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的杜牧,写给13岁情人的一封信,笔势放纵,风格雄健,成为北京故宫珍宝之一大诗人杜牧,一生风流倜傥,光在史书上记载,有名有姓的就有三位,并有相应的名作传世:《杜秋娘诗》、《叹花》、《张好好诗》!张好好刚认识杜牧的时候,才13岁,是杜牧的上司沈传师府上当歌女,两人一见钟倩,并交换信物,可惜张好好被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捷足先登,纳为小妾。六年后,杜牧在街头偶遇张好好,此时张好好被喜新爱旧的沈述师赶出府门,流落在市井之间,靠沽酒为生!杜牧看到悲催的张好好,加上自己一生颠沛流离,提笔写下千古名作《张好好诗》,控诉权贵们的无情和霸道,又悲叹自己与张好好升浮沉沦的悲剧生涯。杜牧死后,张好好得知后,专门在坟前祭拜,并自缢于坟前,成为唐代版的“梁祝”。这篇《张好好诗》,全文一气呵成,饱含作者的情绪变化,笔势由缓到急,然后又从急到缓,有低沉,有高昂,表现了杜牧内心变化。全篇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杜牧对于张好好的同情与他自己的感慨,犹如一首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人叹服不已!从书法而言,全篇笔势放纵,风格雄健,有二王的古朴风度,《宣和书谱》评价此作:“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书法,除技法,更多是书家的情绪表达,无论从意境,还是技法而言,这篇《张好好诗》堪称唐代书法的精品,并且能以纸本传世,被历代皇家所珍藏。在清末,被溥仪带出皇宫,后来被张伯驹先生买下,并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馆之中,受世人敬仰。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杜牧的《张好好诗》的高清复制品,采用博物级的复制技术,与原作相差无二,期待您的喜欢!
2、作家杜牧帐诗唐•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作者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杜牧作家简介#
3、杜牧是什么著名作家杜牧为“初恋”写的行书,功力不亚于米芾,被故宫看作“一级书法”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们走进了杜牧的文学世界,其实杜牧除了诗文创作,还有一个“隐藏技能”——书法。可是杜牧的书法为什么不出名呢?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传世书作太稀少,目前所知只有行书《张好好诗》这一件。这幅作品是杜牧为了缅怀“初恋”张好好而写,当时杜牧在洪州做官,与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十分交好,经常去他家中饮酒赏乐。在这一来二往中结识了歌姬张好好,两人暗中生情,可惜沈传师的弟弟抢先夺走张好好,将她纳为妾室,后来二人在洛阳再次相见。这时张好好已经被抛弃,依靠卖酒过活,杜牧看着她这般坎坷的境遇,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就写了这卷《张好好诗》。此作全文共有46行,合计322个字,董其昌曾评价曰:“樊川此书,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牧之,亦名家也。”这句话是说杜牧书法中蕴含的深厚晋人之风,在颜真卿、柳公权之后就很少有了,杜牧的笔法主要取学“二王”,字体多含欹侧姿态。例如文中的“东”“阳”以及“籍”字的头部,就有着王羲之用笔的特点,而且杜牧除了学习晋人的特点外,还有“奇特”这一亮点。卷中行笔急徐变化清晰可见,用笔提按颇为鲜明,将浑厚与灵动融合在一个字里面,例如“赠”字,就是先按后提。铺好了字体的稳重底蕴,然后再用笔尖展现飞动之感,字字都在飞动与稳重间来回变化,笔势颇为潇洒劲健,这种“奇特”变化,以及其中的晋人之风。甚至都不输“狂人”米芾,就连邱振中也曾评价此作在点画的处理上,与晋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是唐代其他书法家难以相比的。其实唐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并不多,这件《张好好诗》就是难得的名家真迹,不论是在书法上看,还是从文学上讲,都是一件出类拔萃的“圣品”。对于我们学习唐代书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而且魏晋笔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掌握,那么大家可以从此作入手,杜牧书法有着深厚的晋人之风。对于师法魏晋有推动作用,是学习魏晋的一块“敲门砖”,时常临摹,可以增强行笔的气格,加强笔力把控,若能将此作学会,那么在临摹晋人书作时就能得心应手,更快掌握。《张好好诗》从古至今一直都被奉为“至宝”,曾被宋内府、贾似道、项元汴、清内府等收藏,近代被溥仪带出宫,流落在东北地区。好在后来被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寻回,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让北京故宫“视若珍宝”,列为一级甲等文物。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杜牧的《张好好诗》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4、杜牧诗人简介题乌江亭作者:杜牧(唐)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写杜牧生平的书籍他是一个超级颜控,他还是一个擅长投胎的文学家,不精通军事的诗人,不是一个好的风流浪子。公元803年,杜牧出生在当时的首都京城,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杜牧家的房子在长安人仁坊,是长安城中心的位置。杜牧的祖父是唐代杜佑,著名史学家。总而言之,杜牧的家世牛逼。杜牧本人谦虚,另外还有自己家编撰的200编书。杜除了诗文创作好,他的军事才能也突出。大概遗传自他的祖先杜预。近代的名将。元和13年,杜牧16岁,他看到当朝皇帝唐宪宗年年打仗年年输,于是杜牧暂时抛开了文科,一头扎进了军事研究里去。他的军事研究也有结果,在李德裕平定刘稹叛乱的时候,他提议兵种分配应该是精甲兵5千,弓弩手2千,助朝廷军队大胜。杜牧还写了很多军事上的论文,包括为孙子兵法作了13篇注。他的文章因为牛李之争等种种政治原因不得用。一直到一百多年以后,北宋司马光因为杜牧的文章爱不释手,才把他很多军事方面的论断收编进了自己编撰的资治通鉴里。公元825年23岁的杜牧写出了阿旁宫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泰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之事,讽唐敬宗。即使统治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大唐的气度还在,不会对谏言者举刀。这篇阿房宫赋还引起了当时太学博士吴武陵的注意,老爷子看完了这篇文章,那叫一个激动,骑着一头瘦驴就去找进士考试的考官去了,想给他安排个状元位置,考官推辞,不行不行,1234名都已经内定了。吴武陵马上说行,安排第五也行。考官就算犹豫,也当即一咬牙表示可以。公元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大概是他人生中高光的时刻了。后来他的制策登科,官任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十月被外放到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也就是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地方,它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幕僚生涯。在这里,他邂逅了沈传师傅里美貌的歌妓张好好,还没等杜牧有所作为,张好好就被沈传师的弟弟纳为了妾室,用自己的军事才华帮助李德裕平定了刘稹战乱。公元833年,杜牧接受了牛僧孺的邀请来到了扬州。天真的杜牧一心只想着报效国家。没想到自己陷入了牛李d争,被李德裕用过的人,牛僧孺不敢赋予它实权,甚至还派人监视杜牧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牧只能流连在扬州的温柔乡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代很多地方都有宵禁,还好扬州有着让他稍解愁闷的纸醉金迷的夜生活。“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一直以来的行为都被贴上细行不谨的标签,也就是说他行为放荡,在扬州也不例外。杜牧在离开扬州做监察御史之前,他的上司牛僧儒特意提醒他注意自己的个人行为。公元835年,杜牧33岁,他此时任职监察御史,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因为远离都城,他逃过了甘露之变。在这里他又遇到了张好好。张好好从一个豪门贵妾变成了卖酒之女。“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友今在否,落魄更能无”你怎么年纪轻轻胡子就白了?杜牧问,他的话还没说。立马想到自己的伤心事,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一生才能和抱负得不到施展,伤心的杜牧挥笔写下了一篇张好好诗。这首诗不仅有着文学上的造诣,也是杜牧目前存世的书法真迹,成了后世的临摹帖。杜牧一早把牛僧孺让他注意个人行为的叮嘱抛在了脑后,洛阳有一户叫李司徒的富豪,家里豢养了一批阵容豪华的歌妓,这个老哥喜欢摆宴席,到处炫耀自家的阵容。因为杜牧是当地的监察御史,他一直没敢邀请,却没想到杜牧自己找上门来,说愿意参加他的筵席。来了以后,杜牧只见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他本人坐着喝了三大杯酒,然后直接开口说“闻有紫云者孰是”。开口就向人家讨要美女,在座的人都目瞪口呆。不过李富豪还是大方地把紫云送给了他。公元842年,牛d势力一倒,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当时的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新洲区,那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去那里任职,明显就是被贬了。尽管被贬黄州,但是杜牧依然谨守本分,江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在这里他兴学教士,立庙崇祀先圣,一时家循孔教人颂儒书。公元850年,或许对朝廷彻底失望,他发现不论谁当权,自己都不能施展抱负。于是,杜牧以自己生命的弟弟为由,连上三启,请求将自己外放湖州刺史。朝廷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公元851年,他到湖州刚一年,弟弟去世了。这一年,杜牧也病重了。回光返照之际,他安静地写下了自己后一篇文章也就是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年50,斯寿矣某月某日,终于安仁里,他像写流水账一样平静。杜牧还很冷静地嘱咐自己的身后事。他准备把自己的文章全部烧了,在外甥苦苦哀求下,才留下了两三成。第二年,也就是公元852年,杜牧去世,他的外甥将杜牧诗文450篇编为20卷的樊川文集。乐观主义总爱说,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对此你们怎么看待?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