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热播的古装剧《清平乐》,就是一部有关宋仁宗的电视剧。里面的宋仁宗被描写成一个宅心仁厚的皇帝。那么宋仁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像电视剧中所说的是仁慈的好皇帝呢?那就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卷,看一看宋仁宗的庐山真面目吧。公元1063年4月30日,辽主耶律洪基收到宋朝送来的讣告:宋仁宗驾鹤西行。耶律洪基顿足捶胸,他抓着宋朝来使的手哭着说:“42年啊,两国和平相处, 太可惜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哀悼之情,耶律洪基把宋仁宗以前所赠的御衣埋葬,给宋仁宗起了衣冠冢。辽国的百姓听了这个噩耗,也都相拥哭泣,悲痛万分。耶律洪基为什么对宋仁宗这么有感情呢?这还得从他当太子的时候谈起。有一年,耶律洪基乔装改扮,跟随商队进入大宋,一来想刺探情报,二来也想领略一下大宋的风土人情。没想到,刚入境,就被抓个正着。当时两国在边境剑拔弩张,耶律洪基感觉自己凶多吉少。出乎他的意料,宋仁宗不仅没有责罚他,还对他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希望你以后当皇帝,我们两国可以和平相处。”宋仁宗对耶律洪基殷勤招待,然后送还辽国。后来耶律洪基即位后,宋辽两国签订了条约,从此两国边境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据《宋史》记载:每当有旱涝灾害的时候,宋仁宗就会祷告,光着脚站立,以示对自己的惩罚,请求上天慈悲。宋仁宗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他经常穿着旧衣服,盖粗布被子。有人提议把玉清园扩建成皇家花园,宋仁宗说:“花园已经很大了,没有必要再劳民伤财。”有一天晚上,他想吃羊肉,手下想去找御厨,被宋仁宗制止。他说:“如果成了习惯,御厨就会每天备下酒菜,这不是很浪费吗?”对于刑罚,宋仁宗主张从轻的原则。凡是被判处死刑的,他都要亲自过问,如果有不公正的地方,他就会提出严正警告。他对大臣们说:“我从来没诅咒过别人死,又怎么能乱用死刑呢!”他在位42年,虽然政治松散,但官员们很少有贪赃枉法的,刑法虽然宽松,但全国很少有断案不公的,犯罪率也是低的。虽然向西夏和辽国卑躬屈膝,但半个世纪没有战争,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在他统治时期宋朝的经济科技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如天说:宋朝历代皇帝中,能受到本国和敌国上下的敬仰,除了宋仁宗没有第二个。然而宋仁宗是用自己的屈辱换来的和平。辽国和西夏,虽然很敬重他,但往往出尔反尔,不断侵扰宋朝边境。所以说,一个人不能太善良,善良也要带着锋芒。不然,善良就成了懦弱的代名词。你觉得宋仁宗是仁慈还是懦弱呢?#青平乐简介#
2、中国清平乐简介《清平乐》叶落轻暑,惊起流莺语。宝扇频摇酥臂舞,难却心头乱绪。帘外湘竹疏篱,书案冷落新诗。红笺余音识趣,风骚休叫人知。
3、清平乐介绍《清平乐》中,关于宋仁宗的老婆们的称呼都是“娘子”,例如“苗娘子”、“张娘子”等等。那是不是当时都是这么称呼的呢?当然不是。实际上,只有妃和嫔才被称为“娘子”,皇后和嫔以下的内命妇都是不能被称为娘子的。宋朝的妃一共有四位,即所谓的“四妃”。贵妃:四妃之首,仅次于皇后。品阶:夫人阶,正一品,秩视三公。淑妃:四妃第二。品阶:夫人阶,正一品,秩视三公。德妃:四妃第三。品阶:夫人阶,正一品,秩视三公。贤妃:四妃居末。品阶:夫人阶,正一品,秩视三公。嫔有十六位。1.贵仪:嫔阶,从一品。2.淑仪:嫔阶,初为从一品,后改为正二品。3.淑容:嫔阶,初为从一品,后改为正二品。4.顺仪:嫔阶,正二品。5.顺容:嫔阶,正二品。6.婉仪:嫔阶,初为从一品,后改为正二品。7.婉容:嫔阶,初为从一品,后改为正二品。8.昭仪:嫔阶,正二品。9.昭容:嫔阶,正二品。10.昭媛:嫔阶,正二品。11.修仪:嫔阶,正二品。12.修容:嫔阶,正二品。13.修媛:嫔阶,正二品。14.充仪:嫔阶,正二品。15.充容:嫔阶,正二品。16.充媛:嫔阶,正二品。以上的20位才有资格被叫“娘子”,后面的都没资格了。婕妤:自成一阶,正三品。美人:自成一阶,正四品。才人:自成一阶,正五品。贵人:内命妇末阶,无品。再往下还有,地位就很低了。宝林:无阶,无品。御女:无阶,无品。才女:无阶,无品。
4、青平乐全部照片公元1057年,宋仁宗将19岁女儿嫁给自己表弟。婚后,公主和太监厮混、和婆婆打架,好不容易和离,宋仁宗又来了一句:必须复婚。宋仁宗的这个女儿,就是福康公主。在电视剧《清平乐》中,福康公主深受宋仁宗喜欢,自小被捧在手心。然而,到了适婚年龄,她却被父亲强硬嫁给了李玮。公主反抗无果,带着心爱的太监梁怀吉出嫁。她打算和内侍相伴一生,却被李玮霸王硬上弓。后来,公主求着父亲让自己和离,却被拒绝。后,活泼可爱的公主沦为了疯子,而她爱的梁怀吉也被送走。无数观众为福康公主的遭遇感慨,十几年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代价居然是后半生一望无际的深渊,如果是你,你愿意吗?这还只是影视剧的演绎,在真实的历史中,福康公主的遭遇,更令人发指。她是宋仁宗的长女,从小被父亲捧在手心。宋仁宗子嗣不行,生了3个儿子全部夭折,生了13个女儿,也只活下来5个。他把满腔柔情都放在了福康公主的身上,在女儿周岁时,就赐下了“福康”的封号。按照规矩,公主的封号,一般是在成年之后或者出嫁之际才会赐下。19岁那年,福康公主又被册封为兖国公主,宋仁宗还特意为女儿举办了隆重的册封礼。她也因此成了宋朝第一位有自己册封礼的公主。册封礼结束,一向节俭的宋仁宗,一掷千金,花了几十万缗钱为福康公主造府邸。只是,这么好的父亲,在女儿出嫁之际,忽然变成了杀人不吐骨头的豺狼。宋仁宗把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表弟李玮,从血缘关系来看,福康公主还要喊李玮一声表叔。按照宋朝的婚姻法,这两人压根不能结婚。福康公主也多次表示,李玮长得丑,人品差,不能成为自己丈夫。(《资治通鉴后编》:玮貌陋性朴,公主常庸奴视之。)但无论福康公主怎么闹,宋仁宗都非要把女儿嫁给李玮。为何宋仁宗这么坚决?这就要从一桩“狸猫换太子”的往事说起了。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4位皇帝,也是“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个“太子”。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赵祯的生母是皇后刘娥的婢女,人家是主动把孩子送给皇后,只为了让儿子能够以嫡子的身份顺利继位。但赵祯深感自己没有为母亲尽孝,疯狂补偿母亲的母族。他不仅给母亲的弟弟赏赐高官厚禄,还打算把宠爱的女儿也嫁过去,为自己赎罪。此时,李家没有和女儿同辈的适婚男子,只有表弟李玮比公主大3岁,勉强也能塞过去。9岁那年,公主就被订了婚,出嫁时,她只要求带上心爱的内侍梁怀吉。婚后,福康公主和李玮相安无事,但这种疏远实在不是正常夫妻的样子。李玮心中委屈,李玮的母亲杨氏更是觉得儿媳和梁怀吉不清不楚,便经常在暗地里偷窥,想要看看两人是否真的对不起自己的儿子。好巧不巧,杨氏被公主抓了现行。这下子,事情就大了。宋朝的公主地位很高,一般出嫁了,驸马就要升辈,即地位和父母平起平坐,这样,公主也不必伺候公婆。福康公主本来满是委屈,如今还遭受了偷窥这样的羞辱,当即和婆婆打了起来。杨氏自然不敢对公主动手,但公主的脾气一向比较温和懂事,如今被他们逼得毫无形象,可见她受了多少说不出来的委屈。这一次之后,福康公主哭得梨花带雨,连夜跑回皇宫找父亲哭诉。宋朝的皇宫在夜间是不能开门的,但宋仁宗心疼女儿,还是打开了宫门,让她进来。但他没有处罚李玮,也不允许公主和离,只是口头上安慰了公主。等公主回去后,他就直接下令,把公主身边的内侍全部调走,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影响了她和驸马的感情。就这样,受了委屈,本想要找父亲做主的公主,还被父亲给欺负了。至于公主宠爱的梁怀吉,更是被发配到洛阳去干粗活了。这次事件之后,公主就在府里住得抑郁寡欢,整个人都处在疯癫的状态。【灵枫历史阁】公元1062年,宋仁宗于心不忍,让女儿回皇宫居住,还召回了梁怀吉。李玮的哥哥李璋上奏,代弟请求让两人和离。宋仁宗同意了,但他觉得是女儿的错,便把女儿的“兖国公主”的封号降为“沂国公主”,还赏赐了李玮黄金二百两。按理说,公主的苦难该结束了。可几个月后,宋仁宗突然重病,然后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自己的愧疚,觉得还是要牺牲女儿。于是,他留下了遗言:将女儿进封岐国公主,和驸马复婚。遗诏的威力是无穷的,此后再也没有人敢让两人离婚。公元1070年,公主郁郁而终,年仅32岁。公主死后,宋神宗才发现,一直以来,她都遭受驸马的虐待,是李玮不让公主求医问药、让公主做粗活、让她穿满是虱子的衣服……大怒之下,宋神宗革除了李玮的驸马职位,将他贬谪,但公主却再也回不来了。十几年的幸福生活,往后余生的痛苦折磨,或许还可以忍受。曾经爱的人,如今成了插上自己的刀,你还能承受吗?#青平乐简介#
5、清平乐内容简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此词是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时所作。此时,词人正不为小朝廷所容,落职居家,以稼名轩,借带湖风月遣送壮岁年华,山鸟山花,连云松竹,农村野老,欢然相处。离开了险恶的仕途风波,他暂时从淳朴和谐的田园生活里觅得了安慰。格调优美清新的农村词,一首首在他的胸中笔底倾泻而出。全词不用“人在画图中”的咏叹来直接抒发主观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静处闲看,客观摹状,阿堵传神,在美好风物应接不暇的带湖佳处,摄取了特具画意诗情的人物活动镜头,组成了江南农村的清秋风景画和劳动风俗画。词的上片,先画农家全景,茅檐低小,容膝易安,青草溪边,目涉成趣,侧重写的是白发老农,使用倒装句法,先闻其声,再出其人,吴侬野语,醉里欢容,谈笑相悦的柔和乡音,包含着亲切朴素的家人夫妇之情,也暗示着单纯恬淡的自给自足之乐;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是似曾相识的溪那边人家,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普通农户。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下片写农村劳动生活的具体片断,几笔白描,一幅速写,勾摹出各个不同的人物姿态和神情。画面远处有大儿锄豆;近处有次儿编织鸡笼;不远不近处有小儿在卧剥莲蓬。这一幅饶有生活气息的三男动作描摹,流水行云,横生姿态。俞平伯以为从汉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化出,可谓深会作者匠心。那传神的两句“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固然融化了“小妇无所为”的神理,但妙手偶得的好句,归根到底却是从生活中来。写农村小儿,读者首先大概会想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类的模式。这里的结句却偏偏出人意外地说,调皮的、不老实的小儿,什么活也不干,偷偷地躲到溪头,躺在那里尝新鲜莲子去了。我们试再读稼轩的《清平乐·检槁山园书所见》“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便更可体会此处忙里偷闲的笔意,感到那顽皮小儿瞒人的举动,天真的心思实在逗人喜爱。小小画幅中,有清溪一水萦回映带。从青草溪边的茅屋,大儿锄豆的溪东到小儿剥莲蓬的溪头,意脉连绵,情思不断。长留在稼轩诗卷里的这溪流,该是一条不出奇的清浅小溪吧,然而它却欢快地载着多少读者,行过了一段段美妙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