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是鲁迅先生的得意门生。一生写下《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著作。她亦是传奇,与“四个男人”的爱恨纠葛更像一部戏,耐人寻味。萧红,本名叫张乃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父亲张廷举重男轻女;继母梁亚兰待她薄情。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萧红只有在祖父那里才能得到一点温暖。也养成了萧红从小叛逆的性格。为她的一生奠定了悲剧色彩。萧红十九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了,萧红对这个家庭再也没有了留恋。“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她在呼兰河传中写道。她文笔了的,他的四段感情经历更是让人唏嘘不已。(第一个男人陆振舜)汪恩甲是她的娃娃亲对象。萧红是什么人,她坚决反对父亲给她的包办婚姻,于是便和已婚的表哥陆振舜私奔到了北平。一时间,整个家族颜面尽失,父亲也被免了公职。陆振舜没有生存的能力,受不了家族的压力,直接抛弃了萧红逃回老家。这时,年轻的萧红才看清了这个男人。萧红也因此被父亲抓回来关了起来,没过多久,她就想办法逃离出来。从此与家里断了联系。(第二个男人汪恩甲)刚逃出来的她身无分文,无依无靠。这时候,她只能联系未婚夫汪恩甲,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可惜汪恩甲和陆振舜一样,不够勇敢。当年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婚约,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汪恩甲为了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萧红因此输掉了官司。没有了名分,萧红依然爱的热烈。她仍与汪恩甲到旅馆同居。过了半年,萧红怀孕了。这时,汪恩甲却不辞而别了。临产期近,萧红挺着大肚子没人照顾,没有经济来源,没有钱交房租。旅馆老板威胁她,等她生完孩子,就把她卖去青楼抵债。偶然的机会,萧红在报上看到求助信息,连忙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收到信后,裴馨园便多次派人来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萧红因此结识了人生中第三个男人,萧军。(第三个男人萧军)萧军后来回忆第一次见到萧红的情形,他是这么说的:“一个女人似的轮廓出现在我的眼前,半长的头发散散地披挂在肩头前后,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的脸幅嵌在头发的中间,有一双特大的闪亮眼睛直直地盯视着我,使我惊讶的是,她的散发中间已经有了明显的白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再就是她那怀有身孕的体形,看来不久就可能到临产期了。”足以看出萧红当时所处的困境。1932年8月7日,松花江决堤,哈尔滨遇上了连续27天的强降雨,洪水泛滥市区,萧红被红十字会救了出来。萧军仰慕萧红的才华,每天都去看望她。虽然萧红怀着汪恩甲的孩子,可他们还是相爱了。不久萧红住进医院分娩,生下了一名女婴。萧红看了一会儿女儿,不再看她,流了泪说:“把她送人了吧。”她知道自己拮据到很难再抚养一个孩子了。亦或她要跟以前的生活道个别。萧红认真对待每一份感情,爱情来了,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放手。但她再一次受到了伤害。后来他们二人去了上海,到上海后,两人的关系逐渐出现了裂痕。萧红笔耕不辍,写出了很多作品,名气大噪。萧军容不下自己的女人比自己强,脾气越发暴躁,甚至会家暴。他不安分,打着文学采风的幌子,多次出轨。萧红不再选择忍耐,对萧军说:“三郎,我们永远分开吧。”(第四个男人端木蕻良)转角遇到爱,萧红遇见了人生中后一个男人——端木蕻良。他们在武汉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萧红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萧军)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要知道这时候萧红还怀着萧军的孩子。他们是真爱。婚后不久,武汉被日军轰炸,端木蕻良作为战地记者,将大着肚子的萧红一个人留在武汉,只身去了重庆。萧红说:“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之后她一个人到重庆找端木。并在重庆一位朋友家生下了腹中的孩子,产后第四天,这个孩子夭折了。时局动荡,萧红跟端木蕻良去了香港,不久香港沦陷。萧红让端木先撤离,端木蕻良再次留下萧红一人。后来,萧红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身体每况愈下。1941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那日,萧红精神渐复,在纸上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结语∶萧红走了,结束了她悲情的一生。她一生都在爱着。在认清生活的残忍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相信爱情。她是那么的勇敢。萧红的不幸和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萧红自小得不到关爱,没有体会过家庭的温暖,所以一生都在追寻幸福。关于萧红的一生,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2、鲁迅与萧红民国的才女大作家萧红,1911年的六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的呼兰府,这个地方在2004年被确定划归给了哈尔滨,属于呼兰区。幼年时的萧红生长在一个封建的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他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到了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其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萧红因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的同学同居,怀孕后又被抛弃,因困于旅馆当中,在走投无路之时,她开始发表作品,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了报社的记者萧军,两人开始相爱,萧红也从此开始正式的走上了写作之路。萧红的一生可以说是饱受白眼、冷遇,她的作品有成就的是回忆性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当时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大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点的一个作家。她一生当中拒绝疾病,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了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了她在文学的创作当中,不管是从题材的选取,还是运用的手法,都拒绝有的惩罚,另辟途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写作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中国北方生存特有的荒凉和旷野中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第一次以如此逼真地带入了文坛史,文坛展现出了既陌生又有无限的心情。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如:《跋涉》,《生死场》,《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马伯乐》和《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萧红的短篇小说有散文,有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书简和萧红选集。一个女作家辉煌的一生,一个女人精彩的一生,一个女儿抗争的一生,一个人自由的一生,还有箫红无奈的一生。
3、萧红近照萧红-封建社会下的优秀民国女作家萧红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齐称民国四大才女,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出生于东北殷实的地主家庭,30余岁却因庸医误诊孤独的逝于香港,萧红的一生短暂却极具悲剧色彩。萧红1911年6月1日出生在黑龙江呼兰,正值农历端午节,民间又称“五毒日”,封建社会相传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不吉利,克父克母,外加“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盛行,导致萧红的童年却变的另类:奶奶不疼、母亲不爱、父亲不管,仅有年近七旬的爷爷可以每天陪她疯玩。看似童年时光那么短暂却是萧红不幸一生的开始。父亲反对萧红求学,她就自己跑到哈尔滨到女子中学进修,几次挣扎后皆因家里切断资金,萧红不得不妥协回到那个充满她黑暗童年的家里。与表哥私奔到北平,离开了这个悲惨源泉的家乡,并没有让萧红的命运有所好转,反而命运的手掌又一次攥紧。8年萧红到过哈尔滨、北平、青岛、上海等十多个地方,期间萧红经历了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三次感情,三次皆因背叛而结束,还经历了两次丧子。面对这悲惨的一生,萧红给出了终的答案:“我一生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唐萧红简介#
4、萧红简历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九岁时,母亲去世,让本就冷淡的父亲变得更加暴虐疏离,而继母的恶言恶语更是让萧红避之不及。幸亏祖父慈爱,萧红才得以无忧长大。但母爱的缺失终究还是在他心底埋下了隐痛。十几岁时,父亲将她许配给小学教师汪恩甲,肖红不愿,便以抽烟喝酒对抗,终竟与已有家室的表哥陆哲顺私奔,两人来到北京同居。不难想象,在那样的年代,萧宏与陆哲顺的荒唐行径会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于是,不久后,在经济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陆哲顺抛弃了萧红,回归了家庭。表哥退却后,走投无路的萧红投靠了曾被自己拒绝的未婚夫汪恩甲。两人同居没多久,肖红怀孕,可汪家不愿接受如此水性杨花的女子,二人只得寄身旅馆。在这样长期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他们赊账无数。有一天,汪恩甲借口回家筹集房费,从此一去不返。身怀六甲的肖红就这样再一次被抛弃,旅馆老板切断供应,并扬言还不上钱就将萧红卖入青楼。无奈之下,萧红给国际协报写信,得到萧军等左翼人士的帮助,顺利逃离了旅馆。与此同时,萧军与萧红也逐渐发展成了情侣关系。孩子出生后,迫于生活的压力,肖红不得不将孩子舍弃,开始了与萧军的二人生活。可好景不长,主张爱变爱,不爱便丢开的萧军很快便移情别恋,无奈的萧红开始经常流连于鲁迅家中。当时的萧红和萧军还是夫妇,两单方面心心相惜,将笔化为利剑,写出了中国旧政府的黑暗,也遭到了反动派的挫折,两单方面一起逃到上海,并且和鲁迅获取了正式的联。在此过去,萧红和鲁迅已经是有书信联系,也因为鲁迅的帮助,二人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萧红和萧军常去鲁迅家做客,不过两人关系恶化后就唯有萧红一人前去了。鲁迅对萧红这位未受失传却深谙文道的才女颇为稀少,随即伸出橄榄枝,将萧红与萧军引入文坛。在鲁迅的引荐和帮助下,萧红不但结识了一众有志文人,还顺利出版了《生死场》。这部由鲁迅作序,胡风题后记的小说,让萧红一举成名,同时也奠定了他在文坛中的地位。对萧红而言,鲁迅不仅是文学伯乐,更是生活导师。萧红的文笔触宽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张扬性,她敢于直面人生的痛苦和无奈,以其独特的风格深深地感动着、鼓舞着、征服着读者的心!在上海逗留的那两年,几乎是萧红生命中高光的时段,他的文学水平在鲁迅的点拨下更上一层楼,生活条件也大大得到改良。萧红离开三个月后。鲁迅去世,在众多纪念鲁迅的文章里,萧红的那篇鲁迅先生后的日子写得为动情。开篇第一句,萧红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如果非要说鲁迅与萧红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仕途范畴,那么也一定是发乎情,止乎理。鲁迅爱财,更愿意提携后辈,而萧红缺爱,是鲁迅给了他精神和生活的关照。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萧红因肺病死于战乱中的临时医院里。死前,他的肺结核被庸医误诊为喉瘤,进行了喉管开刀手术。不能发生的萧红在万分的痛苦中走完了后一程。临终前,她执笔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的一生,热烈灿烂又凄惨。萧红是一个热爱文学,渴望知识的女孩曾经在读女子中学时,重男轻女的父亲,不让他上学,将她关在家里,他为了上中学,她和父亲抗争了9个月,他知道父亲好面子,就对他说要是不让我上学,我就去做修女,父亲后没办法,答应了他上学。可见她对读书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由于她从小缺失母爱,被三个男人辜负。正是因为他从小缺爱,才让自己全身心投入感情中,一个个负心汉辜负了她。鲁迅是她的导师,更是他的恩人,在鲁迅的赏识和帮助下,萧红在上海的两年,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良。惋惜的是这样一位民国才女,因为医生的误诊,让她不能发声,后在痛苦中死去,年仅31岁,在这大好的青春年华逝世,实在另人唏嘘,从萧红身上我看到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写出那么多振奋人心的作品!
5、萧红的作品萧红 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代表作:呼兰河畔#唐萧红简介#
6、萧红的故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鲁迅先生的爱徒
7、萧红的简介图片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呼兰县,去世时只有三十一岁。她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她关怀女性和弱势人物,她追求自由平等和尊重,她的文字悲悯而富于灵性,是二十世纪中国优秀的作家之一。她留下的作品有《跋涉》《桥》《牛车上》《生死场》《商市街》《小城三月》《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萧红作品已经具有了一种经典性,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曾说:“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本书收录了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鲁迅对于《生死场》曾评价道:“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呼兰河传》则是萧红去世前完成的一部作品,茅盾称之为:“《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