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23、《洛阳伽蓝记》北朝 杨炫之——中国历史上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著伽蓝"一词,即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意为"众园"或"僧院",是佛寺的统称24、《水经注》北朝 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25、《史通》唐 刘知几——中国现存早的史学理论专著,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26、《大唐西域记》唐 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的史地文献书中记录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27、《资治通鉴》北宋 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趁暑假,多读书,推荐《史记》,分三个版本,小初高:
2、左传简介及作者生平离蒲骚离骚本是离蒲骚,不受重用发牢骚。牢骚太盛防肠断,投汨不是好情操。注:1、蒲骚~指位于湖北应城县境内的古地名。蒲骚之名早见于《左传》,楚武王四十年(前701年),楚武王为了攻占汉水以东的诸侯国,派大将屈瑕,斗廉夜袭蒲骚大败郧国之师,奏响了经营汉东、问鼎中原的序曲,这就是著名的“蒲骚之役”,蒲骚故里得以走进历史典籍。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应城始置县,以蒲骚为应邑要冲地之地,此地应置城为守,故名应城县。从此,蒲骚邑地由“郧郊”的一个军事城邑跃升为应城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城邑。我记得有资料介绍,蒲骚也是屈原祖上的封地(因其祖屈瑕蒲骚之役有功而封),故屈原遭贬时曾回蒲骚居住而作《离骚》。离骚,就是离开蒲骚,离开封地,走向末路,而非一些非当时当地文人牵强附会所解的离开忧伤、忧郁等文不对题的解释。如是离忧,离开忧伤抑郁,心情应开朗活泼,为什么满篇忧伤、牢骚、报国无门的愤概,而后径直走向汩罗江?本人不否认屈原是伟大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也不否认《离骚》的伟大文学价值,只是对一些文人解题持异议,也不赞成投汩罗江以志爱国的情操。否则,那些热血洒疆场的爱国者作何想?个人观点,仅供参考。2、2022/6/4/20:28作于家中。
3、左传晋文公?追不及斋藏当代中国名人签名实寄封一一翻译家胡志挥?一句话评价人物:曾将中国难读懂的历史巨著《左传》译成英文,难度还不得几何级增长!注:胡志挥先生1991年从北京到南京来,因翻译家吴钧陶先生介绍,曾光临寒舍,本拟一起去访戈宝权,到译林出版社一打听,戈先生到北京去了。就陪同他去拜访了赵瑞蕻先生,那次杨苡先生正好也到北京看望兄长杨宪益去了,仅有赵先生一人在家。会见的内容已记不得了,只记得气氛很融洽很舒适也很随意,后在赵先生家里和小院里为两位翻译家拍了合影。胡先生还在寒舍小住了一晚。#左传简介传#
4、左传和史记每日一题(常动脑 永不老)2月18日《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 先秦B 、西周C 、春秋D 、战国明天出答案昨天答案《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C )A 、 编年史B 、纪传体通史C 、断代史D 、国别史说明:断代体:事件介绍的很详细,但时间跨度短且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克敏
5、左传概况【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史书体例介绍】史书作为记载历史事件、人物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不同体例的历史著作。要读懂历史,必先从史书开始,要读懂史书,我们先要了解不同史书的体例特点。纵观诸多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体例大多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通史几种。编年体:按照时间线索编排历史事件的史书。目前已知的史书当中,《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史料记载加以整理编著。后又有左丘明将《春秋》进一步整理,编成《左氏春秋》,简称《左传》,被认为是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司马迁编著的《史记》是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称为“史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即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重要人物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各种典章制度)。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记载的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断代史:断代史是相对于通史而言的概念,它以朝代为断限,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史书。第一部断代史史书为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载西汉时期的历史,从汉高祖刘邦开始,至王莽新政结束。通史:与断代史恰好相反,打破朝代的限制,记载从古至今的一长段的历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事实上,一本史书往往不只有一种体例,例如,《史记》既是纪传体,又是通史。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些史书的体例,我们做一个小结: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通史——《史记》【试题练习】(单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史记》B.《汉书》C.《国语》D.《资治通鉴》【中公答案】B。解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6、左传资料大全原创:介绍成语岀处,领略古人智慧,感悟成语精妙。(周三、六发;网络图片;20)成语:众怒难犯并专欲难成一一原意是郑国(今河南省郑州市)子孔为相,要独揽大权。定立了各种法规,记在《载书》上。朝官不服。子产(郑国大夫,子孔亲属)劝子孔把《载书》烧掉,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后用为成语,警劝当政者不可独断专行,违背大众意愿。岀处:《左传·襄公十年》(公元前663年)原文:子孔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弗顺。将诛之,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众亦得安,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于仓门之外,众而后定。白话文:郑国(今河南省郑州市)子孔当政,订立了很多法规,辑成《载书》,主要内容是:朝廷官员,各依照官职大小高低,进行办事,不得参议朝政。各部门的官员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子孔认为谁不服从,就惩罚谁,甚至杀了他。子产阻止了他,建议把《载书》烧掉。子孔认为不可以,说:“订立法规是为了国家,谁以不服从,就烧掉,那么还有什么呢?国家能不陷入困境吗?”子产说:“大家都反对,你的政策能顺利的施行吗?不能顺利的推行,是危险的道路。那就不如焚烧掉它,以安定众人。众人不阻止你了,你不就达到目的了。众人团结一心,不好吗?独断专行,是要兴祸害的,你一定要听从我的建议。”孑孔听从了子产的建议,众人就安定下来了。#左传简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